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生物ACE抑制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操德群 何艳丽 +2 位作者 余虹 徐晓婷 徐年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7-937,共11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是一类通过抑制ACE活性实现降压作用的多肽类物质。天然来源的ACE抑制肽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等优点,目前已经从陆源性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中发现了多种ACE抑制肽。海洋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新...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是一类通过抑制ACE活性实现降压作用的多肽类物质。天然来源的ACE抑制肽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等优点,目前已经从陆源性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中发现了多种ACE抑制肽。海洋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新型生物资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类物质,通过降解可得到ACE抑制肽。本文运用生物信息学检索方法,对国内外主要海洋生物ACE抑制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材料来源、降解酶、氨基酸序列以及IC50值4个方面重点介绍海洋鱼、虾、贝、藻等来源的ACE抑制肽,比较了其可能的区别和特征,并对海洋生物ACE抑制肽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蛋白,促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抑制肽 海洋生物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降血压
下载PDF
龙须菜蛋白酶解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余虹 操德群 +1 位作者 何艳丽 徐年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9,共7页
通过酶解法酶解龙须菜蛋白制备ACE抑制肽,考察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龙须菜蛋白酶解液对ACE抑制活性,并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选出胰蛋白酶为ACE抑制肽的适宜蛋白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 通过酶解法酶解龙须菜蛋白制备ACE抑制肽,考察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龙须菜蛋白酶解液对ACE抑制活性,并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选出胰蛋白酶为ACE抑制肽的适宜蛋白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胰蛋白酶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pH为8.0,酶底比为6%,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多肽(2.0 mg/mL)对ACE的抑制率为7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胰蛋白酶 响应面分析法 ACE抑制肽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高丽 邓青云 +2 位作者 姜益泉 李国元 操德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445-11446,1153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栀子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研究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栀子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研究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栀子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提取功率为60 W,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10 g/ml,提取温度50℃,浸提时间60 min,乙醇浓度50%。[结论]该研究可为栀子黄色素的大规模提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提取工艺 超声波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法制备海洋微藻微拟球藻抗氧化肽工艺 被引量:51
4
作者 吕小京 操德群 徐年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188,共6页
以海洋微藻饵料微拟球藻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酶解制备微拟球藻抗氧化肽。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研究酶底比(质量百分比)、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和p H值对酶解产物的影响。在单因... 以海洋微藻饵料微拟球藻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酶解制备微拟球藻抗氧化肽。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研究酶底比(质量百分比)、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和p H值对酶解产物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0 mg/m L、酶解温度32℃、p H 1.36、酶底比6%。在最佳酶解条件下实际测得微拟球藻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拟球藻 抗氧化肽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水解度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红菜苔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红 操德群 +2 位作者 朱江 谢顺岚 李建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共5页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探讨提取的温度、时间、乙醇浓度和液固比这4个因素对红菜苔叶和茎皮中多酚得率的影响,构建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确定红菜苔叶和茎皮中多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乙醇浓...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探讨提取的温度、时间、乙醇浓度和液固比这4个因素对红菜苔叶和茎皮中多酚得率的影响,构建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确定红菜苔叶和茎皮中多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液固比对红菜苔叶和茎皮中多酚得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二次方模型为本研究的最适模型;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9.68℃,提取时间2.67 h,乙醇浓度64.60%,液固比53.57∶1(mL/g),最优提取量是1.529 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苔 多酚 响应曲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