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边大红 房琴 +2 位作者 高震 崔彦宏 杜雄 《江西农业》 2023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具有大量的优质农业人才,而农业类高校则是培养优秀乡村人才的重要阵地。然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再加上大量扩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则需要...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具有大量的优质农业人才,而农业类高校则是培养优秀乡村人才的重要阵地。然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再加上大量扩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则需要高校积极改革农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结合乡村发展特点,调整办学策略,让更多人才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拥有丰富的实践技能,进一步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人才 培养 改革
下载PDF
适应新农科发展的《农学概论》课程优化及教学方式探索
2
作者 边大红 王红光 +3 位作者 房琴 高震 杜雄 孙红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2期99-101,共3页
《农学概论》涉及作物学、农业气象学、植保、植物营养等多学科知识,理论内容范围广、实践性强,是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知农、学农的窗口。在河北农业大学作为农机、植保、资源与环境、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涉及作物学、农业气象学、植保、植物营养等多学科知识,理论内容范围广、实践性强,是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知农、学农的窗口。在河北农业大学作为农机、植保、资源与环境、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经济管理、语言学、会计等非农学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每学期选课人数稳定在1 200人左右。基于新农科背景下我国对农业人才的要求,本文从学生知识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角度总结了近几年《农学概论》授课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角度探讨改进方式,以期提高《农学概论》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服务三农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概论 新农科发展 学情分析 课程优化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结实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马金荣 张鸿雁 +4 位作者 王雅群 张迎香 王红光 房琴 李瑞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07-1615,共9页
为了明确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结实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2021年以大穗型品种衡观35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180万(D180)、300万(D300)、420万(D420)和540万(D540)株,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密... 为了明确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结实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2021年以大穗型品种衡观35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180万(D180)、300万(D300)、420万(D420)和540万(D540)株,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小花结实、籽粒空间分布特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衡观35主茎穗上部和I分蘖穗下部、济麦22主茎和I分蘖穗中上部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呈增加的趋势。降低种植密度促进了两个品种穗中部小穗位弱势小花、上部和下部小穗位强势小花的结实。衡观35主茎穗中上部和I分蘖穗中部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均高于济麦22。开花期穗干重与可孕小花数呈显著正相关。低种植密度处理下开花期穗干重的增加为其获得较高的穗粒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种植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衡观35的穗数。由于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协调作用,两个品种均在D300处理下获得了最高产量,但与其余种植密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来看,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会促进冬小麦主茎和分蘖穗结实,进而增加穗粒数和产量,可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种植密度 结实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房琴 王红光 +3 位作者 马伯威 李东晓 李瑞奇 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71,共8页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3-2014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基本苗150万、225万、300万和375万·hm^-2)和施氮量(180、240和300kg·hm^-2)的二因...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3-2014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基本苗150万、225万、300万和375万·hm^-2)和施氮量(180、240和300kg·hm^-2)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时期群体总茎(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4种密度下都取得了较高的穗数。越冬前至开花期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基本苗为150万和225万·hm^-2时开花后LAI和干物质积累量都高于基本苗300万和375万·hm^-2。各生育时期(除起身期外)不同施氮量之间总茎数差异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高施氮量下开花后LAI衰减较慢。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显著,施氮量仅对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显著;密度与施氮量对千粒重和产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基本苗150万·hm^-2、施氮量240~300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分别为10 308.65和10 221.98kg·hm^-2。因此,建议在低密度下适当增施氮肥。而从节本增效考虑,在高密度下应适当减少氮肥投入,以实现小麦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群体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房琴 高影 +2 位作者 王红光 李瑞奇 李雁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3-138,共6页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农单902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设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hm^2共5个水平)和施氮量(300,375,450 kg/hm^2共3个水平...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农单902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设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hm^2共5个水平)和施氮量(300,375,450 kg/hm^2共3个水平)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对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性状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同一施氮量下,随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但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质量逐渐减小,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吐丝后干物质贡献率及产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密度对果穗秃尖长、穗粒数的影响最大,对穗行数的影响最小。同一密度下,随施氮量增加,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除拔节期)、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籽粒产量及3个产量构成因素都是先增加后降低,以施氮量375 kg/hm^2最高。本研究条件下,以种植密度6.75万,7.5万株/hm^2,施氮量375 kg/hm^2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最为协调,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12 797.3,12 42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施氮量 夏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形成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2
6
作者 房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80例实施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80例实施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0±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9±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5.0%)出现切口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康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康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进行内固定手术前后的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促进脊髓功能有效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手术 优质护理
下载PDF
种子引发对小麦抗盐及抗旱特性影响综述 被引量:16
7
作者 谢娟娜 路杨 +1 位作者 房琴 张喜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5-1034,共10页
小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经常受到干旱和盐分胁迫影响,造成减产。种子引发是在种子萌发前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干旱或高盐条件下,利用引发剂对小麦种子引... 小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经常受到干旱和盐分胁迫影响,造成减产。种子引发是在种子萌发前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干旱或高盐条件下,利用引发剂对小麦种子引发后,种子萌发提前,幼苗生长发育代谢增强,抗逆境相关生理指标提升,作物抗旱耐盐能力增强,最终产量及质量得到提高。本文阐述了水、有机物、植物激素、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氧化物、无机信号物质等不同种类引发剂对小麦种子引发的作用机理和效果。并总结了种子引发的主要作用机制,如:减少植株对Na^+的吸收,增加对K^+、Ca^(2+)的吸收,减少盐分对生长造成的阻碍;促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细胞内维持高渗透压,有利于根系吸水;诱使胁迫条件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合成增多、活性增强,有效清除活性氧,维持细胞内氧平衡;调节植物内源激素合成与运输从而使激素水平处于更加适应胁迫条件的平衡状态等。并讨论了引发剂与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展望了种子引发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引发 引发剂 干旱 盐分 抗性
下载PDF
2015~2018年西北地区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房琴 黄俊 +4 位作者 蔡次雲 刘平鑫 宋杨 左艳秋 王洪强 《环境保护前沿》 CAS 2023年第2期373-386,共14页
为防治西北地区空气污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了2015~2018年西北地区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和银川四个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 随着纬度的降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西北地区的北部优于南部城市群,其中东南部最差;各市空气... 为防治西北地区空气污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了2015~2018年西北地区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和银川四个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 随着纬度的降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西北地区的北部优于南部城市群,其中东南部最差;各市空气质量从优到劣排名为银川 > 兰州 > 西安 > 乌鲁木齐。(2) 4市的污染物主要是PM2.5、PM10,两者年均浓度呈正相关且具有相似的季节和年变化趋势。(3) 4市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PM10和O3,在这4年时间序列中发现其他污染物成为首要污染物逐年上升。(4) 后向轨迹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距离地面高度500 m和1000 m的污染物轨迹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同度高于75%。大气污染物传输路径的轨迹线以东北和西南方向为主,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时污染物的来向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O3 空气污染
下载PDF
增施有机肥提升作物耐盐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娟娜 房琴 +4 位作者 路杨 闫宗正 张喜英 陈素英 邵立威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期42-50,共9页
旨在找到提升作物耐盐能力的技术方法。应用桶栽实验研究4种有机肥于不同水分条件下对盐渍土栽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其中禾宜佳有机肥使土壤中总氮、有机质、总菌数分别提高... 旨在找到提升作物耐盐能力的技术方法。应用桶栽实验研究4种有机肥于不同水分条件下对盐渍土栽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其中禾宜佳有机肥使土壤中总氮、有机质、总菌数分别提高了8.4%、16.7%、55.8%,效果最佳。在土壤含水量高时,施用有机肥可使盐胁迫下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约6.9%、5.1%左右;使小麦、玉米生物量最高分别增加60.0%和51.2%;不同有机肥使冬小麦净光合作用最大提高20.8%;冬小麦穗粒数提高了44.4%、千粒重增加24.9%,产量提高61.9%。在土壤含水量低时,以上指标也均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及高含水量下明显。土壤含水量高时,增施有机肥有利于作物在高盐土壤中生长;水分含量低时,增施某些含盐量高的有机肥可能造成土壤盐浓度增加反而增大了对作物危害。在高水分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增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盐胁迫 水分 有机肥 光合作用 产量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晓玲 杨雪梅 +1 位作者 房琴 狄天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组,30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VSD组),30例行传统常规换药(对照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组,30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VSD组),30例行传统常规换药(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疼痛和满意度。结果:VSD组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1),VSD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创面,加快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及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慢性创面 应用
下载PDF
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东伟 何建宁 +3 位作者 李浩然 房琴 王红光 李瑞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586,共10页
为了明确灌水时期对冬小麦群体个体结构特征和光合能力的影响,于2020-2021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灌水处理,分别在拔节初期(T_(2)W_(1))、孕穗期(T_(3)W_(1))、起身中期+开花期(T_(1)W_(2))、拔节初期+开花期(T_(2)W_(2))、孕穗期+开花... 为了明确灌水时期对冬小麦群体个体结构特征和光合能力的影响,于2020-2021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灌水处理,分别在拔节初期(T_(2)W_(1))、孕穗期(T_(3)W_(1))、起身中期+开花期(T_(1)W_(2))、拔节初期+开花期(T_(2)W_(2))、孕穗期+开花期(T_(3)W_(2))灌水,研究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结构、群体大小、冠层光分布、群体光合能力、花后各叶层衰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次数下,随着春季第一水灌溉时期的推迟,上三叶(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长度、面积、旗叶层光能截获率和灌浆前期(开花当天、花后16 d)的叶面积指数都呈降低趋势;旗叶叶耳层至倒三叶叶耳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显著提高,花后16~30 d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衰退减缓,单叶和群体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明显提高,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降低。结果显示,T_(2)W_(2)、T_(3)W_(2)处理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T_(1)W_(2)处理;T_(2)W_(1)、T_(3)W_(1)处理的籽粒产量也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T_(1)W_(2)、T_(2)W_(2)、T_(3)W_(2)处理。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于拔节初期或孕穗期灌溉春季第一水加灌开花水有利于优化群体结构,从而实现增产,不灌开花水,会使产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时期 个体结构 群体结构 群体光合能力 产量
下载PDF
河北省地下水压采政策下水价机制调控冬小麦灌水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宗正 房琴 +2 位作者 路杨 梁硕硕 张喜英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97,128,共8页
河北平原长期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水价机制压采地下水。【目的】研究冬小麦适宜灌水量的水价方案。【方法】依据2007—2016年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实验站冬小麦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长... 河北平原长期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水价机制压采地下水。【目的】研究冬小麦适宜灌水量的水价方案。【方法】依据2007—2016年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实验站冬小麦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长期灌溉试验资料,建立了作物产量对耗水和灌水的响应关系,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下最优灌水量和灌溉效益随水价的变化,确定了不同灌溉策略下的水价优化方案。【结果】与目前灌溉制度相比,当冬小麦生育期不灌溉时,平均减产达27%,枯水年产量降低近50%,水价的临界值是2.79元/m3,高于这个水价灌水收益为负,低于这个水价,灌水收益为正。为保证农民净收入不变,应平均每季补贴3 678元/hm2。当小麦季地下水消耗不超过100 mm时,平均水价应定为1.37元/m3,平均产量损失8.2%,应给予农民的补贴为2 556元/hm2。当地下水消耗不超过200 mm时,平均水价应定为0.38元/m3,产量平均损失1.3%,应给予农民的补贴为942元/hm2。【结论】宜采用水价加补贴回补方式鼓励农民采取节水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水价 产量 经济收益 补贴
下载PDF
水分调控降低盐分对夏玉米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硕硕 房琴 +2 位作者 闫宗正 路杨 邵立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8-1397,共10页
环渤海低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种植系统中,冬小麦季微咸水灌溉造成土壤含盐量增加,影响下茬玉米正常出苗。通过水分调控消减根层土壤盐分是有效可行的途径,并利于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的微咸水安全利用。该研究通过盆栽与田间试验... 环渤海低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种植系统中,冬小麦季微咸水灌溉造成土壤含盐量增加,影响下茬玉米正常出苗。通过水分调控消减根层土壤盐分是有效可行的途径,并利于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的微咸水安全利用。该研究通过盆栽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玉米出苗对土壤水盐阈值的响应以及玉米播后灌水对出苗、生长、根层水盐和产量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玉米在低土壤盐分含量(全盐含量0.8g·kg–1)下,60%田间持水量即可达到正常出苗;2)在高土壤盐分含量(全盐含量3.5 g·kg–1)下,出苗时间延长,出苗率降低;3)土壤盐分对出苗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而越趋严重。因此在较高的盐分条件下,维持出苗期间一定土壤含水量,更利于缓解土壤盐分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大田试验中灌溉水盐分梯度为淡水(对照)、3g·L–1、4 g·L–1和5 g·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灌溉水盐分浓度增加冬小麦收获时0~20 cm土壤盐分含量明显增加;2)淡水、3 g·L–1、4 g·L–1和5 g·L–1灌溉冬小麦,收获期0~20 cm土壤盐分含量分别为1.0 g·kg–1、1.3g·kg–1、1.6 g·kg–1、2.0 g·kg–1;3)夏玉米播种后立即灌溉一次75 mm淡水,玉米出苗期耕层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土壤含盐量下降到1.0 g·kg–1左右,夏玉米生长进程和产量不受影响。2年(2015年和2016年)淡水、3 g·L–1、4 g·L–1和5 g·L–1微咸水拔节期灌溉冬小麦,下茬夏玉米产量分别为9 510.4 kg·hm–2、9 913.6 kg·hm–2、9 910.6 kg·hm–2、9 986.0 kg·hm–2和9 621.8 kg·hm–2、9 455.3 kg·hm–2、9 460.2 kg·hm–2、9 221.4kg·hm–2,产量差异不显著。考虑该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与玉米生长同期的充足夏季降水的淋洗作用,微咸水灌溉小麦的积盐可得到很好淋洗。因此,该地区在冬小麦生长季实施不超过5 g·L–1微咸水灌溉,利用冬小麦夏玉米关键生育期水分调控,可消减微咸水灌溉土壤盐分积累对玉米出苗影响,结合夏玉米出苗水管理和雨季淋盐,实现周年稳产和水盐平衡,根层土壤不积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 微咸水灌溉 土壤盐分积累 玉米出苗率 盐分淋洗
下载PDF
不同氮反应冬小麦品种幼苗素质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耐低氮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聘 王红光 +3 位作者 房琴 李浩然 李东晓 李瑞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3-1150,共8页
为了明确不同氮敏感型冬小麦品种的幼苗对低氮胁迫的反应,基于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氮含量的耐低氮指数,对24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耐低氮丰产型和氮敏感型分类,并以典型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其幼苗(5叶龄)在不施氮(0)和施氮(16 mmol·L^(-... 为了明确不同氮敏感型冬小麦品种的幼苗对低氮胁迫的反应,基于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氮含量的耐低氮指数,对24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耐低氮丰产型和氮敏感型分类,并以典型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其幼苗(5叶龄)在不施氮(0)和施氮(16 mmol·L^(-1))条件下,地上部和根部的干物质积累量、氮含量、氮积累量及其叶片和根部的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结果显示,与施氮处理相比较,不施氮处理小麦品种的幼苗根部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均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氮含量和氮积累量、根部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以及NR和GS活性均降低。在不施氮处理下,耐低氮丰产型小麦品种的幼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小于氮敏感型品种,根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的增幅均大于氮敏感型品种;耐低氮丰产型小麦品种幼苗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显著增加,根直径显著下降;氮敏感型小麦品种幼苗根直径和总根体积显著降低。与氮敏感型品种相比,耐低氮丰产型小麦品种幼苗地上部、根部的氮吸收能力较高,NR和GS两种酶活性降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反应 冬小麦品种 幼苗素质 酶活性
下载PDF
推迟拔节水对冬小麦群个体结构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璐 李浩然 +4 位作者 李东晓 房琴 何建宁 王红光 李瑞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9-1030,共12页
为了明确河北省限灌1水条件下推迟拔节水对小麦群个体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以衡观35和藁优2018为供试材料,全生育期仅灌1水,设置3个灌水时期,分别在拔节期(T1)、拔节后6 d(T2)和拔节后12 d(T3)灌水60 mm,分析推迟拔节水后冬... 为了明确河北省限灌1水条件下推迟拔节水对小麦群个体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以衡观35和藁优2018为供试材料,全生育期仅灌1水,设置3个灌水时期,分别在拔节期(T1)、拔节后6 d(T2)和拔节后12 d(T3)灌水60 mm,分析推迟拔节水后冬小麦个体结构、群体大小、冠层光分布、花后各叶层衰老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灌水时期的推迟,两品种上三叶的长度和面积、穗长、株高、穗数、开花期至花后21 d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总截获率以及旗叶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都呈降低趋势,但倒2叶及以下各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呈上升趋势。T2和T3处理冠层中下部叶片受光条件的改善显著延缓了叶片SPAD值的衰退,T1处理的倒2叶SPAD值在花后21 d时开始显著低于推迟灌溉处理,倒3叶、倒4叶和倒5叶SPAD值均在开花期时已显著低于推迟灌溉处理,T1处理叶片的早衰使其LAI在花后28 d时低于T2和T3处理。最终T2处理依靠较优的冠层光分布和个体叶片质量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藁优2018的T3处理产量也显著高于T1处理,但衡观35的T3处理因穗数过少,导致产量低于T1处理。拔节后6 d灌溉同步提升了小麦群个体质量,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时期 冬小麦 群个体结构 产量
下载PDF
象皮生肌膏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晓莉 方国英 房琴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象皮生肌膏 褥疮 治疗 观察
下载PDF
不同品种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耗水时空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贾潇倩 王硕 +1 位作者 房琴 李瑞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6,共9页
【目的】探究冬小麦品种耗水时空差异对产量的影响,为筛选抗旱型品种以提高缺水地区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以沧麦6002(CM6002)和衡麦4399(H4399)2个试验品种作为主处理,每个品种下设3个水分处理:全... 【目的】探究冬小麦品种耗水时空差异对产量的影响,为筛选抗旱型品种以提高缺水地区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以沧麦6002(CM6002)和衡麦4399(H4399)2个试验品种作为主处理,每个品种下设3个水分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处理)、春季灌一水(拔节期灌水,W1处理)及春季灌二水(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W2处理),研究了不同品种冬小麦耗水时空差异对产量的影响。【结果】CM6002品种总耗水量、土壤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和H4399品种差异不显著,但阶段耗水量有较大差异。其中,播种期至拔节期,CM6002品种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耗水量均高于H4399品种;拔节—开花期,CM6002品种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耗水量显著低于H4399品种;开花期至成熟期,CM6002品种土壤贮水消耗量、耗水量要高于H4399品种,且在W1处理下2个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W0处理下,CM6002品种的120~200cm土层贮水的消耗量要显著高于H4399品种。W1、W2处理下,H4399品种在0~4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高于CM6002品种,但120~160 cm土层显著低于CM6002品种。与H4399品种相比,CM6002品种降低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但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W0、W1、W2处理下,CM6002品种产量分别较H4399品种提高了2.7%、1.3%、3.2%。【结论】减少拔节—开花期耗水,增加播种—拔节期、开花—成熟期耗水和深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沧麦6002通过调控不同生育阶段及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贮水量,增加了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从而获得了较好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 耗水特性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下载PDF
居民养老保险内控管理与监督的思路及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6期194-195,共2页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程启动以来,全国范围内参保人员之多,待遇享受人员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罕见的。涉及人员及金额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难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程启动以来,全国范围内参保人员之多,待遇享受人员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罕见的。涉及人员及金额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难免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程就是不正确的,相反,通过目前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能够切实了解到城乡居保各环节存在的薄弱之处,以便能够出台新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养老保险 内控管理 思路及措施
下载PDF
基桩及地连墙质量缺陷地球物理探测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19
作者 孟淑君 杨俊 +3 位作者 李静和 廖小倩 房琴 李文杰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3期321-329,共9页
对于基础性工程如基桩和地连墙,混凝土构件质量安全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传统检测方法多是有损的和定性的,已无法满足当前工程检测需求,需要开展较为全面和精确的质量缺陷检测。首先对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指出传... 对于基础性工程如基桩和地连墙,混凝土构件质量安全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传统检测方法多是有损的和定性的,已无法满足当前工程检测需求,需要开展较为全面和精确的质量缺陷检测。首先对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指出传统检测方法可有效用于定性解释,但无法给出混凝土构件质量缺陷的定量推断。然后对应用于混凝土构件质量缺陷的反演成像检测技术进行探讨,明确了超声波层析成像及探地雷达反演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表明了反演成像检测技术中快速而稳定收敛算法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分析混凝土质量缺陷检测的需求,对比现有成像技术及应用局限性并结合超声波成像的技术优势,指出基桩及地连墙质量缺陷属性现场快速提取技术或将是未来应用于此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缺陷 地球物理探测 属性提取 超声波快速成像
下载PDF
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对小麦旗叶面积及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琴 王红光 +3 位作者 李东晓 房琴 李浩然 李瑞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7-1103,共7页
为明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Verticillium Dahliae Asp-f2 Like,简称VDAL)对冬小麦旗叶面积、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在河北藁城设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 为明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Verticillium Dahliae Asp-f2 Like,简称VDAL)对冬小麦旗叶面积、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在河北藁城设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种子包衣,并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春三叶(倒四叶)露尖(S3)、春四叶(倒三叶)露尖(S4)、春五叶(倒二叶)露尖(S5)、春六叶(旗叶)露尖(S6)以及孕穗期(SB)叶面喷施VDAL和全生育期不喷施VDAL(S0)6个处理,以不包衣且不喷施为对照(CK),分析了VDAL对小麦旗叶面积、花后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4和S5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旗叶的长或宽,从而增大了叶面积。S4、S5和S6处理可以维持旗叶花后较高水平的净光合速率。各喷施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CK相比,两年间S4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显著(P<0.05)提高,2018-2019年,S5处理的穗粒数和籽粒产量也显著(P<0.05)提高。综上,采用VDAL种子包衣,并于春生4~5叶龄喷施VDAL,可以增加旗叶面积和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蛋白 冬小麦 旗叶面积 籽粒产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