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在服用华法林汉族人群中分布特性及其与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沂 费宇行 +6 位作者 于春令 任婷麟 杜珍 戴璐萍 成程 简强 费舒扬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研究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在服用华法林汉族人群中分布特性及其与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方法 PCR-SSP法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型,UPLC-MS测定血药浓度,以国际标准... 目的研究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在服用华法林汉族人群中分布特性及其与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方法 PCR-SSP法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型,UPLC-MS测定血药浓度,以国际标准化比值评价药效学。结果 313例服用华法林患者中检测到CYP2C9*3 AC 34例,CYP2C9*2AC 1例,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0.86%和0.32%。CYP2C9*2和CYP2C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6%和97.14%。VKORC1-1639 G>A AA 261例,GA 51例,基因突变率分别83.39%和16.29%。313例服用华法林患者血药浓度为(0.51±0.18)(0.21~2.51)mg·L^(-1),国际标准化比值为1.63±0.60(0.91~3.62)。基因多态性与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为未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研究汉族人群CYP2C9-1075A>C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对制订安全有效的华法林给药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药动学 药效学
下载PDF
PID控制参数优化中的改进免疫遗传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海英 戴璐萍 熊俊俏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7期123-126,共4页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起参数优化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精英策略的改进的人工免疫遗传算法(IGAE),该算法的特点是以新的抗体相似度、期望繁殖率以及克隆选择概率的定义方法和计算公式作为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采用IGAE去调整和优化PID...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起参数优化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精英策略的改进的人工免疫遗传算法(IGAE),该算法的特点是以新的抗体相似度、期望繁殖率以及克隆选择概率的定义方法和计算公式作为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采用IGAE去调整和优化PID控制器的三个增益参数,结合精英选择策略(elitism strategy)以获得性能最优的PID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免疫遗传算法具有全局优化的能力,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对变参数PID控制的参数优化设计是成功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增益参数整定 Elitism策略 免疫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一例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分析及药学监护 被引量:2
3
作者 杜珍 戴璐萍 +1 位作者 于春令 张沂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分析与药学监护方法。方法由临床药师对1例右胫腓骨双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和镇痛药物应用进行药学监护,参与医生诊疗过程,寻找切入点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生进行个性化抗... 目的探讨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分析与药学监护方法。方法由临床药师对1例右胫腓骨双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和镇痛药物应用进行药学监护,参与医生诊疗过程,寻找切入点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生进行个性化抗感染药物治疗。结果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状况,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有效提高了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必须根据感染灶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同时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考虑药物到达骨组织的能力,以达到抗感染药物的最佳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髓炎 临床药师 抗感染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基于TMS320VC5402DSK的自适应滤波器的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英 熊俊俏 +1 位作者 戴璐萍 郑宽磊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年第5期100-101,共2页
提出和实现了在TMS320C5402DSK上进行自适应滤波器的设计仿真,算法采用易于实现的LMS算法。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借助DSP硬件结构上的优势,所设计的FIR滤波器能够满足信号处理的高效性、实时性和高精度。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器 LMS算法 DSP
下载PDF
托氟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小鼠体内药动学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帆 刘春喜 +2 位作者 戴璐萍 刘亮 张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制备托氟啶(TFu)固体脂质纳米粒(TFu-SLN),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评价和小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HPLC法测定体内外TFu的含量;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Fu-SLN;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以TFu50... 目的制备托氟啶(TFu)固体脂质纳米粒(TFu-SLN),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评价和小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HPLC法测定体内外TFu的含量;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Fu-SLN;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以TFu50%乙腈溶液为对照,采用动态膜透析法分别考察TFu-SLN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人工胃液(pH1.2)、人工肠液(pH6.8)以及人工胃液2h后转入人工肠液中至48h的体外释药情况;以TFu水混悬液组为对照,考察小鼠口服TFu-SLN后药动学性质。结果所制备的TFu-SLN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56.5±s0.5)nm,zeta电位为(-30±4)mV,平均包封率为(84±4)%,平均载药量为(2.1±0.9)%。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将TFu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明显延缓药物释放的时间。小鼠口服TFu-SLN相对于口服TFu水混悬液的生物利用度为209%。结论薄膜分散法制备的TFu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生物利用度较高,对促进难溶性药物口服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托氟啶 固体脂质纳米粒 薄膜分散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