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某城市老城区水系总磷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戴肖云 李定龙 +1 位作者 梁玉婷 杨彦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对太湖流域某城市老城区主要水系总磷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总磷浓度在同一时间段内,从上游到下游波动较大,且敞口井的总磷浓度高于封口井;地表水中总磷浓度4月到6月86.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类... 对太湖流域某城市老城区主要水系总磷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总磷浓度在同一时间段内,从上游到下游波动较大,且敞口井的总磷浓度高于封口井;地表水中总磷浓度4月到6月86.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类水质标准,38.8%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而7月份总磷浓度则全部超过IV类水质标准;从4月到7月,城市内河总水系(关河—北市河—东市河)中总磷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呈递增趋势;在支流北市河中从上游到下游亦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区 水系 磷污染 成因分析
下载PDF
EM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戴肖云 赵宋敏 +2 位作者 李定龙 祁静 汤伟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162-8164,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EM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简单介绍了EM技术,EM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EM技术和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该技术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中具有污泥量少、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EM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简单介绍了EM技术,EM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EM技术和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该技术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中具有污泥量少、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同时,对EM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技术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应用与发展
下载PDF
pH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定龙 戴肖云 +2 位作者 赵宋敏 刘东飞 祁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5-128,167,共5页
在接种比例为4∶1,温度为37℃的条件下,采用污泥加热灭菌的方法,研究初始pH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产物的组成与pH有关,乙酸在不同的pH条件下总为主要产物;当pH=7时,乙酸和VFA产量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11.91 g/L和17.... 在接种比例为4∶1,温度为37℃的条件下,采用污泥加热灭菌的方法,研究初始pH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产物的组成与pH有关,乙酸在不同的pH条件下总为主要产物;当pH=7时,乙酸和VFA产量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11.91 g/L和17.44 g/L,气体组分中CO2是主要成分,COD去除率达到35.3%,发酵液中pH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波动,其变化幅度基本集中在3.5~6.5之间。通过实验确定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初始pH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PH
下载PDF
温度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宋敏 李定龙 +2 位作者 戴肖云 祁静 王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7,64,共5页
在厨余垃圾和活化后活性污泥质量比为4∶1,pH约为6.5的条件下,考察了温度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物挥发性脂肪酸(VFA)组分及其产量、气体组分及其产量、COD去除率和发酵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7℃时,乙酸和VFA产量在第4天达到... 在厨余垃圾和活化后活性污泥质量比为4∶1,pH约为6.5的条件下,考察了温度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物挥发性脂肪酸(VFA)组分及其产量、气体组分及其产量、COD去除率和发酵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7℃时,乙酸和VFA产量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341、5.13 g/L,而VFA中乙酸占58%(质量分数)以上;气体组分中CO2是主要成分;COD最大去除率达到38.9%;发酵液pH没有发生较大的波动,基本在4.0-6.5变化。通过实验确定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温度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温度
下载PDF
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楠 赵宋敏 +2 位作者 李定龙 孙向武 戴肖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773-15775,15781,共4页
[目的]确定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在适当的垃圾粒径、固含率和C/N条件下,运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接种比例、pH值和温度对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当温度为37℃,pH值为6,接种比例... [目的]确定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在适当的垃圾粒径、固含率和C/N条件下,运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接种比例、pH值和温度对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当温度为37℃,pH值为6,接种比例为4∶1时,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所产乙酸和VFA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7g/L和17.36g/L;COD去除量和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606mg/L和43.8%。[结论]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比例为4∶1、pH值为6、温度为37℃。各因素影响大小的次序为:温度>pH值>接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厌氧发酵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接种比例对厨余垃圾和活性污泥联合厌氧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定龙 赵宋敏 +2 位作者 戴肖云 祁静 汤伟伟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厨余垃圾和活性污泥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接种比例对厌氧发酵产物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及其产量、气体组分、pH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厨余垃圾和活性污泥接种比例为4∶1时,乙酸和VFA产量在第4 d达到最大值9.34 g/L和15.13 g/L,其中... 以厨余垃圾和活性污泥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接种比例对厌氧发酵产物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及其产量、气体组分、pH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厨余垃圾和活性污泥接种比例为4∶1时,乙酸和VFA产量在第4 d达到最大值9.34 g/L和15.13 g/L,其中VFA中乙酸占60%(质量分数)以上,气体组分中CO2是主要成分,COD去除率达到36.8%,pH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波动,其变化幅度在4-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活性污泥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基于接种物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宋敏 李定龙 +2 位作者 王晋 马建锋 戴肖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21-4222,4225,共3页
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基于接种物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的研究情况,其中接种物的种类包括污泥、菌种、动物粪便、矿化垃圾和废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的展望,认为厌氧发酵对厨余垃圾的... 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基于接种物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的研究情况,其中接种物的种类包括污泥、菌种、动物粪便、矿化垃圾和废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的展望,认为厌氧发酵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是目前生态上最为合理,经济上可行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厌氧发酵 接种物
下载PDF
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被引量:19
8
作者 戴肖云 《绿色环保建材》 2019年第12期27-28,共2页
在现如今环境问题逐渐恶化的情况下,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而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这个监测内容是对建设环境保护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是一项非常基本的工作,基本内容就是对于环境保护... 在现如今环境问题逐渐恶化的情况下,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而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这个监测内容是对建设环境保护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是一项非常基本的工作,基本内容就是对于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运行和效果还有污染排放等情况进行一系列的监测与调查,这一环境保护项目在生态环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环保工作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落实工作内容,能够真实地对环境保护做出服务和监督,才是应道做到的工作内容。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技术而言,还有许多方面不够完善,建设环境保护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环保监测还存在着尚多的问题,本文就环境保护工作中建设环境保护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环保工作做出分析,研究具体问题再提出措施加以解决,以供实际工作加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环境保护项目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城市内河水生植物脱氮除磷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戴肖云 钟睿 +2 位作者 张晓燕 张建勋 栾兰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5期110-112,114,共4页
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某乡镇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苏州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该河道水体污染的现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筛选优势植物及氮磷去除效果较好的修复技术,并且对筛选出的优势植物进行春秋两季的氮磷去除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浮水植... 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某乡镇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苏州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该河道水体污染的现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筛选优势植物及氮磷去除效果较好的修复技术,并且对筛选出的优势植物进行春秋两季的氮磷去除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浮水植物(圆币草和聚草)更适宜于本地区的气候和水文地质特征,适于生态修复选用。此外,无论春季还是秋季,浮水植物(圆币草和聚草)均优于挺水植物(黄花鸢尾、花叶芦竹、芦苇、水培冬青、千屈菜)的脱氮除磷效果;聚草和圆币草在春季脱氮除磷效果明显优于秋季;净化浮岛(圆币草、聚草)、人工湿地(芦苇、黄花鸢尾、千屈菜)和浮岛式湿地(花叶芦竹和水培冬青)三种修复技术中,净化浮岛技术的脱氮除磷效果相对较好。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在河道驳岸采用间歇方式布置净化浮岛,植物主要以圆币草和聚草为主,同时可辅以其他水生植物来强化净化效果和景观效应,如:黄花鸢尾、芦苇、千屈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氮磷 净化浮岛 浮岛湿地 人工湿地
下载PDF
城市内河生态修复工程的脱氮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肖云 钟睿 +2 位作者 张晓燕 张建勋 栾兰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4期53-57,共5页
指出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多数城市河流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景观和居民的健康生活。通过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工程段与非工程段的对比实验,研究了生态修复工程对于原位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的影响,同时联系水体中硝态氮... 指出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多数城市河流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景观和居民的健康生活。通过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工程段与非工程段的对比实验,研究了生态修复工程对于原位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的影响,同时联系水体中硝态氮和总氮的变化,揭示了生态修复工程对于城市内河微生物的脱氮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曝气、人工水草等措施,得工程段的硝化活性和反硝化活性都得到了增强。工程段水样和泥样的硝化活性分别比非工程段高出26%和18%,反硝化速率分析可知工程段泥样的平均硝化速率为水样的5倍,非工程段泥样的平均硝化速率为水样的4.6倍,工程段底泥的平均产气量为非工程段的3.7倍。对比水样硝态氮和总氮的检测结果,发现非工程段水体中的硝态氮含量为工程段的17.6倍,且工程段水样的总氮浓度比非工程段水样下降了34%。说明了生态修复工程提高了河道本源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能力,对于城市内河原位脱氮具有较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河 生态修复工程 生物 脱氮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肖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12期162-163,共2页
互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物联网技术。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和应用范围,以期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水平,有效保护环境。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咕噜咕噜喝水喽”——让喝水变成孩子自主愿意去做的事
12
作者 戴肖云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6期260-260,共1页
“一日生活皆课程”,提起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我们就会想到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等。它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需要教师与幼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做下来的事情,而一日活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当前的快乐、全面... “一日生活皆课程”,提起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我们就会想到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等。它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需要教师与幼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做下来的事情,而一日活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当前的快乐、全面健康的发展,喝水是生活环节的其中一项,喝水环节虽是短短的几分钟,但良好的、有趣的喝水环节能让孩子变“被动喝水”为“主动喝水”、“适量喝水”,从而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喝水 孩子 一日生活 一日活动 幼儿园 区域活动 集体活动 生活活动
下载PDF
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途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晓燕 戴肖云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4期112-113,共2页
指出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就如何提高其工作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工作水平 提升途径
下载PDF
新时期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睿 张晓燕 戴肖云 《低碳世界》 2018年第10期20-21,共2页
环境保护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较大,因此,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是环境保护的核心部分。新时期,环境检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测手段落后、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等,这些都是需... 环境保护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较大,因此,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是环境保护的核心部分。新时期,环境检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测手段落后、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等,这些都是需要当下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其发展也比较落后。因此,必须针对其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监测的定义及特征,然后对新时期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提高了环境监测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体系 人员素质
下载PDF
突发事故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睿 张晓燕 戴肖云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8期71-72,共2页
指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屡屡发生,相关管理部门对水环境污染的突发事故非常重视,针对现状采取措施来进行预防与治理。基于此,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危害出发,对现阶段的应急监测技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指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屡屡发生,相关管理部门对水环境污染的突发事故非常重视,针对现状采取措施来进行预防与治理。基于此,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危害出发,对现阶段的应急监测技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监测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 应急监测车
下载PDF
太浦河界标断面水质达标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睿 张晓燕 +1 位作者 戴肖云 张建勋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8年第4期59-62,共4页
简述了太浦河界标断面2020年水质考核目标以及区域水污染现状。指出,界标断面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DO和TP,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处理相对滞后、内源污染、部分黑臭河道河段清淤不彻底是导致区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要推... 简述了太浦河界标断面2020年水质考核目标以及区域水污染现状。指出,界标断面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DO和TP,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处理相对滞后、内源污染、部分黑臭河道河段清淤不彻底是导致区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区域性污染物控制以及生活污染源整治,促进河湖生态系统恢复,加强自动监测站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浦河 界标断面 溶解氧 总磷 综合治理
下载PDF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燕 钟睿 戴肖云 《低碳世界》 2018年第8期30-31,共2页
在进行水体质量的监测当中,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系统运行时,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运用到水体质量的检测当中,对水体的质量有及时且准确的了解,从而针对其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进行质量控制。本文主要对水质... 在进行水体质量的监测当中,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系统运行时,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运用到水体质量的检测当中,对水体的质量有及时且准确的了解,从而针对其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进行质量控制。本文主要对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构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策,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水质自动化检测系统 试剂质量管理
下载PDF
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质量监管新思路
18
作者 张晓燕 戴肖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在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监测人员监测负担也逐渐加大。本文以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为研究对象,对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 在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监测人员监测负担也逐渐加大。本文以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为研究对象,对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问题。同时,根据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特点,从环境监测质量监管制度、环境监测质量评估体系、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人员等方面,对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新路径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检测 社会化 质量监管
下载PDF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19
作者 张晓燕 钟睿 戴肖云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90-91,共2页
指出了水环境监测管理的重点内容是质量控制管理,管理工作人员应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度与检测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探讨了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水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并且着重研究了水环境检测质量的控制方式,以提... 指出了水环境监测管理的重点内容是质量控制管理,管理工作人员应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度与检测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探讨了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水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并且着重研究了水环境检测质量的控制方式,以提高水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检测 监测数据
下载PDF
建设可持续性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20
作者 张晓燕 戴肖云 《区域治理》 2018年第48期47-47,50,共2页
行业发展中非常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为成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境保护,主要从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环境监测.本文首先分析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依次对构建环境监测体系的途径和建设可持续性环境监测体系的... 行业发展中非常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为成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境保护,主要从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环境监测.本文首先分析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依次对构建环境监测体系的途径和建设可持续性环境监测体系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 环境监测 监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