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间佛教与以戒为师——学习太虚大师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8年第8期5-7,共3页
关于人间佛教释迦世尊降迹人间,生活、修道、成佛均在人间;说法度生,始自鹿苑,终于双林,均以人类众生为主要对象;所说法义,亦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中心。佛陀屡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完企有理由这样认为:自从人间有了... 关于人间佛教释迦世尊降迹人间,生活、修道、成佛均在人间;说法度生,始自鹿苑,终于双林,均以人类众生为主要对象;所说法义,亦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中心。佛陀屡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完企有理由这样认为:自从人间有了佛陀及佛陀的教法,佛教就是属于人间的;佛教的思想必须扎根于现实人生;离开人生的现实,佛教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和基础。人类的优胜,在许多经论中受到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 人生佛教 成佛 世尊 经论 释迦 三聚净戒 迹人 戒法
原文传递
虚云和尚行业记
2
作者 拙缁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6-12,共7页
虚云和尚名满天下,望重宗门,海内外谈禅者莫不仰为泰斗。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复兴名蓝古刹,倡导农禅道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悲深愿大,心坚行苦,孜孜矻矻,至老不移,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笔者不敏,障深慧浅,闻道于童... 虚云和尚名满天下,望重宗门,海内外谈禅者莫不仰为泰斗。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复兴名蓝古刹,倡导农禅道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悲深愿大,心坚行苦,孜孜矻矻,至老不移,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笔者不敏,障深慧浅,闻道于童年,遇师于晚景。忆自1951年春于云门依止纳具,至1959年老人于云居茅蓬示寂,春秋十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扬佛法 云门 宗门 云居 见性 禅七 南华寺 鸡足山 祝圣寺 孜孜矻矻
原文传递
丛林应关怀老病僧人
3
作者 拙缁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3-23,共1页
日前见一僧,老病相加,步履艰难.因其僧是"清众",又没有徒弟,所以粥饭茶汤、提水洒扫,都得"事必躬亲",无人照料.见此情景,不胜怆然.因忆古德有《勉僧看病》偈,录以为见闻者诫.
关键词 清众 提水 闻者 怀州 四海无家 老僧 健者 人易
原文传递
涅槃
4
作者 拙缁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7-47,共1页
涅槃,既是佛家真理的代名词,又是佛家证悟的一种境界。它是消溶主客对立,超越时空障碍,证得生命永恒的境界。对凡夫来说,涅槃就是我们大家清净的本性,真实的自我。因此,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与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脱境界。“涅槃”是“苦集灭道”
关键词 苦集灭道 四圣谛 证悟 人我 灭谛 物我合一 无染 对文
原文传递
心色不二
5
作者 拙缁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2-42,共1页
佛法以“色心不二”来描述生命的整体。所谓“色”,是指能用物理、化学为主的科学方法加以掌握、属于生命的物质载体。一所谓“心”,是指用物理。
关键词 色心 精神活动 心法 一本 色法
原文传递
云水斋诗稿
6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8年第6期34-,共1页
关键词 诗稿 白莲社 虎丘 生公说法 云外 禅风 禅师塔 东林寺 执言 神光
原文传递
经窗漫笔
7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7年第1期35-36,共2页
佛教旗的来历1880年5月17日,一位美国佛教徒满怀宗教热情,从印度抵达锡兰(今斯里兰卡),从事复兴佛教的工作。此人就是著名的佛教活动家柯尔葛特(1832~1907)上校。他和他的学生、印度摩诃菩提会创始人达磨波罗(1864~1933)一起,为复兴... 佛教旗的来历1880年5月17日,一位美国佛教徒满怀宗教热情,从印度抵达锡兰(今斯里兰卡),从事复兴佛教的工作。此人就是著名的佛教活动家柯尔葛特(1832~1907)上校。他和他的学生、印度摩诃菩提会创始人达磨波罗(1864~1933)一起,为复兴印度、锡兰等国的佛教,开展佛教文化和教育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兰 柯尔 达磨 教育工作 佛教教旗 波罗 佛教界 佛教事业 无量义经 北传佛教
原文传递
亲切的会晤——赵朴初会长会见沈家桢博士侧记
8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5年第5期41-42,共2页
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北京法源寺会见了著名美籍科学家沈家桢博士及夫人居和如居士,在和谐的气氛中宾主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会见时在座的有佛协副会长李荣熙居士、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副馆长周绍良居士、佛协理... 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北京法源寺会见了著名美籍科学家沈家桢博士及夫人居和如居士,在和谐的气氛中宾主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会见时在座的有佛协副会长李荣熙居士、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副馆长周绍良居士、佛协理事郭元兴居士、中国佛学院教务长传印法师、本刊主编净慧法师等。六年前,赵朴初居士和李荣熙居士等赴美出席“世宗和”三届大会时,曾受到沈家桢夫妇的热情接待。时隔六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朴初 沈家桢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学院 净慧 法源寺 荣熙 上海龙华寺 庄严寺 普陀寺
原文传递
经窗漫笔
9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5年第3期41-42,共2页
佛教的出发点佛教探索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生命”。这就是佛教的出发点。佛教所说的生命包括一期生命和无限生命。不过,佛教对于生命的起源问题不感兴趣,它只强调人们应该牢牢把握住现前生命的趋向。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 佛教的出发点佛教探索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生命”。这就是佛教的出发点。佛教所说的生命包括一期生命和无限生命。不过,佛教对于生命的起源问题不感兴趣,它只强调人们应该牢牢把握住现前生命的趋向。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受超自然力的支配。生命的升华与堕落,直接受人们自身行为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佛教的业力说与轮回说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自然力 业力 十法界 三恶道 众生平等 善道 法幢 觉性 分配原则 不自觉
原文传递
经窗漫笔
10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5年第6期18-19,共2页
随信行与随法行历史上的佛教,从信仰方面发展的结果,强调形仪的重要性,于是产生了表现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庄严的要求。佛教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佛教的这一要求。一些巨大的佛教建筑和石窟寺的诞生,无不与崇高、神圣、纯真的信仰力有... 随信行与随法行历史上的佛教,从信仰方面发展的结果,强调形仪的重要性,于是产生了表现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庄严的要求。佛教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佛教的这一要求。一些巨大的佛教建筑和石窟寺的诞生,无不与崇高、神圣、纯真的信仰力有关。佛教从思辨方面发展的结果,强调对一切事物进行分析探讨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重视理论研究的学风。各个时期佛教内部不同学说思想的提出和宗派的形成,清晰地留下了历代佛学大师们探索真理的足迹。佛教发展的这两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艺术 佛菩萨 人间佛教 大乘佛教 佛教建筑 佛教思想 中国佛教史 出世间 弘传 弘法
原文传递
《清藏》杂谈
11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2年第4期37-39,共3页
趁香港宝莲寺组团来北京迎请中国佛教协会赠送的清刻《大藏经》的因缘,向读者介绍有关达部藏经的一些资料,也许是有意义的吧。从北宋起,中国封建王朝官修《大藏经》的事,不下十余次,它的殿军就是《清藏》了。这部藏经每函首册刻有“皇... 趁香港宝莲寺组团来北京迎请中国佛教协会赠送的清刻《大藏经》的因缘,向读者介绍有关达部藏经的一些资料,也许是有意义的吧。从北宋起,中国封建王朝官修《大藏经》的事,不下十余次,它的殿军就是《清藏》了。这部藏经每函首册刻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的“龙牌”,所以一般又称它为《龙藏》。清雍正十一年(1733),设“藏经馆”于北京贤良寺,由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画综理馆务,分设校阅官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藏 中国佛教协会 《大藏经》 宝莲寺 清刻 经馆 帝道 皇图 贤良寺 允禄
原文传递
“空”与“运动”
12
作者 拙缁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0-30,共1页
“空”是佛教哲学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概念,也是历来(包括时下)误解最多、歪曲得厉害的一个概念。“空”不是否定事物缘生幻有的事实,说“空”即是“运动”,也许会招来异议。
关键词 佛教哲学 幻有 空相 大智度论
原文传递
学佛必读经典
13
作者 拙缁 《法音》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学佛 读经 佛经 佛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