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探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拓志超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
-
出处
《经济论坛》
2011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
基金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09B013)"内蒙古自治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通过对众多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文献进行综述,得出形成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既可以从理论角度解释,又可以从历史实践中找到答案。本文得出的理论解释:首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其突出表现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的二元化;其次,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失灵问题,这也是解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因。从我国长期实践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偏向性政策,使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将直接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其次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这也将使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求发生偏差,从而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通过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的深层次探析,可以更好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清晰的思路。
-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非均等化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需求表达机制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探析
- 2
-
-
作者
拓志超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
出处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
-
基金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B013)
-
文摘
本文通过对众多有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文献进行综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出现的原因,以期为更好地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
-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非均等化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non-equalization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 m
-
分类号
F063.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林光彬
拓志超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5,共33页
-
基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课题"国家理财学"的资助
课题编号:024050317013
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特别专题"重点课题的资助
-
文摘
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的视角,对中国70多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认为这一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实质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协调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探索成果,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未来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综合平衡理论
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协调发展
-
Keywords
national economy
comprehensive balance theory
overall consideration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基于学术史的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林光彬
拓志超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政治经济学报》
2019年第3期63-96,共34页
-
基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课题“国家理财学”的资助,课题编号:024050317013
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特别专题”重点课题的资助
-
文摘
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梳理我国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提炼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学人对这一理论的贡献,总结这一理论的学术发展演变脉络,说明当前中国宏观调控理论与之的继承关系,为构建中国的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梳理与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我国学者将马克思再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中国化的成果,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第二,宏观调控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学者在研究中与时俱进,在以中国经济实践为基础的同时,通过借鉴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发展成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我国学者在整体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将国民经济看作有机整体,善于抓主要矛盾,同时强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种比例关系,将物资平衡看作是基础,财政信贷平衡看作是关键,把实物平衡和价值平衡辩证统一起来,对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之,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中国人自己构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动规律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尤其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思想内核,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经济的客观要求,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特别是在经济金融化、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辩证取舍、继承创新。
-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综合平衡
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学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实践与理论的当代启示
- 5
-
-
作者
林光彬
拓志超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经
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8期84-86,共3页
-
文摘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指国家通过宏观经济管理,使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供求规模、比例、效益和速度相互协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不仅包括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两大部类的综合平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及其各自内部的综合平衡),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平衡,经济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还包括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同群体的利益分配格局、个人和集体与国家的财富分配格局,以及中央与地方、一二三产业、城乡、区域、经济与国防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等之间的平衡关系。
-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过程
利益分配格局
宏观经济管理
一二三产业
结构平衡
生态可持续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总供求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