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许娜 郭淑芹 +6 位作者 张云良 马竞轩 王翯 白广芹 提素芳 黄一茜 杜亚涛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住院患者137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4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4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住院患者137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4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4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45例。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SFRP-5,同时测定空腹静脉血糖(FBG)、血脂、肝肾功能、UAER。比较各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 4组SFRP-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SFRP-5的水平低于对照组,B组、C组血清SFRP-5水平高于A组,C组血清SFRP-5水平高于B组(均P<0.05)。血清SFRP-5水平与舒张压(DBP)、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UN)、肌酐(CR)、UAE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胆红素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ER、HOMA-IR、空腹血糖(FBG)、空腹血糖(FBG)、尿酸(UA)、收缩压(SBP)、TG是SFRP-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血清SFRP-5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新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殷俏 郭淑芹 +5 位作者 张云良 王君 马朝朋 提素芳 康军朋 孟令荣 《微循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性粒细胞(N)与淋巴细胞(L)比值(NLR)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研究对象183人,包括正常对照组(NC组,n=55),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n=64),非增生性DR组(NPDR组,n=28)和增生性DR组(PDR组,n=36),各组...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性粒细胞(N)与淋巴细胞(L)比值(NLR)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研究对象183人,包括正常对照组(NC组,n=55),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n=64),非增生性DR组(NPDR组,n=28)和增生性DR组(PDR组,n=36),各组均禁食10h后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核酸荧光染色和激光流式技术测定全血N及L计数,计算NLR,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并分析NLR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L值、NLR值均显著增高(P<0.05),PDR组较NPDR组升高更明显(P<0.05)。DM组、NPDR组和PDR组HbA1c、FPG、FINS、HOMA-IR水平均较NC组升高(P<0.05),尤以PDR组升高更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R患者NLR与HOMA-I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54,P<0.05)。结论:NLR值可协同其它生物指标反映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结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提素芳 白广芹 +3 位作者 李菲 尹飞 李志红 白建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血压测量是临床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操作,可以协助诊断疾病以及评价用药效果。近年来,电子血压计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性能不断提升。本院在临床上发现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对年龄较大或是臂围较细的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时,其测量结果较汞柱血压计的... 血压测量是临床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操作,可以协助诊断疾病以及评价用药效果。近年来,电子血压计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性能不断提升。本院在临床上发现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对年龄较大或是臂围较细的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时,其测量结果较汞柱血压计的测量值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以观察电子血压计在血压测量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血压计 汞柱血压计 血压
下载PDF
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考评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白建坤 提素芳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本文讨论了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考评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文职人员考评指标及权重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文职人员考评体系,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文职人员 考评体系
下载PDF
不同血压计测量方法对住院患者血压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白广芹 提素芳 +2 位作者 李志红 李菲 尹飞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3期3636-3637,共2页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应用于临床的医用血压计种类越来越多,在临床应用中,通过对多种品牌的血压计的准确性进行比对,发现泰尔茂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的好评较多,但在测量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测量结果与水银血压计的测量值差异较大,这...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应用于临床的医用血压计种类越来越多,在临床应用中,通过对多种品牌的血压计的准确性进行比对,发现泰尔茂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的好评较多,但在测量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测量结果与水银血压计的测量值差异较大,这种差异是否提示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我们通过随机采样的方法,选取130例住院患者,通过与水银血压计进行对比,验证电子血压计临床应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血压计 水银血压计 血压 住院患者
下载PDF
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中的联合应用及对血清NGAL、MCP-1、mAl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葛欣联 王翯 +2 位作者 提素芳 王璐阳 方新梅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探讨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作用。选择2022年1~10月本院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24例作为研... 探讨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作用。选择2022年1~10月本院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62例,予以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疗效性、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糖相关指标[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指标[BUN(尿素氮)、Scr(血肌酐)]、肾损伤指标[NGAL、MCP-1、mAlb、24 h UP(24 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b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百分率、RBC-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百分率、CD35阳性RBC(红细胞)百分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5.16%vs 75.81%,P<0.05);指标中NGAL、MCP-1、FPG、2hPG、HbA1c、BUN、Scr、24 h UP、mAlb水平两组经治疗后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ICR花环百分率低于对照组,而RBC-C3bR花环百分率、CD35阳性RBC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9.68%vs对照组6.45%,P>0.05)。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减轻肾损害,调节机体免疫,并具备一定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病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达格列净 疗效
原文传递
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切点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云良 郭淑芹 +11 位作者 马文彬 王君 白广芹 杨茜 提素芳 马锐 魏瑞璞 刘文宣 李哲 杨磊 刘殿武 李志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 探讨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指尖FPG)筛检社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的切点,为人群普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以社区内45岁以上居民3250人为筛查对象.对指... 目的 探讨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指尖FPG)筛检社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的切点,为人群普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以社区内45岁以上居民3250人为筛查对象.对指尖FPG≥5.1 mmol/L者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及服糖2 h静脉血浆血糖(2hPG),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糖尿病及IFG、IGT的切点,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检出糖尿病230例(7.3%),IFG 166例(5.2%),IGT 204例(6.7%);以指尖FPG为测试变量,以是否FPG≥7.0 mmol/L及或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05,最佳切点为6.0 mmol/L,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0%和89.3%;以是否FPG〈5.6 mmol/L、是否FPG〈7.0 mmol/L及7.8 mmol/L≤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19,最佳切点均为5.7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50.3%、28.0%;60.8%、28.0%).结论 用指尖FPG 6.0mmol/L为切点筛查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相对可靠;但指尖FPG筛查IFG、IGT不可靠.指尖FPG筛查社区人群简便、快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低减 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 切点
原文传递
视黄醇结合蛋白4、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殷俏 张云良 +5 位作者 郭淑芹 提素芳 白广琴 张海江 杜亚涛 马朝朋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年第3期149-152,156,共5页
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RBP4、hs—CRP与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 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RBP4、hs—CRP与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DM)组41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2例。另选取40名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13立全自动7600生化仪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RBP4、hs—CRP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R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NPDR组、PDR组RBP4、hs—CRP显著升高,与NPDR组相比,PDR组RBP4、hs—CRP水平显著升高(F=33.224、597.296,P均〈0.05)。RBP4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稳态模型评估一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hs.CRP呈正相关(r=0.172—0.900,P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0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OR=3.947,95%CI:1.484—10.502,P=0.006)、空腹血糖(OR=43.494,95%C1:10.490—180.325,P:0.000)、RBP4(OR=2.183,95%CI:1.043~4.57,P=0.038)、hs—CRP(OR=6.802,95%CI:1.791~25.833,P=0.005)为DR的危险因素。结论DR患者血清RBP4、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两者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河北省保定市社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的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淑芹 李志红 +5 位作者 张云良 马文彬 肖艳新 王篙 白广芹 提素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了解保定市社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IC)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45岁以上居民中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lc控制情况。结果社区内糖尿病HbAIc达标者87例,占18.6%。... 目的了解保定市社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IC)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45岁以上居民中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lc控制情况。结果社区内糖尿病HbAIc达标者87例,占18.6%。经过百分率的趋势性检验,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与HbAlc水平呈正趋势,随着HbAlc升高,大血管病变患病率和微血管病变患病率均增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措施和对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达标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糖尿病HbAIc控制达标率低,理解并接受胰岛素治疗可能是降低HbAlc的主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社区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限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君 郭淑芹 +7 位作者 张云良 杨茜 提素芳 李媛媛 李红星 边志颖 肖艳新 李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最小剂量。方法用CGMS血糖监测系统,找到血糖波动的最大幅度,明确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后血糖的高峰时间。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确定未见血糖明显升...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最小剂量。方法用CGMS血糖监测系统,找到血糖波动的最大幅度,明确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后血糖的高峰时间。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确定未见血糖明显升高的最大剂量。结果口服10.0g葡萄糖、30.0g果糖、10.0g麦芽糖后升高血糖的高峰时间为60min。(F=20.414、33.559、6.184,P〈0.05)。通过比较口服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血糖值的变化,证实口服葡萄糖2.0g,果糖11.5g,麦芽糖1.0g后血糖在60min无明显升高。结论果糖具有甜味浓,口感好,不升高血糖的优势,较易适合糖尿病人的应用。而麦芽糖在三者中,最不适易糖尿病人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投药和剂量 果糖/投药和剂量 麦芽糖/投药和剂量 糖尿病 2型/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