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RS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发病进程和发病机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顺爱 戴旺苏 +6 位作者 张剑平 冯鑫 何忠平 姚均 董庆鸣 宋淑静 刘志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5-377,380,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 ,探讨外周血免疫细胞在SARS发病进程中的意义 ,初步探讨SARS的发病机理 ,并为SA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 目的 :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 ,探讨外周血免疫细胞在SARS发病进程中的意义 ,初步探讨SARS的发病机理 ,并为SA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动态观察我院收治的已治愈SARS病例和SARS死亡病例外周血CD4 + 和CD8+ T淋巴细胞 ,评估外周血免疫细胞在SARS发病进程及预后中的作用。实验方法为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免疫细胞表面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 ,T细胞表面标志组合为CD3 CD8 CD4 5 CD4。结果 :所有治愈的SARS病人的CD4 + 和CD8+ T淋巴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下降 ,而所有的死亡病例有不可逆性显著下降 ,直至死亡。T细胞下降程度和维持的时间与病情密切相关。普通型SARS病例最低CD4 + T淋巴细胞数为 30 5± 15 0cells μl(P <0 .0 0 1)、重型为 139± 6 9cells μl(P <0 .0 0 1) ,普通型SARS病例最低CD8+ T淋巴细胞数为 2 2 3± 89cells μl(P <0 .0 0 1)、重型为 171± 92cells μl(P <0 .0 0 1)。所有普通型病例和大部分重型病例T淋巴细胞恢复正常 ,个别重型病例低于正常或接近正常 ,恢复后普通型平均为 991± 2 86cells μl,重型平均为 5 4 5± 2 2 5cells μl。恢复时间有所不同 ,普通型平均为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动态变化 发病进程 发病机理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SARS病人外周血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发病机理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剑平 冯鑫 +6 位作者 刘顺爱 戴旺苏 何忠平 董庆鸣 宋淑静 刘志英 姚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外周血NK细胞和B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发病进程及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析SARS病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NK细胞动态变化 ,使用的NK细胞表面标志为CD16... 目的 :初步探讨外周血NK细胞和B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发病进程及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析SARS病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NK细胞动态变化 ,使用的NK细胞表面标志为CD16 + CD5 6、B细胞表面标志为CD19。结果分析用BD公司的MultiSet自动分析软件。结果 :随着病程的进展92 %的SARS病人B细胞先降后升或持续升高 ,少部分病人B细胞无改变或下降。NK细胞显示不同的个体差异 ,73.7%的病人显示典型的抗病毒免疫现象 ,即发病初期NK细胞数升高 ,恢复期NK细胞数下降 ,也有部分病人NK细胞无变化 (15 .8% )或升高 (10 5 % )。结论 :在SARS发病进程中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外周血 NK细胞 B淋巴细胞 动态变化 发病机理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胶原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玉先 徐克沂 +3 位作者 张启云 戴旺苏 许增禄 刘秉慈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结果表明汉防己甲素对CCl_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胶原蛋白 汉防己甲素
下载PDF
血清乙肝病毒DNA煮沸抽提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闫杰 李鑫 +2 位作者 何忠平 宋淑静 戴旺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1-382,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血清HBV DNA抽提方法一煮沸抽提法,并将其应用于巢式PCR扩增。方法 选取16份CHB血清,分别应用直接煮沸法和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进行HBV DNA抽提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测定;并以煮沸法抽提样品为模板,进行HBV DNA P区...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血清HBV DNA抽提方法一煮沸抽提法,并将其应用于巢式PCR扩增。方法 选取16份CHB血清,分别应用直接煮沸法和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进行HBV DNA抽提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测定;并以煮沸法抽提样品为模板,进行HBV DNA P区部分片段巢式PCR扩增。结果 将上述两种抽提方法的荧光定量PCR结果取对数后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定量PCR结果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696,P=0.003),且二者定量PCR结果无差异(P=0.663)。16份标本巢式PCR扩增均为阳性,PCR产物分子量大小与预期值相符。结论 直接煮沸法抽提HBV DNA,简便、快速、效果好,适用于HBV的科研和临床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乙型肝炎病毒 煮沸抽提 HBV DNA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
下载PDF
C型乙型肝炎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庆鸣 何忠平 +2 位作者 庄辉 宋淑静 戴旺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24-1325,共2页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病毒 (HBV)全基因组的结构特点。方法 应用直接PCR基因分型法确定HBV基因型 ,然后随机选择 1例单纯HBVC基因型感染的患者血清 ,分 3个相互重叠片段扩增HBV基因并分别克隆测序。利用VectorNTISuite 7 0软件包、GeneDo...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病毒 (HBV)全基因组的结构特点。方法 应用直接PCR基因分型法确定HBV基因型 ,然后随机选择 1例单纯HBVC基因型感染的患者血清 ,分 3个相互重叠片段扩增HBV基因并分别克隆测序。利用VectorNTISuite 7 0软件包、GeneDoc 2 6和TreeView 1 5,将该 3个基因片段拼接为全基因组序列 ,命名为BD HB1,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HBVC基因型序列全长为 3 2 15bp ,其中A占 2 2 2 % ,G占2 2 4% ,C占 2 6 8% ,T占 2 8 6% ;有S、C、P和X区 4个开放读码框架 (ORFs) ;HBsAg亚型为adr ;HBVRT区 549~552aa为YMDD ,未发生变异 ;未发现前C区nt1896G变异 :BCP区nt1762、1764发生双突变。对HBV分段序列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 ,BDHB1与HBVVC基因型的同源性最高。结论 BDHB1基因组符合HBVC基因型结构特点 ,在BCP区存在双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乙型肝炎病毒 HBV 基因型 基本核心启动子 变异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下载PDF
应用PCR法对临床血标本中人微小病毒B19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庆鸣 魏红山 +6 位作者 宋淑静 刘志英 郝鹏 刘顺爱 张剑平 戴旺苏 张四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 PCR法检测临床血标本中人微小病毒 B1 9( HPV B1 9)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序列比对结果 ,在HPV B1 9核苷酸相对保守区设计引物进行 PCR扩增。应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 HPV B1 9阳性 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应用该法... 目的 探讨 PCR法检测临床血标本中人微小病毒 B1 9( HPV B1 9)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序列比对结果 ,在HPV B1 9核苷酸相对保守区设计引物进行 PCR扩增。应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 HPV B1 9阳性 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应用该法最终检出HPV B1 9的血清稀释度为 1 0 3。序列比较表明 ,用本法检出的 1株HPV B1 9阳性标本与标准株 ( Au株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2 %。检测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标本各 1 4例 ,结果 HPV B1 9阳性分别为 8例和 5例。结论 本法可用于 HPV 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微小病毒B19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12例TTV DNA阳性肝炎患者临床分析
7
作者 卜志军 何忠平 +2 位作者 周育森 戴旺苏 徐道振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9-30,共2页
1997年底日本学者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并命名为TTV。根据日本报道的TTV基因序列,我们建立了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对1997年3月~1998年4月的90份急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发现12例TTV DNA阳性(13.3)%。现将... 1997年底日本学者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并命名为TTV。根据日本报道的TTV基因序列,我们建立了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对1997年3月~1998年4月的90份急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发现12例TTV DNA阳性(13.3)%。现将这12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1岁,诊断为急性肝炎者7例,(其中4例为非甲-戊型肝炎且排除HBV和CMV感染,2例抗HAV-IgM阳性,1例抗-HEV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肝炎患者 DNA阳性 急性肝炎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肝炎病毒 非甲非戊型肝炎 急慢性肝炎
下载PDF
19例SARS死亡病例免疫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董庆鸣 何忠平 +7 位作者 庄辉 宋淑静 张剑平 刘顺爱 姚均 刘志英 冯鑫 戴旺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总结 19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死亡病例的免疫学特点。方法 分析SARS死亡病例的一般临床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和B细胞绝对计数 ,并与艾滋病 (AID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SARS死亡病例的... 目的 总结 19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死亡病例的免疫学特点。方法 分析SARS死亡病例的一般临床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和B细胞绝对计数 ,并与艾滋病 (AID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SARS死亡病例的淋巴细胞总数、T、T4和T8淋巴细胞绝对数均显著低于AIDS组及正常对照组(P <0 0 0 1) ,4项指标最低值分别为 85个 /mm3 、3 8个 /mm3 、2 6个 /mm3 和 14个 /mm3 ;SARS组的T4/T8淋巴细胞比值高于AIDS组 (P <0 0 0 1)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8663 ) ;NK和B淋巴细胞低于正常组 (P <0 0 0 1) ,最低值分别为 2个 /mm3 和 17个 /mm3 。结论 SARS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和B细胞绝对数有助于判断SARS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免疫淋巴细胞
下载PDF
TT病毒感染的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复制的研究及克隆测序
9
作者 何忠平 周育森 +3 位作者 戴旺苏 张剑平 王海涛 崔振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了解TTV阳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TV DNA存在及复制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和绿豆芽核酸酶消化方法研究其存在及复制情况,并克隆测序分析证实。结果 16例TTV阳性肝炎患者PBMC中有14例TTV DNA阳性,并同时用绿豆芽核... 目的 了解TTV阳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TV DNA存在及复制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和绿豆芽核酸酶消化方法研究其存在及复制情况,并克隆测序分析证实。结果 16例TTV阳性肝炎患者PBMC中有14例TTV DNA阳性,并同时用绿豆芽核酸酶消化所提取的PBMC DNA,有2例为TTV DNA阳性。这3个序列与日本株和中国株相应位置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大于95%以上(95~98%)。结论 我们在国内外首次报道TTVDNA可在TTV阳性肝炎患者PBMC中存在及复制,表明肝细胞并非为TTV感染和复制的唯一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测序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敏感决定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0
作者 张剑平 徐道振 +6 位作者 闫杰 何忠平 董庆鸣 戴旺苏 沈冰 魏红山 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874-287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丙型肝炎病毒(HCV)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特异性引物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CVISDR进行序列测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6株HCV全序列核苷酸序列,设计共同的外引物及三组ISDR型特异性内引物.建立了HCVISDRPCR检... 目的:建立一种以丙型肝炎病毒(HCV)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特异性引物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CVISDR进行序列测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6株HCV全序列核苷酸序列,设计共同的外引物及三组ISDR型特异性内引物.建立了HCVISDRPCR检测方法,对27例HCV基因型1b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进行测定,并对PCR阳性标本的产物进行多位点分析.结果:A组PCR结果阳性率为37%(10/27),A-B组为30%(8/27),A-C组为4%(1/27),A-B-C组为22%(6/27),三组均阳性者有5例为使用IFN治疗6-12mo后定性PCR检测HCVRNA转阴,停药3mo后PCR检测HCVRNA结果仍为阴性.结论:以ISDR特异性引物为基础的PCR法可靠、简便,可用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HCV进行敏感决定区的测定,用于以NS5A-ISDR突变数量来预测HCV基因型1b感染的患者对IFN的持续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敏感区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原位PCR技术
11
作者 李正谦 蓝孟东 戴旺苏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4-135,共2页
PCR技术被认为是当今分子生物学发展最重要的生物学技术之一。原位PCR技术结合了具有细胞定位能力的原位杂交技术及具有高度敏感和特异的PCR技术,成为一项在组织细胞学方面的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中具有极大潜力的新型技术。本文就组织细... PCR技术被认为是当今分子生物学发展最重要的生物学技术之一。原位PCR技术结合了具有细胞定位能力的原位杂交技术及具有高度敏感和特异的PCR技术,成为一项在组织细胞学方面的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中具有极大潜力的新型技术。本文就组织细胞内的原位PCR技术及应用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志英 魏红山 +6 位作者 戴旺苏 张四平 刘顺爱 张剑平 宋淑静 董庆鸣 蒋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患者 基因分型 病程 肝病 基因型 北京地区 载量 流行株
原文传递
SARS患者血浆中炎性及抗炎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评估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志英 姚均 +7 位作者 何忠平 董庆鸣 宋淑静 冯鑫 闫杰 戴旺苏 张剑平 刘顺爱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 (IL 12P70、IL 1β、TNF α、IL 6、IL 8)和抗炎因子 (IL 10 )在疾病进程中的反应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处于一系列年龄段的 4 7个SAR... 目的 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 (IL 12P70、IL 1β、TNF α、IL 6、IL 8)和抗炎因子 (IL 10 )在疾病进程中的反应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处于一系列年龄段的 4 7个SARS患者分为 2组 :治愈组 (n =2 7) ,死亡组 (n =2 0 ) ,另设正常对照组 (n =10 ) ;用BDCBA(Cytometricbeadarray)的方法对上述 6种细胞因子进行分析检测 ,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0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 4 7名患者炎性因子 (IL 12P70、IL 1β、TNF α、IL 6、IL 8)和抗炎细胞因子 (IL 10 )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死亡组IL 12P70、IL 1β、TNF α、IL 6、IL 8和IL 10较治愈组显著升高 (P <0 .0 5 )。对治愈组而言 ,IL 6在发病 2~ 12d(中位数 7d)达到峰值 ,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 (P <0 .0 5 ) ;而IL 8则在发病后 8~ 19d(中位数 13d)达到最高 ,之后显著下降 (P <0 .0 5 ) ;相应地 ,IL 6 IL 10在发病后 2~ 12d(中位数 7d)显著高于发病后 8~ 19d(中位数 13d)和恢复期比值。结论 高浓度的血浆炎性因子 (IL 12P70、IL 1β、TNF α、IL 6、IL 8)和抗炎因子 (IL 10 )提示发生在SARS患者的严重炎性和抗炎反应 ;IL 6是早期炎性反应中的主要炎性因子 ,可能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血浆 炎性 抗炎细胞因子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原文传递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快速检测TT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忠平 庄辉 +3 位作者 姚均 董庆鸣 戴旺苏 宋淑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1-805,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敏感、特异和成本低的TT病毒 (TTV)基因型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nPCR)对 96名正常人和 18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TVDNA检测 ,然后采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HMA)和序列测定分析法对TTVDNA...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敏感、特异和成本低的TT病毒 (TTV)基因型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nPCR)对 96名正常人和 18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TVDNA检测 ,然后采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HMA)和序列测定分析法对TTVDNA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中TTVDNA阳性率为 2 2 .2 % (40 / 180 ) ,正常人为 19.8% (19/ 96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2 2 0 ,P =0 .6 39)。在甲、乙、丙、戊型肝炎和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TTVDNA阳性率分别为2 0 .0 % (6 / 30 )、16 .7% (5 / 30 )、2 3.3% (7/ 30 )、36 .7% (11/ 30 )和 18.3% (11/ 6 0 )。在 4 0例TTVDNA阳性标本中 ,经HMA法分型 ,G1型为 5 0 .0 % (2 0 / 4 0 ) ,G2型为 17.5 % (7/ 4 0 ) ,混合型为 2 5 .0 % (10 / 4 0 ) ,另有 7.5 %(3/ 4 0 )未能分型。 10例TTV混合型感染的标本经克隆测序及基因进化树分析 ,5例为G1和G2型 ,2例为G1和G3型 ,1例为G1和G4型 ,1例为G2和G3型 ,1例为G1、G2和G3混合型感染。结论 HMA是一种简单、敏感、特异和经济的分型法 ,可用于TTV基因型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快速检测 TT病毒 基因型 基因进化树
原文传递
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忠平 周育森 +4 位作者 戴旺苏 李蕴铷 徐克沂 徐道振 王海涛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TTV基因 TT病毒 非甲-庚型肝炎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散发性戊型肝炎2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融冰 韩玉平 +4 位作者 卢联合 陈宝敏 张启云 戴旺苏 崔振宇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散发性戊型肝炎211例临床分析王融冰,韩玉平,卢联合,陈宝敏,张启云,戴旺苏,崔振宇1992年11月~l993年3月我院收治戊型肝炎(戊肝)211例,并与同期甲型肝炎(甲肝)244例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散发性戊型肝炎211例临床分析王融冰,韩玉平,卢联合,陈宝敏,张启云,戴旺苏,崔振宇1992年11月~l993年3月我院收治戊型肝炎(戊肝)211例,并与同期甲型肝炎(甲肝)244例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本组病例为1992年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SARS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庆鸣 何忠平 +5 位作者 庄辉 宋淑静 戴旺苏 张四萍 陈志海 孙静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5-697,共3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法对240例SARS患者的602份系列标本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测定。结果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法对240例SARS患者的602份系列标本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测定。结果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重型(极重型)患者明显低于普通型(P<0.001)。治愈组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于发病时处于低水平,但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上升,然后随病情恢复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但NK细胞于发病时已处于低水平,至发病后第2周继续下降,于发病后第5周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与病情轻重有关,测定SARS患者的该两种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