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
作者 戴厚英 《现代班组》 2010年第11期52-53,共2页
我把她从上海送到广州,从广州送到深圳,送到了我不能再送的地方。一道黄线隔开了我们,只要跨过黄线,便有偷渡的嫌疑了。我是不知不觉“混”到这里来的。此时此刻,头脑里所有的观念都消退了,只有一盏灯还亮着:送。
关键词 《送》 散文 文学 戴厚英
下载PDF
追星·经历·四本书
2
作者 戴厚英 《上海戏剧》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今天想和青少年朋友谈谈。就从追星谈起吧。我觉得年轻的时候追星是很自然的。我小时候也追过。但我是在皖北农村里长大的,所追的就不是什么歌星和影星,我追的是剑侠小说里的剑星侠客。我十来岁的时候就看这些书,看完了以后就自己练。... 今天想和青少年朋友谈谈。就从追星谈起吧。我觉得年轻的时候追星是很自然的。我小时候也追过。但我是在皖北农村里长大的,所追的就不是什么歌星和影星,我追的是剑侠小说里的剑星侠客。我十来岁的时候就看这些书,看完了以后就自己练。我用一个长凳子练习下腰,踢腿。然后拿起棍子就跟小朋友一起耍剑。由于这些练习,我后来在高中就成了一个体操运动员,因为我已把我的腰腿练得很好,到现在我可能还可以做劈叉,我已经五十六岁了,下腰已经不行了,头要晕。我身体素质不错。当时我一心一意想做一个侠客,每天就想最好哪个山上有一个有道行的道士下来,发现我有慧根,把我带到山上去,然后教我。所以我一看到有老道士到街上来化缘就跟在后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命运 朝花夕拾 自然保护 人道主义 剑侠小说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 体操运动员 性格
下载PDF
对话——与戏剧有缘
3
作者 筱棠 戴厚英 《上海戏剧》 1988年第1期10-11,共2页
戴厚英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她是因小说《人啊,人》引起争议而出了名的人。然而与她交谈后觉得若她的作品不引起争议,她的个性同样是独特而有魅力的。坐在我面前的她,穿一件白底黑点针织蝙蝠衫,随便、爽快,笑起来洒脱又甜美,不象是年... 戴厚英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她是因小说《人啊,人》引起争议而出了名的人。然而与她交谈后觉得若她的作品不引起争议,她的个性同样是独特而有魅力的。坐在我面前的她,穿一件白底黑点针织蝙蝠衫,随便、爽快,笑起来洒脱又甜美,不象是年到半百的妇女。她一边聊,一边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着烟,拿烟的姿势很潇洒,普通话也说得标准悦耳,不愧是当年华东师大学生剧社的成员。当我看到一张她与沙叶新同台的《柜中缘》剧照时,不禁又惊又喜,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她的小说《人啊,人》由香港致群剧社搬上舞台,促成了她与戏剧的又一次缘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叶新 戴厚英 柜中缘 点针 猫城记 《边城》 高加索灰阑记 《歌唱祖国》 《茶馆》 《家》
下载PDF
冷暖自知
4
作者 戴厚英 《上海艺术家》 1996年第4期17-18,共2页
说真话,我对这些年出版的那些描写青年人闯荡外国的文艺作品很少关注。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女儿出国已经将近十年,历尽辛苦,现在才算安定下来,成了家,立了业,生下一双女儿。他们在那里经历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我心里清清楚楚。... 说真话,我对这些年出版的那些描写青年人闯荡外国的文艺作品很少关注。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女儿出国已经将近十年,历尽辛苦,现在才算安定下来,成了家,立了业,生下一双女儿。他们在那里经历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我心里清清楚楚。这期间我曾三次去美探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共产党宣言》 文艺作品 说真话 爱国者 乡下人 文化形态 民族差别 发展进程 民族情感
下载PDF
关于話剧艺术的哲理性
5
作者 戴厚英 《上海戏剧》 1963年第10期30-35,共6页
今年二月二十三日《文汇报》发表了秋文同志《論話剧艺术的哲理性》一文。讀后,觉得越发糊涂。为了学习,我又讀了六二年四月七日的《文汇报》佐临同志《漫談“戏剧观”》一文,并讀了他們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具有高深的哲理性的作品,同时... 今年二月二十三日《文汇报》发表了秋文同志《論話剧艺术的哲理性》一文。讀后,觉得越发糊涂。为了学习,我又讀了六二年四月七日的《文汇报》佐临同志《漫談“戏剧观”》一文,并讀了他們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具有高深的哲理性的作品,同时也讀了一些我們今天的优秀剧作,把它們做了一番比較,再回过头来思考佐临同志和秋文同志的論点,似乎有点开窍,断断續續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在写在这里,錯了,前輩的专家和孝师們一定会不吝指教。什么是艺术的哲理性?在秋文同志的文章里找不出一个具体,明确的答案,有时似乎指辯証规律,有时又指理性因素、思想內容等等袅偻镜故怯幸桓龊喴恼f明,他說:“不仅指一般的思想性,而是指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挖掘到一定的深度”。我觉得这个定义是明确的,什么是艺术的哲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是艺术 艺术构思 《文汇报》 艺术形象 汉姆莱特 回过头 《浮士德》 戏剧观 戏剧艺术 人生哲理
下载PDF
漫評話剧《紅岩》
6
作者 戴厚英 《上海戏剧》 1962年第10期22-23,共2页
看青島市話剧团演出的《紅岩》,在艺术欣賞上得到很大的滿足。三个多小时的戏,基本上传达了原著的精神,有些方面还能有所丰富。剧中所塑造的几个人物,給人留下了鮮明印象。戏剧情节也引人入胜。真应該感謝改編者和演出者为此付出的巨大... 看青島市話剧团演出的《紅岩》,在艺术欣賞上得到很大的滿足。三个多小时的戏,基本上传达了原著的精神,有些方面还能有所丰富。剧中所塑造的几个人物,給人留下了鮮明印象。戏剧情节也引人入胜。真应該感謝改編者和演出者为此付出的巨大劳动。小說《紅岩》的思想內容是丰富的,不是一两句話所能概括;但作家主要表现的,是重庆解放前夕一场复杂尖銳的阶級斗爭。在这场斗爭里歌頌了共产党員在黎明前最黑暗时刻所进行的英勇斗爭,歌頌了他們的崇高理想和品质。也是在这场斗爭里,暴露了反革命势力在毀灭前更凶残狡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前夕 黎明前 戏剧情节 英勇斗争 改编者 江雪琴 小說 毛人凤 云峰 徐鹏飞
下载PDF
倘若我教中学生作文
7
作者 戴厚英 《语文学习》 1994年第5期32-33,共2页
侄女说,期终语文考试的题目是写一篇作文,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她说:我写不好,身边的人和事有什么可写的?我听了颇感奇怪,怎么会没什么可写?她的妈妈是上海下放知青,在安徽成家立业,生活了二十多年,成为一位深受学生和家长敬爱的小学教... 侄女说,期终语文考试的题目是写一篇作文,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她说:我写不好,身边的人和事有什么可写的?我听了颇感奇怪,怎么会没什么可写?她的妈妈是上海下放知青,在安徽成家立业,生活了二十多年,成为一位深受学生和家长敬爱的小学教师,可是今年为了女儿回到上海学习,毅然放弃了她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到上海打工了。四十多岁的人从头学习新的工作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作文 语文考试 小学教师 文章结构 修改自己 中学教师 还给我 男同学 主题思想 戴厚英
原文传递
怕读小说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厚英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3年第2期18-18,共1页
几位朋友见我说话作文渐失规矩,怕我“作”出病来,便劝我重操旧业写些书评,我应都应了,可是至今也未写出一篇来,原因是不想读书,什么书都不想读,尤其怕读小说,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名家的不名的,新派的老派的,走红的挨批的,都不想读,好... 几位朋友见我说话作文渐失规矩,怕我“作”出病来,便劝我重操旧业写些书评,我应都应了,可是至今也未写出一篇来,原因是不想读书,什么书都不想读,尤其怕读小说,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名家的不名的,新派的老派的,走红的挨批的,都不想读,好几本世界名著放在枕边,翻上十页八页,也就放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上 世界名著 在乡下 赵玫 儿童文学作家 暗藏杀机 资任
原文传递
结庐在人境,我手写我心
9
作者 戴厚英 《文学评论》 1986年第1期57-62,共6页
读着催稿信(他一再表明:不是催,只是问),我脸红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写不出一篇谈自己文学观的文章来,无论怎么说,都难以交待。不是不认真,撕碎的那一堆稿纸可以作证。实实在在,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学观可谈。按说,自己死乞白... 读着催稿信(他一再表明:不是催,只是问),我脸红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写不出一篇谈自己文学观的文章来,无论怎么说,都难以交待。不是不认真,撕碎的那一堆稿纸可以作证。实实在在,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学观可谈。按说,自己死乞白赖地挤在作家的队伍里也六、七个年头了,好也罢,坏也罢,功也罢,过也罢,也留下了那么一点印成铅字的东西。而且写过一本虽也引人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观 文学创作 作家 人生 手写 社会效果 人道主义 痛苦 资产阶级 陶渊明
原文传递
我写小品文(外一则)
10
作者 戴厚英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我写小品文(外一则)戴厚英遗作近三四年间,我开始写散文和小品,而且写得很多。有的朋友鼓励我,说我的散文小品比小说写得好,希望我多写,甚至可以不写小说了。又有朋友为我忧虑,说作家在文学史上留下的,还是小说。而且毕竟,小... 我写小品文(外一则)戴厚英遗作近三四年间,我开始写散文和小品,而且写得很多。有的朋友鼓励我,说我的散文小品比小说写得好,希望我多写,甚至可以不写小说了。又有朋友为我忧虑,说作家在文学史上留下的,还是小说。而且毕竟,小说可能给予读者和社会的更多。我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文 散文小品 长篇小说 “主义” 文学观念 通俗小说 作家 文学创作 散文写作 通俗文艺
原文传递
读书札记(两篇)
11
作者 戴厚英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8年第2期52-54,共3页
读书札记“讳辩”韩愈欣赏东京才子李贺的才华,劝他举进士,但妒贺之才与贺争名者毁之,说贺父名晋肃,与进士音近,贺举进士便犯了父讳。老先生韩愈对此深感不平,作了一篇《讳辩》为自己和李贺辩解,他“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于... 读书札记“讳辩”韩愈欣赏东京才子李贺的才华,劝他举进士,但妒贺之才与贺争名者毁之,说贺父名晋肃,与进士音近,贺举进士便犯了父讳。老先生韩愈对此深感不平,作了一篇《讳辩》为自己和李贺辩解,他“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于国家之典”,说明李贺的父名和他能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札记 司马迁 “讳” 李贺 《史记》 群众基础 《报任安书》 究天人之际 韩愈 成一家之言
原文传递
随感三则
12
作者 戴厚英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3年第3期34-37,共4页
语言的阻隔躺在床上构思一篇短文,怎么想都难以用语言把心里所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本来很真实很丰富的感觉,变成文字便觉得或夸饰、或不足、或虚假。
关键词 赵玫 天会 童心未泯 在黑暗中 径渭分明 先天缺陷 思想认识水平 社会期望 独特感受 悲观绝望
原文传递
读尼采札记(二)
13
作者 戴厚英 《书城》 1997年第1期47-48,共2页
一"偶像的黄昏"——尼采要打破理性的偶像,宗教的偶像,认为它们都是误会。是人类衰退的表现,是颓废。他呼唤生命的重新肯定,"只要生命在上升,幸福便与本能相等",他说。肯定本能。
关键词 尼采 偶像 认识论 宗教 本能 理性 不平等 人类 幸福 辩证法
原文传递
读尼采的札记
14
作者 戴厚英 《书城》 1996年第6期37-38,共2页
1996.5.15《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以前读过,今天读来却有不同的感觉,有一种交谈的愉快。上帝死了。人类的价值源头突然断裂,人将何以立身?尼采给人们找到了新的支撑——人自身。不是空洞的精神,而是实在的肉体,他谓之"大地"。... 1996.5.15《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以前读过,今天读来却有不同的感觉,有一种交谈的愉快。上帝死了。人类的价值源头突然断裂,人将何以立身?尼采给人们找到了新的支撑——人自身。不是空洞的精神,而是实在的肉体,他谓之"大地"。一切从生命出发,这就是他要告诉人们的。我特别欣赏这一点。都说尼采是个悲观主义者,我从这里却看出他的乐观来。西方在文艺复兴树立起来对人的信念已经动摇,尼采想使它再坚定起来,这还不是"想前看"的乐观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文艺复兴 悲观主义者 价值源 乐观精神 上帝 生命 人类 肉体 立身
原文传递
读庄子和老子札记
15
作者 戴厚英 《书城》 1996年第5期38-39,共2页
1996.5.2因为心不定,又重读了一遍《老子》,并将关于人格修养的话抄了下来,心居然定了。据考,老子和庄子都是我的同乡,但我对于老子的喜爱远不如对庄子。庄子不但是哲学家,更是诗人,起胸襟之开阔,目光之高峻,想象之丰富,语言之瑰丽,都... 1996.5.2因为心不定,又重读了一遍《老子》,并将关于人格修养的话抄了下来,心居然定了。据考,老子和庄子都是我的同乡,但我对于老子的喜爱远不如对庄子。庄子不但是哲学家,更是诗人,起胸襟之开阔,目光之高峻,想象之丰富,语言之瑰丽,都令我心驰神往。觉得他是一片海,他以后的那些诗人李白、苏东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老子 人格修养 苏东坡 混沌 重读 语言 哲学家 后现代派 想象
原文传递
老人,你的儿女在哪里?
16
作者 戴厚英 《教师博览(上旬刊)》 1994年第9期25-25,共1页
那老人是我同学的父亲。每次回乡探亲,他都要来坐坐,叙叙,很有情趣。可是近二年,他却明显地衰老了,拄起了拐杖,话也不似以前多,眉目中传送出一种晚境的凄凉。所以,我怕与他叙话。那天,他又从我家门口过,父亲一定要他来坐坐,我躲避不及,... 那老人是我同学的父亲。每次回乡探亲,他都要来坐坐,叙叙,很有情趣。可是近二年,他却明显地衰老了,拄起了拐杖,话也不似以前多,眉目中传送出一种晚境的凄凉。所以,我怕与他叙话。那天,他又从我家门口过,父亲一定要他来坐坐,我躲避不及,终于遭遇了。不得不问他,十来个儿女,都混得不错,何至于年届八十还一个人狐独地生活在乡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 衰老 父亲 拐杖 生活 传送 关心 同学 故事 孝道
原文传递
人,应该有所畏惧
17
作者 戴厚英 《学习之友》 2013年第6期8-9,共2页
人之为人,本应明白何者当求,何者当惧。然而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明白应该求什么,惧什么。若依本性行事,恐怕多半要“求惧失当”的。因为人的本性中最强烈的动机便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趋利避害。所以会不择手段地牟取私利,损害他人,屈... 人之为人,本应明白何者当求,何者当惧。然而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明白应该求什么,惧什么。若依本性行事,恐怕多半要“求惧失当”的。因为人的本性中最强烈的动机便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趋利避害。所以会不择手段地牟取私利,损害他人,屈从无义,见死不救……因而需要教育、修养,或像韩非子所说:“伪。”通过教育,人明白人之为人.当与动物区别,满足自身的欲望固然天经地义,但须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为前提。通过教育,人明白人当有人格和尊严,肌肤之苦诚可惧,然而丧失人格和尊严才是更可怕的。人的“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即“良心”,也由教育而确立和发扬起来,给人以自省和自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畏惧 人之为人 人的本性 见死不救 教育 韩非子 欲望 损害
原文传递
让心灵旅游
18
作者 戴厚英 《可乐》 2008年第3期44-44,共1页
徜徉于纷繁花海,不如撷一瓣馨香于心。我走过许多地方。朋友和邻居经常看到我背着行囊来来去去。"又要出门?"和"又回来了?"
关键词 人生旅途
原文传递
“現实主义深化”理論的真面目
19
作者 吴立昌 戴厚英 《学术月刊》 1965年第4期31-37,共7页
邵荃麟等同志在攻击我们的文学“现实性不足”、“现实主义不够”的前提下,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理论。在“现实主义深化”的幌子下,他们强调要写出“现实斗争的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提倡所谓“社会问题剧”;鼓吹什么“现实主... 邵荃麟等同志在攻击我们的文学“现实性不足”、“现实主义不够”的前提下,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理论。在“现实主义深化”的幌子下,他们强调要写出“现实斗争的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提倡所谓“社会问题剧”;鼓吹什么“现实主义的胜利”。这究竟是些什么货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深化 邵荃麟 社会主义社会 现实性 人民群众 赵树理 革命 世界观 长期性 作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