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婵娟 姜婷 +1 位作者 房雅娜 肖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7年第5期265-269,279,共6页
癫的发作与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有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患。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突触重塑、神经胶质细胞及皮质发育多方面探讨癫发病机制,以期对癫的形成有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 癫痫 发病机制 离子通道 神经递质受体 突触重塑 神经胶质细胞 皮质发育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生长抑素和微清蛋白mRNA表达研究
2
作者 房雅娜 肖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生长抑素(SS)mRNA和微清蛋白(PV)mRNA表达水平变化,拟从基因水平探讨其表达阳性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生长抑素(SS)mRNA和微清蛋白(PV)mRNA表达水平变化,拟从基因水平探讨其表达阳性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观察时间点海马SS mRNA和PV 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 mRNA表达水平均于出现癫癎持续状态后3 d降低最为显著(均P=0.000),随后逐渐升高;至发病后60 d,海马CA3区SS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1.021,P=0.005),海马门区(t=3.211,P=0.009)和CA1区(t=1.902,P=0.048)则仍低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海马门区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PV mRNA表达水平于出现癫癎持续状态后6h开始降低,至发病后60 d降低最为显著(均P=0.000);海马CA1区PV mRNA表达水平于发病后3 d降低最为显著(均P=0.000),随后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t=2.216,P=0.048);癫癎持续状态早期,海马CA3区PV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至发病后7 d逐渐升高且高于对照组(t=1.021,P=0.005)。结论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 mRNA和PV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在颞叶癫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至慢性期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 mRNA和PV mRNA表达水平的恢复或上调可能与颞叶癫癎的发展或修复有关。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数目的变化,部分是由于其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所致,并非神经元数目变化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颞叶 癫癎持续状态 海马 Γ氨基丁酸 中间神经元 RNA 信使 长抑素 原位杂交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房雅娜 宋桂芹 李欣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饮水实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饮水实验、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饮水实验评分高于对照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NSE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NSE低于对照组,BDNF、VEG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血栓通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房雅娜 《甘肃医药》 2020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血栓通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减轻心肌缺血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脑部组织的血液流量,可有效改善脑血管病临床症状,恢复脑神经功能。血栓通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主要用于治疗心... 血栓通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减轻心肌缺血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脑部组织的血液流量,可有效改善脑血管病临床症状,恢复脑神经功能。血栓通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脑梗死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循环缺血性等,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几年血栓通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栓通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房雅娜 《甘肃医药》 2020年第11期986-98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栓通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CI)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住院的CI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血... 目的:分析血栓通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CI)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住院的CI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栓通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增加,且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得分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结合康复训练对CI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了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康复训练 脑梗死 偏瘫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