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天河区17例猴痘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叶新 蔡文锋 +5 位作者 蒋明明 郭伟文 向敏洁 戴栽有 郭小亮 柳勤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 分析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1—12月人感染猴痘病毒确诊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疫情防控策略。方法 整理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1—12月由广州市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报告居住在天河区的17例猴痘确诊病例的临床和流调资料,通过描述... 目的 分析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1—12月人感染猴痘病毒确诊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疫情防控策略。方法 整理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1—12月由广州市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报告居住在天河区的17例猴痘确诊病例的临床和流调资料,通过描述性方法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采集病例咽拭子、疱疹液以及环境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7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确诊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28.88±5.77)岁,均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以皮疹(17例,100.00%)、发热(12例,70.59%)、淋巴结肿大(7例,41.18%)等症状为主,同时出现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者4例(23.53%),同时出现发热和皮疹者12例(70.59%),同时出现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者7例(41.18%)。所有病例发病前21 d均有非固定伴侣男男同性性行为史,末次可疑高危暴露到出现可疑症状的时间间隔为2—16 d,中位间隔时间为6.00(3.50,8.00)d。从发热到出现皮疹症状的时间间隔为0~1 d,平均时间间隔为0.2 d。结论 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高危人群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感染后症状以发热、皮疹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为主。感染者的感染方式可能与男男同性性行为暴露有关,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和较轻,可能影响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淋巴结肿大 流行病学特征 男男同性性行为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