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护理学会《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预冲操作规程》团体标准解读
1
作者 刘玲玲 接艳青 陈静 《上海护理》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为系统、全面地制定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预冲操作方法和细则,规范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人员预冲操作行为,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3年11月发布了《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预冲操作规程》团体标准。本文从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及过程、主要特点及内容、临床... 为系统、全面地制定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预冲操作方法和细则,规范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人员预冲操作行为,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3年11月发布了《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预冲操作规程》团体标准。本文从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及过程、主要特点及内容、临床应用推广建议等方面进行详尽解读,旨在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标准,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 预冲操作 团体标准 解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技能培训情景模拟教学 被引量:6
2
作者 接艳青 魏丽 +1 位作者 刘玲玲 陈静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4期376-377,383,共3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培训方法,实验组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对2组血液净化专业护理学员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征求实验组对...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培训方法,实验组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对2组血液净化专业护理学员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征求实验组对培训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员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技能培训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对血液净化专业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 血液净化专业护士 技能培训
下载PDF
新型血液透析穿刺针组件运用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接艳青 陈静 丁小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血液透析穿刺针组件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透析治疗的63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15)和观察组(n=323)。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新型血液透析穿刺针组件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透析治疗的63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15)和观察组(n=323)。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血液透析穿刺针,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血液透析穿刺针,比较护士处理两种穿刺针的时间、成本和针刺伤发生率、护士及患者对两种穿刺针的满意情况。结果护士处理观察组穿刺针的时间、针刺伤的发生率及使用成本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及患者对新型穿刺针的满意率均高于对传统穿刺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型穿刺针组件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护士职业风险,以及患者和医院的费用,同时提升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穿刺针 运用效果
下载PDF
老年患者前列腺癌术后出院初期排尿功能康复状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接艳青 许方蕾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1],前列腺癌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疾病第2位,仅次于肺癌[2]。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中为促进膀胱颈和尿道的吻合,需留置导尿管2周[4]。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3]的出现,... 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1],前列腺癌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疾病第2位,仅次于肺癌[2]。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中为促进膀胱颈和尿道的吻合,需留置导尿管2周[4]。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3]的出现,国内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常规携带导尿管出院。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术后可出现膀胱痉挛、排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排尿功能 出院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老年前列腺癌术后病人护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接艳青 高燕 +3 位作者 胡小懿 叶磊 张容 许方蕾 《循证护理》 2020年第10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老年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病人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为医护人员制定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老年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病人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为医护人员制定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的老年病人124例,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理论指导依据,通过对病例进行统计描述,寻找老年病人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老年病人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护理评估单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一致性评估结果显示,Kappa系数为0.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病人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评估资料共应用奥马哈问题分类表条目263条,应用率为81.68%。[结论]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可指导临床老年病人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的护理记录书写,通过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延续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老年人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 护理问题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封控区域血液透析中心的管理与规范 被引量:2
6
作者 接艳青 汤晓静 +3 位作者 刘玲玲 戴兵 毛志国 陈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9-1233,共5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每周3次往返医院常规行血液透析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区域封控情况下,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与规范,提出治疗关口前移、血液净化专项人才储备方案和人员动态气泡式管理模式,落实动态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每周3次往返医院常规行血液透析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区域封控情况下,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与规范,提出治疗关口前移、血液净化专项人才储备方案和人员动态气泡式管理模式,落实动态防疫防控策略、病区精准化管理和突发闭环管理等工作。在完善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的同时,建议强化多中心协作以构建市级血液透析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终末期肾病不同透析治疗模式,以满足疫情暴发区域封控情况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需求及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变异株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血液透析 管理规范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叶磊 陈兰 +4 位作者 张容 胡小懿 汤爱玲 接艳青 许方蕾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3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出院的老年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出院的老年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随访,观察组采用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出院2周、1个月、3个月与6个月后,评价2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自我管理测评得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后自我管理测评效果显著,观察组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重新置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有利于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顺利完成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宫颈癌根治术 尿潴留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 延续性护理 预后
下载PDF
术后出院时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小懿 汤爱玲 +5 位作者 张月 高燕 接艳青 叶磊 张容 许方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的 调查术后出院时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术后出院时有尿失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其进... 目的 调查术后出院时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术后出院时有尿失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51例术后出院时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50.83±26.37)分,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25.65±22.60)分.不同年龄、住院天数、尿失禁分型及程度、出院指导质量以及是否带尿管出院、独居的术后出院时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其出院准备度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带尿管出院、是否独居、尿失禁程度、出院指导质量是术后出院时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术后出院时伴尿失禁的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人员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加强患者整体评估、采取个性化措施,以提升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手术 老年患者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接艳青 陈静 《上海护理》 2022年第10期6-10,共5页
2022年4月,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牵头、上海市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执笔发布了《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为推动安全注射相关策略在血液透析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在介绍该专家共识概况的基础上,围绕血液... 2022年4月,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牵头、上海市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执笔发布了《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为推动安全注射相关策略在血液透析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在介绍该专家共识概况的基础上,围绕血液透析的环境管理、药物安全注射管理、血管通路护理操作、血标本安全采集、医疗废弃物处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者安全注射的临床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安全注射 临床实践 共识 解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晶 吕佳颐 +9 位作者 崔方正 郑千文 方海姑 李向东 接艳青 刘玲玲 戴兵 梅长林 陈静 毛志国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4-41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背景下,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最佳方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04-01~2022-06-30在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病科应急透析中心接受应急CRRT过渡...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背景下,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最佳方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04-01~2022-06-30在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病科应急透析中心接受应急CRRT过渡期治疗的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转归阴性的MHD患者,使用Prismaflex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模式(时长4 h),透析液+置换液总量8000 mL/h(透析液流量4000~7000 mL/h,置换液总量1000~4000 mL/h),留取患者上机前和下机后血液样本计算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和尿素清除率(URR),并与既往常规间断血液透析(IHD)进行比较;通过多因素分析评估spKt/V的影响因素,并完善主观感受问卷评估其治疗耐受度。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平均spKt/V为0.86±0.19,URR为50.29%±7.60%,部分患者spKt/V达到1.2。尽管采用4 h CVVHDF模式治疗的spKt/V和URR均显著低于IHD,但患者的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均得到了良好地纠正。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是spKt/V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干体重和spKt/V呈显著负相关(R=-0.563,P<0.001)。主观感受问卷提示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良好,部分甚至优于常规IHD。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况下,采用短时高剂量CVVHDF模式治疗具有良好的透析充分性和安全性,或可作为常规IHD的临时替换和补充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清除率 安全性
下载PDF
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玲玲 接艳青 陈静 《上海护理》 2022年第11期6-11,共6页
目的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初步拟定了包含3个Ⅰ级指标、13个Ⅱ级指标和51个Ⅲ级... 目的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初步拟定了包含3个Ⅰ级指标、13个Ⅱ级指标和51个Ⅲ级指标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9和0.931。第1轮专家咨询,各条目重要性赋值3.09~5.00,均值为4.38;Kendall’s W为0.439(χ^(2)=294.841,P<0.001)。第2轮咨询,各条目重要性赋值4.09~5.00,均值为4.68,Kendall’s W为0.482(χ^(2)=318.134,P<0.001)。最终形成包含3项Ⅰ级指标、11项Ⅱ级指标和48项Ⅲ级指标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且包含结构指标13项、过程指标24项及结果指标11项。结论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科学、内容设置合理,能够反映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和护理质量提升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 专家函询
下载PDF
夜间长时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静 侯星星 +3 位作者 接艳青 刘玲玲 王认 彭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夜间长时血液透析(nocturnal hemodialysis,NHD)与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两种不同的透析方案所产生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2... 目的分析夜间长时血液透析(nocturnal hemodialysis,NHD)与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两种不同的透析方案所产生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2例,其中HD组患者110例、NHD组患者9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产生的血液透析经济总负担、成本-效益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及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HD组患者血液透析经济总成本低于对照组,其产生的成本-效益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均高于HD组;患者对NHD治疗的满意度高于H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从卫生经济学方面考虑,NHD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的血液透析经济总成本,提高了成本-效益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长时血液透析 成本-效益 卫生经济学
下载PDF
夜间长时血液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静 接艳青 +1 位作者 王认 刘玲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2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夜间长时血液透析(NHD)患者对血液透析(HD)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拟为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NHD治疗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 目的:探讨夜间长时血液透析(NHD)患者对血液透析(HD)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拟为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NHD治疗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本次研究提炼出4个主题,即:患者疾病知识缺乏;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大;健康教育信息获取途径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护人员应提升自身健康教育知识的储备,落实对NHD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长时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问题导向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梁利 张梅 接艳青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与观察组(给予问题导向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每组各43例。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问题导向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问题导向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教育 目标导向护理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夜间长时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感受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小红 彭飞 +4 位作者 陈静 接艳青 刘玲玲 江一逍 宫婵娟 《上海护理》 2019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夜间长时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感受,为相关医院开展夜间透析及为夜间透析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8年3—4月选取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同时接受过日间常规透析和夜间长时透析的1... 目的探讨夜间长时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感受,为相关医院开展夜间透析及为夜间透析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8年3—4月选取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同时接受过日间常规透析和夜间长时透析的14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夜间血液透析有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但夜间透析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结论夜间长时透析可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压力,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医护人员可将夜间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问题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夜间长时血液透析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凡煊 刘玲玲 +1 位作者 接艳青 陈静 《上海护理》 2022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弹性绷带固定体外循环管路,观察组采用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针平均移位例次、压痕平均例次、患者舒适度和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8周内穿刺针移位平均例次及皮肤压痕的平均例次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护士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能有效降低患者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护患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管路 固定带 穿刺针
下载PDF
上海市580名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玲玲 接艳青 +1 位作者 王认 陈静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上海市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4-5月,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60家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8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 目的探讨与分析上海市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4-5月,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60家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8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149.00(119.25,174.00)。单因素分析显示:核心能力在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薪资待遇及从事血液净化任职年限因素中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技术职称、从事血液净化工作年限均为上海市血液净化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个人及专业发展能力薄弱,科研及学术能力存在欠缺。针对血液净化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创建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以期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促进血液净化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护士 核心能力
下载PDF
不同透析治疗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陈静 接艳青 刘玲玲 《上海护理》 2023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治疗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治疗模式分为日间组和夜间组。日间组采用日间维持性血...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治疗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治疗模式分为日间组和夜间组。日间组采用日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2次血液透析及1次血液滤过),夜间组采用夜间长时血液透析(NHD)(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透析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12个月后,夜间组中88.10%的患者认知功能正常,高于日间组的66.67%(P<0.01);且夜间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其各维度得分、血红蛋白及尿素下降率均高于日间组,超敏C反应蛋白值低于日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个月的观察研究表明,NHD较日间透析治疗的疗效更明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夜间长时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新型血液净化置换液袋的制作与应用
19
作者 刘玲玲 陈静 +1 位作者 接艳青 王认 《上海护理》 2018年第10期95-96,共2页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采用持续24 h或接近24 h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替代肾脏功能的技术[1]。CRRT治疗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能维持水、电...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采用持续24 h或接近24 h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替代肾脏功能的技术[1]。CRRT治疗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特点,有利于危重症患者肾功能和相关疾病的恢复。目前CRRT已不单纯应用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中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多学科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是近年来急救医学的主要进展之一[2-4]。因CRRT治疗时间长达24 h或接近24 h,治疗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置换液。置换液作为清除代谢产物载体的同时,还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电解质[5]。传统血液净化术置换液袋使用的是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目前常用的置换液来源是医院制剂室自配、科室营养袋自配、血液透析滤过机器自产或厂家生产的成品。根据置换液碱基的不同,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置换液可以分为乳酸盐置换液和碳酸氢盐置换液两种[6]。乳酸盐置换液是目前国内最易得到的商品化置换液,性质稳定。乳酸进入人体后,可在肝脏和肌肉中转变为HCO-。但是在严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中,乳酸置换液的应用尚有争议:乳酸盐置换液会加剧患者的氧负荷和乳酸负荷[7],通过肝脏代谢,对于危重的多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不适宜。对于碳酸氢盐置换液,传统观点认为碳酸氢根是符合人体生理情况的碱基,是肾功能衰竭情况下纠正酸中毒的理想碱基。对于多脏器功能损伤需进行CRRT的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推荐使用碳酸氢盐置换液。但碳酸氢盐性质不稳定,久置会产生沉淀,出现的钙沉淀不但影响离子浓度,而且容易堵塞管路和滤器,影响治疗效果[8]。目前国内尚无配置好的碳酸氢盐置换液成品,而目前现有的置换液袋也无法实现临床中的现配现用。鉴于此,我们制作了一种新型血液净化置换液袋(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520868874.7),避免了碳酸氢盐与各种电解质(钾、钠、氯、钙、镁、糖等)过早溶于一个袋中,实现了置换液的现配现用,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1 材料与方法1.1 血液净化置换液袋的设计 血液净化置换液袋采用聚氯乙烯制作,其内部通过可撕开型密封条分隔为袋主体和袋分体两部分(详见图1)。其中,袋主体容量约3 750 mL,袋分体容量约250 mL。袋主体上设有导液管和Y型管,导液管与主体连通的一端设有滤网,导液管的另一端设有塞帽;Y型管包括主管件和两个设置于主管两侧的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两根支管上均设有支管止流夹,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远离主管件的一端均设有支管堵头。袋分体上同样设有导液管,分体部导液管设有导液管止流夹和分体部塞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置换液 装置
下载PDF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被引量:36
20
作者 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 +9 位作者 陈静 向晶 接艳青 吴霞珺 章海芬 黄碧红 杨振华 梁新蕊 曹立云 夏京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5-790,共6页
目的制订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落实血液透析安全注射的规范化临床实践,确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安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专家工作经验,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寻找最佳证据,通过3轮德尔菲专... 目的制订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落实血液透析安全注射的规范化临床实践,确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安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专家工作经验,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寻找最佳证据,通过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专家论证,对各个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并达成共识。结果《共识》总结了9个方面的最新证据,包含血液透析治疗中环境管理规范、人员资质要求、注射器具要求、药品安全注射管理、消毒剂使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血标本安全采集、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职业安全防护。3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28,3轮咨询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38、4.45、4.68,专家意见趋于一致。3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经检验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血液透析从业人员行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注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安全注射 临床实践 专家共识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