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宋子超 戴鲁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75-77,共3页
探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开始病例采集在2021.01,结束于2022.12,将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86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合计43例)采取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命名为切除组,另外一组(合计43例)予以内镜下黏膜剥... 探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开始病例采集在2021.01,结束于2022.12,将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86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合计43例)采取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命名为切除组,另外一组(合计43例)予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命名为剥离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肛肠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剥离组患者在手术时间(53.54±5.88)min方面要长于且切除组,出血量(39.26±6.43)mL、卧床时间(1.28±0.31)d、住院时间(6.78±1.28)d显著优于切除组(P<0.05);剥离组患者完全切除率(97.67%)、整块切除率(97.67%)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变,相较于切除组患者,剥离组RRP水平更高,MSP、MTV、HPZ水平更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迟发性出血、穿孔)调查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肠癌,会对患者肛肠动力学产生一定影响,但有利于病灶的完整切除,缩短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肛肠动力学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新安 戴鲁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探究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两种不同治疗手段的干预效果不同之处。方法 以在我院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依据,按照患者不同意愿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以下2个小组,即参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3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 探究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两种不同治疗手段的干预效果不同之处。方法 以在我院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依据,按照患者不同意愿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以下2个小组,即参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3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手段的手术水平指标、安全性、生活治疗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对比无差异性(P>0.05);试验组在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其他手术水平指标对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互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试验组在治疗安全性方面高于参照组,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互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互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胆总管结石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干预效果确切,治疗安全性颇高,值得在临床中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传统开腹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戴鲁浩 张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8-11,共4页
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行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420例,依据手术中是否存在迟发性出血分为未出血组(n=220例)与出血组(n=200例),分析引发术后迟发出血的风险因素。结果 其中最为... 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行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420例,依据手术中是否存在迟发性出血分为未出血组(n=220例)与出血组(n=200例),分析引发术后迟发出血的风险因素。结果 其中最为显著的风险因素为息肉多肠段分布、单次切除息肉数量、血小板计数、单次切除息肉数量以及最大息肉的基底直径。结论 在结直肠息肉EMR患者中应当选择关注息肉多肠段分布、单次切除息肉数量、血小板计数、单次切除息肉数量以及最大息肉的基底直径,减少风险因素,保证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EMR术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小切口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宋子超 戴鲁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91-9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析小切口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为某院在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90例。上述190例患者均符合胆结石临床症状,且经过两次以上的B超检查,并伴有腹部疼痛,最终确诊为... 为了进一步探析小切口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为某院在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90例。上述190例患者均符合胆结石临床症状,且经过两次以上的B超检查,并伴有腹部疼痛,最终确诊为胆结石。随即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1组为实验组,治疗2组为对照组,每组各95例胆结石患者。研究1组患者均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2组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治疗1组与治疗2组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可知,行小切口手术的治疗1组在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长等均小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2组,且术中出血量小于治疗2组,P<0.05。由此可见,小切口手术方法更加具有应用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对比治疗1组与治疗2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可知,治疗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2组,4.44%<18.95%,P<0.05。由此可见,相比于腹腔镜胆囊切除,小切口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手术是两种常见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然而,在大部分胆结石患者中,小切口手术更加适合应用。小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患者的胆囊结石问题。当然,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法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通过本研究可知,小切口手术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结石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