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02/2014-02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72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均为36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02/2014-02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72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均为36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病理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口长度、注射止痛药物次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130.84 mL±51.73 mL vs 335.96 mL±85.86mL,5.84 cm±0.34 cm vs 21.83 cm±2.67 cm,1.75次±1.32次vs 4.96次±1.45次,3.87 d±1.73 d vs 6.75 d±1.24 d,3.95 d±1.11 d vs 5.86d±1.94 d,11.73 d±4.67 d vs 15.93 d±7.95 d),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89.94 min±30.84min vs 235.85 min±29.11 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上切缘长度以及肿瘤下切缘长度方面(30.72枚±10.64枚vs 31.24枚±11.73枚,7.73 cm±2.44cm vs 7.82 cm±1.73 cm,7.96 cm±2.84 cm vs7.21 cm±2.01 cm),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2.2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见效快,创伤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彻底清除病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在诊断外阴癌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我院及其他医院从2001年6月—2018年6月在接受P E T‑C T扫描后行腹股沟区淋巴结活检或淋巴结清扫术的外阴癌患者共68例。通过对比PET...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在诊断外阴癌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我院及其他医院从2001年6月—2018年6月在接受P E T‑C T扫描后行腹股沟区淋巴结活检或淋巴结清扫术的外阴癌患者共68例。通过对比PET‑CT诊断结果与病检结果以分析PET‑CT在诊断外阴癌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68例患者中共有42例证实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阳性,PET‑CT检查出有37例腹股沟区淋巴结阳性(88.1%),其准确性与病检结果无差异性。另外,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PET‑CT在浸润深度为T1与Ⅰ期患者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方面与病检结果具有差异性,而对浸润深度为T2、T3与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腹股沟区转移阳性率与病检结果相似。结论:P E T‑C T在发现外阴癌患者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在中晚期患者中其作用更加突出,可以作为外阴癌患者术前分期的重要评估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02/2014-02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72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均为36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病理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口长度、注射止痛药物次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130.84 mL±51.73 mL vs 335.96 mL±85.86mL,5.84 cm±0.34 cm vs 21.83 cm±2.67 cm,1.75次±1.32次vs 4.96次±1.45次,3.87 d±1.73 d vs 6.75 d±1.24 d,3.95 d±1.11 d vs 5.86d±1.94 d,11.73 d±4.67 d vs 15.93 d±7.95 d),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89.94 min±30.84min vs 235.85 min±29.11 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上切缘长度以及肿瘤下切缘长度方面(30.72枚±10.64枚vs 31.24枚±11.73枚,7.73 cm±2.44cm vs 7.82 cm±1.73 cm,7.96 cm±2.84 cm vs7.21 cm±2.01 cm),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2.2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见效快,创伤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彻底清除病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文摘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在诊断外阴癌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我院及其他医院从2001年6月—2018年6月在接受P E T‑C T扫描后行腹股沟区淋巴结活检或淋巴结清扫术的外阴癌患者共68例。通过对比PET‑CT诊断结果与病检结果以分析PET‑CT在诊断外阴癌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68例患者中共有42例证实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阳性,PET‑CT检查出有37例腹股沟区淋巴结阳性(88.1%),其准确性与病检结果无差异性。另外,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PET‑CT在浸润深度为T1与Ⅰ期患者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方面与病检结果具有差异性,而对浸润深度为T2、T3与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腹股沟区转移阳性率与病检结果相似。结论:P E T‑C T在发现外阴癌患者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在中晚期患者中其作用更加突出,可以作为外阴癌患者术前分期的重要评估方法。