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涡轮钻法与增隙后推旋法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扶晟 蒋立辉 +1 位作者 李欢 陈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5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法与增隙后推旋法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2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86例,A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B组采用增隙后推旋法,对两组拔牙效...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法与增隙后推旋法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2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86例,A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B组采用增隙后推旋法,对两组拔牙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拔牙时间较B组短,术后张口受限程度、疼痛程度、颌面部肿胀程度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IL-6、TNF-α、CRP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IL-6、TNF-α、CRP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9%,低于B组的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速涡轮钻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增隙后推旋法创伤较大,但有助于保存正常牙槽窝,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拔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涡轮钻法 增隙后推旋法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 效果
下载PDF
微创拔牙技术对阻生牙患者牙槽骨宽度、高度、骨密度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扶晟 蒋立辉 +1 位作者 李欢 陈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析微创拔牙技术对阻生牙患者牙槽骨宽度、高度、骨密度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70例阻生牙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 目的探析微创拔牙技术对阻生牙患者牙槽骨宽度、高度、骨密度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70例阻生牙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对比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牙槽骨宽度、高度、骨密度;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拔牙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密度均降低,且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0.05);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依次上升,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术后疼痛程度低,恢复快,能有效改善牙槽骨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微创拔牙技术 牙槽骨 并发症 骨密度
下载PDF
超声骨刀、高速涡轮钻法和增隙后推旋法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比较分析
3
作者 扶晟 蒋立辉 +1 位作者 李欢 陈刚 《智慧健康》 2023年第7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高速涡轮钻法和增隙后推旋法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B组、C组,各组40例,A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B组采用增隙后推旋法,C...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高速涡轮钻法和增隙后推旋法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B组、C组,各组40例,A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B组采用增隙后推旋法,C组采用超声骨刀法,对三组拔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C组短,C组术后张口受限程度较A组、B组低,C组VAS评分较A组、B组低,C组颌面部肿胀程度较A组、B组低(P<0.05);治疗前,三组TNF-α、CRP、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A组、B组相比,C组各指标更低(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较A、B两组7.50%、22.50%低(P<0.05)。结论 与增隙后推旋法相比,高速涡轮钻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超声骨刀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术后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更轻、并发症更少,可作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高速涡轮钻法 增隙后推旋法 下颌阻生智齿 拔除效果
下载PDF
龈缘袋状切口及角型切口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术后反应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刚 刘聪慧 扶晟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713-2714,共2页
目的探讨涡轮钻辅助拔除智齿中应用龈缘袋状切口及角型切口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接受下颌前倾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应用角型切口... 目的探讨涡轮钻辅助拔除智齿中应用龈缘袋状切口及角型切口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接受下颌前倾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应用角型切口,对照组应用龈缘袋状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7.15±7.36)min vs(27.44±8.52)min]和术中出血量[(4.05±0.43)m L vs(4.11±0.40)m 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 d疼痛Ⅱ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复查,观察组患者的伤口裂开所占比例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肿胀疼痛和张口受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涡轮钻辅助拔除智齿中应用龈缘角型切口的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智齿 龈缘角型切口 龈缘袋状切口 高速气动涡轮机 疼痛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殷学民 扶晟 +2 位作者 刘雄 张君伟 李子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5,79,共5页
目的建立下颌骨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研究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改变。方法运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软件建立含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右侧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在模拟咬合力加载的情况下... 目的建立下颌骨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研究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改变。方法运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软件建立含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右侧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在模拟咬合力加载的情况下假体及下颌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结果下颌骨整体等效应力值均低于20 MPa,最大形变值不超过0.05 mm。结论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能避免过大应力导致的假体断裂和骨质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人工颞下颌关节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殷学民 刘雄 +2 位作者 扶晟 张君伟 徐国翔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分析小型钛板固定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情况,为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建立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型4孔钛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牙与健侧磨牙垂直加载,分析钛板钛钉应力分布及腓... 目的:分析小型钛板固定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情况,为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建立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型4孔钛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牙与健侧磨牙垂直加载,分析钛板钛钉应力分布及腓骨前后端位移情况。结果:前牙加载时,相应钛板钛钉应力、腓骨前后端位移值均大于后牙加载时;前牙加载时腓骨前端最大位移值为264.44μm,而后牙加载时为149.02μm。钛板最大应力值出现在后上方钛板处;下颌骨残端钛钉最大应力值位于前上方靠近交界处的第1颗钛钉处,应力沿钉尖方向逐渐减小,在钉尖1/3处应力出现增大现象。结论:在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钛板固定时,选择双皮质钛钉十分必要;在骨愈合前应避免前牙咬合,减少骨不愈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腓骨 小钛板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逐渐停药对瑞芬太尼持续输注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
7
作者 李欢 王韬 +3 位作者 李辉 扶晟 李瑞钰 王立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逐渐停药对瑞芬太尼持续输注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缓解患者的痛觉敏感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8例,根据随机... 目的:探讨逐渐停药对瑞芬太尼持续输注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缓解患者的痛觉敏感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给药速率为0.3 μg/(kg·min);研究组患者给予逐渐停药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及拔管时间,评价两组患者苏醒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吗啡消耗量,痛觉过敏程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痛觉过敏程度与疼痛程度、吗啡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前及术后6、24 h VAS评分,术后6、24 h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痛觉过敏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24 h的痛觉过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头痛、头晕以及寒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痛觉过敏程度与术后6 h和术后24 h VAS评分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痛觉过敏程度与术后6 h和术后24 h吗啡消耗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逐渐停药可以提升瑞芬太尼持续输注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疼痛阈值,缓解疼痛过敏,对临床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渐停药 瑞芬太尼 持续输注 腹腔镜 胆囊切除 痛觉过敏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与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廖壮群 张玉婷 +1 位作者 吴泽健 扶晟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7期855-856,共2页
目的比较股前外侧皮瓣与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口腔癌手术缺损78例患者,A组(41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B组(37例)行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皮... 目的比较股前外侧皮瓣与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口腔癌手术缺损78例患者,A组(41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B组(37例)行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面积、皮瓣制取时间、血管蒂长度、皮瓣坏死率及治疗前后的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结果 B组的皮瓣面积、血管蒂长度、皮瓣制取时间、皮瓣坏死率均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B组的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比较,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用时较短,皮瓣坏死率较低,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股前外侧皮瓣 胸锁乳突肌皮瓣 疗效
下载PDF
穿颊器微创治疗下颌骨线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壮群 张玉婷 +1 位作者 吴泽健 扶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与传统口外切口入路治疗下颌骨后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下颌骨后段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实验组接受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对照组传统口外切口入... 目的:对比分析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与传统口外切口入路治疗下颌骨后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下颌骨后段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实验组接受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对照组传统口外切口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疗效指标。结果:术后3月实验组65例患者中仅出现3例并发症,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无遗留疤痕;对照组则出现数例并发症,且61例留有疤痕。结论:穿颊器联合微创技术治疗下颌骨后段骨折中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颊器 微创 口内入路 下颌骨骨折 线性骨折 钛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