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不依赖呼吸机的小鼠心肌内注射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逸杰 戴明彦 +2 位作者 曹权 陈俊婷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洁高效、不依赖辅助通气的小鼠心肌内注射的实验方法,并浅析操作细节及技巧。方法 44只6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2只)和对照组(22只)。麻醉后于左侧第4肋间隙挤出心脏,向左心室壁内注射靶向CPT-1b(实验组... 目的建立一种简洁高效、不依赖辅助通气的小鼠心肌内注射的实验方法,并浅析操作细节及技巧。方法 44只6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2只)和对照组(22只)。麻醉后于左侧第4肋间隙挤出心脏,向左心室壁内注射靶向CPT-1b(实验组)或靶向无关基因(对照组)的重组慢病毒。10周后,取心脏及后肢骨骼肌,行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组织中CPT-1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至16周龄,小鼠存活率90.9%。实验组小鼠心肌中CPT-1b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骨骼肌中CPT-1b的表达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肌内注射技术所介导的RNA干扰高效、特异地下调了心肌组织中目标基因的表达,该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将外源物质定向导入心肌组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心肌内注射 RNA干扰 动物模型 手术效率
下载PDF
下调心肌CPT1b的表达对肥胖小鼠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逸杰 夏巍 +3 位作者 曹权 戴明彦 何文博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5期22-27,158,共7页
目的研究干扰心肌组织中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b(CPT1b)的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影响。方法 4周龄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mock)、肥胖对照组(O-mock)及肥胖干预组(O-CPT1b),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6... 目的研究干扰心肌组织中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b(CPT1b)的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影响。方法 4周龄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mock)、肥胖对照组(O-mock)及肥胖干预组(O-CPT1b),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6周龄时,经心肌分别注射靶向CPT1b(O-CPT1b)或靶向无关基因(N-mock、O-mock)的重组慢病毒,以下调目标基因的表达。10周后,取小鼠左心室组织检测RNA干扰的效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左心室组织中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蛋白表达;并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使用活细胞工作站检测心肌细胞钙瞬变。结果肥胖小鼠心肌组织中CPT1b的表达增加,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显著下调其表达。肥胖引起心肌细胞SERCA2a的蛋白表达降低及肌质网钙处理能力的下降,下调CPT1b的表达增加了SERCA2a的含量,并改善了钙调控异常。结论下调心肌组织中CPT1b的表达可改善肥胖所导致的心肌细胞钙调控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模型 CPT1b RNA干扰 钙调控异常 SERCA2A
下载PDF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对犬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权 张逸杰 +5 位作者 戴明彦 谭团团 罗强 王静 余巧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对右心室快速起搏诱导的犬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影响。方法 1岁龄的雄性比格犬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慢性心衰组(CHF)及慢性心衰伴CBS组(CHF-CBS... 目的研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对右心室快速起搏诱导的犬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影响。方法 1岁龄的雄性比格犬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慢性心衰组(CHF)及慢性心衰伴CBS组(CHF-CBS)。每只犬均同时置入心脏起搏器和CBS刺激仪,采用右心室快速起搏法制作慢性心衰模型,通过刺激仪进行CBS干预。按不同分组方案分别给予起搏和(或)电刺激,持续6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经颈静脉采血检测BNP含量,取左心室前壁组织横切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学。结果 CHF犬有4只出现明显腹腔积液,有2只取材前已死亡,Con犬、CHF-CBS犬均未出现腹腔积液和取材前死亡。相比于Con犬,CHF犬取材前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A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前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增大(P<0.05)。CHF-CBS犬上述指标较CHF犬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CBS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而改善犬慢性心衰时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慢性心力衰竭 交感神经
下载PDF
干扰CD36的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逸杰 夏巍 +3 位作者 戴明彦 曹权 何文博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1期38-43,96,共7页
目的研究干扰心肌组织中脂肪酸转位酶CD36的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影响。方法 4周龄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mock)、肥胖对照组(O-mock)及肥胖干预组(O-CD36),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6周龄时,经心... 目的研究干扰心肌组织中脂肪酸转位酶CD36的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影响。方法 4周龄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mock)、肥胖对照组(O-mock)及肥胖干预组(O-CD36),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6周龄时,经心肌注射靶向CD36(O-CD36)或靶向无关基因(N-mock、O-mock)的重组慢病毒,以下调心肌组织中目标基因的表达。16周龄时,取小鼠左心室组织,检测CD36和肌质网钙泵(SERCA2a)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使用活细胞工作站检测心肌细胞钙瞬变。结果肥胖小鼠心肌组织中CD36的表达较正常小鼠无显著改变,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显著下调了CD36的表达。肥胖引起心肌细胞SERCA2a的蛋白表达降低及肌质网钙处理能力的下降;下调CD36的表达增加了SERCA2a的含量,并改善了钙调控异常。结论下调心肌组织中CD36的表达可改善肥胖所引起的心肌细胞钙调控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小鼠 CD36 RNA干扰 钙调控异常 SERCA2A
下载PDF
下调心肌CD36的表达对肥胖小鼠心肌活性氧簇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逸杰 刘景 +3 位作者 戴明彦 曹权 何文博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8期46-51,共6页
目的研究定向下调心肌CD36的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肌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含量的影响。方法4周龄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mock)、肥胖对照组(O-mock)及肥胖干预组(O-CD36),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6周龄时,向心肌... 目的研究定向下调心肌CD36的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肌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含量的影响。方法4周龄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mock)、肥胖对照组(O-mock)及肥胖干预组(O-CD36),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6周龄时,向心肌内分别注射靶向CD36(O-CD36)或靶向无关基因(N-mock、O-mock)的重组慢病毒。10周后,取小鼠心室组织检测CD36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行油红O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内中性脂质含量;并使用冷冻切片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内ROS含量。结果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显著下调了O-CD36小鼠心肌组织中CD36的表达。肥胖引起心肌组织内中性脂质蓄积,下调心肌CD36的表达显著减少了中性脂质的含量。高脂饮食还导致心肌ROS的含量显著增加,而下调CD36的表达可以改善甚至逆转这一进程。结论 CD36在高脂肪酸代谢所引起的ROS生成增加中起重要作用,定向下调心肌CD36的表达可以减少心肌组织ROS的含量,改善心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CD36肥胖模型 中性脂质 活性氧簇
下载PDF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犬自主神经重构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艳 王静 +6 位作者 戴明彦 曹权 余巧 舒玲 胡邦望 代地林 包明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120-1128,共9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BS)干预慢性心力衰竭(CHF)自主神经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8只雄性比格犬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CHF组、CHF伴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低水平强度刺激组(LL-CBS)和慢性心衰伴颈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BS)干预慢性心力衰竭(CHF)自主神经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8只雄性比格犬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CHF组、CHF伴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低水平强度刺激组(LL-CBS)和慢性心衰伴颈动脉压力感器受中等水平强度刺激组(ML-CBS)。所有犬均同时置入心脏起搏器和CBS刺激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开启起搏器制作心衰模型,其中,心力衰竭ML-CBS组和LL-CBS组开启颈动脉窦电刺激,其余两组仅行CBS置入操作,不开启电刺激。持续6周后,记录心电图30 min,取左心室(LV)、颈部迷走神经(CVN)、左星状神经节(LSG)、右侧星状神经节(RSG)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A(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在上述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对LSG、RSG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大小的变化。结果 与CHF组相比,LL-CBS与ML-CBS均能显著抑制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迷走神经活性的降低。与CON组相比,CHF组两侧星状神经节神经元体积显著增大,LL-CBS及ML-CBS组相较于CHF组显著减小。CBS可抑制CHF犬CVN中NGF蛋白表达上调,CBS抑制LSG和LV中NGF表达的增加。CHF犬LV、LSG、CVN组织中BDNF、TrkA、P75NTR蛋白表达均下调,CBS可逆转LSG和CVN组织中BDNF、TrkA、P75NTR蛋白表达的降低,但在LV组织未产生明显影响。CHF组RSG中NGF、TrkA、BDNF和P75NTR蛋白表达均升高,CBS对上述蛋白的表达产生的下调作用。结论CBS干预CHF犬自主神经重构与促进NGF-TrkA轴和抑制BDNF-P75NTR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 自主神经重构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在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7
作者 曹权 张逸杰 +1 位作者 戴明彦 包明威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861-863,共3页
近年来肥胖、2型糖尿病等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和医疗负担,且在我国尤为严重。因此,进行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很有必要。机体的能量代谢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丘脑弓状核... 近年来肥胖、2型糖尿病等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和医疗负担,且在我国尤为严重。因此,进行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很有必要。机体的能量代谢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丘脑弓状核作为接受各种周围和中枢信号的主要神经核团,在能量代谢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对下丘脑弓状核在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下丘脑弓状核 线粒体动力学 内质网应激 瘦素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心律失常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袁园 张艳 +3 位作者 张逸杰 戴明彦 曹权 包明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69-71,共3页
近年来,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心电生理知识,心电图作为基本检查可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疾病的检查.心律失常的学习对于一名临床医生十分重要,其教学在医学生教学中也是重中之重.心律失常分类繁多,其教学有其自身特点,难度较大... 近年来,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心电生理知识,心电图作为基本检查可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疾病的检查.心律失常的学习对于一名临床医生十分重要,其教学在医学生教学中也是重中之重.心律失常分类繁多,其教学有其自身特点,难度较大,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难以讲透,学生学习难以理解,在将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更是难上加难.在心律失常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结合教学经验,提高心律失常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在心律失常教学期间,以教学大纲为中心、以心律失常临床案例为工具,推行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学习心律失常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心律失常理论联系实际病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以期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更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教学 翻转课堂 案例教学法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集体备课
下载PDF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戴明彦 包明威 +1 位作者 张逸杰 黄从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方法:53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晕厥的患者,排除器质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晕厥后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记录动态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 目的:探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方法:53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晕厥的患者,排除器质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晕厥后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记录动态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分析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低频标准化值(LFnorm)、高频标准化值(HFnorm)和低高频比值(LF/HF),以及QT动态性指标:QTe/RR斜率和QTp/RR斜率。结果:53例患者均行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其中23例结果阳性,心脏抑制型1例,占4.3%,血管抑制型6例,占26.1%,混合型16例,占69.6%。在硝酸甘油激发的试验阶段,阳性组LFnorm显著低于基础试验阶段(P<0.05),HFnorm呈上升趋势;而阴性组与基础试验阶段相比,LFnorm、HFnorm及LF/HF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服用硝酸甘油后,阴性组的QTe/RR斜率、QTp/RR斜率较之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阳性组无显著差异。将阴性组以50岁为界,按年龄分为两个亚组,50岁以上组在服用硝酸甘油前、后的心率变异性HF、LF/HF有显著差异(P<0.05),而50岁以下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直立倾斜试验中,交感神经兴奋占主导突然转变为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是VVS发生的重要机制。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和QT动态性指标对于VVS的辅助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自主神经活性
原文传递
迷走神经张力对QT滞后现象的影响
10
作者 包明威 张逸杰 +3 位作者 钟慧 李彦 谭团团 戴明彦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张力改变对QT滞后现象的影响。方法 刺激右侧颈部迷走神经升高迷走神经张力,静脉注射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经张力,以右房(RA)起搏或静脉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为基本方法,造成心率的大范围动态变化,共设计6套方案造...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张力改变对QT滞后现象的影响。方法 刺激右侧颈部迷走神经升高迷走神经张力,静脉注射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经张力,以右房(RA)起搏或静脉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为基本方法,造成心率的大范围动态变化,共设计6套方案造成犬心率的动态变化。A:RA增减频起搏;B:静脉注射ISO;C:迷走神经刺激+RA增减频起搏;D:迷走神经刺激+静脉注射ISO;E:阿托品+RA增减频起搏;F:阿托品+静脉注射ISO;同时记录犬的体表心电图,测量RR间期和QT间期。绘制QT鄄RR曲线,并计算QT滞后指数(用中位数表示)。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QT滞后指数,观察迷走神经张力改变对QT滞后现象的影响。结果 方案A的QTe滞后指数和QTp滞后指数显著低于方案B[QTe:0.260(-2.615-3.748)msvs 14.320(11.805-23.915)ms,P〈0.05;QTp:1.090(-2.213-3.698)ms vs 9.460(0.125-19.090)ms,P〈0.05]。方案B的QTe滞后指数显著高于方案D[QTe:14.320(11.805-23.915)ms vs 5.155(-7.633-7.670)ms,P〈0.05];但QTp滞后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案D的QTe滞后指数和QTp滞后指数显著低于方案F[QTe:5.155(-7.633-7.670)ms vs 10.760(7.018-19.198)ms,P〈0.05;QTp:3.810(-3.785-11.293)ms vs 20.450(0.230-26.720)ms,P〈0.05]。方案E的QTe滞后指数和QTp滞后指数显著低于方案F[QTe:2.140(0.155-6.595)ms vs 10.760(7.018-19.198)ms,P〈0.05;QTp:2.390(0.550-3.955)ms vs 20.450(0.230-26.720)ms,P〈0.05]。结论 兴奋迷走神经可抑制QT滞后现象,可对抗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QT滞后现象,但静脉注射足量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对犬QT滞后程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迷走神经 复极 QT滞后
原文传递
结节病合并快慢综合征一例
11
作者 曹琦琦 熊万里 +5 位作者 龚威 王学文 张淑娟 戴明彦 赵庆彦 石少波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部分可累及心脏,称为心脏结节病(CS)。本文报道一例临床表现为快慢综合征,经影像学检查及淋巴结活检等诊断为CS的诊治经过,以期为防治CS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脏结节病 快慢综合征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