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地区学校伤寒副伤寒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进 廖和壮 +5 位作者 李永红 房天喜 张振开 秦卫文 汤洋 张静 《应用预防医学》 201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用综合干预措施实现伤寒副伤寒干预效果及干预净效应的评价,为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配对的方法把研究区内符合条件的学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干预组采取水源消毒、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 目的用综合干预措施实现伤寒副伤寒干预效果及干预净效应的评价,为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配对的方法把研究区内符合条件的学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干预组采取水源消毒、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了解干预的效果以及干预的净效应。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干预学校发病率为23/10万,较对照学校147/10万,有统计学意义,保护率为84.35%,效果指数IE为6.39,成本效益比为1∶7.08。结论饮用水定期消毒和健康教育等投入小的干预措施在校区内容易实施,也能够明显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是有效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综合干预 整群分层配对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广西伤寒与副伤寒高发地区以人口为基数的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进 廖和壮 +3 位作者 李永红 唐昌新 姚催华 房天喜 《应用预防医学》 2010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高发地区以人口为基数的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方法建立以固定人群为基数,病原学为确诊依据的前瞻性监测系统进行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甲型副伤寒发病91例,伤寒发病15例,发病率分别为180/10万和30/10万。由甲型副伤寒沙... 目的分析广西高发地区以人口为基数的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方法建立以固定人群为基数,病原学为确诊依据的前瞻性监测系统进行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甲型副伤寒发病91例,伤寒发病15例,发病率分别为180/10万和30/10万。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占85.8%。伤寒、副伤寒除12月外,全年均有发病。伤寒发病以成年人为主,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甲型副伤寒临床症状与伤寒相似。结论伤寒、副伤寒实际发病率远高于一般常规监测发病率,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甲型副伤寒 发病率 以人口为基数监测
下载PDF
2004~2008年全州县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房天喜 唐昌新 唐强平 《应用预防医学》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了解全州县2004~2008年麻风流行特征,为该县今后麻风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州县2004~2008年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新发现麻风病人28例,年均发现率0.73/10万;本病的... 目的了解全州县2004~2008年麻风流行特征,为该县今后麻风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州县2004~2008年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新发现麻风病人28例,年均发现率0.73/10万;本病的高发人群是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显著超过女性(性别比为4.6:1);本病的发现主要靠主动发现(疫源地调查及疑似病例线查),占新发现病例的75%(21/28);本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直系亲属间的直接传播占总病例的42.86%;未治愈麻风病人(传染源)的积累及病例发现较晚是造成该病在该县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诊疗水平、加强对新、老疫区(点)及疑似病例的线索调查以及疫源地等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教是有效控制该病流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新发现病例 分析
下载PDF
广西全州县2004—2011年伤寒及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小垒 房天喜 +2 位作者 莫春凤 邓娇凤 黄亚铭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0期1489-1490,1493,共3页
目的了解桂北地区全州县2004—2011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特征,为该县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该县2004—2011年伤寒和副伤寒疫情资料。结果该县伤寒和副伤寒病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33.46/10万,伤寒病例占64.56%,... 目的了解桂北地区全州县2004—2011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特征,为该县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该县2004—2011年伤寒和副伤寒疫情资料。结果该县伤寒和副伤寒病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33.46/10万,伤寒病例占64.56%,副伤寒病例占35.44%,无一例死亡。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出现,高发年龄组为5~〈25岁,占总病例数的40.46%。总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56.59%,女性占43.41%。发病人群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分别占50.90%和29.79%。全年每月均有病例出现,高峰期在5~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58.25%。该县18个乡镇均有病例出现,病例数出现较多的前5个乡镇均为交通便利的地方。结论该县伤寒和副伤寒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病率较高的县份之一,通过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近2年发病人数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伤寒 流行病学 副伤寒 预防和控制 伤寒 流行病学 伤寒 预防和控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广西全州县1997~2005年输入性疟疾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珍 吴才国 房天喜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7-38,83,共3页
目的分析全州县1997~2005年疟疾发病特点,为疟疾控制后期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05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等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9年间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167例,其中... 目的分析全州县1997~2005年疟疾发病特点,为疟疾控制后期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05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等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9年间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167例,其中海南回归占51.50%(86/167),贵州回归占30.54%(51/167),广东回归占6.59%(11/167),外国回归占2.99%(5/167);在外滞留一个月以上的占94.41%(161/167);从事挖煤(矿)的占42.51%(71/167),种植的占26.95%(45/167);发病后1周内就诊的占88.62%(148/167)。结论全州县9年间共检出输入性疟疾病例167例,以男性为主,大多数病人在疫区野外作业1个月以上,发病后能及时就诊和得到及时治疗,未发生输入继发病例。应继续加强对从高疫区回归人员的疟疾管理和监测,加强疟防知识宣传教育,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疟痰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1951——2010年广西全州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小垒 房天喜 +4 位作者 邓姣凤 黎军 李珍 韦海艳 黄亚铭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398-400,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最北部全州县历年疟疾流行状况,分析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特点,评价本世纪以来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 目的了解广西最北部全州县历年疟疾流行状况,分析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特点,评价本世纪以来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50年代疟疾是当地的主要传染病,存在多种疟原虫传播流行,当地居民人群疟疾阳性率为284.25/10万,其中1955年为722.84/万,60年代为70.05/10万,70年代为12.74/10万,80年代为22.43/10万,90年代为18.67/10万,本世纪为1.56/10万。1962年后未发现三日疟及恶性疟病例。自1990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该县的疟疾病例均来自流动人口。结论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存在流动人口将疟疾输入传播的威胁,因此,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控制 广西北部
下载PDF
2002~2008年全州县人间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房天喜 唐昌新 姚崔华 《应用预防医学》 2009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分析全州县2002~2008年狂犬病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州县2002~2008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8年全州县共发生狂犬病116例,年发病率及死亡率为0... 目的分析全州县2002~2008年狂犬病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州县2002~2008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8年全州县共发生狂犬病116例,年发病率及死亡率为0.78—3.78/10万,年均发病率为2.16/10万,且近3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病例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中,主要在农村地区,占97.41%(113/116)。病例以9~12月发病最多,占总病例的51.72%(60/116),以2~5月发病较少,仅占15.51%(18/116)。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77岁,以50~60岁组发病较多,占28.45%,其次是0—10岁组,占12.93%,50岁以上的病例占49.13%。被伤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儿童,男性发病高于女性(2.5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5.86%(88/116),其次是学生(12.93%)和儿童(7.76%)。伤人动物主要是狗,占90.52%,且80%以上为家养动物;狗咬伤人后正确处理仅占6.90%,大部分对伤口未作处理。结论家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要控制其流行,应加强犬类的管理及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疫情
下载PDF
高致病性禽流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房天喜 《应用预防医学》 2008年第A02期10-13,共4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毒株引起的人、禽共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继2003年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后又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安全的新发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从2003年12月到2006年9月8日...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毒株引起的人、禽共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继2003年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后又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安全的新发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从2003年12月到2006年9月8日,WHO公布的实验室确诊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已达244例,其中已经死亡143例,病死率为58.67%,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人类健康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禽甲型流感病毒 人畜共患传染病 实验室确诊 亚型毒株
下载PDF
广西全州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结果分析
9
作者 李珍 房天喜 +3 位作者 吴才国 唐咸贵 邓姣凤 刘小高 《世界感染杂志》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全州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效果,为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疟疾监测点2005-2009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共血检本地居民发热患者3780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血检流动人员发热患者955人,疟原虫阳性率为0... 目的分析全州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效果,为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疟疾监测点2005-2009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共血检本地居民发热患者3780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血检流动人员发热患者955人,疟原虫阳性率为0.73%。媒介监测,共进行50次室外人工诱蚊和蚊帐内捕蚊,仅捕获中华按蚊1种5579只,平均叮人为53.52只/入夜。结论全州县疟疾监测点5年查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疟疾传播已阻断。但传疟媒介和输入性疟疾仍然存在,疟疾监测措施不能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监测 中华按蚊 分析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00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房天喜 罗飞 姚鸾姣 《应用预防医学》 2010年第S1期94-95,共2页
结核病是糖尿病的重要相关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两病并发,相互影响,致使病情复杂,治疗效果不佳,疗程明显增加,预后比单纯肺结核或单纯糖尿病要差。现将我中心门诊2001-2006年诊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 结核病是糖尿病的重要相关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两病并发,相互影响,致使病情复杂,治疗效果不佳,疗程明显增加,预后比单纯肺结核或单纯糖尿病要差。现将我中心门诊2001-2006年诊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型糖尿病 结核病人 合并糖尿病 临床诊疗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抗结核治疗 治疗效果 易感者
下载PDF
微卡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房天喜 罗飞 姚鸾姣 《应用预防医学》 2010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抗酸杆菌(AFB)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微卡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疗程各8个月,前者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微卡治疗,后者仅用复治方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微卡...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抗酸杆菌(AFB)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微卡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疗程各8个月,前者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微卡治疗,后者仅用复治方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痰阴转率分别为86%(43/50)、68%(34/50),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41/50)、46%(23/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卡能改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性肺结核化疗的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治疗 母牛分枝杆菌 观察
下载PDF
全州县2010—2013年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叶伟 房天喜 蒋艳凤 《应用预防医学》 2015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了解全州县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2010—2013年连续对全州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1 350份,水质微... 目的了解全州县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2010—2013年连续对全州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1 350份,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540份,合格率40.0%。2010年至2013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9.8%上升到47.5%,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县城水厂、乡镇级水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散式供水(井水、地表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3.0%、72.5%、42.5%和23.6%,大型集中式供水(县城水厂、乡镇级水厂)优于小型集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分散式供水(P=0.002);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出厂水合格率55.7%高于末梢水45.7%(P=0.009)。结论通过多年改水,全州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还比较严重,需进一步扩大集中式供水范围和加强水质消毒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微生物 污染 分析
下载PDF
1980年—2013年广西全州县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姣凤 房天喜 +2 位作者 马小垒 黎军 黄亚铭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13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分析全州县33年以来流动人口中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进一步防治疟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医疗单位历年流动人口疟疾病历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州县33年以来在流动... 目的分析全州县33年以来流动人口中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进一步防治疟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医疗单位历年流动人口疟疾病历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州县33年以来在流动人口中血检人数共15 854例,发现疟疾病例共3 014例,血检平均阳性率为19.01%,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3.07/10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例全部在国内疟疾流行区感染的间日疟。本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的疟疾感染病例数量在逐步减少,但全部病例属于在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所感染,并多数病例为恶性疟。结论尽管广西全州县流动人口中曾经出现过较多的疟疾病例,但未出现对当地居民的感染及危重、死亡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动人口 恶性疟 防治
下载PDF
广西全州县2009-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姣凤 经娟 +1 位作者 房天喜 马小垒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全州县2009-2014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州县2009-2014年各乡镇卫生院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州县2009-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1 690例,死... 目的分析广西全州县2009-2014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州县2009-2014年各乡镇卫生院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州县2009-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1 690例,死亡病例16例;年均发病例为644.75/10万,年均死亡例为0.33/10万。2009发病率最低,为18.01/10万,2014年发病率最高,为924.81/10万,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0年报告死亡病例最多,为10例,死亡率1.22/10万,其次为2014年报告4例死亡病例,死亡率0.49/10万。病例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占58.92%;年龄主要集中于0-5岁年龄组,占96.40%;职业以散居及幼托儿童为主,占97.74%;病例全年各月份均有分布,以4-7月份为高峰期,占67.53%;病例全县18个乡镇均有出现,全州镇、龙水镇和才湾镇三个乡镇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45.87%;病原学检测显示,2010年、2014年优势病原体为EV71;2011-2013年优势病原体为其它肠道病毒。结论全州县手足口病发病水平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差异,EV71与其它肠道病毒交替成为优势病原,〈5岁散居及幼托儿童是防控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分析
下载PDF
1984-2003年全州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宗孝 唐昌新 +3 位作者 房天喜 蒋晓明 唐高峰 刘秀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9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病学特征 全州县 自然疫源性疾病 病死率 流行特征 传染病 发病死亡 防制措施 人畜共患
下载PDF
广西全州县2009年—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16
作者 邓姣凤 房天喜 +1 位作者 马小垒 黄亚铭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28期3861-3863,共3页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广西全州县2009年—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疫情报告及儿童麻疹一腮腺炎一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的5年中该县疫情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广西全州县2009年—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疫情报告及儿童麻疹一腮腺炎一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的5年中该县疫情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802例,年均发病率为19.57/10万,每年的病例数多少与MMR疫苗接种数量关系密切。发病人群88.0396出现在10岁以下年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6:1,5~7月份为该县病例出现的高峰期,37.41%的病例集中在县城所在地的全州镇。结论需进一步提高腮腺炎病例高发乡镇儿童MMR疫苗接种率,完善病例个案调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调查 防制
下载PDF
1990~1999年全州县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玉林 邓群 房天喜 《广西预防医学》 2000年第4期236-238,共3页
关键词 伤寒 流行病学 防治
下载PDF
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永红 杨进 +7 位作者 林玫 廖和壮 唐昌新 马小磊 房天喜 董柏青 张静 孙军玲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评价父母文化程度在学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全州县18所城乡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KAP)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低于父亲;学生... 目的评价父母文化程度在学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全州县18所城乡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KAP)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低于父亲;学生的KAP分数在父母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低年龄学生受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比高年龄学生大、女生比男生大;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大于父亲。结论不断提高父母受教育程度、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形成及保障学生健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态度.实践 双亲 文化 对比研究 学生
原文传递
广西全州县寄宿制学生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永红 杨进 +7 位作者 林玫 廖和壮 唐昌新 马小磊 房天喜 董柏青 张静 孙军玲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校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效果,为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全州县城乡寄宿中小学20所作为干预学校,18所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采取健康教育和饮水消毒综合干预措施,对照学校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 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校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效果,为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全州县城乡寄宿中小学20所作为干预学校,18所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采取健康教育和饮水消毒综合干预措施,对照学校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学生伤寒副伤寒认知、态度、行为的变化和最终干预结果 ,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学校学生伤寒副伤寒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和卫生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以及对照学校均有明显提高,干预期间干预学校学生伤寒副伤寒累积发病率(0.39‰)显著低于对照学校(2.53‰)(P<0.01)。干预措施对学生发生伤寒副伤寒的保护率为84.58%。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学生卫生行为及大幅度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是有效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综合预防 健康教育 学生
原文传递
广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锦辉 杜进发 +7 位作者 覃业新 龚伟荣 房天喜 傅剑羽 李珍 江识思 邓洪献 冯延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探讨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方法对监测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疟疾抗体纵向监测,按蚊种类、主要传播疟疾媒介种群密度和叮人率调查。结果监测点疟疾发病率和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原虫阳性率由2005年分别从0.... 目的探讨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方法对监测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疟疾抗体纵向监测,按蚊种类、主要传播疟疾媒介种群密度和叮人率调查。结果监测点疟疾发病率和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原虫阳性率由2005年分别从0.69/万及0.02%下降至2009年均为零。结论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媒介依然存在,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是疟疾监测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监测 结果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