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一种社会学的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利弘 严米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0期53-57,共5页
家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单位组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其功能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关于家庭变迁的研究,学界也提出了家庭消亡或家庭淡化等一些悲观的观点,而中国农村家庭的状况也似乎支持这些观点。然而,家庭作为社会最... 家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单位组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其功能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关于家庭变迁的研究,学界也提出了家庭消亡或家庭淡化等一些悲观的观点,而中国农村家庭的状况也似乎支持这些观点。然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我们有必要对家庭的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做出理论上的反思,从而回应家庭消亡论和家庭淡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功能 变迁 社会学 反思
下载PDF
制度结构与农民工行动逻辑——以医疗保险模式选择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利弘 严米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9期137-140,共4页
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是一种理论上的困境,但被应用到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上时也成了一种现实的困境。在医疗保险模式选择上,农民工在无制度约束的理想状态和有制度约束的现实状况中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动逻辑。... 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是一种理论上的困境,但被应用到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上时也成了一种现实的困境。在医疗保险模式选择上,农民工在无制度约束的理想状态和有制度约束的现实状况中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动逻辑。在现有制度的约束下,户籍、企业和医疗保险三个制度的缺失严重地束缚了农民工参加与选择医疗保险的行动,使其行动逻辑发生了冲突和混乱,导致了农民工作出不参加或者选择退保的行为,从而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所以,要使农民工积极参加医疗保险,必须要建立一套灵活和系统的医疗保险制度,来满足农民工的不同需求,而这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逻辑 经济理性 社会理性 结构化理论
下载PDF
结构的生产:行动的预料之事和意外后果
3
作者 戴利弘 严米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42-46,共5页
从行动者的主观目的和行动的客观后果出发,在描绘行动的两种性质——理性和意外性,并按照帕森斯的分法对结构的内部变化和外在变迁作出区分的基础上提出,结构生产的含义是指结构的外在变迁。从行动的这两种性质出发,分别阐述了意外后果... 从行动者的主观目的和行动的客观后果出发,在描绘行动的两种性质——理性和意外性,并按照帕森斯的分法对结构的内部变化和外在变迁作出区分的基础上提出,结构生产的含义是指结构的外在变迁。从行动的这两种性质出发,分别阐述了意外后果和理性冲突对结构生产的影响,意外性和理性共同组成和解释了社会变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后果 结构的生 行动的两重性 理性
下载PDF
村庄居住模式的社会变迁——以LSZ村为个案的考察
4
作者 戴利弘 严米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8-12,共5页
目前,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村民的盖楼运动这一场"大革命"。本文以LSZ村为个案来考察村民的盖楼运动及其引发的居住模式变迁,认为LSZ村居住模式的变迁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石屋"、"钢筋水泥式楼房"和"别... 目前,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村民的盖楼运动这一场"大革命"。本文以LSZ村为个案来考察村民的盖楼运动及其引发的居住模式变迁,认为LSZ村居住模式的变迁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石屋"、"钢筋水泥式楼房"和"别墅式楼房"。而且,这种居住模式的变迁与村庄的社会文化习俗和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模式 价值观念 社会分层 个体自主性
下载PDF
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取向及其整合
5
作者 戴利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
社会学理论中的传统议题是关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议题,社会学形成了两大研究传统:涂尔干的实证研究范式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从两大研究传统出发,各个社会学理论采取了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等不同的研究取向,这主要体现... 社会学理论中的传统议题是关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议题,社会学形成了两大研究传统:涂尔干的实证研究范式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从两大研究传统出发,各个社会学理论采取了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等不同的研究取向,这主要体现为数学中的归纳和逻辑演绎两种方法。然而这种研究取向在社会学中形成了二元对立矛盾,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成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研究取向 整合
下载PDF
地理位置和等级结构: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视角
6
作者 戴利弘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2-84,共3页
我国农村类型的多样化和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普遍的政策被制定出来。本文从不同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地理位置差异出发,构建出农村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一套由核心区农村、中间区农村和边缘化农村三种村庄类型组成的等级结构... 我国农村类型的多样化和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普遍的政策被制定出来。本文从不同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地理位置差异出发,构建出农村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一套由核心区农村、中间区农村和边缘化农村三种村庄类型组成的等级结构体系,并说明了边缘化农村由于三种原因——资源缺乏、政府缺位和农民缺席——而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变得异常困难,指出了重建边缘化农村的任务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结构 边缘化农村 农民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