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镜手术前支架置入对结肠癌梗阻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揭月高 高洪彦 张海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对术后复发、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6例梗阻性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术前支架置入分为置入组(n=49,术前置入支架,缓解患者...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对术后复发、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6例梗阻性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术前支架置入分为置入组(n=49,术前置入支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要求后择期手术)与常规组(n=57,行腹腔镜吻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生存率。结果: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常规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08%vs.19.30%)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失访率、2年肿瘤复发率、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肠梗阻结肠癌患者于腹腔镜手术前置入金属支架较常规腹腔镜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且对患者的生存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结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支架
下载PDF
扩大淋巴结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揭月高 高洪彦 +4 位作者 张梅 黄勇 张梦军 辛海 智绪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扩大淋巴结切除与标准淋巴结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8期)、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扩大淋巴结切除与标准淋巴结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8期)、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后,对纳入的5篇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文献内容分为扩大淋巴结切除组(Extended组)和标准淋巴结切除组(Standard组)。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tandard组比较,Extended组手术时间(MD=-46.34,95%CI:-71.26~-21.41,P=0.0003)和术后住院时间(MD=-2.22,95%CI:-2.41~-2.03,P<0.0001)明显增加;Standard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Extended组(OR=0.57,95%CI:0.36~0.92,P=0.02)。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头癌行扩大淋巴结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对于本身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而言并未获益,其死亡率、术中失血量与行标准淋巴结切除相比并无明显差别,反而增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扩大淋巴结切除 标准淋巴结切除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CDFI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洪彦 揭月高 张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原发性肝癌(PLC)及转移性肝癌(MLC)的鉴别价值。PLC、MLC患者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造影、CDFI检查,分析超声造影联合CDFI对PLC、MLC的鉴别价值。超声造影显示,PLC患者始增时间、增强速...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原发性肝癌(PLC)及转移性肝癌(MLC)的鉴别价值。PLC、MLC患者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造影、CDFI检查,分析超声造影联合CDFI对PLC、MLC的鉴别价值。超声造影显示,PLC患者始增时间、增强速率、50%倾斜率明显低于MLC患者,PLC患者峰值时间、增强强度明显高于MLC患者(P<0.05);CDFI显示,PLC患者肝动脉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明显低于MLC患者,PLC患者肝内部及周围血流分级和肝动脉峰值流速、内径、阻力指数明显高于MLC患者(P<0.05);在鉴别PLC、ML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超声造影为79.41%、85.29%、82.35%,CDFI为73.53%、82.35%、77.94%,超声造影联合CDFI为94.12%、97.06%、95.59%,超声造影联合CDFI明显高于超声造影、CDFI(P<0.05)。结果表明,超声造影、CDFI可作为鉴别PLC、MLC的重要方法,且二者联合具有更佳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揭月高 罗军 +5 位作者 田野 王洋 李新喜 白超 刘坤 汪惠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腔内修复术(edovascular repair ER)与传统开腹术(open repair OR)治疗肾动脉下非破裂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AA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PubMed(1990-20...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腔内修复术(edovascular repair ER)与传统开腹术(open repair OR)治疗肾动脉下非破裂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AA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PubMed(1990-2008)、MEDLINE(OVID,1990-2008)、EMBASE.com(1990-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OR比较,ER能明显降低术后30d全因死亡率[OR=0.32,95%CI(0.16,0.62),P=0.0008]和中期动脉瘤相关死亡率[OR=0.50,95%CI(0.30,0.85),P=0.010],ER术后中期再次手术率高于OR[OR=2.43,95%CI(1.69,3.50),P<0.00001]。中期全因死亡率及中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结论ER是一种短期疗效肯定的治疗肾动脉下非破裂型AAA的微创治疗方式,ER发生再次手术危险性较高导致ER总体获益不确定,意味着合理筛选病例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开腹术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坤 杨琨 +4 位作者 罗军 王洋 李新喜 白超 揭月高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在SD大鼠后肢动脉缺血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结扎腹主动脉组(n=12)和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组(n=14)。氯胺酮6mg/100g腹腔注射麻醉... 目的探讨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在SD大鼠后肢动脉缺血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结扎腹主动脉组(n=12)和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组(n=14)。氯胺酮6mg/100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开腹后按各组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血管,观察术后2周和4周时各组后肢肌力、苍白等情况,同时取股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取后肢骨骼肌行HE染色。结果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组术后3d内死亡2只大鼠,其余大鼠均存活。假手术组术后无明显异常。结扎腹主动脉组术后立即出现后肢苍白、活动差;2周时后肢苍白、皮温低有好转;4周时恢复正常。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组术后2周时后肢缺血明显,肢体苍白、运动差;4周时仍有较明显的肌力异常、苍白等表现。各组均无后肢坏死。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组在术后2和4周时的肌力和苍白情况均较假手术组差(P<0.05);与结扎腹主动脉组比较,在术后4周时肢体苍白情况仍较差(P<0.05)。各组内不同时相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组的静脉血氧分压在术后2及4周时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HE染色:对照组显示正常的横纹肌结构;结扎腹主动脉组术后2周可见细胞染色不均,肿胀,横纹消失,部分细胞核染色深,4周时恢复正常;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组术后2周及4周见骨骼肌染色不均,细胞肿胀明显,横纹消失,部分细胞核染色深,密集,细胞间隙加大,但未见明显的细胞坏死。结论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可制作稳定的SD大鼠后肢缺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 腹主动脉 腹壁阴部动脉 结扎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透光动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和手术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远志 罗军 +1 位作者 刘坤 揭月高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透光动力旋切术(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手术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55例(363条患肢),其中男126例,女129例。按修订后的CEAP临床分级(clinical etiology anatomi... 目的探讨透光动力旋切术(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手术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55例(363条患肢),其中男126例,女129例。按修订后的CEAP临床分级(clinical etiology anatomic and pathophys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2级104条,C3级53条,C4级155条,C5级34条,C6级17条。均采用旋切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均被切除,手术时间单侧患肢(100±20)min,双侧(147±19)min。术后221例患者(302条患肢)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其中术后1年以上的患者167例(247条患肢),获得随访154例(229条患肢)。随访1年以上者中11条患肢复发,2条少量细小曲张静脉残留,术后1年以上复发率为5.68%(13/229)。21条肢体溃疡于术后3~6周内愈合。术后并发症:16条肢体足踝部皮肤感觉异常或疼痛,经理疗后3~6个月明显好转;112条肢体有小腿皮肤瘀斑,于3~5周后吸收消退;37条肢体出现小腿肿胀,于1~2周消退好转;2条肢体出现局部皮下血肿,5条肢体切口轻度感染,1条肢体内踝上方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2条肢体腘窝处皮肤损伤,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实际上是多种手术方法的联合应用,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初步研究表明,其具有安全、简便、美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光动力旋切术 大隐静脉 静脉曲张 血管外科手术 美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