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5例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房玉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3期24-24,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19~63岁。修复动脉损伤采用端端吻合30例,大隐静脉移植14例,切开取栓1例。结果截肢5例(11.1%),肢体存活40例(88.9%),其中17例(37.8%)有不同程度... 目的回顾性分析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19~63岁。修复动脉损伤采用端端吻合30例,大隐静脉移植14例,切开取栓1例。结果截肢5例(11.1%),肢体存活40例(88.9%),其中17例(37.8%)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结论手术不及时和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及感染程度是截肢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骨折 血管损伤 血管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36例胫骨骨折临床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房玉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上段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6例胫骨中上段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后疗效分析,评价该手术的可行性和积极性。结果随访9~18个月,除1例感染,2例迟缓愈合外,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时机,...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上段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6例胫骨中上段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后疗效分析,评价该手术的可行性和积极性。结果随访9~18个月,除1例感染,2例迟缓愈合外,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发症可控制,相对钢板等内固定来说,可提高骨折愈合,早期下地行走和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上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
下载PDF
探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房玉利 《纳税》 2020年第6期139-139,共1页
中国特色经济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经济开始走向正轨,得以平稳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与政府会计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而这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必须尽快对其进行改革。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 影响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锋 张伟 房玉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B...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B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年Harris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1或P〈0.05)。术后随访1年,A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达86.7%,B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达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36,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锋 张伟 房玉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A组(外固定支架)24例、B组(加压钢板)30例、C组(交锁髓内钉)30例,比较三组的出血...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A组(外固定支架)24例、B组(加压钢板)30例、C组(交锁髓内钉)30例,比较三组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C组出血量最多,显著多于A组、B组,三组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7,P〈0.01)。 C组骨折愈合时间最快,显著快于A组、B组,三组骨折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65,P〈0.01)。对三组患者术后随访,C组优良率最高,显著高于A组、B组,三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8,P〈0.05)。 A组出现软组织感染3例,骨髓炎3例,骨不连1例,无皮肤坏死、畸形愈合、关节僵硬。B组无一例出现软组织感染,骨髓炎2例,骨不连3例,皮肤坏死1例,关节僵硬2例,畸形愈合3例。C组无一例出现骨髓炎、软组织感染、皮肤坏死、关节僵硬,仅骨不连1例,畸形愈合1例。结论外固定支架、加压钢板、交锁髓内钉均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交锁髓内钉较其他内固定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加压钢板 交锁髓内钉
下载PDF
3D打印支具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聂广辰 石健 +8 位作者 刘勇 房玉利 陈一凡 薛岩 刘丽 丛晓丹 郝旭光 李佳铭 李鹏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支具非手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12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收治44例闭合腱性锤状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3D组和普通支具组,各22例22指。3D组应用自行研制锤状指复位体位支具... 目的观察应用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支具非手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12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收治44例闭合腱性锤状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3D组和普通支具组,各22例22指。3D组应用自行研制锤状指复位体位支具,3D扫描后打印。普通支具组应用传统支具非手术治疗腱性锤状指患者。并依据手功能Patel评定法对患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8周拆除外固定,经功能练习,远指间关节(distal interphjalangeal joint,DIP)背伸功能均恢复良好,近指间关节(proximal interphjalangeal joint,PIP)无挛缩屈伸活动度良好。随访3~12个月,平均6.6个月,无失访,依据手功能Patel评定法,3D组优15例,良7例;普通支具组优6例,良16例。3D组支具所有患者未发生支具折断、碎裂、损坏情况,无固定失效情况发生,无一例产生压疮,2例患者因肿胀消褪二次更换支具。而普通支具组2例患者产生压疮,5例患者因支具固定失效二次更换支具。结论 3D支具固定可靠,不易形成压疮,便于观察甲板血运,指体肿胀消褪后可再次依据伤指外形快速打印更换支具,并且费用低廉,是一种治疗腱性锤状指理想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 闭合损伤 非手术治疗 3D打印 个体化
下载PDF
大骨节病性膝关节炎的分阶段性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郝振勇 于洪文 +1 位作者 王清华 房玉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84-385,共2页
大骨节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变形性关节病,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对大骨节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儿童新发生的病例已经很少见。但是,既往大骨节病患者今天依然大量存在... 大骨节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变形性关节病,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对大骨节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儿童新发生的病例已经很少见。但是,既往大骨节病患者今天依然大量存在,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医疗条件差,但是我国目前缺少针对大骨节病患者的系统治疗计划,由于不同医院的技术水平不同,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水平不同,这类患者大多数并没有得到科学的治疗,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近十年,对成人大骨节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系统的大骨节病分阶段治疗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分阶段治疗
下载PDF
动脉套管联合聚乙二醇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8
作者 聂广辰 薛岩 +4 位作者 郝旭光 刘丽 石健 房玉利 刘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854-858,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聚乙二醇(PEG)冲洗法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神经重建模型,144只大鼠平均分为4组,每组36只,均选用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其中坐骨神经断端采用小间隙缝合盐水... 目的观察应用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聚乙二醇(PEG)冲洗法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神经重建模型,144只大鼠平均分为4组,每组36只,均选用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其中坐骨神经断端采用小间隙缝合盐水冲洗修复为A组,小间隙缝合PEG冲洗修复为B组,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盐水冲洗修复为C组,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PEG冲洗修复为D组。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时,采用行为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电生理神经冲动传导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对4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神经再生情况时,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4组数据进行采集。所有数据在各组术后1、4和8周进行检测。结果D组行为学SFI值显著优于其他组;电生理学示各组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均产生混合肌肉运动电位CMAP,但D组运动电位峰值高于其他组;组织病理学HE染色示D组下肢肌肉萎缩程度小于其他组且在对坐骨神经进行染色时发现D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有序,具有正常直径和施万细胞,成纤维细胞较少;TEM示D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最多、轴突最厚、髓鞘外观正常。结论在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应用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PEG冲洗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通过后期的临床转化,有望为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聚乙二醇 动脉套管 大鼠
下载PDF
硅纳米材料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聂广辰 房玉利 +8 位作者 刘丽 薛岩 陈一凡 李佳铭 张浩 李宇实 石健 李景先 刘勇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5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硅纳米材料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的可行性. 方法:将神经生长因子( NGF)复合硅纳米材料. 在含有5%小牛血清和10%马的血清的RPMI-1640溶液中培养PC12细胞. 通过使用细胞浓度测定96水溶液的MTS试验确定由煅制氧化硅纳米材料诱导的... 目的:研究硅纳米材料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的可行性. 方法:将神经生长因子( NGF)复合硅纳米材料. 在含有5%小牛血清和10%马的血清的RPMI-1640溶液中培养PC12细胞. 通过使用细胞浓度测定96水溶液的MTS试验确定由煅制氧化硅纳米材料诱导的PC12细胞的分化. 通过卡玛斯蓝染色显像以最终确定蛋白质( NGF)数量.结果:NGF可以有效的结合到介孔硅纳米材料上,药物有效结合率达到0.93%w/w(6.98%). NGF结合的硅纳米材料更有效的促进了PC12细胞的分化. 结论:该研究证明了硅纳米材料复合NGF后有效的促进了PC12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纳米材料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突生长 神经营养因子释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