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及结肠黏膜TNF-a、IL-6和IL-2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1
作者 黎莉 杨卫文 +3 位作者 谭松 刘正勇 何天兰 戴振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2-47,共6页
目的考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及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活动期UC患者8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 目的考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及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活动期UC患者8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31例、中度25例和重度29例,选肠镜检查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U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和结肠黏膜TNF-α、IL-6和IL-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各个UC组外周血和结肠黏膜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严重程度增加,TNF-α和IL-6增高,IL-2降低,治疗后,UC组外周血和结肠黏膜TNF-α、IL-6及IL-2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NF-α分别与IL-6和IL-2呈正相关(r=0.733,P=0.009)和负相关(r=-0.674,P=0.017),IL-6和IL-2呈负相关(r=-0.615,P=0.032),结肠黏膜的TNF-α分别与IL-6和IL-2呈正相关(r=0.755,P=0.005)和负相关(r=-0.584,P=0.042),IL-6和IL-2呈负相关(r=-0.533,P=0.049),外周血TNF-α和IL-6分别与Geboes呈正相关(r=0.684,P=0.012;r=0.722,P=0.0011),IL-2与Geboes呈负相关(r=-0.631,P=0.021)。所有患者随访3、6、12和24个月,UC复发者分别为1、3、3和4例,合计11例,失访者分别为1、2、1和2例,复发率分别为1.19%(1/84)、3.66%(3/82)、3.70%(3/81)和5.06%(4/79),合计复发率为13.90%。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及结肠黏膜TNF-a、IL-6和IL-2与UC严重程度相关,评估TNF-α、IL-6和IL-2有助于判断UC治疗的"黏膜愈合",对预后有较准确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NF-A IL-6 IL-2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孟德泉 郭丽 戴振媛 《中原医刊》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将50例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与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24h平均SBP和DBP、白昼平均SBP、DBP及SBP和DBP的夜间下降值与夜间下降百分...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将50例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与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24h平均SBP和DBP、白昼平均SBP、DBP及SBP和DBP的夜间下降值与夜间下降百分率。结果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SBP和DBP夜间下降值均<10mm Hg(1mm Hg=0.133kPa),SBP和DBP夜间下降百分率<10%,提示夜间血压不下降,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呈“非勺型”改变。结论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呈“非勺型”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脑卒中患者 昼夜节律变化 高血压性 24H动态血压监测 夜间血压 高血压患者 DB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