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江下游黄岐屿遗址的光释光测年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姝童 靳建辉 +4 位作者 吴卫 周雅婷 左昕昕 任永青 戴锦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0-800,共11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闽江下游的连江县黄岐屿遗址的环境背景和考古年代,在已有AMS14C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黄岐屿遗址的T2剖面进行年代学样品采样,在室内运用中颗粒石英的单片再生剂量法进行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黄岐屿遗址地层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闽江下游的连江县黄岐屿遗址的环境背景和考古年代,在已有AMS14C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黄岐屿遗址的T2剖面进行年代学样品采样,在室内运用中颗粒石英的单片再生剂量法进行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黄岐屿遗址地层的OSL埋藏年龄范围为8.5±0.5-4.4±0.2 ka,属于早-中全新世阶段的沉积/文化地层。其中2019118样品的年龄为4.4±0.2 ka,属于昙石山文化,与AMS14C年龄相当;2019117样品年龄为5.7±0.3 ka,可能存在年龄的高估;2019119样品的年龄为8.5±0.5 ka,受采样环境的影响,该地层的OSL埋藏年龄可能指示遗址底界的最大年龄。对比黄岐屿遗址所在的福州盆地地貌和环境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史前人类活动发现,该遗址对应6 500-4 000 a B P的大暖期气候和相对高海面时期,该时期福州盆地发育了众多的同时期的史前遗存,区域内产生了繁荣的昙石山文化和昙石山下层文化。新石器时代末期4.2-4.0 ka气候突变的冷事件、4 000-3 000 a B P太平洋两岸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北方吴越文化的侵入可能是造成该遗址缺失后续文化遗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黄岐屿遗址 昙石山文化 闽江下游
下载PDF
湿润亚热带山地表土植硅体指示的垂直植被变化——以福建戴云山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裴瑶瑶 戴锦奇 +2 位作者 陈文伟 李文周 左昕昕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57-67,共11页
表土植硅体组合与其上覆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利用植硅体进行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的基础。选取位于湿润亚热带地区的戴云山作为研究对象,沿海拔梯度以50—100 m为间隔共采集21个表土样品,以探讨该地区表土植硅体组合对山地植被的指... 表土植硅体组合与其上覆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利用植硅体进行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的基础。选取位于湿润亚热带地区的戴云山作为研究对象,沿海拔梯度以50—100 m为间隔共采集21个表土样品,以探讨该地区表土植硅体组合对山地植被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戴云山表土植硅体含量丰富,类型多样,主要以禾本科类植硅体占优势;此外,随着海拔的升高,表土植硅体组合中哑铃型和短鞍型百分含量快速增加,而扇型和长鞍型,特别是木本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则逐渐减少,指示了山地植被从温性针叶林向常绿灌丛林的过渡,说明戴云山表土植硅体组合能够反映山地垂直植被带变化的主要特征;植硅体类型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位于湿润亚热带地区的戴云山表土植硅体组合变化可能主要受温度的控制。本研究为今后在湿润亚热带山地地区开展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亚热带 植硅体 非地带性植被 古气候重建
下载PDF
闽江下游白头山遗址稻旱混作农业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10
3
作者 戴锦奇 左昕昕 +4 位作者 蔡喜鹏 温松全 靳建辉 仲蕾洁 夏韬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9,共9页
稻作和旱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植物考古和农业考古研究中的热点,闽江下游地区农业开始的时间及其发展过程对农业向南及向台湾传播的路径和时间研究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少详细的植物考古学工作,迄今为止关于该地区稻作和旱作农业开... 稻作和旱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植物考古和农业考古研究中的热点,闽江下游地区农业开始的时间及其发展过程对农业向南及向台湾传播的路径和时间研究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少详细的植物考古学工作,迄今为止关于该地区稻作和旱作农业开始的时间仍然是不清楚的。文章对闽江下游新发掘的闽侯县荆溪镇白头山遗址进行了系统的采样,通过考古学研究和14C测定确立了年代框架,对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植硅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头山遗址主要包含闽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末期的遗存(约5000~3000 cal.a B.P.),该遗址中植硅体类型丰富,自昙石山下层文化时期至黄瓜山文化时期,均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黍子稃壳植硅体首次出现于昙石山文化层,说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稻作农业已经传播到了闽江下游,距今4700年左右的昙石山文化时期地层中黍子的出现则说明旱作农业的传入,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原始农业格局。结合闽江流域及台湾地区其他的植物考古学工作,认为闽江是稻旱农业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传播的重要通道,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闽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特征提供新的认识,为稻旱混作农业南传的时间及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起源 微体化石 植物考古 福州盆地
原文传递
东南沿海地区7500年前水稻种植的微体化石证据 被引量:3
4
作者 左昕昕 戴锦奇 +7 位作者 吴卫 靳建辉 葛威 王银平 任琳 林映君 裴瑶瑶 谢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03-2415,共13页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是农业和人口从亚洲大陆向台湾岛及东南亚岛屿等地区传播和迁徙的重要节点,对其早期农业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区域环境背景关系研究是理解海岸带古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文章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的大坪顶遗...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是农业和人口从亚洲大陆向台湾岛及东南亚岛屿等地区传播和迁徙的重要节点,对其早期农业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区域环境背景关系研究是理解海岸带古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文章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的大坪顶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植硅体分析,在该遗址文化层堆积物中(约7500cal.a BP)发现了大量来自水稻茎叶的植硅体类型,并且在其早期遗存的陶片中发现了稻壳印痕和典型的水稻植硅体类型,指示水稻驯化程度的鱼鳞纹饰≥9个的水稻扇型植硅体占比达到44%,远高于已经建立的野生稻水稻扇型鱼鳞纹饰标准,说明早在7500年前后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水稻种植,将东南沿海农业活动开始的时间从距今5000年前推到距今7500年.对比区域早中全新世海平面与海岸线变迁的历史,认为东南地区早期水稻种植的出现与中全新世的高海平面和福州盆地的最近一次海侵相关,高海平面驱使的不断后退的海岸线和海侵形成的“福州湾”可能为北方稻农的南下提供了良好的天然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硅体 福建 海平面 大坪顶
原文传递
水稻和旱稻植硅体形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雨欣 左昕昕 +1 位作者 戴锦奇 裴瑶瑶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5-291,共7页
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地区的原始稻种种类是"旱稻"还是"水稻",一直备受争议。水稻和旱稻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的不同生态型,如何区分史前遗址中两者遗存是解决该争议的关键。植硅体分析方法可有效区分野生稻和栽... 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地区的原始稻种种类是"旱稻"还是"水稻",一直备受争议。水稻和旱稻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的不同生态型,如何区分史前遗址中两者遗存是解决该争议的关键。植硅体分析方法可有效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在研究水稻驯化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因此旱稻植硅体形态大小和组合变化与水稻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对水稻与旱稻的植硅体形态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两种水稻型所含植硅体形态相似,但旱稻哑铃型和刺棒型植硅体百分含量高于水稻,水稻扇型植硅体百分含量较高,且水稻扇型、哑铃型植硅体个体更大。以上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生态型水稻的生长环境、耕作及管理方式、泡状细胞发育程度等因素相关。哑铃型、双斧型、刺棒型的百分含量差异或可作为判别水稻和旱稻的指标,在判别南方丘陵山地史前稻作方式中拥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稻 植硅体 形态 扇型植硅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