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户崎哲彦书“潇湘夜雨”
1
作者 户崎哲彦 衣若芬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F0003-F0003,F0002,共2页
关键词 潇湘
下载PDF
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戏作花卿歌》解释商榷 被引量:3
2
作者 户崎哲彦 陆建林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第3期66-75,共10页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唐诗 杜诗 礼乐 胡应麟 黄庭坚 安史之乱 森槐南 杨慎
下载PDF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撰文及立碑年代考辨 被引量:2
3
作者 户崎哲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5-130,共6页
据罗振玉所藏《宋拓柳州罗池庙碑》对历代诸说加以考辨,得出全新结论: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作于长庆三年(823);而柳州《罗池神碑》当立于长庆元年(821)正月。
关键词 柳州罗池庙碑 立碑年代 韩愈 柳宗元
下载PDF
讀柳宗元《武岡銘并序》 被引量:2
4
作者 哲彥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3年第1期205-249,共45页
從柳宗元《武岡銘并序》一文中可窺見子厚特有"生人爲先"等政治思想,並可據以彌補史書記載唐代地理以及元和間政情缺失,又知今集本有所脫漏。本文擬校正《武岡銘并序》,兼論柳宗元之仁政及其與韓愈之異,闡明其"仁"... 從柳宗元《武岡銘并序》一文中可窺見子厚特有"生人爲先"等政治思想,並可據以彌補史書記載唐代地理以及元和間政情缺失,又知今集本有所脫漏。本文擬校正《武岡銘并序》,兼論柳宗元之仁政及其與韓愈之異,闡明其"仁"近乎大乘佛教思想及其"慈悲"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冈 柳宗元 柳公绰 韩愈 佛教 生人
下载PDF
唐代台州刺史陆淳与日僧最澄(上)——唐诗在日本 被引量:3
5
作者 户崎哲彦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16,共8页
日本延历二十一年(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最澄大师入唐求法,在浙江台州研修佛学。大师次年三月离台时,台州官员士僧作诗赠别。这些诗歌以《台州相送诗》为题收入《显戒论缘起》上卷,在《天台霞标》中又题作《天台师友相送诗集》。唐... 日本延历二十一年(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最澄大师入唐求法,在浙江台州研修佛学。大师次年三月离台时,台州官员士僧作诗赠别。这些诗歌以《台州相送诗》为题收入《显戒论缘起》上卷,在《天台霞标》中又题作《天台师友相送诗集》。唐人集体作送别诗,并作序结集而赠,这一送别赠诗之礼行于官僧之间,是儒释交流形态之一,又行于与日本官僧之间,是日中文化交流形态之一。台州刺史陆淳为中唐《春秋》学大师,非但不排斥佛教,反而给予最澄以巨大帮助,积极推广《天台止观》等天台圆宗教理,践行了"以生人为主"的民主主义思想,诚为日本文化之恩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澄 陆淳 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宗 《台州相送诗》
下载PDF
许浑与李珏——对桂林华景洞石刻许浑《寄李相公》两首诗及“牛李党争”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户崎哲彦 《社会科学家》 2002年第1期93-96,F003,共5页
桂林华景洞刻有晚唐诗人许浑的两首诗《李珏题名》,石刻已毁,但有拓片存北京图书馆。本文认为这两首诗是许浑写给李吉甫的,而不是季珏,对此,作者引证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
关键词 晚唐诗人 桂林石刻 许浑 李珏 李吉甫
下载PDF
许浑与李珏——对桂林华景洞石刻许浑《寄李相公》两首诗及“牛李党争”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户崎哲彦 《社会科学家》 2001年第6期91-94,共4页
桂林华景洞刻有晚唐诗人许浑的两首诗《李珏题名》,石刻已毁,但有拓片存北京图书馆。本文认为这两首诗是许浑写给李吉甫的,而不是李珏,对此,作者引证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
关键词 晚唐诗人 桂林石刻 许浑 李珏 李吉甫
下载PDF
唐代台州刺史陆淳与日僧最澄(下)——唐诗在日本 被引量:2
8
作者 户崎哲彦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9,共9页
日本延历二十一年(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最澄大师入唐求法,在浙江台州研修佛学。大师次年三月离台时,台州官员士僧作诗赠别。这些诗歌以《台州相送诗》为题收入《显戒论缘起》上卷,在《天台霞标》中又题作《天台师友相送诗集》。唐... 日本延历二十一年(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最澄大师入唐求法,在浙江台州研修佛学。大师次年三月离台时,台州官员士僧作诗赠别。这些诗歌以《台州相送诗》为题收入《显戒论缘起》上卷,在《天台霞标》中又题作《天台师友相送诗集》。唐人集体作送别诗,并作序结集而赠,这一送别赠诗之礼行于官僧之间,是儒释交流形态之一,又行于与日本官僧之间,是日中文化交流形态之一。台州刺史陆淳为中唐《春秋》学大师,非但不排斥佛教,反而给予最澄以巨大帮助,积极推广《天台止观》等天台圆宗教理,践行了“以生人为主”的民主主义思想,诚为日本文化之恩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澄 陆淳 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宗 《台州相送诗》
下载PDF
我读柳宗元《江雪》诗 被引量:7
9
作者 户崎哲彦 陆建林 《柳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11-15,共5页
分析柳宗元《江雪》一诗的创作主旨 ,在对前人观点的分析的前提下 ,结合自己在永州的考察 ,认为该诗是寓过去之回顾而萌发信心 ,诗中所举之雪 ,实际是给当时通俗的读者暗示了政治批判。
关键词 柳宗元 <<江雪>> 诗歌 中国 唐朝
下载PDF
“钴鉧”不是熨斗而是釜锅之属──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户崎哲彦 《柳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7-14,共8页
从语言学、地名学、民族学、考古学等角度对柳宗元《钴鉧潭记》中的“钴鉧”一词进行交叉探讨,认为“钴鉧”一词并非如范成大所说的“熨斗”之意,而是釜锅之属,该词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有很深的关系。这也体现了柳宗元利用楚越方言... 从语言学、地名学、民族学、考古学等角度对柳宗元《钴鉧潭记》中的“钴鉧”一词进行交叉探讨,认为“钴鉧”一词并非如范成大所说的“熨斗”之意,而是釜锅之属,该词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有很深的关系。这也体现了柳宗元利用楚越方言所带来的文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钴Mu潭记》 钴Mu 熨斗 釜锅 文学 少数民族 语言文化
下载PDF
唐代的禘祫论争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户崎哲彦 蒋寅 《咸宁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唐代 禘袷 考据学 权力斗争
下载PDF
永州朝阳岩现存柳宗元诗刻与明人朱衮 被引量:2
12
作者 户崎哲彦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20,共10页
柳宗元曾被贬永州,作《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诗,今集本收入卷43。朝阳岩在今湖南永州市城西潇江东岸,洞内刻有此诗尚存。何时何人所书刻,自清有议论,至今未得定论。作者经实地考察,得知此为明正德十六年(1521)朱衮所书。朱衮,永州名... 柳宗元曾被贬永州,作《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诗,今集本收入卷43。朝阳岩在今湖南永州市城西潇江东岸,洞内刻有此诗尚存。何时何人所书刻,自清有议论,至今未得定论。作者经实地考察,得知此为明正德十六年(1521)朱衮所书。朱衮,永州名士,卒后入县学乡贤祠,明清方志皆有《传》,而互有出入,并明清时同姓同名者有四人,故至今相混。撰有《白房集》,清时已罕见,日本内阁文库收藏一部完本。朱衮善古文,尤擅山水记,大似柳文,可谓祖述者。论文用内阁本及石刻考证柳诗书刻,并补正《朱衮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朝阳岩 石刻 朱衮 白房集
下载PDF
桂林名山“象鼻山”与“漓山” 被引量:2
13
作者 户崎哲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47-52,共6页
前言 象鼻山,座落在桂林旧城之南,訾洲的对面,下临漓江碧带,远望诸山玉簿.它既是国际旅游城市桂林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又是桂林市的象征,桂林市用象鼻山和桂花组成市徽.唐代柳宗元曾作<桂州裴中亟(行立)作訾家洲亭记>说:桂州多灵... 前言 象鼻山,座落在桂林旧城之南,訾洲的对面,下临漓江碧带,远望诸山玉簿.它既是国际旅游城市桂林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又是桂林市的象征,桂林市用象鼻山和桂花组成市徽.唐代柳宗元曾作<桂州裴中亟(行立)作訾家洲亭记>说: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署之左日漓水,水之中日訾氏之洲.凡娇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市 旅游业 旅游资源 象鼻山 漓山
下载PDF
论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 被引量:2
14
作者 户崎哲彦 陆建林 《柳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7-13,共7页
《送薛存义之任序》是柳宗元任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时所作 ,柳宗元在文中宣扬官吏是公仆 ,人民是主人这样一种思想 ,这是以元和初期永州零陵县发生官吏渎职 ,农民暴动这一事件为依据提出的思想观点 ,对圆满处理事件的薛存义的政绩予以... 《送薛存义之任序》是柳宗元任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时所作 ,柳宗元在文中宣扬官吏是公仆 ,人民是主人这样一种思想 ,这是以元和初期永州零陵县发生官吏渎职 ,农民暴动这一事件为依据提出的思想观点 ,对圆满处理事件的薛存义的政绩予以评价。这是柳宗元“明道”文学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送薛存义之任序》 永州
下载PDF
汨罗民间招魂词研究的意义及其相关的问题补说——《汨罗民间招魂词的程式、内容及其对〈招魂〉、〈大招〉研究的启示》日译本序及补注
15
作者 户崎哲彦 张民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9-13,57,共6页
《汨罗民间招魂词》从民间仪礼、从语汇、语法、用韵用表达方式来看 ,是经过众多文人之手整理 ,加工而成的 ,但它保存了一部分古老的原始形态。在五个方位所诵唱的招魂词里痕迹尤其明显。汨罗民间招魂礼仪极具戏剧性 ,可称得上是高级的... 《汨罗民间招魂词》从民间仪礼、从语汇、语法、用韵用表达方式来看 ,是经过众多文人之手整理 ,加工而成的 ,但它保存了一部分古老的原始形态。在五个方位所诵唱的招魂词里痕迹尤其明显。汨罗民间招魂礼仪极具戏剧性 ,可称得上是高级的传统文艺。另外 ,对整个礼仪过程的一些细节作了一些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汨罗民间招魂词 丧葬习俗 楚辞 屈原 民俗 宗教
下载PDF
柳公权书《九疑山赋》拓本辨伪 被引量:1
16
作者 户崎哲彦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15-22,共8页
最近"《九疑山赋》拓本"亮相学界,落款署"柳公权书",又一说柳宗元所撰。九疑山,舜帝之陵;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宗元,古文大作家。则此可谓三绝碑。而作为碑刻多有可疑之处,又多不合《舆地纪胜》、《方舆胜览》... 最近"《九疑山赋》拓本"亮相学界,落款署"柳公权书",又一说柳宗元所撰。九疑山,舜帝之陵;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宗元,古文大作家。则此可谓三绝碑。而作为碑刻多有可疑之处,又多不合《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宋代史书以及明清方志记载。此文收于明初永州方志,非柳公权所书,亦非柳宗元所撰,疑为南宋末道州宁远人黄表卿所作。后人用此仿柳公权书伪刻。论文对《九疑山赋》拓本真赝问题作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疑山赋》 柳公权 柳宗元 黄表卿
下载PDF
柳宗元《道州毁鼻亭神记》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户崎哲彦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4期19-29,共11页
柳宗元作有古文《道州毁鼻亭神记》,是为赞颂道州刺史薛伯高毁庙斥神之举而作。但该文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异文较多;对于该文的创作时间及其所涉及的薛伯高其人其事,学术界颇有争议,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提供一些具体的文献资料,对以上问... 柳宗元作有古文《道州毁鼻亭神记》,是为赞颂道州刺史薛伯高毁庙斥神之举而作。但该文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异文较多;对于该文的创作时间及其所涉及的薛伯高其人其事,学术界颇有争议,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提供一些具体的文献资料,对以上问题作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道州毁鼻亭神记》 薛伯高 考证
下载PDF
日本旧校钞《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五卷本及南宋刻《音注唐柳先生集》略考(摘要)
18
作者 户崎哲彦 《唐代文学研究》 2014年第1期546-549,共4页
《柳宗元集》早在北宋已有几种不同版本,诸如天圣九年(1031)穆修《唐柳先生集》、元符间(1098-1100)京师开行本、政和四年(1114)沈晦《河东先生集》等,而至南宋,随着对韩柳古文评价以及出版业之兴盛,由官家、书林编刻,管见所及,曾有:绍... 《柳宗元集》早在北宋已有几种不同版本,诸如天圣九年(1031)穆修《唐柳先生集》、元符间(1098-1100)京师开行本、政和四年(1114)沈晦《河东先生集》等,而至南宋,随着对韩柳古文评价以及出版业之兴盛,由官家、书林编刻,管见所及,曾有:绍兴四年(1134)柳州常同、李禠《河东先生集》;绍兴二十年(1150)稍前成都范衷甫、范偃《柳集》;约三十年成都李石《河东先生集》②;建阳坊刻《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今存,本文简称音辩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东先生集 柳集 唐柳 出版业
下载PDF
柳宗元生卒时间辨(节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金球 户崎哲彦 《零陵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8-9,共2页
如果依据《柳子庙简介》(1985年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编印)、《永州之野》(湖南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零陵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永州市文物志》(内部发行。
关键词 柳宗元 生卒时间 《柳子厚墓志铭》 永州人 柳子庙 永州市 愚溪 年谱 韩愈 《考异》
下载PDF
刘禹锡编《唐柳先生文集》三十卷本新探——由南宋永州刊三十三卷本窥探刘禹锡“编次”及其用意 被引量:4
20
作者 户崎哲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83,共19页
刘禹锡以柳宗元遗稿"编次为三十通"。作者选何等诗文以传后世,又盟友如何分类编次,可谓千古之谜。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南宋嘉定间永州刊三十三卷本《唐柳先生文集》残卷,仅存《非国语》《外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乾道间永州... 刘禹锡以柳宗元遗稿"编次为三十通"。作者选何等诗文以传后世,又盟友如何分类编次,可谓千古之谜。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南宋嘉定间永州刊三十三卷本《唐柳先生文集》残卷,仅存《非国语》《外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乾道间永州刊本亦仅存《外集》《后序》,惜无正集。2015年3月,日本某书店出示其残本,共十一卷,学界惊喜观止。日藏残本有正集,大有助于恢复刘原编本,必在柳学上开新局面无疑。据初步调查,可知刘禹锡原编三十卷本分类编次:原有卷首、总目及韩愈《子厚墓志》等;卷一非辞赋,亦非《古今诗》,乃《唐雅》《唐诗》《贞符》,可窥见子厚自选、禹锡编次之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刘禹锡 永州刊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