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润滑对轧后带钢清洁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戴学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9,共4页
从宝钢 2 0 3 0冷轧设备、工艺现状入手 ,重点从工艺润滑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对轧后带钢清洁度的影响 ,总结 2 0 30冷轧在提高轧后带钢清洁度的经验和目前工艺条件下各种润滑参数的最佳控制范围及控制手段 。
关键词 冷轧汽车板 清洁度 工艺润滑 乳化液 带钢轧制
下载PDF
冷轧带钢的现代电解清洗工艺 被引量:26
2
作者 戴学诚 《上海金属》 CAS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阐述冷轧带钢电解清洗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过程,介绍各种电解清洗工艺设备的基本结构,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新建带钢清洗机组或清洗装置的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冷轧带钢 电解清洗 清洗工艺 清洗设备
下载PDF
电解涂硅机理及应用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学诚 郁祖湛 《宝钢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40-44,共5页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推断出电解涂硅在钢板表面呈空间网状结构,明确了影响涂硅量的关键因素是硅酸根离子浓度,得出电解涂硅的机理为特性吸附的结论,并分析了涂硅量对后续加工的影响,结果显示电解涂硅对后续加工无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推断出电解涂硅在钢板表面呈空间网状结构,明确了影响涂硅量的关键因素是硅酸根离子浓度,得出电解涂硅的机理为特性吸附的结论,并分析了涂硅量对后续加工的影响,结果显示电解涂硅对后续加工无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带钢涂硅量和工艺参数,冷轧黏结发生率大幅下降,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清洗 涂硅 黏结
下载PDF
电沉积Sn对In_2O_3薄膜透光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戴学诚 尹航 +3 位作者 宫震 马柯鑫 李瑞武 王艳雪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粉末靶制备In_2O_3薄膜,并在其上电沉积Sn制备Sn/In_2O_3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霍尔效应仪等手段表征和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电压为2 V时,制备的S... 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粉末靶制备In_2O_3薄膜,并在其上电沉积Sn制备Sn/In_2O_3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霍尔效应仪等手段表征和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电压为2 V时,制备的Sn/In_2O_3薄膜光电性能最佳,透光率为92.86%,电阻率0.19 mΩ·cm。氧化退火后,3 V电压制备的Sn/In_2O_3复合薄膜电阻率增大,透光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薄膜 Sn/In2O3复合薄膜 电沉积 透光率 电阻率
下载PDF
低碳铝镇静钢板面发黑现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章 戴学诚 张新鹏 《钢铁钒钛》 CAS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研究了经脱脂后低碳铝镇静钢罩式炉退火后板面的"丝状"发黑现象,并对发黑部位的微观形貌、元素成分、组织结构和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发现"丝状"发黑现象是C在带钢上结晶生长的结果,发黑部位的物质是石墨。
关键词 低碳铝镇静钢 板面发黑 罩式炉 退火 冷轧板 石墨
下载PDF
形变量对马氏体组织低温回火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学诚 王施文 +3 位作者 尹航 宫震 孙茂林 王家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6-180,共5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淬火态试样进行低温热变形回火处理,探究形变对中碳马氏体组织回火过程的影响。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形变后的试样硬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能谱检测表征其成分特点。...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淬火态试样进行低温热变形回火处理,探究形变对中碳马氏体组织回火过程的影响。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形变后的试样硬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能谱检测表征其成分特点。结果表明:形变处理加快了马氏体组织的回火过程,并使回火马氏体的硬度提高;形变促进马氏体低温回火过程中过渡态的ε碳化物向稳定的θ碳化物转化;随形变的增大,回火马氏体中的晶粒细化程度越高,晶粒内部的位错密度越大,形变量达到30%时出现明显的晶粒细化现象;保压状态晶粒有增大趋势,消除了加工硬化的影响,导致硬度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硬度 形变量 回火马氏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