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林霉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一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戴鲁筠 朱加明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6-378,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血尿、无尿、少尿伴血肌酐水平进行性升高12 d'入院。患者既往体格健壮,于2015年6月16日开始流涕、咳嗽,体温38.4 ℃。6月17日于当地卫生所就诊,予盐酸克林霉素1.2 g静脉注射,注射期间患者感手指发麻...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血尿、无尿、少尿伴血肌酐水平进行性升高12 d'入院。患者既往体格健壮,于2015年6月16日开始流涕、咳嗽,体温38.4 ℃。6月17日于当地卫生所就诊,予盐酸克林霉素1.2 g静脉注射,注射期间患者感手指发麻,伴畏寒;注射后尿色变红,伴下腹部、腰部胀痛和恶心。当日急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44,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为11.73×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 静脉注射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坏死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急性肾损伤 肾脏穿刺 肾小管间质 组织病理学检查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晓湲 排尔哈提·亚生 +2 位作者 刘晨阳 郑炜平 戴鲁筠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2,共8页
拉曼光谱技术自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检测固体和液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它可利用物质的光谱“指纹”信息,区分各种物质样品、检测不同生理状况的细胞及其中的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为探索拉曼光谱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在概述拉曼... 拉曼光谱技术自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检测固体和液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它可利用物质的光谱“指纹”信息,区分各种物质样品、检测不同生理状况的细胞及其中的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为探索拉曼光谱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在概述拉曼光谱原理的基础上,介绍拉曼光谱技术及其衍生出的其他技术,包括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共振拉曼光谱(RRS)、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CARS)、受激拉曼光谱(SRS)技术等,最后对拉曼光谱的改进与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相干拉曼光谱 空间位移拉曼光谱 生物检测 无标记成像
下载PDF
烟曲霉特异性IgG诊断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的临界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夏俊波 戴鲁筠 +2 位作者 王柳盛 王利民 朱婧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0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探讨烟曲霉特异性IgG在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CCPA)诊断中的临界值。方法回颐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确诊90例初治CCPA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90例结构性肺病患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PA患者更容易出现长期咳嗽... 目的探讨烟曲霉特异性IgG在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CCPA)诊断中的临界值。方法回颐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确诊90例初治CCPA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90例结构性肺病患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PA患者更容易出现长期咳嗽和反复咯血,低烧和体重减轻更为常见,BMI明显更低。两组最常见基础肺病为肺结核史(50%vs.48.9%)、支气管扩张(38.9%vs.4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3%vs.35.6%),烟曲霉特异性IgG平均值分别是(216.0±148.9)AU/ml和(65.39±19.91)AU/ml。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97(95%CI0.98~1),烟曲霉特异性IgG的最佳临界值为102.5AU/ml(约登指数0.9778)。结论烟曲霉特异性IgG临界值为102.5AU/ml,是诊断CCPA的可靠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特异性IGG 临界值
下载PDF
本院脂肪肝、胆红素淤积性肝炎患儿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调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鲁筠 商丽萍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9年第6期715-715,717,共2页
目的探讨本院脂肪肝、胆红素淤积性肝炎患儿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情况。方法用ELISA法对本院乙肝患儿共50例进行两对半检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sAg阳性为4例(8%),抗HBs(+)25例(50%),5项标志物均阴性为21例(42%)。乙型肝炎病... 目的探讨本院脂肪肝、胆红素淤积性肝炎患儿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情况。方法用ELISA法对本院乙肝患儿共50例进行两对半检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sAg阳性为4例(8%),抗HBs(+)25例(50%),5项标志物均阴性为21例(4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记物为5种模式,1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7例(14%);2组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10例(20%);3组小二阳[HBsAg(+)、抗HBc(+)]7例(14%);4组HBsAg阳性3例(6%);5组抗HBc(+)2例(4%),两对半大、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模式。结论本院脂肪肝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肝炎患儿乙肝感染主要以大三阳、小三阳及单项抗HBc(+)为感染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患儿 乙肝病毒 乙肝两对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