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肉牛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房昊源 杨亮 +4 位作者 王洪壮 曹锦承 任万平 魏胜娟 颜培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5-1036,共12页
【目的】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肉牛舍温热环境、肉牛生理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评价此肉牛防暑环境调控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290.05... 【目的】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肉牛舍温热环境、肉牛生理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评价此肉牛防暑环境调控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290.05±7.60)kg)的8月龄西门塔尔公牛30头,随机区组饲养于2栋相邻且构造相同的钟楼式棚舍中,试验组所在牛舍加装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照组所在牛舍采用自然通风。试验期为2019年6月30日至7月16日,共17 d,其中预试期为前3 d,正式期为后14 d。正式试验期内前7 d,于每日的5:00、10:00、14:00、18:00、22:00测定舍内风速、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计算温湿指数和体感温度,并同时测定肉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在全部正式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每圈栏的投料量,并于次日上午6点对剩料进行清理和称重,计算采食量。于正式试验期内第1和14天的上午7:00-8:00,对所有试验牛进行空腹称重,记录始末体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同时采集血液及粪便样本,用于测定血清中的无机离子、生化指标、激素水平及粪便中的皮质醇水平。【结果】(1)试验组的横向交互式送风系统处理可显著提高舍内风速(P<0.01),从而极显著的降低试验组肉牛的体感温度、肉牛在10:00、14:00、18:00、22:00的直肠温度以及肉牛在10:00、14:00、18:00的呼吸频率(P<0.01);与对照组肉牛相比,试验组肉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随环境温度升高的增幅分别减少45%和4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舍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及温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结束时,试验组肉牛血清中钙离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及氯离子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肉牛血清中的热应激蛋白70、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激素水平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肉牛的粪便及血清中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生产性能测定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肉牛的初始体重及结束体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P<0.01)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利润可提高10.68%。【结论】横向交互送风可以显著增加舍内空气流速,降低体感温度,改善西门塔尔牛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增加高温高湿环境下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送风 肉牛 体温调节 生理生化指标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高温对荷斯坦奶牛乳腺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白慧 李婷婷 +3 位作者 房昊源 魏润元 寇慧娟 颜培实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探讨高温环境对荷斯坦奶牛乳房表面温度、乳腺组织形态和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的影响,选取春季和夏季奶牛各4头,测定其呼吸频率,并用红外摄像仪测定乳房表面温度。屠宰后,采集奶牛乳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形态。采用荧光定... 为了探讨高温环境对荷斯坦奶牛乳房表面温度、乳腺组织形态和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的影响,选取春季和夏季奶牛各4头,测定其呼吸频率,并用红外摄像仪测定乳房表面温度。屠宰后,采集奶牛乳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形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SP70和HSP90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SP9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春季奶牛相比,夏季高温使奶牛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乳房表面温度极显著上升(P<0.01)。乳腺组织形态没有明显差异,乳腺组织HSP70和HSP90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HSP9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温明显提高了荷斯坦奶牛乳房表面温度,乳腺组织HSP70和HSP90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乳房表面温度 乳腺组织形态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