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液体复苏对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户晓东 费林林 +6 位作者 高伟红 刘飞 苑学 赵秀梅 李小刚 于军 杜高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237例,其中A组117例,2010-01-2011-10期间,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行院前抢救;B组120例,选取既往患者,当时采用充分液体复苏行院前抢救。比...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237例,其中A组117例,2010-01-2011-10期间,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行院前抢救;B组120例,选取既往患者,当时采用充分液体复苏行院前抢救。比较两组输液量,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院前急救时,与B组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组(A组)输液量少,[(650±310)mL vs (2580±720)mL],病死率低(21.37%vs34.99%),凝血酶原时间(胛)短[(11.17±1.5)SVS(16.78±1.96)s],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ARF)、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发生率合计低(16.30%VS37.1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减少输液量,降低病死率,存活者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宜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院前急救 创伤 非控制出血性休克
下载PDF
微创胸膜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60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苑学 户晓东 +4 位作者 徐昌 王东梅 石艳辉 王荣霞 田争艳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8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胸腔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下载PDF
地震海啸对滨海核电厂影响的探讨
3
作者 户晓东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103-105,共3页
概述了地震海啸的概念和其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情况,讨论了越洋海啸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介绍了1992年海南岛近海发生的,首次用仪器记录到的一次地震海啸,介绍了我国核电厂考虑地震海啸的数值和方法。
关键词 地震 海啸 核电
下载PDF
基于急救医疗服务的院前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门-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2
4
作者 王耀辉 张重阳 +3 位作者 孙伟 户晓东 吕喆 刘维斌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医疗服务(EMS)的院前干预措施对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门-针时间(DN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呼叫120电话被送至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医疗服务(EMS)的院前干预措施对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门-针时间(DN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呼叫120电话被送至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11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依据其是否接受院前干预分为院前干预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70例)。对两组患者的处置均遵循急救的一般性原则,包括对气道、呼吸、循环进行评估和支持,检测血糖、心电图,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等;院前干预组在一般性原则基础上,由EMS急救人员依据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表(LAPSS)筛选出需要院前干预的疑似急性卒中病例,并建立液路、取血标本,针对rt-PA静脉溶栓事宜及风险进行预告知。记录所有患者的教育程度、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来诊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否接受EMS干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NT达标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平均DNT、DNT≤60 min达标率、沟通时间及决策溶栓时间。采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溶栓7 d有效率;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溶栓3个月神经功能情况(mRs 0~2分提示神经功能良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5分者DNT较≤5分者明显缩短,接受EMS干预者DNT较未接受者明显缩短;而教育程度、来诊时间、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均与DNT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和是否接受EMS干预是DNT达标的影响因素〔NIHSS评分:优势比(OR)=0.452,95%可信区间(95%CI)=0.162~1.263,P=0.030;EMS干预:OR=3.077,95%CI=1.260~7.514,P=0.014〕。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院前干预组静脉溶栓DNT明显缩短(min:62.00±11.07比78.03±21.04),DNT≤60 min达标率显著提高〔35.7%(15/42)比12.9%(9/70)〕,沟通时间〔min:4(3,6)比6(5,9)〕和决策溶栓时间(min:5.81±2.48比6.70±2.15)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院前干预组溶栓7 d有效率〔33.3%(14/42)比14.3%(10/70),χ2=5.657,P=0.017〕和3个月神经功能良好率〔38.1%(16/42)比14.3%(10/70),χ2=10.759,P=0.001〕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提高。结论对AIS患者采用基于EMS的院前干预措施可缩短其静脉溶栓治疗的DNT,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急救医疗服务 院前干预 门-针时间 效果 预后
原文传递
限制性液体复苏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户晓东 费林林 +5 位作者 高伟红 赵秀梅 李小刚 于军 苑学 杜高杰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5期634-635,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期间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279例,其中127例未呼叫急救电话,由家人或外人直接送来急救中心(非院前急救组,A组)。另外152例经院前急救(院前...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期间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279例,其中127例未呼叫急救电话,由家人或外人直接送来急救中心(非院前急救组,A组)。另外152例经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组,B组),两组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病死率和生存时间。结果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低[院前急救组(18.42%),非院前急救组(31.50%)]、生存时间长[院前急救组(5.14±1.7)h,非院前急救组(2.5±0.8)h],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延缓死亡时间,加强"黄金1小时"的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院前急救 创伤 非控制出血性休克
原文传递
微创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苑学 王东芹 +4 位作者 石艳辉 户晓东 徐昌 王东梅 田争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胸膜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水)的价值。方法选择经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胸水110例,胸腔置导管引流排尽胸水后,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0例,腔内灌注恩格... 目的探讨微创胸膜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水)的价值。方法选择经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胸水110例,胸腔置导管引流排尽胸水后,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0例,腔内灌注恩格菲3000IU+博莱霉素1mg/kg;对照组50例,腔内灌注博菜霉素1mg/kg,观察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29例,部分缓解(PR)22例,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15例,总有效率为5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发热12例,胸痛10例;对照组,发热11例,胸痛8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置入导管,联合灌注博菜霉素和恩格菲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可耐受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方法 胸腔积液 恶性/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