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1
作者 拾晓峰 李逸飞 《戏剧之家》 2017年第6期136-137,共2页
《我不是潘金莲》以颇具东方韵味的圆形画幅的影像构图构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而片中巧妙嵌置的戏曲元素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圆形画幅有意戏仿戏曲中的单一的聚焦视角,镜头场景的切换也按照折子戏缜密编排。此外,片中配乐的鼓点、冯... 《我不是潘金莲》以颇具东方韵味的圆形画幅的影像构图构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而片中巧妙嵌置的戏曲元素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圆形画幅有意戏仿戏曲中的单一的聚焦视角,镜头场景的切换也按照折子戏缜密编排。此外,片中配乐的鼓点、冯小刚亲自解说的旁白,甚至直接引用的京剧《三岔口》的片段,都为《我不是潘金莲》平添了更为浓郁醇厚的戏剧风味与传统意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元素 折子戏 封闭构图 圆形画幅 鼓点
下载PDF
《礼记》忠信思想研究初探
2
作者 拾晓峰 《文教资料》 2017年第33期1-4,共4页
“忠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最为看重的道德品格,《尚书》及《周礼》都有关于忠信的论述,《礼记》中关于“忠信”的记录则可以使人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一品德的内涵。通过对《礼记》中“忠信”思想的归纳整理,发现其中的忠信思想实则是:... “忠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最为看重的道德品格,《尚书》及《周礼》都有关于忠信的论述,《礼记》中关于“忠信”的记录则可以使人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一品德的内涵。通过对《礼记》中“忠信”思想的归纳整理,发现其中的忠信思想实则是:贵族品德、礼的实质、儒者入仕的标准、为政者的要求及祭祀时必要的状态。但这些要求并不相互分割,而是互为整体的包含。此外,《礼记》中的“忠信”思想也极有可能是“尧舜善政”、“上古战争”及“巫术品德”遗留和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忠信
下载PDF
“诗可以怨”的心理学分析
3
作者 拾晓峰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4期3-5,共3页
本文利用新的心理学成果和相关历史资料,从作者创作方面对“诗可以怨”这一过程进行新的论证。悲愤情绪下的心理“动机”促使作者产生创作动机并保持清醒的心理状态,引导作者“悲愤作诗”。悲愤情绪比欢快情绪更能引起大脑皮质的觉醒,... 本文利用新的心理学成果和相关历史资料,从作者创作方面对“诗可以怨”这一过程进行新的论证。悲愤情绪下的心理“动机”促使作者产生创作动机并保持清醒的心理状态,引导作者“悲愤作诗”。悲愤情绪比欢快情绪更能引起大脑皮质的觉醒,悲愤题材作品的审美感受超过欢快题材,悲愤更能作出好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可以怨 心理学 悲愤 动机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石头崇拜——孙悟空出世与石生人
4
作者 张世维 拾晓峰 《镇江高专学报》 2016年第2期30-31,44,共3页
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自仙石之中出世,带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其中更是蕴含着一个传承已久的母题——石头崇拜。以孙悟空出世为切入点,分析孙悟空的出世情节,并延伸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民族神话传说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石生人典型... 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自仙石之中出世,带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其中更是蕴含着一个传承已久的母题——石头崇拜。以孙悟空出世为切入点,分析孙悟空的出世情节,并延伸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民族神话传说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石生人典型,以探讨其内含的石头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石生人 石头崇拜
下载PDF
浅谈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情感体会作用——以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教学为例
5
作者 拾晓峰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 2022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对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进行备课时,我惊住了:感慨于范仲淹的大气哲思、向往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沉浸于张岱的喃喃痴狂……
下载PDF
勺子文化研究简论
6
作者 拾晓峰 《艺术品鉴》 2018年第21期75-76,共2页
勺子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骨匕,且早期时匕的使用远远超过筷子的使用。在演进过程中其经历了一些形态上的变化,最终成为现代勺子的样貌;周秦两汉时期的舀酒勺不仅在进行酒礼时舀酒,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举行祭祀时'舀酒浇玉';勺子的别... 勺子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骨匕,且早期时匕的使用远远超过筷子的使用。在演进过程中其经历了一些形态上的变化,最终成为现代勺子的样貌;周秦两汉时期的舀酒勺不仅在进行酒礼时舀酒,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举行祭祀时'舀酒浇玉';勺子的别称'调羹'二字也因其'调和羹汤'的作用也被后世喻指为调理政事或夫妻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勺子 舀酒勺 调羹
原文传递
镜像反转:《红楼梦》的痴,作者的味——从宝玉的性格悲剧谈起
7
作者 拾晓峰 《芒种(下半月)》 2018年第7期55-56,共2页
《红楼梦》是一部彻底的悲剧小说,而这悲剧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人物的性格缺陷及过失或缺点,这些缺陷造成了人物和环境的不融洽、不能完整地看待环境,这恰恰符合拉康的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又有一个基础,因而悲剧《红楼梦》,又是建立在封建... 《红楼梦》是一部彻底的悲剧小说,而这悲剧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人物的性格缺陷及过失或缺点,这些缺陷造成了人物和环境的不融洽、不能完整地看待环境,这恰恰符合拉康的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又有一个基础,因而悲剧《红楼梦》,又是建立在封建贵族家庭及封建礼法的基础上。反过来看,这一环境又对人物性格及悲剧的形成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而这悲剧,囿于环境、困于礼法,构成循环,失于镜像。如《好了歌》,相互矛盾,却又无可奈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红楼梦》 镜像 留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