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炭疽病病原新记录种(Colletotrichum liriopes)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柳丰 祖丽皮耶·安外尔 +1 位作者 李克梅 托伦巴特·毕亚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0-698,共9页
【目的】从炭疽病症状的紫花苜蓿病株分离得到一种炭疽菌,与此前报道的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形态上略有差异,研究该菌致病性、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并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 【目的】从炭疽病症状的紫花苜蓿病株分离得到一种炭疽菌,与此前报道的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形态上略有差异,研究该菌致病性、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并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炭疽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证明其致病性,并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多基因片段PCR扩增法鉴定病原菌种类,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紫花苜蓿炭疽病病部分离获得一种新的致病炭疽菌,为麦冬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riopes)。该菌在5~35℃,pH值4~11的多数供试培养基、氮源、碳源条件下均能生长。【结论】麦冬炭疽菌(C.liriopes)可侵染紫花苜蓿引起炭疽病,其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佳氮源、碳源分别是酵母和可溶性淀粉,最适pH为7,菌丝致死温度61℃,12 h光暗交替对菌落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炭疽病 麦冬炭疽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7种生物杀虫剂对新疆草原蝗虫的野外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庆国 托伦巴特·毕亚洪 +1 位作者 杨德松 韩小强 《世界农药》 CAS 2023年第11期46-49,共4页
选择7种生物杀虫剂,于草原蝗虫2~3龄蝗蝻期喷雾,评价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草原蝗虫防控提供高效的生物杀虫剂。结果表明:7种供试杀虫剂对草原蝗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剂种类和处理时间对防效的影响较大。10%多杀菌素悬浮剂对草原蝗虫... 选择7种生物杀虫剂,于草原蝗虫2~3龄蝗蝻期喷雾,评价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草原蝗虫防控提供高效的生物杀虫剂。结果表明:7种供试杀虫剂对草原蝗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剂种类和处理时间对防效的影响较大。10%多杀菌素悬浮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效最好,0.3%印楝素乳油次之,药后5d的防效分别为85.19%和74.23%。10%多杀菌素悬浮剂、1.5%苦参碱可溶液剂、0.3%印楝素乳油和3%苦参碱水乳剂对草原蝗虫的持效性较好,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72.02%、70.71%、69.09%和68.06%。建议蝗虫密度大时可优先选择10%多杀菌素悬浮剂进行防治,蝗虫密度低时可选用0.3%印楝素乳油和3%苦参碱水乳剂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杀虫剂 草原蝗虫 田间药效
下载PDF
苜蓿矮化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3
作者 党开祥 万超越 +2 位作者 王思越 李克梅 托伦巴特·毕亚洪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34-239,共6页
为灵敏、快速检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苜蓿矮化病毒(ADV),根据该病毒L蛋白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应用该方法对田间样品和种子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qPC... 为灵敏、快速检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苜蓿矮化病毒(ADV),根据该病毒L蛋白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应用该方法对田间样品和种子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qPCR检测技术可对苜蓿中的苜蓿矮化病毒含量进行精确检测,最低检测浓度为9.8×10^(2)copies/μL,灵敏度约是常规PCR的100倍。通过对101份苜蓿样品的检测验证,该方法阳性检出率为61%,较常规PCR高6%。挑选的10份苜蓿种子中有3份被检测出携带苜蓿矮化病毒,病毒含量范围为0~3.02×10^(6)copies/μL。表明建立的RT-q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应用于苜蓿矮化病毒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苜蓿矮化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体系
下载PDF
海拔与温度对麦茎蜂种群发生规律的影响
4
作者 李庆国 郝丽芬 +1 位作者 汪瑞华 托伦巴特·毕亚洪 《农村科技》 2021年第3期29-31,共3页
自2016年以来,麦茎蜂在塔城市每年造成春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造成成片倒伏,为进一步摸清麦茎蜂种群发生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小麦麦茎蜂冬后调查,总结麦茎蜂老熟幼虫在塔城市不同海拔区域、不同田间环境条件下的... 自2016年以来,麦茎蜂在塔城市每年造成春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造成成片倒伏,为进一步摸清麦茎蜂种群发生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小麦麦茎蜂冬后调查,总结麦茎蜂老熟幼虫在塔城市不同海拔区域、不同田间环境条件下的发育情况,预测化蛹期、成虫危害高峰期,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塔城市麦茎蜂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1日—6月12日,麦茎蜂统防统治从低海拔区域向高海拔区域进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茎蜂 温度 海拔 田间种群 发生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