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脑炎病毒滴度检测蚀斑法的建立及验证
1
作者 陈娜娜 陈诗阳 +5 位作者 王颖 杜翔宇 苗会 拱小棠 刘双军 李景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0,216,共5页
目的建立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适应的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株(简称PHKT株)感染性滴度检测的蚀斑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将主代鼠脑适应株TBEV感染原代地鼠肾PHK细胞,连续... 目的建立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适应的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株(简称PHKT株)感染性滴度检测的蚀斑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将主代鼠脑适应株TBEV感染原代地鼠肾PHK细胞,连续传12代。分别采用蚀斑法(将不同代次PHKT以不同稀释倍数感染单层BHK-21细胞,中性红染色,计算蚀斑数)和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将不同代次PHKT以不同稀倍数经脑腔攻击小鼠,0.03 mL/只,连续观察14 d,Reed-Muench方法计算半数致死量)检测PHKT滴度,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建立的检测TBEV滴度的蚀斑法进行专属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验证。结果PHKT病毒蚀斑滴度最高达8.9 lgPFU/mL;蚀斑法与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0.92);蚀斑法检测PHKT病毒感染性滴度专属性良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5%。结论建立了检测PHKT感染性滴度的蚀斑法,可作为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蚀斑法 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 感染性滴度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原文传递
森林脑炎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模型的感染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双军 李景良 +6 位作者 王颖 苗会 拱小棠 刘晶晶 孙宏亮 姜崴 李玉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分析森林脑炎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模型的致病性、病毒分布及增殖动态。方法将适应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的森林脑炎病毒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4个连续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通过脑腔注射、灌胃、滴鼻、肌肉注... 目的分析森林脑炎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模型的致病性、病毒分布及增殖动态。方法将适应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的森林脑炎病毒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4个连续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通过脑腔注射、灌胃、滴鼻、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的感染方式,对昆明小鼠进行攻毒,逐日连续观察14 d,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并分别取攻毒后第3、5、7天发病典型的腹腔感染组小鼠脑、肺、肾脏、肝脏、心脏、小肠、血液7种组织器官,采用蚀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脑腔、灌胃、滴鼻、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攻毒方式的LD50分别为10、105.1、105、101.2和102PFU/mL。所有攻毒途径小鼠的脑腔中病毒滴度最高,达109PFU/mL,肺组织为106.5PFU/mL,肾脏为105PFU/mL,心脏和肝脏中病毒滴度较低,分别为102和101.5PFU/mL,肠道中出现一过性病毒感染,而血液中病毒滴度最高为105.5PFU/mL。结论森林脑炎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小鼠模型,除具有较强易感性的脑组织外,对肺组织细胞同样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小鼠模型 感染性 原代地鼠肾细胞 蚀斑滴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