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
1
作者 姚丽娜 戴胜燕 +5 位作者 马艳 白康 张雯文 车雅男 纪利利 郭书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干扰素调控因子8(IRF8)]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在...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干扰素调控因子8(IRF8)]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在卒中后2周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确定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n=76)和非PSCI组(n=42)。RT-qPCR用于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RF8基因表达。通过二元逻辑回归进行研究IRF8基因表达和认知结果之间的联系。结果PSCI组PBMCs中IRF8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PSCI组(P<0.001)。在IRF8 mRNA三分位数中观察到PSCI和非PSCI患者比例的显著差异[T1:53.8%(21/39),T2:64.1%(25/39),T3:75.0%(30/40),χ2=8.082,P=0.018]。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IRF8 mRNA表达最高的三分位数(>0.024)(OR=1.956,P<0.001)、年龄(OR=1.062,P<0.001)、NIHSS评分(OR=1.145,P=0.014)、血红蛋白(OR=1.194,P=0.024)与PSCI风险较高显著相关。当截断值为0.01时,IRF8 mRNA预测PSCI的AUC为0.682,准确率为71.49%,特异度为50.24%,敏感度为71.42%。将IRF8 mRNA、年龄、NIHSS评分、血红蛋白纳入列线图中,其预测PSCI的AUC为0.862。结论缺血性卒中入院时PBMCs中IRF8 mRNA表达与卒中后急性期的PSC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列线图 脑卒中 干扰素调控因子8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血管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姚丽娜 戴胜燕 +2 位作者 马艳 白康 张雯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83-0085,共3页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VD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介入组70例,内科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短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VD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介入组70例,内科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短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介入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内科组(P<0.05)。介入组短期疗效优于内科组(P<0.05)。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科组(P<0.05)。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ICVD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且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姚丽娜 戴胜燕 +2 位作者 马艳 白康 张雯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81-0083,共3页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短期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OS)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ICVD的1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短期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OS)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ICVD的1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S指标和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DA均较治疗前降低,SOD、GSH-Px、TA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b、IL-6、NLR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ICVD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还能缓解患者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充分水化综合防范对比剂肾病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光 王有余 +8 位作者 王德良 罗艳平 王华 吕玉红 周芳 赵静 戴胜燕 李然 卜雄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1期68-68,共1页
目的如何综合防范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方法对105例患者全部进行水化处理,术后补液500~800 ml,使尿量>800 ml/2~4 h,如术后4 h内每小时尿量小于150 ml要及时处理,可应用小剂量利尿剂如速尿10~20 mg静脉注射,并监测肾功能变化,对比... 目的如何综合防范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方法对105例患者全部进行水化处理,术后补液500~800 ml,使尿量>800 ml/2~4 h,如术后4 h内每小时尿量小于150 ml要及时处理,可应用小剂量利尿剂如速尿10~20 mg静脉注射,并监测肾功能变化,对比剂在术前1 h加温(将对比剂放置在37℃恒温箱中水溶加热)及选择等渗及低渗对比剂。结果在105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均未发生对比剂肾病。结论术前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或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尽量使用等渗对比剂,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综合防范可大大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肾病 术前评估 水化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光 王德良 +8 位作者 王有余 罗艳平 王华 赵静 崔国旺 吕玉红 魏书岩 戴胜燕 卜雄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5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105例患者临床治疗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02例,成功率97.14%,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发生率4.9%,其中桡动脉痉挛2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前臂...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105例患者临床治疗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02例,成功率97.14%,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发生率4.9%,其中桡动脉痉挛2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前臂张力性血肿1例,前胸锁骨上局部血肿1例。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有明显优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桡动脉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戴胜燕 郭书琴 +2 位作者 时伟 张立娜 姚丽娜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23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比加群酯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达比加群酯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比加群酯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达比加群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比加群酯,联合组患者在达比加群酯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均治疗7 d。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达比加群酯组的77.50%和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达比加群酯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显著更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达比加群酯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显著更低(P<0.05);联合组和达比加群酯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显著更低(P<0.05)。联合组、达比加群酯组、对照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7.50%比12.50%比10.00%,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老年 丁苯酞 达比加群酯 临床疗效 症状评分
下载PDF
胺碘酮致静脉炎1例报告及分析
7
作者 王德良 马光 +7 位作者 王有余 罗艳平 吕玉红 赵静 戴胜燕 崔国旺 卜雄健 易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7期35-35,共1页
胺碘酮作为心血管内科常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掌握不好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炎 治疗 临床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戴胜燕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0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硝酸甘...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肺动脉血压(mPA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mP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9
作者 戴胜燕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硝普钠微量...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硝普钠微量泵输入,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率及呼吸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硝普钠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浅谈脂肪肝的病因
10
作者 赵静 高天霁 戴胜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7X期92-92,共1页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急性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 病因 脂肪含量 甘油三酯 症状表现 脂肪量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胜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3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8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氢氯噻嗪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8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氢氯噻嗪12.5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及脉压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例
12
作者 赵静 王玉华 戴胜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8Z期183-183,共1页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性淋巴结疾病,临床上极其少见,其特点是持续性高热,继而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白细胞下降明显,发病后病情较重,临床症状重,又与许多疾病相似,各种仪器、生化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诊断治疗具有相当...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性淋巴结疾病,临床上极其少见,其特点是持续性高热,继而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白细胞下降明显,发病后病情较重,临床症状重,又与许多疾病相似,各种仪器、生化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诊断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疾病 误诊 临床症状 持续性高热 白细胞下降 红色丘疹 检查结果
下载PDF
饮酒对心血管病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玉华 戴胜燕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6期2510-2512,共3页
心血管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高发病、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有效防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防治基础和措施之一,饮酒作为当今普遍的现象和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其... 心血管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高发病、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有效防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防治基础和措施之一,饮酒作为当今普遍的现象和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其对心血管的作用受到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和分析饮酒对心血管的作用,探寻正确、健康的酒精摄入标准,以期实现对这一与心血管病紧密相关因索的更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心血管病 心脏保护机制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时伟 戴胜燕 +2 位作者 郭书琴 张立娜 马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66-0069,共4页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药物不同对患者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依此本篇文章主要探讨阿加曲班和丁苯酞药物联合的方式,分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试验对象均来自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入的...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药物不同对患者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依此本篇文章主要探讨阿加曲班和丁苯酞药物联合的方式,分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试验对象均来自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入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100例,所有被纳入研究的对象均需要在电脑数字编号的方法下完成分组,将数字编号是1~50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到试验1组,该组患者治疗方法上是单独应用丁苯酞治疗,将数字编号是51~100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试验2组,该组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搜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预后效果。结果 通过测量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指标比较,试验2组患者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试验1组,在预后功能恢复评估上,试验2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程度高于试验1组;在药物安全性比较上,试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所有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阿加曲班和丁苯酞联合的方式可以取得较高疗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