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戴英增 白晓雪 +3 位作者 刘晗 李丹 华树成 宋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82-3383,3384,共3页
目的探讨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浆及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例病毒性脑膜炎和6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脑脊液,ELISA法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sCD163的表达,并对脑脊液... 目的探讨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浆及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例病毒性脑膜炎和6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脑脊液,ELISA法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sCD163的表达,并对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与病毒性脑膜炎和正常人相比,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sCD16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与头痛患者sCD163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脑脊液sCD163浓度为89.1 ng/L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切点(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和93.9%。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sCD163表达与脑脊液压力和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脑脊液细胞数无相关性。结论 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中表达上调,并且脑脊液sCD163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SCD163
下载PDF
高表达白细胞介素-17的激素抵抗型哮喘模型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戴英增 李小平 +3 位作者 刘晗 张秀芳 华树成 宋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78-258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小鼠哮喘模型。方法雌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和弗氏完全佐剂(CFA)组,分别经腹腔或者皮下注射氢氧化铝、OVA/氢氧化铝和OVA/CFA。实验第21、22和23天每天雾化吸入1次,对照组小鼠... 目的建立一种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小鼠哮喘模型。方法雌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和弗氏完全佐剂(CFA)组,分别经腹腔或者皮下注射氢氧化铝、OVA/氢氧化铝和OVA/CFA。实验第21、22和23天每天雾化吸入1次,对照组小鼠吸入物为PBS,OVA组和CFA组吸入OVA。OVA组和CFA组各6只小鼠在雾化吸入前3 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余6只注射PBS。所有小鼠在实验24 d时处死,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血清,BALF行Giemsa染色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血清中Ig E以及BALF中Ig E、白细胞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IL-6和IL-13的含量。结果 OVA组小鼠血清和BALF中IL-17表达与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差别,而CFA组小鼠BALF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OVA组和对照组小鼠(P<0.01)。OVA组小鼠BALF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而CFA组小鼠BALF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后,OVA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各类型细胞数目和各细胞因子均少于未治疗小鼠(P<0.05),而地塞米松治疗并不能降低CFA组小鼠BALF中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水平(P>0.05)。结论 OVA结合CFA可诱导出高表达IL-17、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小鼠哮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和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戴英增 崔勇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7-27,29,共2页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的疗效差异进行评析,并观察两种药物对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作用。方法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均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A组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的疗效差异进行评析,并观察两种药物对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作用。方法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均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A组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B组患者则加用莫西沙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A组、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但莫西沙星比左氧氟沙星效果更好,有助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情改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大咯血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戴英增 王纪传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3期39-39,共1页
咯血指喉以下部位的呼吸道出血,大咯血有人定义为一次咯血量大于等于100ml或24小时大于等于500ml。实际上由于部分病人咯血积于气道或咽于食道,估计确切出血量较难,故认为威胁生命之咯血均视为大咯血。
关键词 大咯血 呼吸道出血 止血措施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异烟肼对利福平单耐、多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勇 戴英增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利福平单耐药或多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采用以异烟肼为主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利福平单耐/多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有研究对象的治疗方... 目的探讨分析利福平单耐药或多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采用以异烟肼为主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利福平单耐/多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有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处理,其A组患者采用常规标准肺结核治疗方案,B组患者则应用异烟肼进行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核杆菌转阴率、肺部空洞闭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对异烟肼在利福平单耐/多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后发现,采用异烟肼治疗方案的B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核杆菌转阴率和肺部空洞闭合率均要显著高于A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异烟肼为主的肺结核治疗方案在利福平单耐/多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其不仅能够帮助耐药肺结核患者改善病情,还能够促进患者结核杆菌转阴率和肺部空洞闭合率的提升,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该治疗方案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导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耐药 肺结核 异烟肼 疗效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雄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纪传 戴英增 王婷婷 《癌症进展》 2020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雄激素受体(A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GF、AR、EGFR在9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90例非肝癌患者的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雄激素受体(A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GF、AR、EGFR在9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90例非肝癌患者的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EGF、AR、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EGF、AR、EGFR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癌组织中的EGF、AR、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肝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肝炎史、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EGF、AR、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肝炎史、Ⅰ+Ⅱ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肝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EGF、AR、EGFR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是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EGF、AR、EGFR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GF、AR、EGFR在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雄激素受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肺部感染时血浆内毒素的变化
7
作者 王纪传 戴英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肺炎/血液 内毒索类/血液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抗菌治疗
8
作者 王纪传 戴英增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3期35-36,共2页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患者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因其引起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在我国为第一位的院内感染。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抗菌治疗 HAP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咳嗽变异型哮喘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9
作者 王纪传 戴英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2期5344-5345,共2页
关键词 哮喘/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