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励机制的模拟教学法在麻醉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房特 曹学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激励机制的医学模拟教学法在5年制麻醉医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麻醉科实习的5年制麻醉医学生120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传统教学方法)与激励组(基于激励机制的医学模...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激励机制的医学模拟教学法在5年制麻醉医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麻醉科实习的5年制麻醉医学生120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传统教学方法)与激励组(基于激励机制的医学模拟教学法),每组各60名,对比两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于麻醉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医学生对本次教学方法的满意情况。结果激励组与传统组相比,自我动机、学习信念、制定学习目标及计划、自我监测及调节、获取合作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励组与传统组相比,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励组与传统组相比,认为教学丰富且新颖的医学生比例较高,认为教学陈旧且乏味的医学生比例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激励机制的医学模拟教学法应用于5年制的麻醉医学生教育工作当中明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更好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成绩,更容易被医学生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医学模拟教学 麻醉 医学生 基础知识 操作技能 教育
下载PDF
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7
2
作者 于艳 房特 佟盛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1,共2页
分析全麻恢复期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 736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手术类型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显示:292例(3%)患者发生恢复期躁动,导尿管刺激、气管导... 分析全麻恢复期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 736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手术类型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显示:292例(3%)患者发生恢复期躁动,导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术后切口疼痛等不良刺激是患者出现躁动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恢复期 躁动 护理
下载PDF
笑气对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学照 房特 +1 位作者 马虹 王俊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01-1903,共3页
目的探讨笑气对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笑气组,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修订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和修订版韦氏记忆量表(WMS-R)分别在术前1d和术... 目的探讨笑气对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笑气组,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修订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和修订版韦氏记忆量表(WMS-R)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5d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异氟醚组与笑气组比较,MMES、WAIS-R和WMS-R多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浓度的笑气并不能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 老年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影响社区居民首诊医院选择的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哲 刘莉 +4 位作者 房特 陈凤收 佟青 崔赛赛 马虹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首诊医院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市铁西区六个社区共12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的基本资料、首诊医院的选择、影响首诊医院选择因素。结果发放问卷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首诊医院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市铁西区六个社区共12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的基本资料、首诊医院的选择、影响首诊医院选择因素。结果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1份,有效率为96.75%。在1161份有效问卷中,38.8%的居民首诊选择三级医院,24.1%的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在三级医院做CT、彩超、心电图的社区居民比例为72.4%、61.8%和50%,而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CT、彩超、心电图的社区居民比例只为5.3%、6.9%、10.6%。调查发现,34.5%的居民认为应该提高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81.1%的居民认为利用云平台请上一级医院的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远程诊断,可以首选基层医院检查。结论医生诊疗水平、疾病严重程度、设备水平是影响社区居民选择社区医院作为首诊医院的首要三个因素。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制定相关医保政策、利用云平台可能会改变社区居民的首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诊医院 分级诊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设备
下载PDF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针对性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想 毕钰莹 房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临床表现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将76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HR)、平均...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临床表现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将76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R、MAP、SA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较为明显,患者常伴有HR加快、MAP升高等临床表现。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减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的疼痛程度,降低躁动、脱管及坠床等风险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期 疼痛 躁动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复方苯甲酸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邢俊家 房特 周晖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4-515,共2页
目的研制外用抗真菌药复方苯甲酸凝胶,并对制剂稳定性进行观察。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用常规方法制备凝胶。结果制剂稳定性较好,对黏膜无刺激作用。结论该制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检测方便、制剂稳定、安全。
关键词 苯甲酸 水杨酸 卡波姆
下载PDF
楼兰守护
7
作者 房特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0年第1期51-51,共1页
我已习惯孤单 千年的守护使我失去从前 在那漫长的时光里 我独自忍受着 几个世纪的熬煎 我不再幻想 我的灵魂死了
关键词 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楼兰守护》 诗歌
下载PDF
CSEA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体位干预 被引量:6
8
作者 肖伟杰 房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6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CSEA剖宫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CSEA剖宫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HS发生情况、低血氧症、用升压药情况。结果麻醉后3 min、5 min、10 min患者SHS发生情况、使用升压药、低血氧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可有效预防CSEA剖宫产患者术中SHS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体位干预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新型关注型心理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伟杰 房特 曹学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5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新型关注型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手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究与分析新型关注型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手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型关注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改变情况以及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FMA及BI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PSQI量表各项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及安眠药物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关注型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骨折患者的心理不适,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关注型 心理护理干预 骨折 手术
下载PDF
老年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冬 房特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8年第1期4-5,共2页
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是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从曾经肆虐一时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到小范围的流行性感冒,呼吸系统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致死性疾病的前五位中,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居... 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是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从曾经肆虐一时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到小范围的流行性感冒,呼吸系统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致死性疾病的前五位中,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居第3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艾滋病并列第4位。在我国,大约有50%的男性和6%的女性吸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城市死亡原因的第4位、农村死亡原因的第1位。在农村,生物燃料的使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显著相关。其实,这些地区的实际发病率要比预计值高出很多。鉴于上述状况,本刊特组织呼吸系统感染的门诊治疗专题笔谈,希望对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朋友们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呼吸道感染 门诊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身体健康 生理机能 多发病 常见病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诊治与护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房特 王晓雪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3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1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顺利出院,大部分患者(16/18)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1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顺利出院,大部分患者(16/18)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B级-c级2例、B级-D级2例、C级-D级4例、C级-E级2例、D级-E级8例。结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以及有效的功能锻炼和心理安慰,是保证此类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护理
原文传递
不同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肺癌患者手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伟杰 房特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肺癌患者手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接受全身麻醉的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温组(A组)、风热毯保温组(B组)、电子液体加温组(...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肺癌患者手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接受全身麻醉的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温组(A组)、风热毯保温组(B组)、电子液体加温组(C组)和综合组(D组),每组22例。均在室温下实施手术,A组患者不做任何特殊处理,B组患者在非手术区覆盖风热毯,用鼓风机43℃热风保温,C组患者输血、输液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D组患者采用风热毯联合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比较4组患者血压、体温及心率变化,比较各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恢复期,B、C和D组患者体温、心率和血压波动均低于A组,且D组波动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和D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低于A组,且D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患者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组最高,4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肺癌手术患者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可明显缩短麻醉恢复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 全身麻醉 肺肿瘤 手术 麻醉恢复期
原文传递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再次和多次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雪 房特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3年第10期38-39,共2页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技术在心脏术后患者再次或多次施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5例心脏外科术后再次出现二尖瓣病变患者施行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做好器械...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技术在心脏术后患者再次或多次施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5例心脏外科术后再次出现二尖瓣病变患者施行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做好器械保养。结果1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发生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微创小切口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二尖瓣置换 微创 手术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