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快速冷却对生鲜羊肉中糖酵解酶表达量的影响
1
作者 摆玉蔷 任驰 +5 位作者 吴赛赛 方菲 侯成立 李欣 李金活 张德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4-211,共8页
以不同降温速率处理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羊背最长肌为样品,比较分析宰后不同时间生鲜羊肉的pH值、葡萄糖含量、糖酵解潜力和5个糖酵解酶的表达量,明确超快速冷却过程中两个环节对糖酵解的影响,从蛋白质表达量的角度完善超快速冷却对... 以不同降温速率处理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羊背最长肌为样品,比较分析宰后不同时间生鲜羊肉的pH值、葡萄糖含量、糖酵解潜力和5个糖酵解酶的表达量,明确超快速冷却过程中两个环节对糖酵解的影响,从蛋白质表达量的角度完善超快速冷却对糖酵解速率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超快速冷却显著延缓了pH值下降和糖酵解速率上升,上调了醛缩酶、糖原磷酸化酶和磷酸丙糖异构酶的表达量,下调了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M)和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PGK)的表达量。降温处理后采用冷藏和冰温贮藏通过抑制PGK的表达量延缓糖酵解,不改变超快速冷却的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PFKM的表达量与糖酵解速率呈正相关。不同代谢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不同,超快速冷却通过改变代谢酶的表达量影响能量供需,其中高表达量的PFKM与快速糖酵解相关,可以视为超快速冷却过程中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肉 降温速率 贮藏温度 糖酵解酶 表达量 调节作用 磷酸果糖激酶
下载PDF
宰后羊肉中环腺苷酸依赖蛋白激酶活性变化和影响因子研究
2
作者 宋旭博 摆玉蔷 +5 位作者 王振宇 李欣 侯成立 方菲 余群力 张德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0-1217,共8页
为解析不同品质肉中环腺苷酸依赖蛋白激酶(PKA)活性随宰后时间的变化,以羊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根据宰后1 d的剪切力、a^(*)值和蒸煮损失将样品分为高、低品质组,每组9个样本。研究不同品质组在宰后1 h、12 h、1 d、3 d、5 d时PKA活性、... 为解析不同品质肉中环腺苷酸依赖蛋白激酶(PKA)活性随宰后时间的变化,以羊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根据宰后1 d的剪切力、a^(*)值和蒸煮损失将样品分为高、低品质组,每组9个样本。研究不同品质组在宰后1 h、12 h、1 d、3 d、5 d时PKA活性、钠离子含量、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肌浆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1 h和12 h低品质组PKA活性显著高于高品质组;宰后12 h和3 d高品质组的ATP含量显著高于低品质组;宰后1 d低品质组ATP含量显著高于高品质组;高品质组cAMP含量显著高于低品质组;宰后1、3、5 d低品质组肌浆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高品质组(P<0.05)。PKA活性在宰后1 h、12 h、1 d时显著低于5 d(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KA活性与钠离子含量、肌浆蛋白磷酸化水平呈正相关,与cAMP、A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PKA活性受肉品质和宰后时间影响,PKA活性随宰后时间延长而增强,低品质组肉样PKA活性较高,PKA活性与钠离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肉品加工过程中通过改变钠离子浓度调控PKA活性,进而改善肉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依赖蛋白激酶 钠离子 环磷酸腺苷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干法成熟过程羊腿肉持水能力与水分迁移规律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旭 张德权 +5 位作者 赵莹鑫 摆玉蔷 李欣 侯成立 郑晓春 陈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目的】干法成熟肉品因其独特的产品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本试验拟探究干法成熟过程中羊腿肉持水能力及其内部水分变化,阐明在干法成熟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为生产优质肉制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6只6—7月龄的小尾寒羊公羊后腿为样... 【目的】干法成熟肉品因其独特的产品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本试验拟探究干法成熟过程中羊腿肉持水能力及其内部水分变化,阐明在干法成熟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为生产优质肉制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6只6—7月龄的小尾寒羊公羊后腿为样品,在(2±2)℃条件下进行湿法成熟、相对湿度(80±5)%的干法成熟(RH80干法成熟)和相对湿度(60±5)%的干法成熟(RH60干法成熟)。在成熟0、7、14、21和28 d测定羊腿肉的成熟损失、水分含量、蒸煮损失、水分分布和羊腿肉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成熟损失显著高于湿法成熟(P<0.05);RH60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水分含量在成熟7 d后显著低于湿法成熟(P<0.05),干法成熟组间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持水能力结果显示,除成熟14 d的RH80干法成熟羊肉外,干法成熟组羊腿肉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湿法成熟组(P<0.05),在成熟14 d时,干法成熟组蒸煮损失与成熟0 d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持水能力优于湿法成熟,且干法成熟14 d时样品持水能力提高。蛋白质二级结构显示,与成熟7 d相比,湿法成熟组、RH80干法成熟组和RH60干法成熟组在成熟14 d时无序结构分别降低9.2%、14.1%和17.26%,表明成熟14 d羊腿肉蛋白质稳定性高于成熟7 d,持水能力较好。低场核磁结果表明,在成熟21 d时,3种成熟方法中羊腿肉的自由水弛豫时间T22较成熟14 d显著增加(P<0.05),水分自由度升高,持水能力较弱。3种成熟方法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占比最大,成熟14 d内,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结合水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成熟前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先转化为结合水,而后结合水转化为不易流动水;成熟后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降低,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说明成熟后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转化为自由水,持水能力下降。【结论】干法成熟羊腿肉水分含量较少,但持水能力优于湿法成熟组。羊腿肉在干法成熟过程中,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不易流动水与自由水之间存在转化关系,不易流动水增多,持水能力增强;自由水增多,持水能力降低。在较长时间的干法成熟过程中,环境湿度对羊腿肉成熟损失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对肉品的水分含量、水分迁移和分布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成熟 相对湿度 羊腿肉 水分迁移
下载PDF
宰后贮藏过程中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肖雄 侯成立 +6 位作者 李欣 郑晓春 张德权 任驰 摆玉蔷 颜统晶 刘登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58,共6页
研究宰后不同时间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以羔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贮藏条件下,宰后不同时间(1、6、12、24、72、120、168 h)羔羊肉中心温度、菌落总数、pH值、肌节长度、剪切力、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和蒸煮损失的变化。结... 研究宰后不同时间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以羔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贮藏条件下,宰后不同时间(1、6、12、24、72、120、168 h)羔羊肉中心温度、菌落总数、pH值、肌节长度、剪切力、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和蒸煮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羔羊肉的pH值从宰后1 h的6.45下降到宰后120 h的5.40左右;宰后1 h和6 h羔羊肉的肌节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宰后12 h最短,宰后24 h后开始变长,而宰后120、168 h变化不显著(P>0.05);羔羊肉亮度值(L^*)随宰后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红度值(a^*)和黄度值则先升高后降低,且氧合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与a^*变化规律一致;羔羊肉剪切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宰后12 h达到最大;宰后1 h羔羊肉的蒸煮损失最低,随后不断增加,168 h时达到最大。综上,宰后6 h前的羔羊肉处于僵直前期,宰后6~24 h时处于僵直期,宰后24~120 h处于解僵期,宰后120 h时解僵过程完成;僵直前和解僵后羔羊肉的食用品质存在差异,僵直前羔羊肉的保水性较高,成熟后羔羊肉的嫩度较高,L^*和a^*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肉 宰后时间 僵直 色泽 嫩度 保水性
下载PDF
宰后不同时间蒙寒杂交羔羊霖肉的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肖雄 侯成立 +5 位作者 李欣 陈丽 张德权 任驰 摆玉蔷 刘登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6,共8页
研究了宰后不同时间羊肉的营养品质差异,以蒙寒杂交羔羊霖肉为试验材料,对低温条件下(4℃)宰后羊肉7个时间点(1 h、6 h、12 h、1 d、3 d、5 d、7 d)的水分、总脂肪酸、总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宰后初期(1~6 h)羊肉的... 研究了宰后不同时间羊肉的营养品质差异,以蒙寒杂交羔羊霖肉为试验材料,对低温条件下(4℃)宰后羊肉7个时间点(1 h、6 h、12 h、1 d、3 d、5 d、7 d)的水分、总脂肪酸、总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宰后初期(1~6 h)羊肉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宰后1 d的羊肉(P<0.05);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逐渐降低,宰后1 h的羊肉更接近我国营养协会推荐比值;矿物质质元素的含量(干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原因可能与部分矿物质元素随滴水损失流失有关;总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从营养物质的含量角度分析,宰后1~6 h以内羊肉的营养水平(水分、矿物质、脂肪酸)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寒杂交羊 羊肉 宰后时间 霖肉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蛋白质磷酸化对肌动球蛋白解离及其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业军 张德权 +4 位作者 侯成立 摆玉蔷 任驰 王旭 李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3-1444,共12页
【目的】研究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磷酸化对其乙酰化水平、肌动球蛋白解离及ATP酶活性的影响,为通过调控磷酸化水平改善肉品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羊背最长肌为材料制备肌肉匀浆液,采用碱性磷酸酶抑制剂(抑制去磷酸化)和蛋白... 【目的】研究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磷酸化对其乙酰化水平、肌动球蛋白解离及ATP酶活性的影响,为通过调控磷酸化水平改善肉品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羊背最长肌为材料制备肌肉匀浆液,采用碱性磷酸酶抑制剂(抑制去磷酸化)和蛋白激酶抑制剂(抑制磷酸化)调控其磷酸化水平,在4℃分别孵育0、0.5、4、12、24、48和72 h,利用SDS-PAGE电泳和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ATP酶活性测定试剂盒分析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乙酰化水平、肌动球蛋白解离程度和ATP酶活性随孵育时间的变化;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磷酸化对肌动球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碱性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组中肌球蛋白重链磷酸化水平在孵育4、12和7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P<0.05),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在孵育4、12、24、48和7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P<0.05),表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反应被碱性磷酸酶抑制剂所抑制。碱性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组中肌动蛋白乙酰化水平在孵育4、12、24、48和72 h时显著低于蛋白激酶抑制组(P<0.05),肌球蛋白重链乙酰化水平呈无规律变化,表明肌动蛋白磷酸化抑制其乙酰化,肌球蛋白重链磷酸化对其乙酰化影响无明显规律。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肌球蛋白重链第2、3、54位丝氨酸等位点和肌动蛋白第54位丝氨酸、第55位酪氨酸等位点磷酸化增加了肌动球蛋白结构的总能量、势能和动能,降低了键能,导致肌动球蛋白结构变得不稳定。在0—72 h孵育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组的肌动球蛋白解离程度始终高于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ATP酶活性低于蛋白激酶抑制处理组(P<0.05),表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磷酸化促进肌动球蛋白解离。【结论】肌球蛋白重链磷酸化直接促进肌动球蛋白解离,肌动蛋白磷酸化通过抑制其自身乙酰化促进肌动球蛋白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乙酰化 肌球蛋白重链 肌动蛋白 解离
下载PDF
温度、pH值对离体模型中肌原纤维蛋白去磷酸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驰 侯成立 +2 位作者 李欣 摆玉蔷 张德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7,共7页
研究温度(25、15℃和4℃)和pH值(5.2、5.8、6.4)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催化去磷酸化反应能力的影响,为改善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宰后羊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建立离体模型,添加碱性磷酸酶催化肌原纤维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反应。采用十二烷基... 研究温度(25、15℃和4℃)和pH值(5.2、5.8、6.4)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催化去磷酸化反应能力的影响,为改善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宰后羊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建立离体模型,添加碱性磷酸酶催化肌原纤维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反应。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ro-Q Diamond磷酸化蛋白染色和SYPRO Ruby全蛋白染色测定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水平,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孵育时间延长,pH 5.8和pH 6.4条件下碱性磷酸酶组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pH 5.2条件下碱性磷酸酶组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水平在整个孵育期间无显著变化(P>0.05);4℃、pH 5.2条件下显著抑制(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使其催化去磷酸化时间延迟。测定碱性磷酸酶磷酸化水平发现,碱性磷酸酶不仅可以催化肌原纤维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反应,也能催化其自身发生去磷酸化反应,且碱性磷酸酶自身发生去磷酸化后不会失活。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和pH值会提高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去磷酸反应的能力,降低磷酸化水平,且使去磷酸化时间提前,为改善肉品质及肉贮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化 碱性磷酸酶 去磷酸化 温度 PH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