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戴加乐 孙惠萍 +1 位作者 胡洁云 邬思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绝经后出现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唑来膦...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绝经后出现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各个部位的骨密度比较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部位的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提高,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骨密度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在治疗前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钙和磷的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数据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骨钙素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数据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是治疗后数据高于治疗前数据,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与治疗前相比数据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是治疗后数据低于治疗前数据,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数据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VAS评分数据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观察组的VAS数据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10.00%,观察组:8.75%,两组间数据比较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唑来磷酸注射液和金天格胶囊联合起来对绝经后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骨密度显著提高,缓解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改善各项实验室相关指标,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增加,此方法适合在更大的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天格胶囊 唑来膦酸注射液 糖尿病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同源盒基因2在黑色素瘤细胞对于曲美替尼耐药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小丽 陆树萍 戴加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47-1154,共8页
目的:研究同源盒基因2(MSX2)在黑色素瘤细胞A375对于曲美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曲美替尼耐药的A375细胞株(A375-AR),曲美替尼干预A375和A375-AR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 目的:研究同源盒基因2(MSX2)在黑色素瘤细胞A375对于曲美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曲美替尼耐药的A375细胞株(A375-AR),曲美替尼干预A375和A375-AR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以及MSX2的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A375-AR中MSX2基因,设计A375、A375-AR、A375-AR-MSX2,曲美替尼干预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以及MSX2的表达。构建MSX2过表达的A375细胞系(A375-OE),设置A375、A375-OE和A375-AR组,曲美替尼干预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以及MSX2的表达。结果:A375-AR对 1.8 nmol/L的曲美替尼耐药,采用 1.8 nmol/L曲美替尼干预后,A375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A375-AR,A375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低于A375-AR,而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高于A375-AR。A375-AR沉默MSX2后,细胞对于曲美替尼敏感性显著增高,且细胞活力下调,凋亡率上调,细胞中Bcl-2表达下调,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上调。A375过表达MSX2后,细胞对于曲美替尼敏感性显著下调,细胞活力上调,凋亡率下调,细胞中Bcl-2表达上调,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下调。结论:MSX2基因可以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对于曲美替尼的耐药,是治疗黑色素瘤耐药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盒基因MSX2 黑色素瘤 曲美替尼 耐药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及鲑鱼降钙注射液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戴加乐 孙惠萍 +1 位作者 胡洁云 邬思繁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663-2666,共4页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及鲑鱼降钙注射液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及血清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症绝经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伦磷酸钠口服治...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及鲑鱼降钙注射液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及血清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症绝经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伦磷酸钠口服治疗的基础上继续联合鲑鱼降钙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改善以及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_3(25(OH) D_3)]和血清ADP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较前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 106,P <0. 01)。两组患者骨密度(BMD)明显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BMD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316、-2. 905、-2. 312、0. 010;均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X、BALP、ADP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t=-2. 120、-2. 161、-2. 701; P=0. 038、0. 035、0. 011);两组患者的血清25(OH) D3较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升高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 021,P=0. 048)。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192,P=0. 023)。结论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注射液联合治疗绝经期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骨转换从而减少骨流失,并且提高BMD,缓解骨疼痛,能够较好地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戴加乐 徐惠娟 +2 位作者 王剑 孙张弛 张琦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458-461,共4页
目的:观察补充维生素D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NAFI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D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维生素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共12周。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补充维生素D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NAFI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D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维生素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共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清ALT、AST、TC、TG、25羟维生素D_(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C、TG、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和IRI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维生素D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维生素D组的血清25(OH)D;水平较前显著升高,TNF-α、IL-6水平则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均明显优于同期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能够进一步降低NAFLD患者IR和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肝损伤和脂质代谢表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老年病科的药学实践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加乐 杨金芬 徐惠娟 《海峡药学》 2013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方法《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药师承担着... 目的方法《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药师承担着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降低药源性疾病、保障用药者身心健康的责任。合理用药越来越需要临床药师的参与,临床药师只有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本文就我院老年病科开展药师下临床的药学服务的工作谈一点实践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 药学服务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徐惠娟 戴加乐 +1 位作者 杨金芬 胡洁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47-1750,共4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药物口服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则在予以二甲双胍药物...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药物口服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则在予以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六味地黄丸药物口服治疗。干预治疗6个后,分别对两组的血糖控制水平、血脂水平、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干预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9,2.051,2.652,4.904,4.559,2.994;P<0.05),且观察组的FPG、PBG和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6,2.001,3.134;P<0.05);②干预治疗后观察组的(TG)、(HDL)(LDL)和体重指数(BMI)均较干预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3,3.323,6.488;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7,2.565,5.935;P<0.05);③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6,P=0.01);④干预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SAS、HA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9,-4.256;P<0.05);⑤干预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不经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六味地黄丸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惠萍 徐惠娟 戴加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30-132,136,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给药组(43例)和静脉滴注组(43例),分别...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给药组(43例)和静脉滴注组(43例),分别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35 mdd)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1 mg/(kg·d),qd,第1-3天;0.5 mg/(kg·d),qd,第4-7天],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口服给药组和静脉滴注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pred、氧分压(PaO2)、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分别为(40.8±3.6)%、(38.2±3.4)%,(7.7±1.0)、(7.5±0.6)kPa,(3.1±0.5)、(3.4±0.9)分,(24.8±6.4)、(23.1±4.8)分;治疗后,口服给药组和静脉滴注组的FEV1%pred、PaO2MMRC评分、CAT评分别为(49.2±5.1)%、(47.3±5.7)%,(8.6±1.4)、(8.8±0.7)kPa,(2.0±03)、(2.6±03)分,(12.7±5.1)、(14.7±3.5)分;两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静脉滴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44%,高于口服给药组的13.95%(P〈0.05)。静脉滴注组出院3个月内复发率为44.19%,高于口服给药组的18.60%(P〈0.05)。结论口服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AECOPD均有较好效果,但口服给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静脉滴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糖皮质激素 口服 静脉滴注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张弛 杨君 +2 位作者 张小芳 戴加乐 王捷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2期2204-2208,共5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美洛昔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胶囊。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美洛昔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关节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RF、CRP、ESR、ASO)、血清炎性因子(IFN-γ、IL-10、COX-2)和25羟基维生素D等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肿胀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和晨僵时间均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补充维生素D能缓解关节症状与实验室指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美洛昔康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炎性细胞因子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剑 丁嘉寅 +1 位作者 戴加乐 徐惠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进行抗感染、平喘、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的基础上增加特布他林5...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进行抗感染、平喘、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的基础上增加特布他林5 mg联合布地奈德1 mg雾化吸入,bi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5~7 d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相关血气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EV_、FEV_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EF,以及PaO_2、PaCO_2、SaO_2等指标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下载PDF
长短效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惠娟 戴加乐 杨金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1期3663-3665,共3页
目的探讨长短效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服用格列美脲片治疗;观察组服用格列美脲片,临睡前加格列吡嗪缓释胶囊。2组疗... 目的探讨长短效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服用格列美脲片治疗;观察组服用格列美脲片,临睡前加格列吡嗪缓释胶囊。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和脂代谢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68%)(P<0.05)。2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PG)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12.791、15.352、12.697,对照组:t=10.058、15.644、11.505,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1c、FINS和FPG低于对照组(t=6.468、6.422、0.566,P<0.05)。2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12.452、10.536、12.525、11.210,对照组:t=7.246、7.433、5.628、7.763,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高于对照组,而TC、LDL-C和TG低于对照组(t=7.206、5.604、5.970、6.131,P<0.05)。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短效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药物 糖尿病 2型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惠娟 丁嘉寅 戴加乐 《海峡药学》 2009年第10期169-170,共2页
随机抽取2008年5月的4185张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按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取前10位药物,分析使用剂量的合理性和该药物所用的症状与药物说明书的适应症的相符性。结果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80%的药物为合理使用(DUI值等... 随机抽取2008年5月的4185张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按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取前10位药物,分析使用剂量的合理性和该药物所用的症状与药物说明书的适应症的相符性。结果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80%的药物为合理使用(DUI值等于或小于1)。使用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与说明书所列适应症总相符率为82.3%。说明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剂量较合理,与说明书所列适应症的相符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及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金芬 戴加乐 徐惠娟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2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下临床查房制度,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关注药品相互作用和各种特殊状况。结果临床药师的参与为减少临床ADR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是医院ADR工作的重要力量,体现了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下临床查房制度,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关注药品相互作用和各种特殊状况。结果临床药师的参与为减少临床ADR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是医院ADR工作的重要力量,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下载PDF
胍丁胺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
13
作者 孙惠萍 徐惠娟 戴加乐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胍丁胺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予以胍丁胺治疗,分为对照组,单纯模型组,低、高剂量胍丁胺治疗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察胍丁胺治疗后大鼠生存率差异,并... 目的:研究胍丁胺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予以胍丁胺治疗,分为对照组,单纯模型组,低、高剂量胍丁胺治疗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察胍丁胺治疗后大鼠生存率差异,并检测肺组织湿干比及组织炎症情况;检测肺组织中抗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收集肺泡灌洗液并提取肺组织总蛋白,检测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胍丁胺可提高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生存率、显著降低肺组织的湿重/干重比。H-E染色结果显示胍丁胺可改善肺组织炎症状况。与单纯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胍丁胺治疗组的肺组织MDA含量下降、SOD活性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表明,低、高剂量胍丁胺治疗组的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分泌降低。结论:胍丁胺可抑制肺部过度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发挥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丁胺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大鼠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与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徐惠娟 戴加乐 +1 位作者 丁嘉寅 王剑 《海峡药学》 2011年第10期164-165,共2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兰索拉唑联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雷贝拉唑组)32例和B组(兰索拉唑)30例,并同时加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治疗,停药后4周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 A组疼...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兰索拉唑联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雷贝拉唑组)32例和B组(兰索拉唑)30例,并同时加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治疗,停药后4周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 A组疼痛消失时间(1.26±0.82)d快于B组(2.43±1.24)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和86.7%((P>0.05);Hp根除率分别为93.8%和93.3%(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患者,前者改善腹部疼痛迅速于后者;而在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Hp根除率等方面两者相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兰索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戴加乐 徐惠娟 詹小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3期2604-2605,共2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机体内血脂代谢异常及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治疗血脂异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5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500例患者中血脂代谢异常与性激素水平、IR...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机体内血脂代谢异常及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治疗血脂异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5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500例患者中血脂代谢异常与性激素水平、IR指数等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5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IR的发生率为37.8%,IR组比非IR组有较低的L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比非IR组患者有较低水平的HDL和较高水平的TG、LDL、TC,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中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发生率均高于非I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TG的水平与HOMA-IR呈现正相关性,HDL的水平与HOMA-IR的值呈负相关性;HOMA-IR指数4个组中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随HOMA-IR指数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都较高,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可推测临床上应用胰岛素增敏剂能够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的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代谢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玉 方群 +1 位作者 戴加乐 詹小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应用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1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应用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1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4.11±0.29)mmol/L,甘油三酯(1.31±0.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2.34±0.19)mmol/L;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5.03±0.89)mmol/L,甘油三酯(1.59±0.3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8±0.39)m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90、5.9451、14.3599,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110.38±10.84)ng/L,TNF-α(14.13±1.04)μg/L,对照组治疗后IL-6(129.87±19.04)ng/L,TNF-α(16.27±2.31)μ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72、6.264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可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浓度,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老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 IL-6 TNF-Α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惠娟 罗虹 戴加乐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18期2821-2824,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和巴曲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χ2=11.274,P <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8±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3.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98,P <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为(2.9±0.3)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4)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34,P <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巴曲酶 脑梗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