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圈闭及其勘探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戴弹申 欧振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根据四川盆地三、二叠系气藏特征,提出了裂缝圈闭的概念。在建立裂缝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裂缝发育和开启程度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勘探裂缝圈闭的方法与技术。若综合考虑诸种方法并结合数理分析优选井位,可确保勘探成功率达60%以上。
关键词 盆地 二叠系 气藏 裂缝 圈闭 勘探
下载PDF
构造几何分析在川东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戴弹申 欧振洲 王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61,共11页
川东地区的裂缝性气藏,均受构造变形特征所制约。作者应用构造几何分析与定向滤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本区构造划分为四个褶皱系和四个世代,均属喜山期形成。并认为:形成早的构造(圈闭)气藏富集程度高,反之则低;隆起幅度高、出露地层老... 川东地区的裂缝性气藏,均受构造变形特征所制约。作者应用构造几何分析与定向滤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本区构造划分为四个褶皱系和四个世代,均属喜山期形成。并认为:形成早的构造(圈闭)气藏富集程度高,反之则低;隆起幅度高、出露地层老的背斜气藏的保存条件差,反之则好。按此法部署探井的构造,钻探成功率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构造几何分析 定向滤波分析 油气勘探 川东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形成条件 被引量:6
3
作者 戴弹申 王兰生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2期89-97,共9页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具有总孔隙度低和渗滤能力特高的储渗特性,它和致密岩块分别构成流体的储渗空间和屏障。其气藏圈闭类型特殊,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形状极不规则,隐蔽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严格受构造变形、变位形成的裂缝分布规律制...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具有总孔隙度低和渗滤能力特高的储渗特性,它和致密岩块分别构成流体的储渗空间和屏障。其气藏圈闭类型特殊,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形状极不规则,隐蔽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严格受构造变形、变位形成的裂缝分布规律制约。缝洞系统渗储空间和渗滤屏障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岩后生变化(充填与溶蚀)和构造变形等复杂演化过程,聚气缝洞系统的形成主要受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形和深埋藏岩溶作用制约。构造缝可划分为区域构造缝和局部构造缝两类,后者又分为与褶皱作用和断层作用有关的两个亚类。共划分出十三种构造缝,它们的分布因背斜、断层类型不同,其组合形式与配置关系均有所差异。建立了不同类型背斜及其构造部位的裂缝模式,并用实验室物理模拟再现了其形成机制。裂缝圈闭气藏的成藏模式有原生和次生两种,其保存条件要求有巨厚的盖层作为天然气扩散和渗透的屏障。天然气沿断层的逸散及断层的规模是决定是否存在原生气藏或形成次生气藏抑或使气藏破坏殆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裂缝性油气藏 裂缝圈闭
下载PDF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形成条件 被引量:5
4
作者 戴弹申 王兰生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1期89-97,共9页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具有总孔隙度低和渗滤能力特高的储渗特性,它和致密岩块分别构成流体的储渗空间和屏障。其气藏圈闭类型特殊,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形状极不规则,隐蔽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严格受构造变形、变位形成的裂缝分布规律制约。缝...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具有总孔隙度低和渗滤能力特高的储渗特性,它和致密岩块分别构成流体的储渗空间和屏障。其气藏圈闭类型特殊,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形状极不规则,隐蔽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严格受构造变形、变位形成的裂缝分布规律制约。缝洞系统渗储空间和渗滤屏障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岩后生变化(充填与溶蚀)和构造变形等复杂演化过程,聚气缝洞系统的形成主要受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形和深埋藏岩溶作用制约。构造缝可划分为区域构造缝和局部构造缝两类,后者又分为与褶皱作用和断层作用有关的两个亚类。共划分出十三种构造缝,它们的分布因背斜、断层类型不同,其组合形式与配置关系均有所差异。建立了不同类型背斜及其构造部位的裂缝模式,并用实验室物理模拟再现了其形成机制。裂缝圈闭气藏的成藏模式有原生和次生两种,其保存条件要求有巨厚的盖层作为天然气扩散和渗透的屏障。天然气沿断层的逸散及断层的规模是决定是否存在原生气藏或形成次生气藏抑或使气藏破坏殆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碳酸盐岩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裂缝圈闭
下载PDF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形成条件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戴弹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5-67,107-108,共15页
根据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气藏特征,提出了裂缝圈闭概念及其分类。从缝洞性储层的沉积、成岩、成岩后生变化、构造变形等方面探讨了缝洞系统的形成、演化。在建立不同类型构造的裂缝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裂缝发育和开... 根据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气藏特征,提出了裂缝圈闭概念及其分类。从缝洞性储层的沉积、成岩、成岩后生变化、构造变形等方面探讨了缝洞系统的形成、演化。在建立不同类型构造的裂缝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裂缝发育和开启程度的诸因素,阐明了裂缝圈闭形成机理和大裂缝圈闭分布规律,证明了裂缝圈闭气藏存在原生和次生两种成藏模式,为选择与研制相应的勘探技术与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总结以往预测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应用了频率域多项式拟合、子波整形高分辨率处理与解释、地震模式识别、分形分维等多项新技术,为优选、评价裂缝圈闭勘探目标、精选井位、提高钻探成功率提供了有效勘探方法,并将钻探成功率提高了10%~2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裂缝带 圈闭 成因 模式 分布 预测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大面积非常规石油勘探潜力的再认识 被引量:163
6
作者 梁狄刚 冉隆辉 +4 位作者 戴弹申 何自新 欧阳健 廖群山 何文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7,共10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侏罗系石油的资源潜力、油藏类型、裂缝型储层及勘探开发技术适应性等4个方面进行的再认识,作者认为:①四川盆地侏罗系的石油资源量可能比目前的(10~11)×108t要大得多。②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面积非常规致密油聚集... 通过对四川盆地侏罗系石油的资源潜力、油藏类型、裂缝型储层及勘探开发技术适应性等4个方面进行的再认识,作者认为:①四川盆地侏罗系的石油资源量可能比目前的(10~11)×108t要大得多。②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面积非常规致密油聚集,没有明显圈闭界限;没有明显边、底水及油水界面,属"无水油藏";浮力与重力分异不明显,缺少大规模二次运移,源内或近源聚集;储层具有特低孔渗、双重介质特征;大面积整体含油,多层系叠合连片,"连续"分布在斜坡及凹陷区,不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受岩性控制,含油范围以油井分布范围划定,往往是先有产量后有储量。③不能把侏罗系油层简单定性为"裂缝型",裂缝是测试及生产初期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但各类孔隙对储量和长期低产稳产有重要贡献。④这类非常规致密油的储量规模很大,但是要采用以压裂为主的非常规技术进行开采。建议以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为突破口,推动四川盆地石油勘探开发打开一个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资源量 非常规石油聚集 致密油层 裂缝型油层 勘探潜力 压裂改造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部寒武系含气前景新认识 被引量:38
7
作者 冉隆辉 谢姚祥 戴弹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下古生界寒武系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后备领域。在回顾该盆地东南部寒武系勘探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勘探方向的三点新认识:一是龙王庙组是寒武系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二是加里东期龙王庙组剥蚀区外围的龙王庙期"膏(盐)盆... 下古生界寒武系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后备领域。在回顾该盆地东南部寒武系勘探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勘探方向的三点新认识:一是龙王庙组是寒武系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二是加里东期龙王庙组剥蚀区外围的龙王庙期"膏(盐)盆"周缘是龙王庙组勘探的有利区带;三是龙王庙组近期勘探目标应首选孔隙储层发育的区内大中型背斜圈闭作为突破口。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川东南地区螺观山、广福坪、相国寺构造均可作为当前勘探突破的目标。这些构造龙王庙组孔隙性储层预测厚度大于15m,闭合面积大于40km2,地震资料可靠程度高,埋藏深度适中,构造保存条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南 寒武纪 孔隙性油气藏 背斜圈闭 油气勘探 前景
下载PDF
前陆盆地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希龄 梁狄刚 +2 位作者 王昌桂 戴弹申 张朝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144,共13页
追溯了前陆盆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了这一理论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现代前陆盆地理论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与阿尔卑斯造山带相关的聚敛盆地,而将离散拉张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与其伴生的边缘盆地以及前阿尔卑斯期的老前陆盆地等一概... 追溯了前陆盆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了这一理论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现代前陆盆地理论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与阿尔卑斯造山带相关的聚敛盆地,而将离散拉张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与其伴生的边缘盆地以及前阿尔卑斯期的老前陆盆地等一概排除在外,因而使前陆盆地的内涵存在严重的缺陷,这是其在应用中无法克服的障碍。A俯冲和C俯冲都只是一种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形象表达方式;离散拉张与聚敛挤压的转换应贯穿于前陆盆地演化的始终;周缘前陆盆地应包括3种类型。前陆盆地也要向前发展、演化而不断改变其属性,前陆盆地没有一个简单统一的结构模式,不切实际地普遍套用Decelles等人的“前陆盆地体系”4大单元和以泛化前陆盆地来人为地提升其油气资源值得商榷。在中国西部近一时期泛化为前陆盆地的14个山前带中,有一半不是前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理论 应用研究 盆地属性 鉴别方法 山前坳陷 中国西部
下载PDF
TM卫星图象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分析和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袁佩新 印仁高 +9 位作者 何允中 秦举礼 刘尚忠 黄洁 戴弹申 周建平 欧振州 郝骅 谢泽华 廖国兴 《四川地质科技情报》 1994年第2期30-34,8,共6页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和深化认识地表断层、发现浅层及基底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构造 四川盆地 地震勘探 星图 隐伏断裂 靶区 专题制图 深化认识 油气资源 预测
全文增补中
川南下二叠统局部构造断层应力数值模拟与裂缝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志水 彭大钧 戴弹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基于川南下二叠统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特点,从弹性力学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层力学模型,并以永安场等局部构造为例,介绍了有限无法分析断层应力以及与构造裂缝关系的过程,与钻井成果做了比较。研究成果为定量研究... 基于川南下二叠统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特点,从弹性力学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层力学模型,并以永安场等局部构造为例,介绍了有限无法分析断层应力以及与构造裂缝关系的过程,与钻井成果做了比较。研究成果为定量研究致密碳酸盐岩裂缝发育规律和预测气藏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应力分析 天然气 储集层
下载PDF
TM卫星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分析和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袁佩新 印仁高 +7 位作者 秦举礼 黄洁 郝骅 戴弹申 周建平 欧振州 谢泽华 廖国兴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2期169-176,共8页
依据多年来在四川盆地川西北、川西南、川南、川中、川西等矿区油气构造遥感的实践,叙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中构造分析的独特优势,阐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应用的技术思路和实际效果。
关键词 TM图像 潜伏构造 地腹裂缝带 油气勘探 靶区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