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对颅面部生长作用的三维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新平 林久祥 +4 位作者 王剑锋 操亚波 孙旭荣 陈伟挺 徐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从三维CT重建角度,探讨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对颅面部生长的作用。方法:11只雄性、7个月龄、混合牙列晚期的Beagle犬,随机分为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改良ForsusTM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戴用矫治器4、8... 目的:从三维CT重建角度,探讨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对颅面部生长的作用。方法:11只雄性、7个月龄、混合牙列晚期的Beagle犬,随机分为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改良ForsusTM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戴用矫治器4、8、12周和去除矫治器后4周,用螺旋CT扫描Beagle犬颅面部以获取数字信息,再用Mimics8.1软件和逆向工程软件qualify V8.0,建立Beagle犬颅面部硬组织三维图像,采用前颅底部结构和下颌骨种植体重叠法,分析各组不同阶段颌骨及牙的三维结构变化。结果: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和改良型ForsusTM矫治器组Beagle犬下颌骨的向前生长明显,而上颌骨则受到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实验后,犬上颌骨牙列移动不明显,而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和改良型ForsusTM矫治器组犬上颌牙列出现明显远中移动。结论: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能显著促进下颌生长,不会导致牙的不利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颅面部
下载PDF
用罗丹明B染料比较MTA、GIC和银汞合金的根尖封闭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傅露 潘乙怀 +2 位作者 林新平 金向青 操亚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用罗丹明B染料比较MTA、GCFujiⅡ(GIC)和银汞合金的根尖封闭性。方法:将离体牙分别用以上3种材料进行根尖倒充填后,用0.2%罗丹明B溶液染色,再将牙体纵劈,置于解剖显微镜下测量洞壁染料渗透最大深度并拍照。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 目的:用罗丹明B染料比较MTA、GCFujiⅡ(GIC)和银汞合金的根尖封闭性。方法:将离体牙分别用以上3种材料进行根尖倒充填后,用0.2%罗丹明B溶液染色,再将牙体纵劈,置于解剖显微镜下测量洞壁染料渗透最大深度并拍照。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MTA组的渗漏深度显著小于银汞合金组(P<0.05),而银汞合金组的渗漏深度显著小于GCFujiⅡ组(P<0.05)。结论:3种材料中,MTA的根尖封闭效果最好,其次为银汞合金,而FujiⅡ的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MTA 根尖倒充填 根尖封闭性
下载PDF
数字化排牙试验在正畸病例拔牙与否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操亚波 傅露 +3 位作者 郁雯科 王硕 李伯休 陈丹鹏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排牙试验在正畸病例拔牙与否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资料完整的正畸初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第1组由6名医师依据牙颌模型、X线片、面颌相片及传统的常规资料测量分析结果,对以上病例进行治疗方案设计。第2组由同样6名... 目的探讨数字化排牙试验在正畸病例拔牙与否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资料完整的正畸初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第1组由6名医师依据牙颌模型、X线片、面颌相片及传统的常规资料测量分析结果,对以上病例进行治疗方案设计。第2组由同样6名医师,根据以上资料再加上辅助数字化排牙试验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结果分别判断为拔牙、不拔牙、临界3种情况。对2组拔牙与否判断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以6人拔牙与否判断的结果完全一致为标准,第1组中,拔牙,不拔牙、临界的例数分别为3例、1例、5例,符合率分别为7.50%、2.50%、12.50%,总体符合率为22.50%。第2组中,拔牙、不拔牙、临界的例数分别为17例、8例、1例,符合率分别为42.50%、20.00%、2.50%,总体符合率为65.00%。选择配对设计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第1组和第2组各40个病例的临界偏离度进行差异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Z值为-0.756(P<0.001),说明第2组对于拔牙与否判断的一致性要显著高于第1组。结论在正畸病例治疗方案设计中辅助数字化排牙试验,可以对拔牙与否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技术 排牙试验 口腔正畸 治疗方案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脱落托槽再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操亚波 傅露 +1 位作者 孙旭容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去除脱落正畸托槽底板残留粘接剂,对托槽再次粘接时抗剪切强度大小的影响。方法挑选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完整前磨牙8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样本,分别按常规方法粘接网底型直丝弓正畸托槽,通过万能材料测试仪...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去除脱落正畸托槽底板残留粘接剂,对托槽再次粘接时抗剪切强度大小的影响。方法挑选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完整前磨牙8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样本,分别按常规方法粘接网底型直丝弓正畸托槽,通过万能材料测试仪测试并记录其脱落时的抗剪切强度后,第一组更换新托槽,第二组采用喷砂法、第三组采用燃烧法、第四组采用磨除法去除托槽底板残留粘接剂,再次粘接托槽,在同样条件下测试并记录其脱落时的抗剪切强度。结果更换新托槽组、喷砂组再次粘接时其抗剪切强度与初次粘接无显著性差异(P>0.05),燃烧组、磨除组再次粘接时其抗剪切强度与初次粘接相比明显减小(P<0.01)。喷砂组再次粘接的抗剪切强度与更换新托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燃烧组、磨除组再次粘接的抗剪切强度比更换新托槽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为了获得理想的粘接强度,脱落托槽再利用时宜采用喷砂法进行处理,不宜采用燃烧法和磨除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 粘接 抗剪切强度 喷砂
下载PDF
正畸病例治疗效果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操亚波 傅露 +1 位作者 谷子芽 林新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批正畸治疗完成病例的治疗效果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比较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建立合理的正畸疗效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错牙合畸形的分布比例随机选择各类完成治疗的错牙合畸形病例96例,由... 目的通过对一批正畸治疗完成病例的治疗效果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比较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建立合理的正畸疗效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错牙合畸形的分布比例随机选择各类完成治疗的错牙合畸形病例96例,由6名正畸专科医师对以上每组病例治疗的满意程度按主观评价排出顺序,6名参与主观评价医生排序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个病例的主观评价结果。另由4名不参加主观评价的医师参照PAR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对以上病例分别从牙齿错位、后牙咬合关系、覆盖、覆牙合、中线等五个方面进行客观测量和评分,经过加权处理后将其平均分作为客观评价结果。将主观和客观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主观和客观评价的一致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主观和客观评价的相关性。结果将主观和客观这两种评价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比较后发现,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43.6%的病例主客观评价的顺序完全一致,对于排名靠前和排名靠后的病例,主客观评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对于中间段的病例,主观评价结果的区分度要高于客观评价结果的区分度。客观评价的覆盖测量值显示与主观评价具有最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83(P<0.001)。结论在对正畸病例治疗结果进行评价时,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可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疗效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下载PDF
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矫治过程中Beagle犬咬肌肌纤维类型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旭容 林新平 操亚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观察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引导Beagle犬下颌骨前移治疗过程中咬肌MyHC-I表达量的变化,探讨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矫治过程中咀嚼肌的适应性改建,为矫形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只7个月龄雄性Beagle犬分别在安装矫治器治疗后4、8、12... 目的 :观察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引导Beagle犬下颌骨前移治疗过程中咬肌MyHC-I表达量的变化,探讨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矫治过程中咀嚼肌的适应性改建,为矫形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只7个月龄雄性Beagle犬分别在安装矫治器治疗后4、8、12周及拆除矫治器后4周(即16周)处死,取咬肌浅层中部组织做切片,用SABC法检测MyHC-I在Beagle犬咬肌中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yHC-I在对照组咬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1%,在4周实验组咬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43%﹙P<0.01﹚,8周时达到最大,而后逐渐减少。拆除矫治器后,咬肌中MyHC-I的表达逐渐减少,直至与对照组水平接近。结论: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前移下颌过程中咬肌MyHC-I的表达出现明显变化,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能明显促进咀嚼肌的适应性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咬肌
下载PDF
上颌前牙外伤后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7
作者 傅露 操亚波 +1 位作者 谷子芽 林新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比较正畸舌侧扣结扎(A)、牙弓夹板(B)、正畸片段直丝弓(C)、麻花丝树脂粘结(D)用于外伤松动前牙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对照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37例连续病例(4~14岁),随机采用(A)正畸舌侧扣和0.25mm金属丝结扎、(B)... 目的:比较正畸舌侧扣结扎(A)、牙弓夹板(B)、正畸片段直丝弓(C)、麻花丝树脂粘结(D)用于外伤松动前牙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对照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37例连续病例(4~14岁),随机采用(A)正畸舌侧扣和0.25mm金属丝结扎、(B)带钩金属夹板和0.4mm金属丝结扎、(C)直丝弓托槽和圆弓丝、(D)0.2mm结扎丝对折三次形成麻花丝后用树脂粘结进行固定,测量松动牙的愈合情况、牙龈指数、操作时间、材料脱落牙数和舒适指数,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组的有效固定患者数显著高于B、C组(P<0.05);A、C组的牙龈指数显著低于B、D组(P<0.05);A、B组的操作时间显著低于C、D组(P<0.05);A、C组的材料脱落牙数显著少于D组(P<0.05);A组的舒适指数显著优于B、C、D组(P<0.05)。结论:正畸舌侧扣结扎固定是一种更高效舒适、易操作的松动前牙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固定 正畸舌侧扣 牙弓夹板 不锈钢麻花丝
下载PDF
VITA树脂嵌体修复儿童和青少年第一磨牙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傅露 操亚波 +1 位作者 谷子芽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评价VITA树脂嵌体修复儿童和青少年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6岁儿童和青少年大面积缺损的第一恒磨牙178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VITA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后1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应用... 目的评价VITA树脂嵌体修复儿童和青少年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6岁儿童和青少年大面积缺损的第一恒磨牙178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VITA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后1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应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4.09%),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上下颌牙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男女孩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男孩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女孩(P<0.01)。结论 VITA树脂嵌体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树脂直接充填,能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树脂嵌体 第一磨牙 修复 复合树脂
下载PDF
正畸舌侧扣用于前牙外伤固定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傅露 操亚波 林新平 《浙江实用医学》 2017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评价正畸舌侧扣用于前牙外伤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60例牙外伤连续病例(4~1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正畸舌侧扣结扎(观察组)与钢丝树脂夹板(对照组)固定。测量并比较两组松动牙的愈合情况、牙龈指数、... 目的评价正畸舌侧扣用于前牙外伤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60例牙外伤连续病例(4~1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正畸舌侧扣结扎(观察组)与钢丝树脂夹板(对照组)固定。测量并比较两组松动牙的愈合情况、牙龈指数、操作时间、材料脱落牙数和舒适指数。结果治疗4周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有效固定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时观察组的牙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操作时间、材料脱落牙数和舒适指数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正畸舌侧扣固定法疗效可靠,更有利于牙龈健康,且操作时间短,舒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正畸舌侧扣 固定 树脂夹板
下载PDF
种植体功能矫治器作用下Beagle犬髁突软骨中VEGF的表达
10
作者 孙旭容 林新平 +1 位作者 林久祥 操亚波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检测种植体功能矫治器作用下Beagle犬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只Beagle犬,分别在种植体功能矫治治疗后4、8、12周处死,制... 目的 检测种植体功能矫治器作用下Beagle犬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只Beagle犬,分别在种植体功能矫治治疗后4、8、12周处死,制备左侧髁突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结果 VEGF在髁突后上部表达最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髁突VEGF表达在4周时明显增加,在第8周时达到最高.结论 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VEGF的表达有所增加,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髁突软骨的改建,并且更多的促进了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髁突软骨内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髁突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化设计和选区激光融化成形的个性化托槽粘接强度研究
11
作者 操亚波 傅露 李伯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数字化设计和选区激光融化成形技术制作的不锈钢合金个性化托槽的粘接强度,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方法挑选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完整前磨牙80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40个样本。第一组采用牙科三维激光... 目的研究基于数字化设计和选区激光融化成形技术制作的不锈钢合金个性化托槽的粘接强度,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方法挑选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完整前磨牙80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40个样本。第一组采用牙科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离体牙的数字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选区激光融化(SLM)技术,设计并制造出与患者牙冠形态高度匹配的不锈钢合金个性化托槽。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按常规方法粘接个性化托槽和普通不锈钢托槽(杭州普特网底直丝弓托槽)。每组再随机分为剪切实验亚组和拉伸实验亚组(每亚组20颗),采用电子万能材料测试仪进行剪切和拉伸实验,记录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RI)计分值和托槽脱落时的最大载荷,并计算得到抗剪切强度和抗拉伸强度。结果个性化托槽组的抗剪切强度[(12. 38±3. 12)MPa]显著大于普通托槽组[(9. 16±2. 87)MPa](P <0. 05),抗拉伸强度[(13. 89±3. 76)MPa]与普通托槽组[(14. 33±4. 19)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ARI计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研究设计制作的个性化托槽抗剪切强度大于普通托槽,抗拉伸强度与普通托槽接近,其粘结强度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矫正 牙[牙合] 正畸矫正器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抗剪切强度 拉伸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