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渣污染场地土壤电动修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桐 孟凡生 +2 位作者 王业耀 房孝磊 杨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0,共5页
以青岛某化工厂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原位电动技术修复的铬去除率、迁移特征,以及电动修复前后土壤中铬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总铬(Cr(T))质量比为7850mg/kg,大部分3价铬(Cr(Ⅲ))质量比为6464mg/kg。施加1 V... 以青岛某化工厂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原位电动技术修复的铬去除率、迁移特征,以及电动修复前后土壤中铬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总铬(Cr(T))质量比为7850mg/kg,大部分3价铬(Cr(Ⅲ))质量比为6464mg/kg。施加1 V/cm直流电压,电动修复4,6d后,6价铬(Cr(Ⅵ))以含氧阴离子的形式向阳极迁移,去除率在32%-44%,Cr(T)的去除率在5.1%~8.7%,去除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大部分Cr(Ⅲ)以Cr(OH)3沉淀存在,在电场作用下较难发生迁移。污染土壤中的铬以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占38.0%),同时存在大量的残渣态铬(占54.4%),可还原提取态铬所占比例最少(占1.5%)。电动运行后醋酸可提取态的铬比例有所降低,可还原提取态和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比例稍减小,对以残渣态存在的铬也几乎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电动修复 铬渣 土壤污染 铬形态
下载PDF
近50a黄河上游气候变化趋势和干湿界线波动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加强 郭杨 +4 位作者 房孝磊 刘成程 王丽霞 沈云 张林波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1-298,共8页
利用黄河上游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的气候资料,研究了黄河上游地区多个气候要素的变化,以30 a为时间尺度研究气候变化趋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区域东南部站点呈干暖化趋势,其他站点以湿暖化为主,变湿的趋势不显著,而变暖的趋势... 利用黄河上游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的气候资料,研究了黄河上游地区多个气候要素的变化,以30 a为时间尺度研究气候变化趋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区域东南部站点呈干暖化趋势,其他站点以湿暖化为主,变湿的趋势不显著,而变暖的趋势普遍且显著;东南部向着干旱化的方向发展,其他区域不显著;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在1959—1988年、1969—1998年和1979—2008年3个时段呈持续增加趋势,最高气温仅在近30 a呈整体增加趋势;在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共同作用下,1979—2008年年均气温的增幅最大;低海拔站点日照时数持续、显著减少,而高海拔的玛多、达日两站则呈显著增加趋势;相对湿度恰好相反,低海拔站点多呈增加趋势,高海拔站点多呈减少趋势。区域风速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低海拔地区和后两个时段。采用30 a为时间尺度分析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相对湿度 风速 干湿界线 黄河上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