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对红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扶胜兰 张艳玲 +2 位作者 张红瑞 何立威 高致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5,119,共6页
根据河南地区常见茬口时间,设置3个秋播处理(10月1日、10月21日、11月10日)和1个春播处理(次年3月20日),田间观测不同播期红花农艺性状并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奈素的含量,研究播期对红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红花在... 根据河南地区常见茬口时间,设置3个秋播处理(10月1日、10月21日、11月10日)和1个春播处理(次年3月20日),田间观测不同播期红花农艺性状并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奈素的含量,研究播期对红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红花在河南省的规范化栽培及耕作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红花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表现为10月1日>10月21日>11月10日>3月20日,红花的株高、总分枝数、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单株花丝产量随播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播期红花种子产量表现为10月1日(2 770.25 kg/hm^2)>10月21日(2 390.95 kg/hm^2)>11月10日(1 373.65 kg/hm^2)>3月20日(1 252.90 kg/hm^2);红花花丝产量表现为10月1日(787.80 kg/hm^2)>10月21日(385.05 kg/hm^2)>11月10日(286.80kg/hm^2)>3月20日(253.95 kg/hm^2);山奈素含量表现为10月1日(0.074 7%)>10月21日(0.073 7%)>3月20日(0.052 7%)>11月10日(0.045 0%)。因此,在茬口允许的情况下,河南省栽培红花应尽量选择秋播,以10月1日播种为宜,综合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播期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扶胜兰 高致明 +3 位作者 张红瑞 孙寒 翟轩 赵志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研究了丹参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3种揭膜方式对丹参根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丹参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产量的影响显著,以丹参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的丹参根产量最高,达到10015.5kg/hm2,比不覆盖地膜的... 研究了丹参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3种揭膜方式对丹参根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丹参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产量的影响显著,以丹参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的丹参根产量最高,达到10015.5kg/hm2,比不覆盖地膜的处理增加了38.3%,比完全不揭除地膜的处理增加了近2倍;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以丹参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丹参根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丹参酮ⅡA含量在9月份达到最高值,为0.4571%,丹酚酸B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6.4223%,总丹参酮在9月份达到0.9842%。在丹参苗期采取地膜覆盖,返青后及时揭除地膜,可以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揭膜方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钩臀蚁蛉头部附器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方梅 扶胜兰 +4 位作者 乔利 潘鹏亮 尹健 洪枫 刘红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8,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分别是B&#x00F6;hm氏鬃毛、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4种)、腔乳头形感器、腔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钟形感器。不同感器在触角和口器下颚须、下唇须上的分布与数量各不相同,雌、雄成虫之间无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感器功能的相关研究等,对钩臀蚁蛉的触角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臀蚁蛉 扫描电镜 触角 口器 感器
下载PDF
不同繁殖类型怀牛膝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红瑞 兰金旭 +1 位作者 扶胜兰 高致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8-121,共4页
为了怀牛膝规范化生产中种子种苗的标准化,以怀牛膝秋子、秋蔓薹子、蔓薹子为材料,对其总生物量、根冠比、各部位生物量及其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繁殖类型怀牛膝总生物量随植株生长发育进程而增加,均呈"S"... 为了怀牛膝规范化生产中种子种苗的标准化,以怀牛膝秋子、秋蔓薹子、蔓薹子为材料,对其总生物量、根冠比、各部位生物量及其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繁殖类型怀牛膝总生物量随植株生长发育进程而增加,均呈"S"型曲线,累积高峰期为11月上旬,生物量积累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总生物量及营养器官的生物量配置均呈现秋子>秋蔓薹子>蔓薹子的趋势,生殖配置表现为蔓薹子>秋蔓薹子>秋子,进一步证实了在怀牛膝生产上采用秋子进行繁殖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秋子 秋蔓薹子 蔓薹子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小洋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红瑞 扶胜兰 +3 位作者 李贺敏 黄勇 周艳 高致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研究了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河南引种小洋菊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探讨了小洋菊引种到河南后的品质。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小洋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影响,采收的4茬小洋菊蒸青烘干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 研究了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河南引种小洋菊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探讨了小洋菊引种到河南后的品质。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小洋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影响,采收的4茬小洋菊蒸青烘干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均达到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1部)规定的标准。加工方法对小洋菊品质影响较大,蒸青烘干优于烘青烘干。相同加工方法条件下,第1茬质量最好,第4茬质量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洋菊 采收时间 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下载PDF
遮光处理对猫爪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艳玲 孙万慧 +2 位作者 杨俊杰 扶胜兰 刘红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300-5303,共4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遮光(CK、15%、30%、45%)处理对猫爪草(Radix Ranunculus ternati)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相比,全光照遮光度15%、30%的处理有利于猫爪草叶片和块根的生长,不利于主茎和花果的生长;...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遮光(CK、15%、30%、45%)处理对猫爪草(Radix Ranunculus ternati)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相比,全光照遮光度15%、30%的处理有利于猫爪草叶片和块根的生长,不利于主茎和花果的生长;能促进产量的提高,分别提高了2.99%和12.44%;但不利于总糖、多糖、蛋白质和黄酮的积累。而遮光度45%的遮光处理对猫爪草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均不利。适当的遮光处理有利于猫爪草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但不利于提高品质。综合产量和品质来考虑,试验条件下,30%的遮光度是最佳的处理,可应用于大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Radix RANUNCULUS ternati) 遮光处理 生长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利军 王国君 +3 位作者 智亚楠 扶胜兰 史洪中 宁万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了评价温度、水量、放置方式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对扣法分别测定了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在不同温度、水量、培养皿放置方式等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菌、莴苣菌核病菌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 为了评价温度、水量、放置方式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对扣法分别测定了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在不同温度、水量、培养皿放置方式等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菌、莴苣菌核病菌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3种病原菌的熏蒸抑菌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与菌落直径呈现的规律相反,最低抑菌率分别出现在20℃、20℃和30℃,此温度位于3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随着水量的增加,熏蒸抑菌率逐渐降低,最低水量的5μL/皿处理与更高水量的处理间存在差异性;倒置培养条件下对3种菌的熏蒸抑菌率均大于正置培养,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莴苣菌核病菌的抑菌率2种方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研究证实,在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活性最低;随着水量的增加,熏蒸活性逐渐降低;倒置培养方式优于正置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挥发油 熏蒸抑菌活性 温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柴胡不同器官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翟轩 高致明 +3 位作者 张红瑞 王迎迎 扶胜兰 赵志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分别对3个种源北柴胡在同地种植后收获期的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多糖、醇溶性浸出物和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种源北柴胡不同器官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禹州种源北柴胡的叶片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1%... 分别对3个种源北柴胡在同地种植后收获期的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多糖、醇溶性浸出物和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种源北柴胡不同器官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禹州种源北柴胡的叶片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1%;建昌种源北柴胡的根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为2.1%,花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为23.6%,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最高,为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种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信阳野生猫爪草生长发育规律及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玲 孙万慧 +3 位作者 胡孔峰 尹健 扶胜兰 高致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9-161,共3页
以河南省信阳贤山5种不同叶型的猫爪草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干物质动态积累。结果表明:类型1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植株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远高于其它2个类型,可作为优良性状类型进行选育。
关键词 猫爪草 生长发育 干物质
下载PDF
黄秋葵不同组织总黄酮与粗多糖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红瑞 何立威 +1 位作者 扶胜兰 高致明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黄秋葵不同组织中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为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黄秋葵嫩叶、种子、老叶、茎杆、果荚和嫩果中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黄秋葵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嫩果为最多,为2.1... 目的:研究黄秋葵不同组织中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为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黄秋葵嫩叶、种子、老叶、茎杆、果荚和嫩果中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黄秋葵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嫩果为最多,为2.12%,嫩叶、种子、老叶、茎杆和果荚含量较低。粗多糖也以嫩果含量最高,为5.59%,其次为果荚、老叶、茎杆、嫩叶,种子含量最低。对于不同长度的黄秋葵嫩果,其长度越短总黄酮含量越高;而粗多糖含量随着黄秋葵嫩果长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多的趋势。结论:黄秋葵各部位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以嫩果最高,总黄酮以Ⅰ类嫩果含量最高,为2.53%,粗多糖以Ⅳ类嫩果含量最高,为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总黄酮 粗多糖 含量
下载PDF
摘除分枝、摘除花果对猫爪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艳玲 孙万慧 +3 位作者 扶胜兰 刘红云 周巍 高致明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摘除分枝(ZZ)、摘除花果(ZHG)和自然生长(CK)对猫爪草产量与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除花果(ZHG)有利于提高猫爪草产量和多糖、黄酮的积累,可以适用于大田生产。
关键词 摘除分枝 摘除花果 猫爪草 产量 化学成分 影响
下载PDF
信阳猫爪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艳玲 孙万慧 +3 位作者 尹健 扶胜兰 刘红敏 周巍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对猫爪草大田栽培种植全过程开展调查,明确了在猫爪草种植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白绢病、根腐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豌豆彩潜蝇、蚜虫、蛴螬等,研究猫爪草主要病虫害的危害规律和防治方法,为猫爪草的丰产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猫爪草 病虫害 防治方法
下载PDF
过山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旭 扶胜兰 +2 位作者 张景景 丁生晨 黄显章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2期61-62,67,共3页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过山蕨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包括孢子囊的消毒方法、孢子萌发培养基、配子体增殖培养基以及幼孢子体诱导基质,结果表明:较好的孢子囊消毒方法是70%酒精+5%次氯酸钠组合,适合过山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培养基是M...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过山蕨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包括孢子囊的消毒方法、孢子萌发培养基、配子体增殖培养基以及幼孢子体诱导基质,结果表明:较好的孢子囊消毒方法是70%酒精+5%次氯酸钠组合,适合过山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培养基是MS+2%蔗糖+0.7%琼脂,pH值6.0;适合配子体增殖的培养基为MS+2%蔗糖+0.7%琼脂+0.2 mg/L 6-BA+0.1 mg/L NAA,pH值6.0;适合幼孢子体诱导的基质配比是草炭+细河沙(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山蕨 组培 快繁
下载PDF
海拔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肖 张红瑞 +3 位作者 扶胜兰 沈玉聪 陈明明 高致明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9-102,116,共5页
海拔高度是影响土壤、气象和地形等生态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作物布局及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本文对主要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总结了海拔高度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生理、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药用植物选择适宜海拔高度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拔 药用植物 形态 品质
下载PDF
基于现场总线的烧结机配料控制系统改造 被引量:1
15
作者 扶胜兰 《河南冶金》 2004年第6期30-32,共3页
介绍了信钢烧结自动配料在基于PROFIBUS -DP现场总线控制下进行的扩容改造 ,充分利用了现场总线的开放性。改造后的控制系统更规范、合理 ,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升 ,极大提高了烧结矿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现场总线 烧结机 配料控制系统 PROFBUS-DP 变频器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红 扶胜兰 +3 位作者 刘合满 曹丽花 曹舰艇 郭丰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3,共9页
【目的】明确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ed carbon,ROC)及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方法】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高度(3 000,3 200,3 500,3... 【目的】明确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ed carbon,ROC)及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方法】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高度(3 000,3 200,3 500,3 700及3 900m)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5,5~10,10~20,20~30,30~40,40~50cm土层土壤样品,通过测定SOC、ROC及TN含量,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及剖面土壤SOC、ROC及TN含量垂直分布特征,阐述SOC、ROC及TN含量的海拔及剖面效应。【结果】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上,SOC、ROC和TN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主要集中在表层(0~5cm)土壤中。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ROC/SOC)总体呈增加趋势,而土壤C/N(SOC/TN)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SOC和ROC平均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均呈增大趋势;除3 500m海拔高度TN含量较低外,其余各海拔的TN含量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ROC/SOC随海拔增加总体呈减小趋势,而C/N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色季拉山森林SOC、ROC和TN主要储存于表层土壤和高海拔区域土壤中,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区域表层土壤将成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潜在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季拉山 森林土壤 土壤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土壤全氮
下载PDF
栽培技术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玉聪 张红瑞 +2 位作者 扶胜兰 孟肖 高致明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本文对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了种质、产地、栽培措施、采收加工等栽培技术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丹参的高产优质栽培以及现代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丹参 栽培技术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下载PDF
信阳市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利 扶胜兰 +1 位作者 张权 尹健 《种业导刊》 2018年第7期18-20,共3页
为摸清信阳市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抗药性,本研究以小贯小绿叶蝉为研究对象,建立室内种群,进行药剂防效比较和致死中浓度测定。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50%噻虫嗪水分散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园小绿叶蝉持效性最好,其次是240... 为摸清信阳市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抗药性,本研究以小贯小绿叶蝉为研究对象,建立室内种群,进行药剂防效比较和致死中浓度测定。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50%噻虫嗪水分散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园小绿叶蝉持效性最好,其次是240 g/L螨腈悬浮剂悬浮剂和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效均在95%以上。小贯小绿叶蝉对供试药剂的抗药性由低到高依次为:30%唑虫酰胺悬浮剂(2.388 6)<240 g/L虫螨腈悬浮剂(3.327 6)<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421 5)<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3.580 2)<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2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 茶园 小贯小绿叶蝉 抗药性 化学防治
下载PDF
解决信钢自动化控制系统“千年虫”问题的措施
19
作者 符继新 扶胜兰 《冶金自动化信息》 2000年第6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炼钢 炼铁 控制系统 计算机 YZK问题
全文增补中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
20
作者 郭腾飞 扶胜兰 智亚楠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4期31-31,33,共2页
开展了5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的防效较好,2次调查显示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防效,且对草莓安全无害。在草莓灰霉病发生初期使用,间隔7 d施药1次,可达... 开展了5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的防效较好,2次调查显示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防效,且对草莓安全无害。在草莓灰霉病发生初期使用,间隔7 d施药1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灰霉病 杀菌剂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