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戴胜群 梁海云 +1 位作者 招敏华 赖春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7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复杂,严密观察病情,认真、细心、完善地作好心理护理、疼痛和体位护理、胃肠...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复杂,严密观察病情,认真、细心、完善地作好心理护理、疼痛和体位护理、胃肠减压护理、饮食等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
下载PDF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侯晓燕 黄纪媛 招敏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9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各领域评分以及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护理模式 腹腔镜检查 胃穿孔修补术 生存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淋病性结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笃儒 林瑞云 +2 位作者 招敏华 许少龄 侯晓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及眼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阳性,局部滴眼药水或局部滴眼药水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最有效的方法。结果:126... 目的:探讨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及眼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阳性,局部滴眼药水或局部滴眼药水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最有效的方法。结果:126例淋病性膜炎通过眼局部或眼部治疗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疗效满意。结论:局部用青霉素溶液点眼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性结膜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止痛泵在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娄夏芳 赖春荣 +1 位作者 侯晓燕 招敏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止痛泵在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止痛泵止痛,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 目的观察止痛泵在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止痛泵止痛,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49±0.63)、(1.14±0.43)分,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33±0.24)、(2.98±0.27)分,与术后2 h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48 h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呕吐、皮肤症状及头晕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为(32.0±7.3)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2.8±6.5)h;对照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为(44.0±8.4)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51.6±7.1)h,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镇痛相比,普外科术后应用止痛泵进行疼痛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恢复时间,在普外科术后护理及治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泵 普外科手术 疼痛护理
下载PDF
136例痔疮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纪媛 招敏华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5期1341-1342,共2页
[目的]探讨痔疮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6例痔疮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136例病人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成功136例,成功率为100%;8例病人术后出现伤口疼痛,给予热... [目的]探讨痔疮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6例痔疮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136例病人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成功136例,成功率为100%;8例病人术后出现伤口疼痛,给予热敷及止痛治疗后缓解;6例病人在术后12 h内发生尿潴留,给予新斯的明注射及腹部按摩后痊愈;5例病人在术后24 h内出现肛门下坠感,3例病人发生便秘,经通便治疗后痊愈。[结论]痔疮病人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童秋英 招敏华 +2 位作者 赖春荣 林秋燕 肖珊 《全科护理》 2009年第12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病人均能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最早4 h,最长24 h。11例出现急性尿潴留,2例术后发生阴囊血肿,术后2 d~8 d出院。[结论...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病人均能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最早4 h,最长24 h。11例出现急性尿潴留,2例术后发生阴囊血肿,术后2 d~8 d出院。[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切口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1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赖春荣 招敏华 +2 位作者 林秋燕 陈斯 黄纪媛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1例胆囊疾病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LC术,给予抗炎、输液等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16例,皮下气肿2例,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均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1例胆囊疾病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LC术,给予抗炎、输液等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16例,皮下气肿2例,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实施LC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移动健康教育在直肠癌预防性造口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锦丹 杨玉霞 招敏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9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移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行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79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移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行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79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增加移动健康教育。在术后3~6个月进行造口还纳术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相关技能掌握情况、造口适应性以及护理的满意率等指标来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造口相关技能掌握情况、造口的适应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知识掌握的满意率、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移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应用于直肠癌预防性造口的患者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居家自护能力和对造口的适应性,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健康教育 直肠癌 预防性造口 造口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