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岩录》德译本《前言》
1
作者 戴晖()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3期61-77,共17页
《碧岩录》德译者贡德特将此书看作是诞生于中国佛教怀抱中的精神运动所留下的原始文献。禅是塑造自由人格的精神运动,作为教外别传,标志着中国人以自身独具的方式把握并实现了佛教的真理。德译者在《前言》中结合历史背景介绍和评论《... 《碧岩录》德译者贡德特将此书看作是诞生于中国佛教怀抱中的精神运动所留下的原始文献。禅是塑造自由人格的精神运动,作为教外别传,标志着中国人以自身独具的方式把握并实现了佛教的真理。德译者在《前言》中结合历史背景介绍和评论《碧岩录》传奇般的命运,讲述了雪窦和圆悟两位大师的悟道经历,他们面对自己和时代生活的自由精神和大无畏品格跃然纸上。德译者讲解了《碧岩录》的复杂体例和不同文体的功用,最后评论禅在现代日本和德国的传播情况并明确德译本的任务。德译本把唐宋禅师的证悟作为禅的源泉,将之区别于现代心理疗法的实证研究,从人性的圆满和人类共同体的精神维度来评价禅的现代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贡德特 《碧岩录》德译本 雪窦重显 圆悟克勤 大丈夫
下载PDF
关于《碧岩录》的德语翻译——论禅与基督教的几点一致性
2
作者 戴晖()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0,共9页
禅与基督教皆重视语言的界限,这是由生命自身的区分所规定的。生命的区分源于精神对生命的根据的洞察,这在佛教和基督教中有所不同,贡德特辨析了空与纯洁性(清净)这两个概念,认为空是清净的起因。贡德特把空理解为不假借知性的根据而自... 禅与基督教皆重视语言的界限,这是由生命自身的区分所规定的。生命的区分源于精神对生命的根据的洞察,这在佛教和基督教中有所不同,贡德特辨析了空与纯洁性(清净)这两个概念,认为空是清净的起因。贡德特把空理解为不假借知性的根据而自我超越,这种超越即是妙有,贡德特进而从基督教方面对永恒与空做了辨析,说明不同文化的人的感受方式和行为态度的基本差异,其中涉及对“无生”的理解、爱与同情等。同为东亚学者和基督徒的贡德特娓娓道来,其意趣不在于宗教教义,而在于人性的将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岩录 基督教 翻译
原文传递
史诗和悲剧作为艺术宗教的形态——《精神现象学》中神性本质的表象运动
3
作者 戴晖() 《外国美学》 2009年第1期69-76,共8页
宗教精神从本质上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具有其现实性,这个时代规定自己是历史的。这种宗教历史始终被排斥在当下现实之外,相对于当下现实而具备一种前史的意义。它是没有自身的开端的历史,其开端在另一方那里,它在宗教自身中是宗教精神的他... 宗教精神从本质上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具有其现实性,这个时代规定自己是历史的。这种宗教历史始终被排斥在当下现实之外,相对于当下现实而具备一种前史的意义。它是没有自身的开端的历史,其开端在另一方那里,它在宗教自身中是宗教精神的他者,这就是近代哲学的原则。这种原则尤其表现在宗教的三种主要形态的每一种都完成于语言作品中。如果人们想到宗教是自我觉悟的精神,而语言在与自我意识相应的精神阶段中,也就是在教养中,找到其体系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前史 精神 历史 开端 本质
原文传递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讲座:穿越意识哲学的自然和历史
4
作者 戴晖() 周逸 《中国哲学年鉴》 2017年第1期444-444,共1页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极具特色的著作,在整个西方哲学历史上也是最富于新颖独创的著作之一。该著则是德国哲学家贺伯特·博德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几十次讲座的合集。全书由3部分构成,第1部分涉及“黑格尔思想之事的规定”之...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极具特色的著作,在整个西方哲学历史上也是最富于新颖独创的著作之一。该著则是德国哲学家贺伯特·博德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几十次讲座的合集。全书由3部分构成,第1部分涉及“黑格尔思想之事的规定”之内容;第2部分是讲座内容整理;第3部分则是对贺伯特·博德教授访谈及论文的介绍。该著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为线索,清楚地阐明了《精神现象学》一书各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及整体发展,使得《精神现象学》成为把握近代哲学历史进程的“拓扑学”,同时也说明了后黑格尔时代的思想主题乃至现代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意识哲学 德国哲学家 近代哲学 思想主题 现代意识形态 逻辑关系 拓扑学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科学秩序
5
作者 贺博特·博德 戴晖() 黄水石(校对和注释)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3-30,共28页
历史地看,哲学思想的样态影响了“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编纂方式。将诗学附属于修辞学,而修辞学则紧随逻辑学,甚至被视作逻辑学的部分,这实际上接受了希腊晚期的哲学划分。这种划分经由拜占庭的中介重现于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翻译和注疏传... 历史地看,哲学思想的样态影响了“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编纂方式。将诗学附属于修辞学,而修辞学则紧随逻辑学,甚至被视作逻辑学的部分,这实际上接受了希腊晚期的哲学划分。这种划分经由拜占庭的中介重现于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翻译和注疏传统。目前学界通用的贝克版全集则是19世纪古典学的产物,接受了近代哲学的分类方式。相对于贝克版已成标准的习惯性理解,博德从根本上重构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整体的秩序。他不仅将修辞学与诗学作为创制的科学放在实践的科学和理论的科学之前,而且特别重视创制的科学。他采用的从政治学到伦理学的顺序与通常做法完全相反(早年曾接受过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顺序)。要明白博德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科学顺序所做的调整,必须由理性关系建筑学所洞见到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使命本身来考察他哲学思想的整体。博德的判断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本质上只与逻各斯打交道,而不是研究经验或者现象。科学整体从一开始就是关于逻各斯的。由此科学顺序首先是作为证明科学的逻辑学(即“工具论”),但鉴于人的“自然”的区分,落实到事的科学划分为创制的、实践的和理论的。创制的科学就是创制的诗艺学。在先的修辞学服务于具有证明力量的说服,但不再停留为技艺层面的东西,而是已经从技艺提升到科学;进而尽管具有逻辑证明的外观,重心却转移到逻各斯的制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关系建筑学 亚里士多德 荷马 逻各斯 哲学 智慧
原文传递
荷尔德林的尺度与祖国赞歌
6
作者 戴晖() 《外国美学》 2020年第2期44-60,共17页
荷尔德林的祖国赞歌是神圣的,“神圣”在其划时代的规定性之中是人的人性的尺度。这是一场诗性的筹划,其先行的经验是这个时代的人缺少自由和美。诗的创造性的思想需要把握这种缺失,本文从世界性、历史性和语言性三重维度来说明荷尔德... 荷尔德林的祖国赞歌是神圣的,“神圣”在其划时代的规定性之中是人的人性的尺度。这是一场诗性的筹划,其先行的经验是这个时代的人缺少自由和美。诗的创造性的思想需要把握这种缺失,本文从世界性、历史性和语言性三重维度来说明荷尔德林的诗面临自由的深渊所展现的划时代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尔德林 诗的建筑 记忆 神圣的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