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与皮下注射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王圆 支延康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 :比较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皮下注射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镇痛的疼痛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肿瘤术后患... 目的 :比较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皮下注射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镇痛的疼痛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肿瘤术后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氢吗啡酮PCIA镇痛,对照组采用氢吗啡酮皮下注射镇痛。比较2组疼痛控制效果(BPI-C评分)、血清标志物[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泌乳素(PRL)]、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睡眠质量(失眠严重指数)及安全性。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48 h,试验组BPI-C评分中的目前疼痛程度、平均疼痛程度、过去24 h内最痛的疼痛程度、过去24 h内最轻的疼痛程度、过去24 h内接受疼痛处置后疼痛缓解程度评分及PGE2、5-HT、NO、GH、Cor、PRL、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试验组ISI评分中的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模式、日常功能、生活质量、睡眠问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肿瘤术后患者应用氢吗啡酮PCIA,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感受,还能降低血清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表达,进而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静脉自控镇痛 皮下注射 口腔肿瘤 术后镇痛
下载PDF
颅颌面畸形矫形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异体输血合理性研究及大量输血预防性护理效果
2
作者 王颖 王烨 支延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了解颅颌面畸形矫形术中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评价异体输血合理性;研究不合理输血危险因素;建立此类手术中合理异体红细胞输血决策模型;评价大量输血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方法以接受颅颌面畸形大型矫形术并接... 目的了解颅颌面畸形矫形术中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评价异体输血合理性;研究不合理输血危险因素;建立此类手术中合理异体红细胞输血决策模型;评价大量输血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方法以接受颅颌面畸形大型矫形术并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术中回收的自体血输注完毕后患者的理论血红蛋白值,将大于100 g/L还接受异体红细胞输注的情况定义为不合理输血。比较不合理输血患者与合理输血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通过回归模型研究不合理输血相关危险因素。应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此类手术合理异体红细胞输血决策模型。通过回顾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评价大量输血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63名,其中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为96.83%(61/63),异体红细胞不合理输注率为36.07%(22/61)。回归模型未发现导致不合理输血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合理异体红细胞输血决策模型ROC曲线下面积接近100%。此类手术中使用大量输血预防性护理措施后未发现输血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颅颌面畸形矫形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不合理异体红细胞输注现象较严重;建议术中根据出血量及自体血回输量变化,随时运用本研究模型评估异体红细胞输注必要性,避免不合理异体输血;针对此类手术大量输血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畸形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血液管理
下载PDF
长时间颌面手术四种麻醉维持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支延康 姜虹 +1 位作者 徐辉 朱也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11-2512,共2页
目的:寻找较长时间颌面手术麻醉的理想维持方法。方法:颌面肿瘤手术40例,按麻醉维持方法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组(P组):单纯异丙酚维持;异丙酚+异氟醚组(P+Ⅰ组):氧流量3L/min,异氟醚、异丙酚维持;异氟醚低流量紧闭麻醉组(I组):氧流量0.5L/... 目的:寻找较长时间颌面手术麻醉的理想维持方法。方法:颌面肿瘤手术40例,按麻醉维持方法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组(P组):单纯异丙酚维持;异丙酚+异氟醚组(P+Ⅰ组):氧流量3L/min,异氟醚、异丙酚维持;异氟醚低流量紧闭麻醉组(I组):氧流量0.5L/min;异氟醚+笑气低流量紧闭麻醉组(Ⅰ+N2O组):氧流量0.5L/min,N2O、异氟醚维持。结果:各组循环变化,各组术中均能较好地控制血压,其中仅Ⅰ组MAP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拔管时间:各组多数在术后30min内拔管,Ⅰ+N2O组拔管时间最短(P<0.05),平均约15min。麻醉维持平均消耗:P组异丙酚用量1355.0mg;P+Ⅰ组异丙酚用量563.2mg,异氟醚量48.6mL;Ⅰ组异氟醚量37.2mL;Ⅰ+N2O组异氟醚量31.2mL,N2O为90L左右。结论:异丙酚维持麻醉用量大且易蓄积。异丙酚+一般流量异氟醚麻醉,可降低异丙酚用量,但异氟醚消耗大。异氟醚或N2O+异氟醚低流量麻醉,降低了异氟醚的消耗。异氟醚低流量麻醉维持,术毕30min前改用异丙酚维持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麻醉 吸入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支延康 高秋妮 +1 位作者 刘春芳 姜虹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术麻醉的有效性。方法将择期抽脂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DF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局麻组(N组),每组20例。DF组和D组麻醉开始均给予1μg/Kg负荷量的右旋美托咪啶,10 ...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术麻醉的有效性。方法将择期抽脂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DF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局麻组(N组),每组20例。DF组和D组麻醉开始均给予1μg/Kg负荷量的右旋美托咪啶,10 min内泵注完毕,待Ramsay镇静评分达到3分后开始手术,然后以0.5μg/Kg·h维持;DF组麻醉开始还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术中泵注维持。N组不给予静脉麻醉药物。三组均注射局麻肿胀液。评估指标包括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用药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60 min和术毕的HR、MAP、SPO_2,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N组HR、MAP明显高于DF组和D组(P<0.05),DF组和D组HR、MAP和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和D组VAS疼痛评分优于N组(P<0.05),DF组VAS疼痛评分优于D组(P<0.05)。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使用右旋美托咪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瑞芬太尼 抽脂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和纤维溶解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支延康 徐辉 姜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和纤维溶解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腹部手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入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开始手术。乌司他丁组、对照组分别在手术开始后1h单次静脉注射输注50万U乌司他...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和纤维溶解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腹部手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入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开始手术。乌司他丁组、对照组分别在手术开始后1h单次静脉注射输注50万U乌司他丁或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术前、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2h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aPTT)、血浆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纤维溶解酶-α2抗纤维溶解酶复合物(PIC)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结果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2h的PMNE、PIC均显著高于同组手术前(P值均<0.05)。乌司他丁组在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2h的TAT、PIC和FD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2h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溶酶原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P值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组内手术前后及两组间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PT和aP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虽然能够对行腹部手术患者的某些凝血和纤维溶解指标产生影响,但是并不能造成具有临床意义的凝血和纤维溶解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 乌司他丁 凝血 纤维溶解
下载PDF
几种术后硬膜外镇痛用药配伍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支延康 姜虹 朱也森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69,共3页
关键词 术后硬膜外镇痛 临床比较 用药配伍 骨科下肢手术 术后患者 不良反应 用药配方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患者硬脊膜外腔阻滞诱导期的容量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支延康 徐辉 姜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51-654,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硬脊膜外腔阻滞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预防性容量治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索恰当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 8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容量治疗方法分为4组,每组20例。无容量治疗组:不进行...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硬脊膜外腔阻滞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预防性容量治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索恰当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 8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容量治疗方法分为4组,每组20例。无容量治疗组:不进行预防性容量治疗。乳酸钠林格液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 mL/kg。晶胶液组:按1:1比例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HES)200/0.5(商品名为万汶)10 mL/kg。HES组:单纯使用6%HES 200/0.5 10 mL/kg。分别在食管超声放置后15 min(T_0)、扩容15 min(T_1)、硬脊膜外腔注射药物10 min(T_2)和15 min(T_3),记录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结果无容量治疗组在T_3时间点的CI和T_2、T_3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T_0时间点(P值均<0.05)。乳酸钠林格液组在T_1、T_2、T_3时间点的CI与T_0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T_2、T_3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T_0时间点(P值均<0.05)。晶胶液组在T_3时间点的CI显著高于T_0时间点(P<0.05),在T_2、T_3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T_0时间点(P值均<0.05)。HES组在T_2、T_3时间点的CI显著高于T_0时间点(P值均<0.05),各时间点的MAP与T_0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ES组T_3时间点与T_0时间点的CI差值和MAP差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5)。4组各时间点间的HR、CV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诱导期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6%HES预防性扩容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此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禁食 硬脊膜外腔阻滞 羟乙基淀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在脂肪抽吸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方舒东 周驰 +2 位作者 支延康 孙宇 姜虹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清醒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共40例行脂肪抽吸术的女性患者入选(ASAⅠ~Ⅱ级)。镇静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作为负荷量,时间10 min,然后持续输注右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清醒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共40例行脂肪抽吸术的女性患者入选(ASAⅠ~Ⅱ级)。镇静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作为负荷量,时间10 min,然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每小时0.4μg/Kg。肿胀液注射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术中手术刺激患者有体动时,追加舒芬太尼5~10μg。术毕前5~10 min停止药物输注。分别记录镇静前、静注右美托咪定15、30和60 min以及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Ramsay镇静分级。观察有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并发症。记录总麻醉时间和各药物用量。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Ramsay镇静分级2~4级。镇静后各时间点的患者心率均低于镇静前(P<0.05)。与镇静前相比,镇静后15 min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而镇静后其他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与镇静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镇静后的呼吸、SpO2无明显下降(P>0.05)。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呼吸抑制,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麻醉时间为(168±58) min,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为(126±36)μg和(15±5)μg。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的清醒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镇静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脂肪抽吸术
下载PDF
选择性眼动脉介入化疗术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方舒东 支延康 +2 位作者 周驰 孙宇 姜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评价全麻下行眼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全麻下行眼动脉介入化疗的RB患儿6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 目的·评价全麻下行眼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全麻下行眼动脉介入化疗的RB患儿6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予以七氟醚和氧气麻醉维持,间断推注罗库溴铵和芬太尼。术中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EtCO2、氧饱和度和吸气峰压)、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观察记录术中肺顺应性、低氧血症、低血压等不良心肺事件。结果·3年间60名患者共进行了185次介入化疗。在20名患者中观察到32次心肺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包括肺顺应性严重下降、低氧血症、动脉低血压等。肺顺应性严重下降发生在导管插入眼动脉后1~2min。应用异丙酚、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积极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死亡及永久性后遗症。结论·在RB患者行眼内动脉输注化疗术中,三叉神经反射发生率较高。麻醉医师和介入医师都应该意识到这一潜在事件,并准备好立即抢救复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动脉介入化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 儿童麻醉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率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晶 杜君丽 +1 位作者 冯婉晴 支延康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索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分为GDFT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GDFT组以每搏量变异率(SVV)为指导,根据GDFT方案... 目的探索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分为GDFT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GDFT组以每搏量变异率(SVV)为指导,根据GDFT方案进行术中补液。对照组按常规补液方案进行术中补液。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脉血乳酸值。结果 GDFT组术中总输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胶体液用量多于对照组(P<0.05);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麻黄碱用药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维持平稳。手术结束时GDFT组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SVV指导的GDFT可以优化容量管理,维持患者术中循环功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疗法 每搏输出量 髋关节置换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择期半面短小征儿童患者麻醉诱导期困难气道的管理
11
作者 方舒东 支延康 +2 位作者 孙宇 徐辉 姜虹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择期半面短小征患儿困难气道的发生率及困难气道的管理。方法:对172例拟在全麻下择期行下颌骨牵引器置入或取出的半面短小征患者,于手术前日或麻醉诱导前进行气道评估。困难气道评估指标为开口度、甲颏距离、下颌骨前伸的能力... 目的:探讨择期半面短小征患儿困难气道的发生率及困难气道的管理。方法:对172例拟在全麻下择期行下颌骨牵引器置入或取出的半面短小征患者,于手术前日或麻醉诱导前进行气道评估。困难气道评估指标为开口度、甲颏距离、下颌骨前伸的能力、颈部活动度、Mallampati分级和Cormack分级等。根据患者困难气道的评估结果,采用快诱导、半清醒或氯胺酮基础麻醉下慢诱导气管插管。结果:择期半面短小征手术的患者中,困难气道的比例为31.4%。其中,开口度较差占12.2%,甲颏距离较短占17.4%,下颌骨前伸不能使上、下切牙对齐占8.7%,颈部活动度低占2.3%,Mallampati分级为Ⅲ~Ⅳ级占19.8%,Cormack分级为Ⅲ~Ⅳ级占12.2%。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均成功实施了气管插管。结论:择期半面短小征手术患者困难气道发生率高,应仔细对每例患者行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诱导方式,慎用肌松药,减少气道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面短小征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下载PDF
麻醉学PBL教学中不同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被引量:8
12
作者 支延康 黄燕 《中国病案》 2015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学PBL教学的方法和利弊。方法精心选题并设计了10个典型的麻醉方法和心肺复苏案例,设计PBL教学教案,对某院10级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50名学生进行麻醉学PBL教学,教学结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授课老师的反馈意见。结果 84... 目的探讨麻醉学PBL教学的方法和利弊。方法精心选题并设计了10个典型的麻醉方法和心肺复苏案例,设计PBL教学教案,对某院10级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50名学生进行麻醉学PBL教学,教学结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授课老师的反馈意见。结果 84%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独立思考,提高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和团队协作能力;同学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促进教学相长。缺点是同学们课外耗时多。结论麻醉学PBL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教学 麻醉
原文传递
急诊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春芳 支延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2例,其中8例患者行脑动脉瘤夹闭术,24例患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比较患者术前... 目的观察急诊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2例,其中8例患者行脑动脉瘤夹闭术,24例患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由其衍化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经血液回收机回收洗涤后回输自体血(241.59±159.71)ml。术后第5天白细胞较术前升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后第1、5天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天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术前延长,术后第5天又恢复至术前水平。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由其衍化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和纤维蛋白原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第1、5天的血钠离子和氯离子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急诊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采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神经外科手术 输血 自体
原文传递
喷他佐辛对慢性缩窄性损伤模型大鼠皮肤P物质及神经激肽1受体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毛豪丽 刘春芳 +1 位作者 方舒东 支延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疼痛阈值、皮肤中P物质(SP)及神经激肽1受体(NK1-R)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暴露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给予三线点扎,...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疼痛阈值、皮肤中P物质(SP)及神经激肽1受体(NK1-R)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暴露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给予三线点扎,观测得造模后第15日达疼痛高峰期。治疗组于造模后第15日单次给予喷他佐辛10 mg·kg^-1股部肌内注射,其他2组不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疼痛阈值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皮肤中SP及NK1-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第15日模型组和治疗组疼痛阈值均显著降低(P <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大鼠治疗后疼痛阈值显著升高(P <0.05),且高于模型组(P <0.05)。模型组SP及NK1-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SP及NK1-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喷他佐辛对CCI模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皮肤中SP及NK1-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他佐辛 镇痛 P物质 神经激肽1受体 慢性缩窄性损伤
原文传递
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5
作者 王婷 罗涛 +1 位作者 支延康 孙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评价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微成型技术,制备负载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的可溶解微针贴片(Lido/MN),对其插入性能和体外透皮释放能力进行测定。在大鼠口腔颌面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 目的:评价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微成型技术,制备负载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的可溶解微针贴片(Lido/MN),对其插入性能和体外透皮释放能力进行测定。在大鼠口腔颌面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和辣椒素致痛模型中观察Lido/MN的镇痛效果,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ido/MN具有完整平滑的外观形态、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皮肤刺入性能,能在皮内快速溶解释放利多卡因、快速起效,局麻效果好。结论:Lido/MN的使用,解决了目前利多卡因外用制剂起效慢的问题,具有深入研究的前景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解微针 利多卡因 无创透皮给药 口腔颌面部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