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房勤 张玉海 +3 位作者 谷天祥 王春 卢春茂 师恩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危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01至2009-12对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术前诊断单纯冠心病6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6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2例,瓣膜病8例,法乐四联症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危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01至2009-12对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术前诊断单纯冠心病6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6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2例,瓣膜病8例,法乐四联症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2例。术前置入球囊6例,术中共置入球囊67例,术后在监护室置入10例。结果:83例置入IABP患者术后30天内总死亡率30.12%(25/83),其中冠心病死亡率27.14%(19/70),非冠心病死亡率46.15%(6/13),非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冠心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术前置入IABP死亡1例,术中置入IABP死亡13例,术后置入IABP死亡5例。结论: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IABP,能够提高IABP的疗效,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脏外科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骨蜡与再生氧化纤维素材料在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胸骨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春 董思远 +3 位作者 谷天祥 房勤 宋来春 喻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05-3908,共4页
背景:再生氧化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止血中,效果确切,但应用于心脏手术胸骨止血尚未见报道。目的: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与传统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在减少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出血中止血及预防胸骨感染效果的... 背景:再生氧化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止血中,效果确切,但应用于心脏手术胸骨止血尚未见报道。目的: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与传统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在减少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出血中止血及预防胸骨感染效果的差异。方法:纳入68例60岁以上女性接受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分为2组:再生氧化纤维素组胸骨创面及骨髓腔内填充并覆盖再生氧化纤维素,对照组涂抹医用骨蜡。记录手术时间、关胸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例数、平均住院时间、胸骨裂开例数、胸骨感染例数、切口拆线时间以及切口感染例数。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在手术时间、关胸时间、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更有优势;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再生氧化纤维素作为新型胸骨止血材料,可常规用于体外循环后胸骨创面止血,效果确切,近期结果观察显示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氧化纤维素 体外循环 胸骨 骨蜡 老年 女性
下载PDF
197例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春 谷天祥 +3 位作者 房勤 刘波 毛乃惠 李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2-43,共2页
目的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 目的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纯顺灌、顺灌联合逆灌、顺灌联合桥灌、顺逆灌联合桥灌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顺利。结论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喻磊 谷天祥 +2 位作者 师恩祎 房勤 王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老年患者 冠心病患者 预期寿命 临床经验 手术疗效
下载PDF
≥70岁与<70岁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喻磊 谷天祥 +3 位作者 师恩祎 修宗谊 房勤 张玉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比较70岁以上(≥70岁)和70岁以下(<70岁)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结果 ,总结老年患者行心瓣膜手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5月至2007年12月行心瓣膜手术同期行CABG49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70岁以上(≥70岁)和70岁以下(<70岁)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结果 ,总结老年患者行心瓣膜手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5月至2007年12月行心瓣膜手术同期行CABG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17例)和<70岁组(32例)。≥70岁组患者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比例大于<70岁组(P<0.05),其余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70岁组患者与<70岁组比较,应用生物瓣膜比率(82.4%vs.12.5%,χ2=23.311,P=0.000),呼吸机辅助时间(34.5±29.3hvs.18.0±16.1h,t=-2.542,P=0.014),住ICU时间(4.4±1.5dvs.3.3±0.7d,t=-3.522,P=0.001),住院时间(21.4±7.7dvs.18.1±1.8d,t=-2.319,P=0.02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率(29.4%vs.6.3%,χ2=4.862,P=0.037),肺功能不全(35.3%vs.6.3%,χ2=6.859,P=0.009),急性肾功能衰竭(23.5%vs.3.1%,χ2=5.051,P=0.025)和脑血管意外发生率(11.8%vs.0.0%,χ2=3.933,P=0.048)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移植血管远端吻合口数(2.5±3.1个vs.2.4±1.4个,t=0.301,P=0.758),主动脉阻断时间(89.3±25.4minvs.88.5±31.0min,t=0.108,P=0.913),体外循环时间(144.6±44.8minvs.138.3±52.9min,t=0.164,P=0.871),病死率(5.9%vs.6.3%,χ2=0.002,P=0.959)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为0%。随访2个月~9年,≥70岁组患者失访1例;1例机械瓣置换术后1.5年死于脑出血,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6年死于心力衰竭和肺癌;其余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70岁组患者随访1个月~6年,失访5例;4例死于与抗凝有关的并发症(均为置换机械瓣患者),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1例死于交通伤。结论术中操作及积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心瓣膜手术加CABG对≥70岁患者同样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心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冠脉搭桥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文峰 谷天祥 +4 位作者 师恩袆 赵晓琪 房勤 张玉海 王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手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间849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肾损害的风险因素。血清肌酐(Scr)130~199μmol/L(1.47~2.25mg/dL)或...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手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间849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肾损害的风险因素。血清肌酐(Scr)130~199μmol/L(1.47~2.25mg/dL)或肌酐清除率(Ccr)30~60ml/min作为急性肾损害的诊断标准。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11.5软件。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肾损害的风险因素包括:射血分数≥50,射血分数≤30,脉压差≥60mmHg,外周血管硬化,糖尿病,急诊手术,三支病变,体重指数,术中及术后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但是,EF≥50,术中及术后主动脉球囊反搏可能是保护因素(OR<1)。结论:急性肾损害是病情发展的重要阶段,阳性检测结果提示可能有肾损害的存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治疗方法,阻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旁路 肾损害 风险估计 手术
下载PDF
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喻磊 谷天祥 +3 位作者 师恩祎 王春 张玉海 房勤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治疗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为其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了196例70岁以下多支血管病...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治疗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为其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了196例70岁以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其中男152例,女44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5.00岁。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将196例患者分为两组,off-pump CABG组:94例,on-pump CABG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移植血管的种类和支数、术中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off-pumpCABG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因循环不稳定改为on-pump CABG,最终有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on-pumpCABG组术后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和心脏骤停各1例。两组移植血管材料、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off-pump CABG组远端吻合口数量(3.22±0.65个vs.4.52±1.11个,t=9.807,P=0.000)、输血量(312.57±305.26mlvs.744.86±279.37ml,t=10.317,P=0.000)、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0.71±5.32hvs.17.12±4.67h,t=8.683,P=0.000)、住院时间(17.75±3.04dvs.21.24±6.46d,t=4.782,P=0.000)少于或短于on-pump CABG组。off-pump CABG组随访93例,on-pump CABG组随访100例,随访时间2~26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生存,无心绞痛发作。结论 on-pump CABG和off-pump CABG治疗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n-pump CABG组血管化比较完全。off-pump CABG目前仍不能取代on-pump CABG,而远期预后仍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急诊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春 谷天祥 +3 位作者 房勤 喻磊 修宗谊 章志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总结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09—12收治的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手术及术后1年随访资料。根据治疗... 目的总结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09—12收治的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手术及术后1年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114例,保守治疗组28例。随访所有出院患者至1年。结果两组的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例手术治疗患者均为急诊手术,入院至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2.9±8.5)h,住院死亡率7.89%(9/114),随访1年死亡1例,存活率91.2%(104/114);保守治疗28例,住院死亡率42.86%(12/28),随访1年死亡10例,存活率21.4%(6/28)。两组在住院死亡率及1年存活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是急诊常见的致死性急症之一.保守治疗预后较差。采用经胸超卢及主动脉3D—CT的检查方案可快速有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可明显提高近期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近期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春 张磊 +4 位作者 谷天祥 师恩祎 张玉海 房勤 喻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 分析总结单中心外科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9.2±7.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41例、Ⅲ级117例、Ⅳ级21例;左室舒末内径57~91 nn,左室射血分数2... 目的 分析总结单中心外科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9.2±7.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41例、Ⅲ级117例、Ⅳ级21例;左室舒末内径57~91 nn,左室射血分数20%~59%;二尖瓣返流程度:中度156例、中-重度75例、重度48例;冠脉造影结果三支病变240例,两支病变30例,单支病变9例.结果 二尖瓣成形术224例,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示无返流152例,微量返流43例,微量-轻度21例,轻度8例.二尖瓣置换术55例,IABP辅助3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远端吻合口(3.6±0.5)个.手术死亡13例,死亡率4.7%(13/279).出院时左室舒末内径46~86 mm,左室射血分数20%~62%.二尖瓣无返流232例,微量26例,轻度12例,轻-中度7例,中度2例.结论 外科治疗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增大、心力衰竭的患者,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 成形术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骨质疏松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磊 谷天祥 +3 位作者 姜春力 赵晔 王春 房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抑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出血和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疗效。方法:58例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和对照组。医用生物蛋白胶组胸骨创面骨髓...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抑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出血和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疗效。方法:58例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和对照组。医用生物蛋白胶组胸骨创面骨髓腔内喷涂及注射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常规涂抹医用骨蜡,记录两组术后1d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引流液血红蛋白含量、拔引流管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胸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d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引流液血红蛋白含量、拔引流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用生物蛋白胶组明显减少。两组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术后胸骨感染裂开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可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生物蛋白胶 骨质疏松 胸骨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右心耳1.5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春 谷天祥 +3 位作者 张玉海 房勤 喻磊 师恩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观察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kv1.5通道)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右心耳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其变化在AF的发病与维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右心耳... 目的观察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kv1.5通道)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右心耳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其变化在AF的发病与维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右心耳组织中1.5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右心耳心房肌细胞kv1.5通道mRNA表达水平心房颤动组比窦性心律组明显减低(P<0.05);kv1.5通道蛋白表达水平亦比窦性心律组明显减低(P<0.05),两者具有一致性。结论慢性心房颤动时1.5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窦性心律时表达明显减低,可能为心房细胞阻止电重构而进行自身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被引量:3
12
作者 谷天祥 喻磊 +3 位作者 师恩祎 修宗谊 章志伟 房勤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可行性,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8月~2007年10月我院共收治696例CTO患者,共853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显示无逆显影12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可行性,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8月~2007年10月我院共收治696例CTO患者,共853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显示无逆显影127支、有逆显影726支),均行OPCAB(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逆显影的CTO患者中术中有26支有血流,而有逆显影的CTO患者中有63支无血流),共移植血管桥2231支。其中施行内膜剥脱术(CE)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36支,行心中静脉原位静脉动脉化28支。术中有15例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为体外循环下CABG,其中6例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果术中无死亡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纵隔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9年,随访686例(99.42%),失访4例;心绞痛缓解率99.85%(685/686),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结论CTO患者应用OPCAB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对评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有一定的局限性,冠状动脉血管内视镜技术和血管内超声心动图可以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高龄患者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呼吸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天祥 房勤 +3 位作者 张玉海 王春 喻磊 卢春茂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pump 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CABG)对高龄(≥70岁)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pump 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CABG)对高龄(≥70岁)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2月至2006年2月在我科接受on—pump CABG和off—pump CABG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on—pump组和off—pump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围术期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d和第3d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值、术后1~3d动脉血氧分压值、术后第4~6d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0)、一秒率(FEV1.0/FVC%)等on—pump组均低于off—pump组(P〈0.05),术后平均带气管内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on—pump组长于off—pump组(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施行off—pumpCABG较on—pumpCABG术后早期呼吸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体质指数对瓣膜置换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晓宇 谷天祥 +1 位作者 房勤 王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4-606,共3页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体质指数(BMI)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2007-2008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将患者按BMI分为3组:BMI<20(A组,低体质量组),BMI20~24.9(B组,正常体质量组),...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体质指数(BMI)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2007-2008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将患者按BMI分为3组:BMI<20(A组,低体质量组),BMI20~24.9(B组,正常体质量组),BMI>25(C组,超重及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和预后情况。包括术后感染、神经、呼吸、消化等系统并发症及术后30 d死亡率等。结果与正常体质量组患者相比,低体质量组与超重及肥胖组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30 d(包括手术当日)死亡率没有增加。结论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其BMI在一定范围内异常并不能增加术后的死亡以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指数 瓣膜置换手术 预后 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及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天祥 房勤 +3 位作者 喻磊 师恩祎 张玉海 王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总结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和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37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及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大多数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室壁瘤切除... 目的总结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和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37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及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大多数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室壁瘤切除后左心室重建、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结果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8.1%,其中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脑部并发症1例。随访30例,随访率88.2%(30/34),4例失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6年。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抗凝治疗失败并发的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30.1±3.5mm vs.39.3±3.7mm,P=0.004),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48.4±4.3mm vs.61.2±5.1mm,P=0.003),旷置的室壁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直径<5cm),二尖瓣成形和旷置者无反流或轻微反流12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对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和二尖瓣反流患者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绝大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生存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壁瘤 二尖瓣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室壁瘤切除术 二尖瓣手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谷天祥 喻磊 +3 位作者 师恩祎 修宗谊 王春 房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外科手术方法及临床体会。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53例928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无逆显影148支。有逆显影780支)患者行冠状动脉搭...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外科手术方法及临床体会。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53例928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无逆显影148支。有逆显影780支)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无逆显影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术中有31支有血流,而有逆显影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有75支无血流),搭桥根数2501根。其中152例患者行内膜剥脱后冠状动脉搭桥155支,37例患者行心中静脉原位静脉动脉化37支。术中73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17例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由非体外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8例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8例应用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152例行内膜剥脱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另150例患者随访1月-9年,术后2年猝死1例,心绞痛症状均消失132例(88.6%),心绞痛症状缓解14例(9.4%),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其余601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5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术后随访心绞痛缓解率99%,心功能恢复。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可能尽量采取非体外循环技术。及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冠状动脉血管内视镜技术和血管内超声可以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文峰 谷天祥 +3 位作者 房勤 修宗宜 张玉海 王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或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患者术后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术后提供较好的肾保护措施。方法对自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849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或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患者术后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术后提供较好的肾保护措施。方法对自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849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急性肾损害(AKI)的风险因素。结果off—pump CABG患者中发生AKI 61例(11.8%,61/518),on—pump CABG患者中发生AKI63例(19.0%,63/331)。行off—pump CABG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峰值时间为术后12h,on—pump CABG患者为术后24h;off—pump CABG术后有AKI患者Scr快速恢复期为24~48h,on—pump CABG术后有AKI患者为48~72h。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体重指数(OR=1.190,1.179)、急诊手术(OR=2.737,3.678)、合并糖尿病(OR=1.705,2.042)、外周血管疾病(DR=2.002,2.559)、射血分数≤30%(OR=2.267,4.606)和心功能Ⅲ~Ⅳ级(OR=1.861,1.957)为off—pump CABG和on—pump CABG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风险因素;脉压差≥60mmHg、冠状动脉3支病变为off—pump CABG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风险因素;而术中和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行on—pump CABG患者术后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OR=0.146),可减少AKI发生的可能。结论对AKI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期为麻醉至off-pump CABG术后48h和on—pump CABG术后72h。AKI是病情发展的重要阶段,肾功能检测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有肾损害存在,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治疗方法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使肾功能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转染人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抑制移植静脉血管内膜增生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春力 谷天祥 +4 位作者 范萌 王忠武 王春 房勤 喻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应用含人血红素加氧酶 - 1基因 (human Heme Oxygenase- 1,h HO- 1)的重组腺病毒 (Adeno- XTMh HO- 1,Ad- h HO- 1)转染静脉移植血管 ,观察 h HO- 1基因预防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方法 将 2 1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 3组 ,... 目的 应用含人血红素加氧酶 - 1基因 (human Heme Oxygenase- 1,h HO- 1)的重组腺病毒 (Adeno- XTMh HO- 1,Ad- h HO- 1)转染静脉移植血管 ,观察 h HO- 1基因预防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方法 将 2 1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 3组 ,对照组 ,Ad- null组和 Ad- h HO- 1组 ,每组各 7只。在兔颈外静脉移植于颈总动脉的血管移植术前分别应用肝素生理盐水、Ad- null和 Ad- h HO- 1病毒液常温浸泡静脉移植血管 30 min。术后 2 8d病理切片观察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情况 ,计算机图象分析仪计算新生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及二者比值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S- P法 )观察术后 14 d、2 8d移植血管壁 h HO- 1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Ad- h HO- 1组内膜厚度、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均显著低于Ad- null组和对照组 (P<0 .0 1) ,中膜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Ad- h HO- 1组静脉血管壁细胞 h HO- 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结论  Ad- h HO- 1转染兔静脉旁路移植血管能够抑制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增生 静脉移植血管 人血红素加氧酶-1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HO-1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的表达研究
19
作者 张玉海 谷天祥 +3 位作者 王春 房勤 李卓 白雪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分对照组及环孢菌素(CSA)组,每组32只。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及CsA干预,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术后1,3,5,7...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分对照组及环孢菌素(CSA)组,每组32只。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及CsA干预,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术后1,3,5,7d各6只动态切取标本,常规组织切片监测排斥反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移植心肌组织HO-1 mRNA的表达。结果:C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15.4±5.1)d长于对照组(7.6±1.5)d,P<0.01;CSA组各采样时段的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O-1表达强度均强于对照组。结论:移植心脏中HO-1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轻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SA干预增强HO-1表达,减轻免疫排斥反应及降低凋亡指数。提示HO-1在心脏移植术后应激及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抑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心脏移植 大鼠 排斥反应 凋亡
下载PDF
老年人单纯二尖瓣病变不同术式疗效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王春 宋来春 +3 位作者 谷天祥 房勤 李卓 刘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观察机械瓣置换、生物瓣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对≥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16例≥60岁的单纯二尖瓣手术出院患者,风湿性二尖瓣病变7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40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62例,生物... 目的观察机械瓣置换、生物瓣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对≥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16例≥60岁的单纯二尖瓣手术出院患者,风湿性二尖瓣病变7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40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62例,生物瓣膜置换34例,二尖瓣成形术20例。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死亡、再次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心功能分级、抗凝情况、出血事件、血栓栓塞等事件。结果 116例患者随访24~60月,平均(48.4±10.7)月。20例瓣膜成形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二尖瓣功能良好,未出现中度以上返流、再次住院、再次手术及其他不良事件。34例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抗凝,随访期间未出现瓣膜衰败现象,瓣膜功能正常,心功能均明显改善。62例机械瓣置换的患者,均服用华法林抗凝,机械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可见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等事件发生。结论手术治疗≥60岁二尖瓣病变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延长生存时间。但不同术式的远期效果有一定差异。瓣膜成形术后避免抗凝药物的应用,可避免抗凝并发症。生物瓣膜置换可达到瓣膜成形术的效果,但因其存在生物衰败,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在年龄相对低的患者中根据情况选择。机械瓣膜置换需要终生抗凝治疗,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出血和血栓并发症,严格规律地监测凝血指标,可最大程度减少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老年人 外科治疗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