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眼神经损伤39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丁鸿飞
于海涛
+1 位作者
汪滨
戴萍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动眼神经损伤的预后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观察39例各类动眼神经损伤,分析动眼神经损伤的恢复时限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9例病例中33例在4个月内好转或治愈,3例在4~12个月内好转,3例未愈.结论动眼神经损伤绝大多数能在...
目的观察动眼神经损伤的预后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观察39例各类动眼神经损伤,分析动眼神经损伤的恢复时限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9例病例中33例在4个月内好转或治愈,3例在4~12个月内好转,3例未愈.结论动眼神经损伤绝大多数能在4个月内治愈或好转.动眼神经受压时间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
预后
时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转颞深筋膜在幕上开颅减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于海涛
汪滨
+6 位作者
夏建国
李军
田杰
沈晓斌
丁鸿飞
虞欢东
戴萍锋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937-939,949,共4页
目的探讨在颅脑损伤幕上开颅减压手术中,采用翻转颞深筋膜修补硬脑膜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36例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以减速伤为主,病灶主要位于额颞部或交界处,采用冠状切口、扩大翼点入路或标准大骨瓣减压入路,进行去骨...
目的探讨在颅脑损伤幕上开颅减压手术中,采用翻转颞深筋膜修补硬脑膜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36例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以减速伤为主,病灶主要位于额颞部或交界处,采用冠状切口、扩大翼点入路或标准大骨瓣减压入路,进行去骨瓣减压、硬脑膜作倒“T”形切开、血肿清除或内减压手术,硬脑膜用翻转颞深筋膜进行修补。结果出现脑脊液漏合并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4例;死亡3例,生存33例。生存者均行1~6月随访,没有出现颅脑损伤术后所具有的头痛和神经系统体征等以外的症状和体征。术后有一部分患者来院行颅骨修补手术,再次手术发现:头皮解剖层次清楚,颞深筋膜与硬脑膜之间愈合良好。进一步病理(显微镜、电镜)证实:颞深筋膜无变性、坏死等改变。结论翻转的颞深筋膜是自体同部位组织,位于头皮与颞肌之间,与硬脑膜组织结构相同,有足够大的面积和较好的血运。在不损伤颞肌的情况下,用翻转的颞深筋膜修补硬脑膜,恢复了头皮的基本结构层次.起到充分缓解颅内高压和维持颅内环境稳定作用;经过再次手术、病理证明翻转的颞深筋膜成活、无变性,与硬脑膜愈合良好;翻转颞深筋膜修补硬脑膜为颅骨修补提供良好的组织解剖基础,减少对脑的损伤,也缩短下次手术时间,减少医疗成本和患者经济负担。采用本术式治疗病灶主要位于额颞部或交界处的颅脑损伤,可行、实用,并发症少,对患者损伤小,没有潜在的危害,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术
外科
原文传递
题名
动眼神经损伤39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丁鸿飞
于海涛
汪滨
戴萍锋
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93-194,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动眼神经损伤的预后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观察39例各类动眼神经损伤,分析动眼神经损伤的恢复时限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9例病例中33例在4个月内好转或治愈,3例在4~12个月内好转,3例未愈.结论动眼神经损伤绝大多数能在4个月内治愈或好转.动眼神经受压时间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动眼神经
预后
时限
Keywords
oculomotor nerve
prognosis
time limit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转颞深筋膜在幕上开颅减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于海涛
汪滨
夏建国
李军
田杰
沈晓斌
丁鸿飞
虞欢东
戴萍锋
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937-939,949,共4页
基金
萧山区科技计划项目(2004260)
文摘
目的探讨在颅脑损伤幕上开颅减压手术中,采用翻转颞深筋膜修补硬脑膜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36例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以减速伤为主,病灶主要位于额颞部或交界处,采用冠状切口、扩大翼点入路或标准大骨瓣减压入路,进行去骨瓣减压、硬脑膜作倒“T”形切开、血肿清除或内减压手术,硬脑膜用翻转颞深筋膜进行修补。结果出现脑脊液漏合并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4例;死亡3例,生存33例。生存者均行1~6月随访,没有出现颅脑损伤术后所具有的头痛和神经系统体征等以外的症状和体征。术后有一部分患者来院行颅骨修补手术,再次手术发现:头皮解剖层次清楚,颞深筋膜与硬脑膜之间愈合良好。进一步病理(显微镜、电镜)证实:颞深筋膜无变性、坏死等改变。结论翻转的颞深筋膜是自体同部位组织,位于头皮与颞肌之间,与硬脑膜组织结构相同,有足够大的面积和较好的血运。在不损伤颞肌的情况下,用翻转的颞深筋膜修补硬脑膜,恢复了头皮的基本结构层次.起到充分缓解颅内高压和维持颅内环境稳定作用;经过再次手术、病理证明翻转的颞深筋膜成活、无变性,与硬脑膜愈合良好;翻转颞深筋膜修补硬脑膜为颅骨修补提供良好的组织解剖基础,减少对脑的损伤,也缩短下次手术时间,减少医疗成本和患者经济负担。采用本术式治疗病灶主要位于额颞部或交界处的颅脑损伤,可行、实用,并发症少,对患者损伤小,没有潜在的危害,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术
外科
Keywords
Craniacerebral trauma
Decompression, surgical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眼神经损伤39例预后分析
丁鸿飞
于海涛
汪滨
戴萍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翻转颞深筋膜在幕上开颅减压中的应用
于海涛
汪滨
夏建国
李军
田杰
沈晓斌
丁鸿飞
虞欢东
戴萍锋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