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各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玉柱 曹志伟 +1 位作者 闫敦梁 戴玉玮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模拟了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之间以及胸径、生物量与树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樟子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相关紧密;采用W=...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模拟了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之间以及胸径、生物量与树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樟子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相关紧密;采用W=aebD模型,地上生物量、树干、树枝、树根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平均拟合率都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胸径 树高 器官生物量 经验方程 回归方程
下载PDF
银中杨短轮伐期纸浆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剑斌 温宝阳 +2 位作者 戴玉玮 李文艳 司海忠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1期4-6,10,共4页
通过对银中杨进行苗龄型选择、造林密度、混交造林、营养元素测定和施肥等试验,对营造银中杨纸浆林的各环节的技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确定了提高银中杨生长量和木材质量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银中杨纸浆林定向培育宜采用2根2干、3... 通过对银中杨进行苗龄型选择、造林密度、混交造林、营养元素测定和施肥等试验,对营造银中杨纸浆林的各环节的技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确定了提高银中杨生长量和木材质量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银中杨纸浆林定向培育宜采用2根2干、3根2干壮苗,采用株行距2m×4m、3m×4m栽植,8~12a轮伐。造林后的前30林粮间作。施肥的林龄是4~6a,最佳施肥时间是7月上旬;最佳施肥配比为N:P:K=1:0.84:0.87。采用与胡枝子、沙棘混交造林,能促进银中杨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量及光能利用率较纯林高15%左右。为半干旱地区营造纸浆林提供了配套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纸浆林 短轮伐期 定向培育
下载PDF
嫩江沙地杨树用材林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志伟 戴玉玮 +2 位作者 张玉柱 高野 闫敦良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2期9-11,93,共4页
通过对嫩江沙地杜蒙和讷河2个区域12个杨树样地标准木调查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几种杨树的地上净生产力范围;通过对生物量和生产力构成因素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杨树合理的经营密度,表明林分密度应根据不同的造林目的和立地条件实行动态管理.
关键词 嫩江沙地 杨树用材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经营密度
下载PDF
草牧场防护林立体开发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戴玉玮 闫伟波 +7 位作者 石才 李晶 苑增武 董希文 姜永范 毛玉琪 李树云 纪晶 《防护林科技》 1997年第3期7-10,共4页
经过统一布局,合理搭配,已初步形成的丘体结构草牧场防护林开发模式,使营养空间和资源潜力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经济效益显著:草牧场防护林同立体开发模式区创产值为普通网格内草场的1.7倍,无林草场的3.1倍;草牧场疏林立体开... 经过统一布局,合理搭配,已初步形成的丘体结构草牧场防护林开发模式,使营养空间和资源潜力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经济效益显著:草牧场防护林同立体开发模式区创产值为普通网格内草场的1.7倍,无林草场的3.1倍;草牧场疏林立体开发创产值为无林草场的19.4倍;草牧场区经济林立体开发比农田提高产值7.5倍,比纯果林提高产值324%;草牧场区低湿地的开发利用,挖掘了资源潜力、提高了土地生产力。4种模式类型每年净收益18.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牧场 防护林 立体开发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樟子松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希文 姜永范 +1 位作者 苑增武 戴玉玮 《防护林科技》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通过对5a生樟子松移植桶苗、容器苗及2a生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根系生长及树高生长的调查、分析得出,用移植桶苗及容器苗造林,比用裸根苗成林速度快2~4a,成活率及保存率也明显提高;经ABT生根粉、HRC保苗剂等处理过的2a生樟子松... 通过对5a生樟子松移植桶苗、容器苗及2a生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根系生长及树高生长的调查、分析得出,用移植桶苗及容器苗造林,比用裸根苗成林速度快2~4a,成活率及保存率也明显提高;经ABT生根粉、HRC保苗剂等处理过的2a生樟子松,成活率与用容器苗及移植桶苗的成活率相近,造林成本比较低。因此,提倡因地制宜,在不同的立地条件及生产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苗木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苗木 造林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松扁叶蜂管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娄巍 候爱菊 戴玉玮 《防护林科技》 1990年第2期49-58,共10页
松扁叶蜂是“三北”防护林地区樟子松,油松林中重要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在我省严重危害樟子松。针叶被食75—100%时,林木材积当年损失率可达33—47%,严重的可造成干枯死亡。由于松扁叶蜂具有很强的扩散漫延能力,因而... 松扁叶蜂是“三北”防护林地区樟子松,油松林中重要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在我省严重危害樟子松。针叶被食75—100%时,林木材积当年损失率可达33—47%,严重的可造成干枯死亡。由于松扁叶蜂具有很强的扩散漫延能力,因而是一种新的危险性害虫,对我省10万ha樟子松人工林及今后的新植幼林将是一个潜在危险。通过试验研究摸清了它在黑龙江省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测报方法,防治指标及综合管理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扁叶蜂 管理 防治 预报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最佳沙棘种源选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希文 苑增武 +5 位作者 戴玉玮 王福森 姜永范 赵玉恒 张忠华 徐雅丽 《沙棘》 1999年第1期3-7,共5页
对讷河9 a生各沙棘种源的树高、地径、冠幅、保存率等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LSD检验,选择出内蒙的凉城种源、赤峰种源和山西的右玉种源为最佳生态种源;通过对各沙棘种源雌株的平均树高、地径、冠幅、雌株比、产果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对讷河9 a生各沙棘种源的树高、地径、冠幅、保存率等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LSD检验,选择出内蒙的凉城种源、赤峰种源和山西的右玉种源为最佳生态种源;通过对各沙棘种源雌株的平均树高、地径、冠幅、雌株比、产果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求出各性状与产果量之间的通径系数,从而求出各沙棘种源的综合指数,通过各种源的综合指数及产果量的LSD检验结果,寻找出最佳经济种源为内蒙凉城种源、赤峰种源和山西的右玉种源,因此,凉城种源、赤峰种源和右玉种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最佳生态经济沙棘种源,其树高、地径、.冠幅.产果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7.7%、14.5%、15.5%、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种源选择 保存率 生长性状 遗传力
下载PDF
草牧场防护林营造技术和试验示范区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成烈 苑增武 +7 位作者 姜永范 董希文 戴玉玮 张仁和 张万鹏 李才 陆广纯 江国臣 《防护林科技》 1991年第1期21-28,共8页
经六年的试验建设,以网、带、伞、疏、片为格局的3万亩草牧场防护林体系已初见规模。为生产示范和进一步开展综合效益研究提供了基地,建立了面积为2000亩的草原立体开发试验示范区。林草、林药(草)、林粮、林果结合初见成效,为草原开发... 经六年的试验建设,以网、带、伞、疏、片为格局的3万亩草牧场防护林体系已初见规模。为生产示范和进一步开展综合效益研究提供了基地,建立了面积为2000亩的草原立体开发试验示范区。林草、林药(草)、林粮、林果结合初见成效,为草原开发利用和草原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选择出半干旱沙地草牧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理想树种一樟子松。樟子松抗旱造林新工艺和开沟抗旱造林的技术措施,在半干旱地区实用可行,对提高造林质量、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牧场 防护林 营造技术
下载PDF
嫩江沙地生态系统林分生产力及其经营
9
作者 曹志伟 张玉柱 +3 位作者 黄烨晖 闫敦梁 毕广有 戴玉玮 《防护林科技》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通过对嫩江沙地杜蒙和讷河两个区域12个样地的标准木调查资料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几种林分的生物生产力范围,通过对生产力构成因素的分析确定了樟子松合理的经营密度,表明林分密度应根据不同的造林目地和立地条件实行动态管理。
关键词 嫩江沙地 生态系统 林分 生产力 经营
下载PDF
沙棘种子及幼苗地理变异规律研究
10
作者 王福森 苑增武 +3 位作者 戴玉玮 董希文 姜永范 王真 《沙棘》 1996年第3期5-11,共7页
试验研究证明:(1)沙棘种源苗期生长量、生长进程及种子形态和播种品质等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2)生长性状变异里以等效纬度和海拔为负相关地理变异模式;(3)种子性状变异以经向为主,纬度为辅的双向变异,表现为高经度、等效纬度偏低的种源... 试验研究证明:(1)沙棘种源苗期生长量、生长进程及种子形态和播种品质等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2)生长性状变异里以等效纬度和海拔为负相关地理变异模式;(3)种子性状变异以经向为主,纬度为辅的双向变异,表现为高经度、等效纬度偏低的种源种子长宽比小,千粒重大,发芽率高,种子品质优良;(4)沙棘地理变异体现了由干到湿,由冷到暖,种源呈正向渐变的规律;(5)根据苗期综合表现,将沙棘种源划分三个种群为:西北华北种群、新疆种群和西藏种群。其中西北华北种群为优良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种子 幼苗 地理变异 种群
下载PDF
杨树人工低价林更新技术及其效益的研究
11
作者 姜永范 董希文 +5 位作者 戴玉玮 苑增武 苏克 姜涛 胡心让 李贵森 《防护林科技》 1995年第3期8-11,共4页
杨树人工低价林皆伐后主要更新技术有两种。一是清除伐根全面整地造林;二是保留伐根局部整地(开沟、穴状)造林,前者公顷成本为1715.25~2034.00元,后者为197.10元,后者比前者降低成本1518.00~183... 杨树人工低价林皆伐后主要更新技术有两种。一是清除伐根全面整地造林;二是保留伐根局部整地(开沟、穴状)造林,前者公顷成本为1715.25~2034.00元,后者为197.10元,后者比前者降低成本1518.00~1836.90元/hm ̄2。保留伐根开沟(穴状)整地适宜更新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而不宜更新杨树。开沟整地营造的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林分比全面整地的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都有所提高。保留伐根开沟整地方式营造的11年生落叶松林分,平均树高6.46m,平均胸径6.01cm,分别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25%和46.5%;保留伐根开沟整地营造的18年生樟子松林分子公顷蓄积量为83.68m ̄3,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39.6%。由于开沟整地方式造林不清除伐根,伐根腐烂后可比全面整地林分每公顷土壤增加有机质23112.5kg,增加孔隙量约20m ̄3,增加无机盐类652.5kg,开沟整地的林分,比全面整地林分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含水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更新 整地方式 树种选择
下载PDF
沙棘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
12
作者 苑增武 王福森 +8 位作者 戴玉玮 董希文 姜永范 于学泳 陈久军 呼振德 赵玉恒 王家军 唐雪峰 《防护林科技》 1995年第4期82-86,共5页
根据沙棘17个种源9年生6类39个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以生长性状为主的绝大多数性状呈现以经度正向变异为主,以等效纬度和海拔负向变异为辅的三重地理变异模式;内蒙、山西和河北一带构成了沙棘优良基因资源的中心,适应性好,萌... 根据沙棘17个种源9年生6类39个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以生长性状为主的绝大多数性状呈现以经度正向变异为主,以等效纬度和海拔负向变异为辅的三重地理变异模式;内蒙、山西和河北一带构成了沙棘优良基因资源的中心,适应性好,萌动早,生长快,结实多,其中以内蒙赤峰、凉城和山西右玉种源为最佳;生长和结实性状遗传分化明显,可作为种源区划和最佳种源选择的依据;水热光等综合作用是沙棘产生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影响沙棘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依次为年降水量、无霜期、年均温和日照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地理变异 种源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