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自由与罪恶主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戴晶钰 纪海龙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22-124,共3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代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自由"与"罪恶"进行了深刻探讨,体现了陀翁的世界观与创作观。小说中的自由主题隐藏在人物个性之中,凸显于主角的思辨过程;罪恶主题则体现于人物内心的罪恶与全... 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代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自由"与"罪恶"进行了深刻探讨,体现了陀翁的世界观与创作观。小说中的自由主题隐藏在人物个性之中,凸显于主角的思辨过程;罪恶主题则体现于人物内心的罪恶与全书的弑父线索中。两大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方式,彰显了二者间的潜在联系,即不同的自由观引发犯罪或赎罪。而这,正是陀翁对"自由"与"罪恶"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马佐夫兄弟》 自由 罪恶 体现方式 联系
下载PDF
纪录片《Baraka》的符号学解读
2
作者 戴晶钰 陈泽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3期193-,211,共2页
纪录片《Baraka》取材跨越极广,观众遍布世界,可谓一部跨文化之作。影片通过"文化—自然"的二元对立与宗教这一异常类别来建构意义,利用隐喻和提喻手法消解传递意义时的文化误读。而这些表层意义背后,隐含着影片的价值观,即... 纪录片《Baraka》取材跨越极广,观众遍布世界,可谓一部跨文化之作。影片通过"文化—自然"的二元对立与宗教这一异常类别来建构意义,利用隐喻和提喻手法消解传递意义时的文化误读。而这些表层意义背后,隐含着影片的价值观,即反对文化对自然的暴力征服、推崇信仰的指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aka》 跨文化 符号学 结构分析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变革与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泽冰 戴晶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3期71-,共1页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新闻编辑经历的是一个从变化到革新的过程。本文认为移动互联网给新闻编辑带来的变化主要是编辑的琐碎化、把关的缺失和大编辑部的形成等,并指出了在当今新闻传播格局下,新闻编辑所面临的思维革新、时效要求和信...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新闻编辑经历的是一个从变化到革新的过程。本文认为移动互联网给新闻编辑带来的变化主要是编辑的琐碎化、把关的缺失和大编辑部的形成等,并指出了在当今新闻传播格局下,新闻编辑所面临的思维革新、时效要求和信息整合等三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新闻编辑 变革 挑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