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策略
1
作者 戴赜 朱孟楠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5-8,共4页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 ,也是一项跨世纪宏伟的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其中金融支持是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进而论述了金融支持应...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 ,也是一项跨世纪宏伟的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其中金融支持是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进而论述了金融支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最后着重探讨了我国金融支持的策略与具体措施 ,包括实行较为特殊的金融政策 ,组建新型的金融机构 ,适度引进外资金融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金融支持策略 中国
下载PDF
美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戴赜 《债券》 2012年第1期60-63,共4页
本文在介绍美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现行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的起点、市场监督、自律管理、政府监管以及司法监管等。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息披露 监管
下载PDF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国黄金市场
3
作者 王宇 戴赜 《中国货币市场》 2006年第10期47-49,共3页
该文介绍了国外最具代表性的两类黄金市场——伦敦黄金交易市场和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成熟运作模式,指出发展国内黄金市场应借鉴国际经验,一方面要提升交易所的场内市场功能,另一方面要构建分层有序的黄金场外市场。
关键词 伦敦黄金市场 纽约商品交易所 组织模式
下载PDF
从微观视角理解经济“脱实向虚”——企业金融化相关研究述评 被引量:158
4
作者 戴赜 彭俞超 马思超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43,共13页
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形式。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对关于企业金融化的前沿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着重辨析了经济金融化与企业金融化的概念差异,划分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类型,并分析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成因及其... 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形式。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对关于企业金融化的前沿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着重辨析了经济金融化与企业金融化的概念差异,划分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类型,并分析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成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以分散风险、缓解融资约束为目的的企业金融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因银行融资歧视形成的企业金融化和因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企业金融化会削弱金融稳定,阻碍经济发展。本文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从微观视角理解"脱实向虚",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金融化,并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脱实向虚 虚拟经济
原文传递
跨境债券融资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戴赜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2015年9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分别获准在我国银行问债券市场发行10亿元和100亿元人民币债券,这是首批外国金融机构的在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也是继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2013年戴姆勒公... 2015年9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分别获准在我国银行问债券市场发行10亿元和100亿元人民币债券,这是首批外国金融机构的在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也是继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2013年戴姆勒公司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后,外国机构再次在我国发行债券,进一步扩大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主体范围,标志着我国债券融资市场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融资 银行间债券市场 外国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公司 人民币债券 债券发行 实践 跨境
原文传递
独辟蹊径:或有可转换债券异军突起
6
作者 戴赜 吴昊 《金融市场研究》 2012年第2期84-91,共8页
在对次贷金融危机反思的过程中,或有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的方案,以及金融机构的自救手段而被提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为避免政府救助的弊端和争议,增强银行的损失消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监管机构鼓励银行... 在对次贷金融危机反思的过程中,或有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的方案,以及金融机构的自救手段而被提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为避免政府救助的弊端和争议,增强银行的损失消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监管机构鼓励银行建立应急资本机制。或有可转换债券正是作为应急资本机制的核心及或有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而逐渐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或有可转换债券 金融危机 风险
原文传递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研究:2008-2017 被引量:86
7
作者 郭豫媚 戴赜 彭俞超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54,共18页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也不断提高。基于2008年1月-2017年6月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总体而言,基...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也不断提高。基于2008年1月-2017年6月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总体而言,基准利率是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主要因素。分时间段看,贷款利率浮动限制放开之后,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提升;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影响略有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后,本文发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变化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资金来源和市场利率波动均是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对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利率定价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