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荡在雪域高原的唤礼声——拉萨清真大寺见闻 被引量:1
1
作者 拜学英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8,共2页
西藏以她的神奇,独特的地域,悠远而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永远吸引着人们。在2009年开斋节的前一天,我要赶到拉萨参加一个会议,决意不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关键词 雪域高原 拉萨 见闻 清真 2009年 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 开斋节
下载PDF
宁夏世界穆斯林城在永宁县奠基
2
作者 拜学英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2,共1页
2009年7月6日,宁夏世界穆斯林城在永宁县正式奠基开工,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王正伟、崔波、杨春光、马秀芬、李堂堂、李锐、袁汉民与科威特、阿曼苏丹国、巴林王国、土耳其共和国等国驻华大使、国际友人共同参加了奠基仪式。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永宁县 穆斯林 世界 驻华大使 奠基仪式 国际友人 王正伟
下载PDF
勤奋的耕耘者 执著的求索者——与冯福宽先生同行
3
作者 拜学英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勤奋 先生 执著 同行 民族文化 作家 学识 诚实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粮桑间作模式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学 赵全仁 +3 位作者 徐万仁 拜学英 石发强 谭政 《北方蚕业》 1997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粮食 作物 桑树 间作 山区 宁夏南部
下载PDF
清末及民国年间两部地方志书之比较——对泾源历史上第一部方志书的钩沉
5
作者 拜学英 《宁夏史志》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长期以来,在泾源旧志书记述及研究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泾源旧时只有民国二十九年(1939)由张逢泰撰修的一部县志一《民国化平县志》。事实上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县境已撰修过一部《化平直隶抚民厅遵章采访编辑全轶》的志书类稿本,... 长期以来,在泾源旧志书记述及研究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泾源旧时只有民国二十九年(1939)由张逢泰撰修的一部县志一《民国化平县志》。事实上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县境已撰修过一部《化平直隶抚民厅遵章采访编辑全轶》的志书类稿本,其体例、内容与县志基本相同,可视为泾源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三十四年 撰修 地方志书 民国年间 县志 旧志 泾源
原文传递
悲壮的历史 不屈的往事——读《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 被引量:3
6
作者 拜学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6,共6页
公元 18 62年 ,陕西爆发了历时 17年的回民反清起义 ,对这段悲壮而不幸的历史 ,官方的记载失之公允。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 ,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长寿和他的弟子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就回民起义在各地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得到了来自民... 公元 18 62年 ,陕西爆发了历时 17年的回民反清起义 ,对这段悲壮而不幸的历史 ,官方的记载失之公允。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 ,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长寿和他的弟子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就回民起义在各地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得到了来自民间的真实宝贵资料 ,后历经曲折 ,终于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历史 书评 《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
原文传递
泾源回族族源及地方回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泾源回族史略》出版座谈会侧记 被引量:1
7
作者 拜学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出版座谈会 回族 史略 历史文化 族源 侧记 专家学者 2010年
原文传递
热血青年投革命 干部大队援西北——西北局举办回族干部培训班始末 被引量:1
8
作者 拜学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7,共7页
1949年4月,解放战争胜利之际,解放区急需大量干部做接管工作,中央决定成立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招收进步青年,短期培训,组成干部大队支援西北等地。西北局对98名回族干部专门进行培训,他们分赴西北各地,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民... 1949年4月,解放战争胜利之际,解放区急需大量干部做接管工作,中央决定成立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招收进步青年,短期培训,组成干部大队支援西北等地。西北局对98名回族干部专门进行培训,他们分赴西北各地,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经历和业绩理应是历史的一部分,值得铭记,遗憾的是,过去资料中少有记述。文章试图对70年前的这一史实挖掘梳理,还原历史,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回族 干部 革命 培训 支援西北
原文传递
马骏烈士夫人杨秀蓉来宁前后 被引量:1
9
作者 拜学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1,共6页
马骏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五四时期京津地区著名学生运动领袖和活动家,东北地区地下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北平市委早期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的同学和亲密战友,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马骏烈士的事迹早已载入我... 马骏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五四时期京津地区著名学生运动领袖和活动家,东北地区地下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北平市委早期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的同学和亲密战友,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马骏烈士的事迹早已载入我党史册,激励着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本文试对马骏烈士的夫人、曾任自治区三届政协常委的杨秀蓉在血风腥雨的岁月里艰难抚育子女成人,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举家从东北来到大西北,支援宁夏建设的史实予以追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士 父亲 马骏 杨秀
原文传递
新农村民居怎样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拜学英 《共产党人》 2006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建设 农民问题 地域特色 各级政府 农业 民居
原文传递
流不出的眼泪 忘不掉的友情——缅怀冯福宽先生
11
作者 拜学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4,共7页
这些年了,我每隔一段时间要接到冯老师打来的电话或我打电话给他,前些年的话题与文学、回族历史有关,这些年尤其近一两年多问候并叮嘱他保重身体。我深知,到了冯老师这把年纪,什么都不重要了,唯独身体,每次他都说好着呢。透过话... 这些年了,我每隔一段时间要接到冯老师打来的电话或我打电话给他,前些年的话题与文学、回族历史有关,这些年尤其近一两年多问候并叮嘱他保重身体。我深知,到了冯老师这把年纪,什么都不重要了,唯独身体,每次他都说好着呢。透过话筒里传来的仍然字正腔圆的带着京腔的普通话,着实让我感到正如他说的身体好着呢,他总不忘叮嘱我也要注意身体,与冯老师通话问候这些年己成习惯。想着忙罢这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情 眼泪 回族历史 字正腔圆 打电话 身体 老师 普通话
原文传递
米岗山下的拜家村和清真寺
12
作者 拜学英 《中国穆斯林》 CSSCI 2016年第1期47-49,共3页
巍峨高耸的六盘山主峰米岗山沉稳、高大,犹如巨人屹立于泾源与隆德的交界处,又像一道天然屏障分隔着两个县。初冬的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米岗山雄姿尽显,拜家河清澈流淌。耸立在米岗山下拜家河畔的拜家村清真寺大殿顶端高耸的宣礼塔... 巍峨高耸的六盘山主峰米岗山沉稳、高大,犹如巨人屹立于泾源与隆德的交界处,又像一道天然屏障分隔着两个县。初冬的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米岗山雄姿尽显,拜家河清澈流淌。耸立在米岗山下拜家河畔的拜家村清真寺大殿顶端高耸的宣礼塔圆包上的新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宽敞的寺院里白帽、盖头飘动,高昂的诵经赞圣之声响彻在村庄上空。众多的穆斯林聚集在这里,共同见证着纪念穆圣诞辰和清真寺大殿落成典礼的庄严时刻,见证着信仰的力量和拜家村清真寺由小到大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礼塔 天然屏障 穆圣 隆德 泾源 八百里 红瓦 拜功 圣纪节 十年
原文传递
《苏氏同治初年离陕赴甘记》史料价值及其意义
13
作者 拜学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0,共5页
对陕西回族起义,官方和民间进行了大量记述。官方和民间汉族绅士的记述几乎都站在统治者立场上歌功颂德,对回族及其起义极尽污蔑之能事,观点有失公允。回族人士苏长庆的《苏氏同治初年离陕赴甘记》的显世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陕西回族起义,官方和民间进行了大量记述。官方和民间汉族绅士的记述几乎都站在统治者立场上歌功颂德,对回族及其起义极尽污蔑之能事,观点有失公允。回族人士苏长庆的《苏氏同治初年离陕赴甘记》的显世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真实地记录了回族人民被迫离开家园、疲于奔命的艰辛历程;矫正了官方正史及汉族绅士有失公允的记述,也弥补了一些不足和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献 陕西回民起义 杨文治 回民逃难 安抚
原文传递
走进净觉寺(外一章)
14
作者 拜学英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92,共5页
在虎踞龙盘的古都金陵,走进被高楼大厦包围着的净觉寺,我感受到的是久违的归属感,是信仰和文化在都市的顽强延续和坚守。走进净觉寺,吸引和震撼我的是高耸的砖雕石刻,一块块方砖青石上雕刻着线条流畅图案精美的花纹,金黄色的"勒赐&... 在虎踞龙盘的古都金陵,走进被高楼大厦包围着的净觉寺,我感受到的是久违的归属感,是信仰和文化在都市的顽强延续和坚守。走进净觉寺,吸引和震撼我的是高耸的砖雕石刻,一块块方砖青石上雕刻着线条流畅图案精美的花纹,金黄色的"勒赐·净觉寺"大字,增添着久远与凝重,透过大字沉稳凝重的笔画,烙印着岁月痕迹的碑坊,一座诉说历史,见证信仰,传播文化,弘扬清真的殿堂向我走来。明洪武二十一年的一天,西域鲁密国人亦仆刺金马可鲁丁及其随从,随宋国公归附朝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清真寺 葡萄架 传播文化 重建工程 大殿 皇帝 信仰 回族 牌坊
原文传递
村庄的记忆
15
作者 拜学英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77,共3页
广袤的黄土高原,绵延的六盘山里,散落着黄褐色土屋组成的回族村庄,在夕阳的余晖里,在清真寺的弯月下,在高扬的邦克声里,恬静得如一幅油画。
关键词 毛泽东 黄土高原 回族村庄 清真寺 记忆 六盘山 黄褐色 回回 红军长征 国民党
原文传递
沿着黄河行走(散文)
16
作者 拜学英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1唐朝开元二十五年的一天,负有使命的诗人王维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出发,经乾州到平凉,过萧关,然后来到中卫。或许是苍茫豪迈的大漠景致吸引了他,或许是安西节度使打胜仗的消息鼓舞着他,或许是长途跋涉的他实在太困乏了,或许是面对黄河... 1唐朝开元二十五年的一天,负有使命的诗人王维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出发,经乾州到平凉,过萧关,然后来到中卫。或许是苍茫豪迈的大漠景致吸引了他,或许是安西节度使打胜仗的消息鼓舞着他,或许是长途跋涉的他实在太困乏了,或许是面对黄河和沙漠两道天险却步了,或许是被排挤出朝廷,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心情过于沉重了吧,他停在沙漠边缘、黄河岸边,思索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中卫 沙漠边缘 行走 腾格里沙漠 王维 羊皮筏子 丝绸之路 研究探讨 沙坡头
原文传递
西海固的麦客子
17
作者 拜学英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
对于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地域偏僻,信息不灵,文化素质较低,较少更多生产技能的宁夏西海固农民们来说,每年在自家粮食未成熟前,安顿好家人,三个一帮,五个一群,到河南、陕西当麦客子赶场... 对于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地域偏僻,信息不灵,文化素质较低,较少更多生产技能的宁夏西海固农民们来说,每年在自家粮食未成熟前,安顿好家人,三个一帮,五个一群,到河南、陕西当麦客子赶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一项不错的赚钱门路。西海固的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固 黄土高原 陕西 文化素质 河南 自然条件 麦子 生产技能 未成熟 农民
原文传递
沿着黄河走中卫
18
作者 拜学英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93,共9页
唐开元25年的一天,负有使命的诗人王维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出发,经乾州到平凉,过潇关来到中卫。面对横亘在眼前的茫茫大漠和咆哮的黄河,或许是苍茫豪迈的大漠景致吸引了他;或许是西域节度使打胜仗的消息鼓舞着他;或许长途跋涉的他,实... 唐开元25年的一天,负有使命的诗人王维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出发,经乾州到平凉,过潇关来到中卫。面对横亘在眼前的茫茫大漠和咆哮的黄河,或许是苍茫豪迈的大漠景致吸引了他;或许是西域节度使打胜仗的消息鼓舞着他;或许长途跋涉的他,实在困乏了;或许面对黄河、沙漠两道天险怯步了;或许对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抑郁心情过于沉重……他停在沙漠边缘,黄河岸边,思索着。快要落山的太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中卫 沙漠边缘 沙坡头 金黄色 王维 西域 绿洲 腾格里 节度使
原文传递
璀璨的塞上明珠——中卫
19
作者 拜学英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84,共3页
唐代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曾倾倒了无数文人骚客,也令无数后来者心驰神往和苦苦追寻。其实,这一神奇的诗情画意般的景观就在宁夏中卫市。中卫历史悠久,秦代属北地郡所辖,西汉为安定郡,隋唐置丰安县,五代后... 唐代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曾倾倒了无数文人骚客,也令无数后来者心驰神往和苦苦追寻。其实,这一神奇的诗情画意般的景观就在宁夏中卫市。中卫历史悠久,秦代属北地郡所辖,西汉为安定郡,隋唐置丰安县,五代后唐置雄州,西夏置力吉里寨;元设应理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县 宁夏中卫 历史悠久 五代后唐 唐代诗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夏 黄河文明 王维 景观
原文传递
感受西吉
20
作者 拜学英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感受西吉这片黄土地的神韵,要从远处一座座荒秃褐黄的梁峁开始。若是坐在车里,忽闪而过的一座座山梁连绵起伏,看不到边缘,一丛丛排列着,这一丛去了,那一丛又飘忽而至,让人来不及喘息。在弯曲的小道上慢步,以一个旅人的目光打量时,你的对... 感受西吉这片黄土地的神韵,要从远处一座座荒秃褐黄的梁峁开始。若是坐在车里,忽闪而过的一座座山梁连绵起伏,看不到边缘,一丛丛排列着,这一丛去了,那一丛又飘忽而至,让人来不及喘息。在弯曲的小道上慢步,以一个旅人的目光打量时,你的对面,你的周围仍是层层迭迭的山梁,围裹得你有些透不过气来。这时候,你会诅咒上苍的不公,把如此之多的贫瘠之土堆积于此,草哪里去了,树哪里去了,水哪里去了? 硕圆的太阳从西面高耸的黄土梁隐去了,一处处同样黄褐的土屋上空飘散着的袅袅炊烟引领着你,来到荒秃山梁下的村庄,庄子里憨厚朴实的回回们会向你真诚地道一声崇高的问候——色俩目。这时,你不得不对挑战生命延续极限的西吉人投以赞许的目光。在庄子里随意转悠,一抬头,会有更为惊奇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梁 山梁 庄子 生命延续 古堡 起伏 清真寺 不公 西夏王朝 喘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