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议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1
作者 戴隽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6年第11期188-188,190,共2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融合了知识性与操作性的课程。只有规范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才能切实提高上机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 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下载PDF
血清前S_1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戴隽 刘源 《医学综述》 1996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血清诊断 前S1蛋白 临床检验
下载PDF
临产孕妇凝血三项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戴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在临产期间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ago 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TEG-5000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对82例临产孕妇和40例非孕健康妇女(健康对照组)的血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 目的探讨孕妇在临产期间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ago 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TEG-5000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对82例临产孕妇和40例非孕健康妇女(健康对照组)的血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和最大振幅(MA)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的PT、APTT、R和K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产孕妇的FIB含量和MA振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造成临产孕妇的血液具有高凝性状,孕妇在临产之前测定机体的凝血功能,可以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以及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同时对于降低临产孕妇DIC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反应时间 凝血形成时间 最大振幅
下载PDF
102株肠球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隽 王鉴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102株,按肠球菌属新的分类方法重复鉴定。其中粪肠球菌76株(74.5%),屎肠球菌10株(9.8%),孤立肠球菌6株(5.9%),坚忍肠球菌3株(2.9%),鸟肠球菌2株(2.0%)。并对常用10种抗生素作药敏试验,讨论了种别与标本的来源... 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102株,按肠球菌属新的分类方法重复鉴定。其中粪肠球菌76株(74.5%),屎肠球菌10株(9.8%),孤立肠球菌6株(5.9%),坚忍肠球菌3株(2.9%),鸟肠球菌2株(2.0%)。并对常用10种抗生素作药敏试验,讨论了种别与标本的来源,医原性感染及药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微生物敏感试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检验科现代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9
5
作者 戴隽 舒铭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57-158,共2页
检验医学是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也是集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临床各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近年来,随着实验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 检验医学是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也是集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临床各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近年来,随着实验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在检验技术方面进行改革,在检验质量、经济及考核等方面加强管理。在多年的科室管理过程中,笔者对现代检验科的管理体制做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现做如下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管理模式 检验科 临床医学 微生物学 边缘学科 基础医学 检验医学 生物化学
下载PDF
血中CRP、MPV、PT、Fg和PAgT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戴隽 汤明荣 +1 位作者 陆燕 范正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883-884,共2页
目的研究血中CRP、MPV、PT、Fg、PAgT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Quick Read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Abbott CD-3200)、血凝分析仪(BE Compact)、血小板聚集分析仪(PACKS-4),分别测定12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RP... 目的研究血中CRP、MPV、PT、Fg、PAgT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Quick Read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Abbott CD-3200)、血凝分析仪(BE Compact)、血小板聚集分析仪(PACKS-4),分别测定12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RP、MPV、PT、Fg、PAgT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MPV、Fg、PAg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T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各项指标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CRP、MPV、PT、Fg、PAgT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反应蛋白质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检验危急值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戴隽 舒铭 《中国医药》 2012年第3期376-377,共2页
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一种保障医疗安全的制度,在中国医院协会(zoov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首次提出,(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再次重申临床实验室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1]。20世纪90年代,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被列入美国病... 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一种保障医疗安全的制度,在中国医院协会(zoov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首次提出,(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再次重申临床实验室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1]。20世纪90年代,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被列入美国病理学会(CAP)、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5189)等国际认可组织的评估要求内容[2],这标志着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已经成为医学检验科的基本要素。目前,检验危急值在建立和临床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3-9]:①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报告流程的设计缺乏执行标准;②临床医师对检验危急值的报告缺乏标准。而要达到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真正目的,其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危急值 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
下载PDF
FIB、MPV、PDW和PAgT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戴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及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价值。方法用凝血分析仪(Stago STA Compact)、血液细胞分析仪(Abbott CELL-DYN Ruby)、血小板聚...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及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价值。方法用凝血分析仪(Stago STA Compact)、血液细胞分析仪(Abbott CELL-DYN Ruby)、血小板聚集分析仪(PACKS-4)分别测定62例妊高征待产孕妇的FIB、MPV、PDW水平及进行PAgT,对照组为50例正常待产孕妇。结果妊高征待产孕妇的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待产孕妇的MPV、P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gT结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妊高征患者FIB、MPV、PDW水平及PAgT结果对妊高征患者的预防、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戴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9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Abbott CD-3200血细胞分析仪、BE Compact血凝仪分别测定7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MPV及Fg含量。健康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MPV... 目的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Abbott CD-3200血细胞分析仪、BE Compact血凝仪分别测定7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MPV及Fg含量。健康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MPV、Fg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恢复期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MPV、Fg含量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FIB、R、K和MA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隽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和最大振幅(M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Stago 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TEG-5000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对7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中FIB、R、K...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和最大振幅(M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Stago 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TEG-5000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对7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中FIB、R、K和M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FIB含量和MA振幅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R和K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FIB、R、K和MA,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凝血反应时间 凝血形成时间 最大振幅
下载PDF
新鲜血在校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戴隽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3期205-205,共1页
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原理不同或者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内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使得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保证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需定期进行校准.本文探讨了用新鲜血代替校准物对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
关键词 新鲜血 血液细胞分析仪 校准 应用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分级与血脂、血尿酸水平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陆燕 沈秀华 +5 位作者 蔡美琴 汤明荣 戴隽 王燕 蔡攀 周小小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分级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78例,按高血压危险程度分级分为中度危险组70例,高度危险组73例,极高度危险组35组,对照组选取健康体检人群80例,记录身高、体重、是否吸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分级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78例,按高血压危险程度分级分为中度危险组70例,高度危险组73例,极高度危险组35组,对照组选取健康体检人群80例,记录身高、体重、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存在异常心电图,测量4组的血压。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4组的SUA、空腹血糖及血脂全套指标,比较4组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 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及体重指数(BMI)4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为4.85±0.89mmol/L,明显高于中危组(4.45±0.94mmol/L)、高危组(4.49±1.18mmol/L)及极高危组(4.40±1.14mmol/L,P<0.05);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HDL-C分别为1.09±0.32mmol/L、1.11±0.30mmol/L、0.96±0.2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33mmol/L,P<0.05);极高危组SUA为439±115μmol/L,高于对照组(319±78μmol/L)、中危组(325±101μmol/L)及高危组(337±1108μmol/L,P<0.05),中危组、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LU为6.01±1.60mmol/L,明显低于高危组(7.18±2.93mmol/L)及极高危组(8.38±3.01mmol/L,P<0.05);HDL-C与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呈负相关,血尿酸水平均与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高血压危险程度的升高,血脂及血尿酸水平逐步升高,可作为判断高血压危险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危险程度分级 脂代谢紊乱
下载PDF
尿HCG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再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隽 顾静华 《陕西医学检验》 1997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尿液检验 HCG 测定 临床应用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对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14
作者 戴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妇科炎症疾病与非炎症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125例患者血中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通过对125例妇科患者血中CRP检测,表明炎症性疾病与非炎症性疾病CRP含量有显著性... 目的 探讨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妇科炎症疾病与非炎症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125例患者血中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通过对125例妇科患者血中CRP检测,表明炎症性疾病与非炎症性疾病CRP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盆腔炎患者中CR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的敏感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CRP和WBC的比较,CRP变化较之WBC变化更符合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血CRP的检测有助于妇科炎症性疾病与非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盆腔炎
下载PDF
不同血液细胞分析仪间比对方法的探讨
15
作者 戴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A01期141-142,共2页
目的评价新鲜全血校准不同型号血液细胞分析仪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校准的Sys—mexXS-500i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用作校准物的新鲜全血连续测定,算出均值并作为新鲜全血的参考值。用新鲜全血代替配套校准物对SysmexKX-21血液细胞... 目的评价新鲜全血校准不同型号血液细胞分析仪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校准的Sys—mexXS-500i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用作校准物的新鲜全血连续测定,算出均值并作为新鲜全血的参考值。用新鲜全血代替配套校准物对SysmexKX-21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结果用配套校准物校准过的SysmexXS-500i血液细胞分析仪与用新鲜全血校准过的SysmexKX-21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的结果非常接近,只有血小板结果偏倚较大,但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论用新鲜全血校准血液细胞分析仪可取得满意的结果,同时节省了经费。对于某些没有配套校准物型号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则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细胞分析仪 校准物 比对研究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燕 蔡攀 +4 位作者 汤明荣 戴隽 王燕 王秀会 付备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血细胞比容(HCT)变化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术中、术后出血量,异体输血量,术后... 目的探讨通过血细胞比容(HCT)变化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术中、术后出血量,异体输血量,术后HCT及血红蛋白,应用Gross方程计算红细胞的容量,并进一步计算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患者平均身高1.63m;平均体质量60.54kg;术中出血量为45~100mL,平均63.83mL;术中无一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术后第1~4天36例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下降(<80g/L)而接受输血,平均输血量200mL。189例患者术前平均HCT为36.66,术后为28.67,变化值为7.99;术前血红蛋白为102.53g/L,术后86.35g/L,变化值为16.18g/L。男、女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CT及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失血量为325~516mL,平均(435.00±3.74)mL。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比例较大,且男、女隐性失血量相似,术后治疗应重视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比容 髋骨折 隐性失血 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燕 蔡攀 +2 位作者 汤明荣 戴隽 王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血液中D-D水平进行检测。手术前包括入院时(T1)、即将手术时(T2),T后包括手术后即刻(T3)和手术后第1天(T4)... 目的探讨围术期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血液中D-D水平进行检测。手术前包括入院时(T1)、即将手术时(T2),T后包括手术后即刻(T3)和手术后第1天(T4)。结果 T1、T2、T3、T4D-D阳性率分别为6.67%、16.67%、41.67%、80.00%,T3、T4与T1、T2相比,T3与T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变化显著,D-D水平的变化是反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指标,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进行D-D水平动态监测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高龄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术期
下载PDF
围术期输血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燕 蔡攀 +4 位作者 汤明荣 戴隽 王燕 王秀会 付备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6期2086-2087,2089,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输血指征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1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输血指征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1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是否进行过输血治疗分为输血组(56例)及未输血组(120例),对两组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出血等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隐性出血量进行评估。结果输血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53mL,占总失血量比例为83.1%,未输血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27mL,占总失血量比例为84.6%。两组平均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比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输血治疗并不能降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术后应根据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量的变化,合理选择输血治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隐性失血 髋骨折 围术期
下载PDF
脑梗塞实验室检测的发展和应用
19
作者 戴隽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34-35,共2页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在常规治疗中病情仍有较快进展(病灶扩大或新发),且因溶栓治疗时间小,适应证局限及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许多患者就医时已失去了治疗时机,其致残率之高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在常规治疗中病情仍有较快进展(病灶扩大或新发),且因溶栓治疗时间小,适应证局限及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许多患者就医时已失去了治疗时机,其致残率之高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关于脑梗塞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状态及血小板因素与脑梗塞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资料表明,脑梗塞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实验室检测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浆纤维蛋白原 纤溶状态 脑梗塞患者 高发病率 常规治疗
下载PDF
铁剂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贫血及髋关节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燕 蔡攀 +4 位作者 周小小 王秀会 戴隽 王燕 汤明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573-3575,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口服铁剂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围术期口服铁剂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是否规范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不使用铁剂,治疗组(76例)术后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12周。分别于术后1d、14d、1个月、3个月行血常规检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对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Hb)量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Hb平均为(119.1±5.0)g/L,对照组为(102.5±5.6)g/L,治疗组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Sanders评分平均为(55.3±3.5)分,对照组为(47.3±5.4)分,两组平均Sande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口服铁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贫血和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其康复周期,是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亚铁 隐性失血 髋骨折 围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