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传红基于“同病异治”论治眼肌麻痹
1
作者 曹晋宏 接传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132-1136,共5页
眼肌麻痹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病名为“风牵偏视”,其发病病因多纠于风、痰、瘀、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及方法,多以... 眼肌麻痹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病名为“风牵偏视”,其发病病因多纠于风、痰、瘀、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及方法,多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对症予营养神经药物支持治疗。中医药在治疗该病并改善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该病与阴阳不足、气血失调、肝脾不和、肝肾阴虚、痰湿凝滞、瘀血阻络等多种因素有关,主张治病求本,辨病辨证,四诊合参,相同的症状通过患者不同的体质,疾病不同的性质分别选方用药。接传红临床上应用“同病异治”治疗眼肌麻痹,“微著并重、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四诊合参,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总结接传红治疗的3个经典眼肌麻痹案例阐释同病异治的实质,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特色,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病异治 接传红 眼肌麻痹 验案举隅
下载PDF
接传红从虚实两端立论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验药对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文静 接传红 +3 位作者 张玮琼 王晶莹 李媛媛 刘自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46-450,共5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患者眼部的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动脉瘤、出血、渗出、增殖等。接传红治疗DR以虚实两端立论,认为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痰瘀为患,虚实夹杂,治疗上应辨明虚实轻重,合理用药,常在密蒙花方、生蒲...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患者眼部的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动脉瘤、出血、渗出、增殖等。接传红治疗DR以虚实两端立论,认为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痰瘀为患,虚实夹杂,治疗上应辨明虚实轻重,合理用药,常在密蒙花方、生蒲黄汤、知柏地黄汤、补阳还五汤等基础方上加减治疗,并配伍应用特色的经验药对。常用特色药对有祛瘀生新之“大黄-丹参”、活血通络之“石菖蒲-路路通-鸡血藤”、祛湿化痰之“陈皮-法半夏-车前子”、解郁散结之“香附-郁金”;养血柔肝之“柴胡-白芍”、滋补肾精之“黄精-熟地黄”、培土制水之“茯苓-薏苡仁-益母草”、养阴生津之“麦冬-五味子-石斛”、温补阳气之“益智仁-肉桂”,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传红 虚实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经验药对
下载PDF
接传红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游 接传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目前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接传红主任医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糖尿病从气阴两虚向阴阳两虚转化中所发生的血瘀目络和水湿内停,治疗中应益气活血与温阳利水并重以改善眼部微循环,临床上应...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目前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接传红主任医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糖尿病从气阴两虚向阴阳两虚转化中所发生的血瘀目络和水湿内停,治疗中应益气活血与温阳利水并重以改善眼部微循环,临床上应用自拟黄斑水肿方加减治疗DME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益气活血 温阳利水法 中医药疗法 名中医经验
下载PDF
接传红治疗糖尿病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经验 被引量:5
4
作者 蔡文静 接传红 +2 位作者 严京 王建伟 胡元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糖尿病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消渴病的眼部并发症之一。接传红主任医师认为本病是虚、瘀、痰相兼为患,常用益气养阴通络法以标本兼顾,顾护脾胃以助正气散瘀结,常用对药,同时强调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 益气养阴通络 糖尿病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
下载PDF
接传红基于病症结合治疗眼病常用药对经验总结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文静 接传红 +4 位作者 刘自强 王晶莹 李媛媛 张玮琼 邓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25-227,233,共4页
药对是中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由2味或3味中药组成,针对特定疾病或症状形成的经验性用药组合,对中药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病、证、症结合,三位一体”是接传红教授诊治眼病的特点,在病证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眼部的局部症状,... 药对是中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由2味或3味中药组成,针对特定疾病或症状形成的经验性用药组合,对中药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病、证、症结合,三位一体”是接传红教授诊治眼病的特点,在病证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眼部的局部症状,随症加减,善用药对治疗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疗效显著。例如黄芪-白术-淫羊藿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桃仁-红花-川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桑叶-火麻仁治疗糖尿病相关眼病;浙贝母-夏枯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生山楂-鸡内金治疗视网膜增殖膜;桂枝-鸡血藤治疗视网膜微血管瘤;黄连-肉桂可消退视网膜新生血管;仙鹤草-三七可治疗眼底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症结合 药对 眼病 中医眼科
下载PDF
视网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晶莹 接传红 +2 位作者 王影 张玮琼 段江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65-368,共4页
视网膜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TJs)是血-视网膜内屏障(i BRB)的重要结构,对神经-视网膜微环境的稳态起到重要作用,内皮细胞TJs改变导致的i BRB功能障碍参与了许多视网膜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尤其与合并黄斑水肿或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密... 视网膜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TJs)是血-视网膜内屏障(i BRB)的重要结构,对神经-视网膜微环境的稳态起到重要作用,内皮细胞TJs改变导致的i BRB功能障碍参与了许多视网膜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尤其与合并黄斑水肿或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以TJs为重点,从TJs主要分子结构、调节视网膜内皮细胞TJs的常见信号通路方面,综述视网膜内皮细胞TJs相关分子机制,为相关视网膜疾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内皮细胞 血-视网膜内屏障 紧密连接 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与细胞凋亡
7
作者 陈晨 接传红 +1 位作者 童绎 胡世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228-1231,共4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严重威胁青少年视功能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以往对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和假说都集中在酶生物活性的缺陷上,但缺乏足够的证据。Steven...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严重威胁青少年视功能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以往对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和假说都集中在酶生物活性的缺陷上,但缺乏足够的证据。Steven发现,LHON表现出来的视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是凋亡,它由Fas启动,被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阻断,表现出caspase活性及caspase-3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增强,并且细胞Annexin-V染色阳性。11778,3460位点病理性突变增强了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的敏感性,可能是最直接的原因。这一发现可能揭示LHON的发病机制,也暗示了可以运用抗凋亡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ON 凋亡 病理机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认知控制网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柱 赫义兰 +8 位作者 接传红 王建伟 姜颖群 吕喆 胡津赫 杨剑英 杨丹 高倩 那旭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R)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功能连接(FC)改变特征。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T2DR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通过广告宣传招募的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R)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功能连接(FC)改变特征。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T2DR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通过广告宣传招募的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测定空腹状态下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C肽指标,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通过分析DLPFC与全脑的FC,比较2组受试者FC差异,将差异脑区FC值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的评定。结果 (1)糖尿病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GLU、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t_(GLU)=11.601、t_(HbA1c)=13.837,均P=0.000),MoCA得分、MMSE得分低于对照组(t_(MoCA)=-12.827、t_(MMSE)=-13.395,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血清C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C值比较: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头动作为协变量,观察组患者以左侧DLPFC为种子点,观察组在左侧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后回的FC均高于对照组(t_(左侧顶下小叶)=6.785、t_(右侧中央后回)=5.126,均P=0.000);以右侧DLPFC为种子点,观察组在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三角回及小脑后叶的FC均高于对照组(t_(左侧顶下小叶)=4.274,t_(左侧额下三角回)=3.991、t_(小脑后叶)=4.227,均P=0.000),阈值体素水平数值满足要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相关性分析:观察组以右侧DLPFC为种子点,左侧顶下小叶FC值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2DR患者存在认知控制网络(CCN)与默认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和小脑网络异常的FC,这可能是T2DR重要的神经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认知控制网络
下载PDF
高健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分析
9
作者 吴琦 严京 +4 位作者 高健生 接传红 刘思言 吕玉欣 吴正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首都国医名师高健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9年1月高健生诊治的DR患者病历,将病历的信息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处方中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首都国医名师高健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9年1月高健生诊治的DR患者病历,将病历的信息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处方中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2)统计中药属性和高频中药的使用频次,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制作关联分析图,并进行聚类分析,应用数据挖掘中的复杂网络分析功能绘制复杂网络分析图。结果(1)中药属性:共得到中药处方87个,涉及中药115味,累计使用频次为1,231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17味。四气以寒性(451次,37.59%)最多,五味以甘味(740次,37.17%)最多,归经以肝经(813次,24.61%)最多。(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黄芪(84次,6.82%)、黄连(75次,6.09%)、密蒙花和肉桂(各73次,5.93%)、益母草(71次,5.77%)。(3)高频中药关联分析:关联性最高的前5位为黄连-黄芪、密蒙花-黄连、密蒙花-黄芪、黄连-肉桂、肉桂-黄芪。(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4类组合,功效分别是益气养阴、活血明目;益肾健脾祛湿;活血散瘀;温阳通脉。(5)复杂网络分析:核心药物组成为黄芪、黄连、肉桂、密蒙花、益母草、乌梅、女贞子。结论DR病机多由阴虚燥热向气阴两虚转变,最后发展为阴阳两虚,而瘀血阻络多贯穿病情进展的始终。治疗以心肾论治为特点,多用补气、养阴、助阳药,加以活血散瘀、健脾祛湿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心肾论治 高健生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刘自强 接传红 +4 位作者 王建伟 侯小玉 李媛媛 王晶莹 张玮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30-936,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索偏头痛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查找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06。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NOS量表评价纳入...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索偏头痛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查找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06。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使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对异质性较大的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漏斗图和Egger法评估文献的发表性偏倚。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2项文献,包括217例有先兆偏头痛(MA)患者(252眼)、283例无先兆偏头痛(MO)患者(388眼)和374名健康人员(479眼),对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黄斑及视盘灌注密度等多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指标进行比较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A患者FAZ面积和周长显著增大,除中心凹区域外,黄斑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mDCP)的灌注密度均明显降低,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的灌注密度在视盘内明显降低;MO的FAZ参数明显增大,除外位于mDCP旁中心凹的灌注密度外,黄斑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mSCP)、mDCP和RPC的灌注密度两者无差异。结论:MA和MO患者均存在FAZ面积的扩大,其中MA患者mDCP灌注密度显著减少,偏头痛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视网膜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视网膜 微血管改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元真通畅理论从少阴心肾论治DR
11
作者 刘思言 严京 +5 位作者 芦伟 接传红 那爽 高明雪 吴琦 吴正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956-961,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为瘀、痰、水、湿、热等病理产物阻于视衣而目络不通;病络生成、视衣脱离则目失濡养、视衣不荣。本文基于元真通畅理论从少阴心肾的角度来分析DR的病因病机、病程变化及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为瘀、痰、水、湿、热等病理产物阻于视衣而目络不通;病络生成、视衣脱离则目失濡养、视衣不荣。本文基于元真通畅理论从少阴心肾的角度来分析DR的病因病机、病程变化及治疗,认为DR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少阴枢折—水火不济致元阴亏损,君相不安致元阳虚衰、阴阳不相顺接致阴损及阳,元真失于通畅,发生一系列DR的眼底改变,并结合本团队的经验方进一步探讨充养元真、和畅少阴之法在DR中的应用,为DR的中医认识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元真通畅 少阴 心肾
下载PDF
浅析“目得血而能视”理论在糖尿病黄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岳冰洁 王建伟 接传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66-770,共5页
糖尿病黄斑缺血(DMI)是消渴病阴虚日久、损伤目络、伤及目窍引发的目系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目病”“消渴内障”范畴。DMI是常见的由消渴病所致目系疾病中的眼底血络变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金代医家刘完素提出... 糖尿病黄斑缺血(DMI)是消渴病阴虚日久、损伤目络、伤及目窍引发的目系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目病”“消渴内障”范畴。DMI是常见的由消渴病所致目系疾病中的眼底血络变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金代医家刘完素提出“目得血而能视”理论,认为血液上荣于目,视物则明。故本文基于“目得血而能视”理论,以血为切入点,追溯“目”“血”“视”三者间的理论渊源,认为血液充盈,目窍得养,方能神光发越;同时结合DMI作为消渴病并发症的独特性,探讨其发病机制,学习古今眼科医家对消渴目病的诊疗思路,并提出滋阴与祛瘀并重的诊疗方案,力求达到血运通畅,目窍精微充盈,从而目病不生,目得血明的目的,为临床防治DMI,改善患者视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得血而能视 糖尿病黄斑缺血 消渴病 消渴目病
下载PDF
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13
作者 李媛媛 接传红 +2 位作者 王建伟 邓宇 刘自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病因有内外,病位在目,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以气阴两虚、目络瘀滞兼早期阳虚为基本病机,涉及五脏,以肝为关键,肝病则体用皆损,主要表现为肝气、肝血、肝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病因有内外,病位在目,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以气阴两虚、目络瘀滞兼早期阳虚为基本病机,涉及五脏,以肝为关键,肝病则体用皆损,主要表现为肝气、肝血、肝阳、肝阴不足,肝郁以及肝热。治疗分虚实寒热、标本缓急,以调肝为关键。密蒙花方是名中医高健生所创,入选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十病十药”,被广泛用于NPDR的临床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改善视功能。《脏腑标本药式》由易水学派张元素所著,是脏腑辨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各脏腑虚实、标本寒热治法及用药。故本文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深入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方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从肝论治 脏腑标本药式 张元素
下载PDF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动眼神经麻痹
14
作者 刘自强 李媛媛 +3 位作者 接传红 王建伟 邓宇 蔡文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0-52,60,共4页
动眼神经麻痹(ONP)是导致眼睑下垂及复视的常见病因,因其病因诊断复杂,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本病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基于对《黄帝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解,本文以“痿”论治ONP,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ONP与痿证的... 动眼神经麻痹(ONP)是导致眼睑下垂及复视的常见病因,因其病因诊断复杂,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本病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基于对《黄帝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解,本文以“痿”论治ONP,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ONP与痿证的关系,治疗上强调以“取阳明”为中心,结合辨证论治,从中药和针灸2个方面阐述其临床应用,以期为ON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痿证 阳明 中药 针灸
下载PDF
基于“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理论探析糖尿病黄斑水肿
15
作者 岳冰洁 王建伟 接传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156-1160,共5页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出自《金匮要略》,认为邪扰气滞,聚水为患。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消渴日久,阴阳两虚,脏腑衰弱,“大气”运行不畅,水邪汇聚黄斑,可见于视物模糊、视直如曲等症状。历代医家多认为“大气”即宗气,本文基于“大气...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出自《金匮要略》,认为邪扰气滞,聚水为患。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消渴日久,阴阳两虚,脏腑衰弱,“大气”运行不畅,水邪汇聚黄斑,可见于视物模糊、视直如曲等症状。历代医家多认为“大气”即宗气,本文基于“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理论,探析DME发病机制,从宗气的生理功能出发,围绕“大气”运转,提出宣肺、化瘀、温阳的相关治气利水方案,使大气运转无碍,避免气滞水停,以期达到气畅水散的目的,为临床防治DME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宗气 黄斑水肿 气畅水散
下载PDF
T2DM患者血清miR-199a-3p水平与DR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张玮琼 王建伟 +1 位作者 王晶莹 接传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23-729,736,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miR-199a-3p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81例(162只眼),根据是否发生DR分为DR组51例(102只眼)和非DR组30例(60只眼),...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miR-199a-3p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81例(162只眼),根据是否发生DR分为DR组51例(102只眼)和非DR组30例(60只眼),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60只眼)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对照组体检时,DR组、非DR组患者入院后的静脉血5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3组血清miR-199a-3p相对表达量,并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血清miR-199a-3p水平与DR发生的相关性,并评估对DR发生的影响价值。结果(1)生化指标:3组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FPG)=88.218、F_(HbA1c)=92.815、F_(ALT)=28.522、F_(AST)=19.647、F_(TG)=27.680,均P=0.000)。非DR组FPG、HbAlc、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FPG)=10.302、t_(HbA1c)=9.977,均P=0.000;tALT=2.924,P=0.015);AST、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所有生化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非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_(FPG)=15.123、t_(HbAlc)=15.275、t_(ALT)=7.357、t_(AST)=6.649、t_(TG)=7.898,均P=0.000;非DR组:t_(FPG)=3.929、t_(HbAlc)=3.772,均P=0.001;t_(AST)=3.591,P=0.002;tALT=4.410、t_(TG)=4.210,均P=0.000)。(2)血清miR-199a-3p水平:3组间血清miR-199a-3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00,P=0.000);非DR组、DR组血清miR-199a-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2DM)=2.147,P=0.035;t_(DR)=6.517,P=0.000);DR组血清miR-199a-3p水平高于非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6,P=0.000)。(3)DR分期对指标的影响:PDR期与NPDR期患者血清miR-199a-3p水平比较,PDR期低于NPDR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2,P=0.000)。PDR期与NPDR期患者生化指标比较,PDR期FPG、HbAlc、ALT、AST、TG水平均高于NPDR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FPG)=4.444、t_(HbAlc)=4.074、t_(ALT)=3.818,均P=0.000;t_(AST)=2.172,P=0.035;t_(TG)=3.587,P=0.001)。(4)相关性分析:DR患者血清miR-199a-3p水平与T2DM病程、FPG、HbAlc、ALT、AST、TG均呈负相关(r_(T2DM)病程=-0.368,P=0.008;r_(HbA1c)=-0.456,P=0.001;r_(AST)=-0.416,P=0.002;r_(ALT)=-0.405,P=0.003;r_(FPG)=-0.472、r_(TG)=-0.488,均P=0.000)。T2DM患者血清miR-199a-3p水平预测发生DR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清miR-199a-3p水平对诊断DR有一定的预测性能,ROC曲线最佳临界点的约登指数为0.475,灵敏度为0.867,特异度为0.608。结论T2DM患者血清miR-199a-3p的表达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与DR的病程、血糖变化和脂质代谢指标相关,可能成为T2DM患者发生DR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iR-199a-3p
下载PDF
OCTA在神经眼科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自强 接传红 +5 位作者 王建伟 侯小玉 邓宇 王晶莹 张玮琼 李媛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7-480,484,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的眼底血管成像工具,用来评估视网膜血管,临床上目前多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OCTA可对视盘、视网膜神经丛甚至脉络膜进行高质量成像,并量化微血管参数,因此可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的眼底血管成像工具,用来评估视网膜血管,临床上目前多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OCTA可对视盘、视网膜神经丛甚至脉络膜进行高质量成像,并量化微血管参数,因此可作为沟通神经科学和眼科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神经眼科疾病入手,就OCTA的视盘、黄斑及脉络膜等血管参数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视神经炎(ON)、视盘水肿、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中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眼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应用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改变的Meta分析
18
作者 侯小玉 接传红 +2 位作者 刘自强 毕徐齐 李媛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和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E...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和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Embase数据库中关于使用OCT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进行测量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4.1和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7篇,包含1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群)相比,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和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明显变薄。与对侧眼比较,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同侧眼pRNFL和SFCT变薄。结论:颈内动脉狭窄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形态结构。OCT可以无创地检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微观结构变化,可用于颈内动脉狭窄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颈内动脉狭窄 视网膜 脉络膜 META分析
下载PDF
密蒙花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接传红 高健生 +5 位作者 严京 郭欣璐 宋剑涛 陈子燕 袁敏立 赵丹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观察密蒙花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OPs)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气阴两虚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3例(11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密蒙花... 目的观察密蒙花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OPs)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气阴两虚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3例(11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密蒙花方及羟苯磺酸钙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FFA和视野MS、ERG-OP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FFA表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MS均提高(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OPsO1峰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中药密蒙花方可改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情况,提高视野MS值,对ERG-OPs也有一定的作用,使视网膜血流情况稳定,是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 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者 视网膜功能 diabetic RETINOPATHY 治疗组 对照组 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野 视网膜血流 羟苯磺酸钙 OPs FFA 有效药物 气阴两虚 连续用药 峰潜伏期 敏感度 ERG
下载PDF
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接传红 高健生 +4 位作者 郭欣璐 李游 吴正正 严京 宋剑涛 《陕西中医》 2014年第10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99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气健脾养阴方(生黄芪、女贞子、益母草、薏苡仁、茯苓、猪苓、黄连、密蒙花、桂枝、乌梅、...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99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气健脾养阴方(生黄芪、女贞子、益母草、薏苡仁、茯苓、猪苓、黄连、密蒙花、桂枝、乌梅、肉桂)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OCT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视力改善明显(P<0.05);两组黄斑水肿均有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62.96%,对照组总有效率28.89%,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P<0.05)。结论:补气健脾养阴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具有消除黄斑水肿的作用,对视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黄斑水肿/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气健脾养阴方 @视网膜光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